第933章 卡尔顿宫(下)
推荐阅读:无限娇宠、万古神帝、网游之乾坤再造、傲娇小萌妃:殿下太腹黑、碎月如粥、萌神信徒、军人子女、我的23岁美女总裁、腥红、大佬甜妻宠上天顾九辞、
第933章卡尔顿宫(下)
威尔士亲王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老朋友福克斯的解说,脸上满是困惑的神情,微微眯起的眼睛里透露出深深的迷茫。
很显然,这位王储殿下的政治智商在此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难以理解干丝万缕,错综复杂的门道。
很快,威尔士亲王忍不住开口问道:“您准备保留原有的内阁成员?那些家伙不是也卷入了走私丑闻吗?而且听说,数天后,更为详细的交易清单也会被爆出来,到时候该如何收场?”
听到这里,福克斯伯爵露出一抹深谙此道的笑容,他不紧不慢地端起桌上的一杯红酒,随后浅抿一口,动作优雅而闲适。
福克斯伯爵慢慢地解释道:“如果那位自称是‘正义警官’的爆料者,真的一心想要驱赶所有内阁成员,他就没必要先促使小威廉·皮特主动下台。殿下您想啊……”
议会的少数派领袖微微前倾身体,眼神专注地看着威尔士亲王,继续说道:“事实上,只要身为内阁首席大臣的小威廉·皮特能独自扛下所有罪责,那么这桩政治丑闻事件对内阁其他成员的影响就会变得微乎其微。哪怕是明确涉案其中的苏格兰场高级专员戈德温和陶尔哈姆莱茨警区的豪斯警司,未来也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将所有人都赶尽杀绝。而这,就是政治的微妙之处。”
福克斯伯爵看到威尔士亲王眼中依旧闪烁着疑问,便继续耐心地解释道:“事实上,我也不清楚那个爆料者究竟姓甚名谁,在哪个政-府部门工作,属于何方势力。那是《观察家报》的主编曾亲口告诉我,这位爆料者拒绝与任何人接触,而且每次投送机密文件的途径都不一样,所以无法实施跟踪。
就在之前,我的那位年轻助手甚至还怀疑,一定有法国间谍参与到这桩大宗红酒的走私丑闻。但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举报者的所作所为,的确对我们有利。
在政治的舞台上,永远都是结果比过程更加重要。不管背后的推手是谁,只要最终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能让我们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占据上风,那么我们就应该善加利用。
这就好比一场战争,无论用什么战术,只要能取得胜利,就是好战术。”
福克斯伯爵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晃动手中的酒杯,酒液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就如同他对权力的渴望一般,闪耀而炽热。
事实上,若不是那高高突起、十分显眼的“大肚腩”,福克斯伯爵堪称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作为一位在议会中长袖善舞、充满政治智慧的人物,福克斯伯爵在公众的辩论场上口若悬河、言辞犀利,常常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说服众人。尤其是他那激昂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总能直击要害。
然而,福克斯的政治生涯却充满了坎坷。
他最大的缺陷在于过于感情用事,在一些关键的政治抉择面前,总是难以做到果断取舍。时常会顾及与某些商业集团的私人交情而犹豫不决,最终错失了最佳决策时机,导致政策未能顺利通过,也使他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局面。
至于王储威尔士亲王——未来的英王乔治四世——他在英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一个颇具戏剧性的角色,仿佛是传统意义上的“小丑”。
乔治亲王的生活充满了荒诞与不羁:酗酒、赌博、追逐女色,这些行为让他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英国王储养成过程中的一部分。
依照大不列颠的现行法律,英国国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帝国元首兼国教教宗,任何对国王的攻击言行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处罚通常是流放海外,甚至是死刑。
然而,苦难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怒,以及布尔乔亚与小布尔乔亚对现状的不满情绪,都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毫无疑问,身为帝国王储的威尔士亲王,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英国国王乃至整个王室的最佳替罪羊。
民众们将对王室的不满和对社会现状的抱怨,一股脑地发泄在了这位“人头猪脑”的威尔士亲王身上。即便是在21世纪的另一时空,英国的情况依然如此。
进入19世纪的最后一年,伦敦街头弥漫着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气息,随处可见低俗不堪的政治漫画。这些漫画张贴在街头巷尾的墙壁、店铺的橱窗,甚至是路灯杆上,宛如城市的另类涂鸦,吸引着往来行人的目光。
漫画内容五花八门,仿佛一场荒诞的视觉盛宴。其中约四分之一的漫画以威尔士亲王为主角,将他描绘成滑稽可笑的形象,成为伦敦市民茶余饭后的笑料。
在一幅漫画中,威尔士亲王被画成一个醉醺醺的胖子,双颊绯红,眼神迷离,手里紧紧抱着一个巨大的酒瓶,脚步踉跄,似乎随时会摔倒在地,酒水从瓶口不断溢出,在他脚下形成一摊湿漉漉的水渍。旁边还配着夸张的文字说明,将他的酗酒行为刻画得淋漓尽致。
另一些漫画则描绘他头戴滑稽的帽子,穿着奇装异服,在街头手舞足蹈,周围的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却又忍不住捧腹大笑。
然而,很少有人因创作这些攻击帝国王储的漫画而被捕或判刑。街头的警察们通常对这些漫画视而不见,任其在城市中传播。
这种奇特的政治潜规则,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一直延续到两百多年后的英国。它成为英国政治文化中一道独特而略带讽刺的风景线,见证着英国社会对王室成员复杂的情感:既有尊崇,也不乏调侃与戏谑。
在卡尔顿宫待了大约1个小时,福克斯伯爵终于向威尔士亲王告辞,尽管后者想邀请老搭档再玩一场“三人行”,却被事务缠身的福克斯伯爵婉言谢绝。
一出门,福克斯伯爵一眼便瞧见自己的年轻助手,格雷伯爵正候在府邸外。
格雷伯爵身材高大,相貌威仪,是“福克斯党徒”中的重要核心成员,但他与威尔士亲王之间的关系却水火不容。
回溯到几年前,年轻气盛的格雷伯爵在议会下院发言时,曾言辞激烈地抨击威尔士亲王的奢靡生活。
那天,议会大厅座无虚席,格雷伯爵的声音洪亮而激昂,在大厅中回荡:“看看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百姓,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我们的王储殿下却在挥霍巨额财富,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我们怎能坐视不管?”
正义感爆棚的年轻议员一度要求议会下院削减王储的年俸,期望借此促使威尔士亲王多了解民间疾苦。然而,尽管小皮特也不喜欢帝国王储,但他需要维系汉诺威王室的基本体面,因此这项动议案最终未能通过。
自那以后,格雷伯爵与威尔士亲王之间便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几乎从不踏入威尔士亲王府,仿佛那里是一片禁忌之地。但今天,他却为了重要的政治事务而来,足见局势的紧迫。
一看到福克斯伯爵出来,格雷伯爵立刻快步迎上前,神色匆匆地汇报道:“两小时前,小皮特的秘书已经赶往白金汉郡,看样子是邀请布尔斯楚园的波特兰公爵回到伦敦主持政局。”
布尔斯楚园位于伦敦西北45英里(约72公里)处,那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庄园。
对于波特兰公爵回伦敦接替病倒的小皮特,担任内阁首席大臣一事,福克斯之前在与威尔士亲王的谈话中早有预判。
回溯多年前,在诺斯-福克斯联盟蓬勃发展的时期,波特兰公爵曾担任过内阁首相。那时的他意气风发,登上英国政治权力的巅峰,本应大展宏图。
然而,现实却给了波特兰公爵沉重的一击。任职期间,他宛如一艘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只,始终未能找到正确的航道,也未有突出建树。他的政令难以有效推行,决策常受各方掣肘,从未真正掌握过内阁大权。
如今,小皮特继续选择波特兰公爵担任内阁首相,一方面是为了协调各方派系利益,平息政坛的混乱局面。
波特兰公爵被推上这一看似风光无限的位置,更多是各方妥协的产物。他拥有雄厚的财力,家族历经数代积累,财富遍布英国各地,足以支撑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各种活动。
他的显赫身份和地位,在等级森严的英国社会中是一块金字招牌,令人敬畏。此外,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脉,对于平息伦敦政坛的纷乱、安抚选民的愤怒情绪,都有着重要作用。
波特兰公爵立场温和,不像一些激进的政治家,总是试图用强硬手段推行主张。他更像是一个和事佬,善于倾听各方声音,协调矛盾。这使他有条件拉拢辉格党,以及托利党的众多人物展开合作,在议会上院与下院都备受倚重。
他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政治派别的人物,促进了政治的和谐与稳定。
不仅如此,三代波特兰公爵都与英国王室关系密切,而现任公爵还担任着宫廷掌玺大臣,这一重要职位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也使他成为各方势力都能接受的对象。
基于以上因素,小威廉·皮特最终选择了政治地位高、能力不足但立场温和、各方都能接受的波特兰公爵,作为自己在养病期间的“临时接班人”。
这一切都在福克斯的意料之中。无论是小威廉·皮特,还是乔治三世,都不会轻易把组阁权交到他手中。福克斯深知自己在政治上的立场和主张与当权者存在诸多分歧,而这些人对他也充满了警惕和防范。
作为回应,福克斯伯爵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一声不吭地登上等候多时的马车。他向年轻助手格雷伯爵示意,让他与自己同车。
毕竟,福克斯私下有许多事务需要年轻议员代劳奔波。如今的格雷伯爵年轻有为,充满活力,而且对福克斯伯爵忠心耿耿,是他政治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刚一落座,福克斯伯爵便对着助手问道:“您刚说是小皮特的秘书前往了布尔斯楚园?”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是的。”格雷伯爵立刻回应道。
“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呢?”福克斯继续追问。
“他应该还在伦敦。”格雷伯爵如实回答。
“有意思。”福克斯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先不回去了,你去告诉车夫,我们改道前往格伦维尔勋爵的府邸。”
……
不知何时,小威廉·皮特躺在首相官邸二楼卧室的床上,眼睛终于缓缓睁开,手指无力地动了动。他的脸色惨白,挣扎着想从床上坐起来,但这只是徒劳,无论他如何努力,脑袋依旧软弱无力地躺在枕头上。此时,一阵剧烈的右上腹疼痛袭来,但他倔强地捂住口鼻,任由豆大的汗珠从额头和面颊流淌到白色的枕套上。
事实上,侍从就在卧室外守候,只需一声呼唤便能赶来。但作为首席大臣的小威廉·皮特不愿开口求助,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大英帝国的尊严。
“他(耶稣)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小皮特一遍又一遍默念《圣经》中的祈祷语句,希望借此减轻身上的疼痛,或是让自己忘却痛苦。
不经意间,小皮特的目光落在房间右侧墙上的画像——那是他的父亲,老威廉·皮特。
作为七年战争中大英帝国的实际领导人,老威廉·皮特个子不高、身材瘦弱,表情峻冷,令无数人敬畏。他凭借卓越的精力和战略眼光,为帝国在18世纪赢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改变了未来数十年的欧洲与世界格局。
“他是那么自信与坚强,即使在王国最危急的时刻,也从未动摇信念。”小皮特望着父亲的画像,自言自语道。
“我可以选择短期的病休,但绝不能主动辞职!当年,父亲在七年战争的不利局面下完成大逆转,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全球霸权,还限制了王权的扩张;如今,我也必须蓄积实力,再度重建反法同盟,彻底击败法国人,让他们在未来一百年内,完全丧失争霸欧陆的机会!”小皮特心中默默发誓。
再次凝视父亲那坚强、刚毅且无所畏惧的表情后,小皮特奋力伸出一只手,用尽全身力气拉动了床头连接门外铃铛的绳索。
…….
威尔士亲王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老朋友福克斯的解说,脸上满是困惑的神情,微微眯起的眼睛里透露出深深的迷茫。
很显然,这位王储殿下的政治智商在此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难以理解干丝万缕,错综复杂的门道。
很快,威尔士亲王忍不住开口问道:“您准备保留原有的内阁成员?那些家伙不是也卷入了走私丑闻吗?而且听说,数天后,更为详细的交易清单也会被爆出来,到时候该如何收场?”
听到这里,福克斯伯爵露出一抹深谙此道的笑容,他不紧不慢地端起桌上的一杯红酒,随后浅抿一口,动作优雅而闲适。
福克斯伯爵慢慢地解释道:“如果那位自称是‘正义警官’的爆料者,真的一心想要驱赶所有内阁成员,他就没必要先促使小威廉·皮特主动下台。殿下您想啊……”
议会的少数派领袖微微前倾身体,眼神专注地看着威尔士亲王,继续说道:“事实上,只要身为内阁首席大臣的小威廉·皮特能独自扛下所有罪责,那么这桩政治丑闻事件对内阁其他成员的影响就会变得微乎其微。哪怕是明确涉案其中的苏格兰场高级专员戈德温和陶尔哈姆莱茨警区的豪斯警司,未来也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将所有人都赶尽杀绝。而这,就是政治的微妙之处。”
福克斯伯爵看到威尔士亲王眼中依旧闪烁着疑问,便继续耐心地解释道:“事实上,我也不清楚那个爆料者究竟姓甚名谁,在哪个政-府部门工作,属于何方势力。那是《观察家报》的主编曾亲口告诉我,这位爆料者拒绝与任何人接触,而且每次投送机密文件的途径都不一样,所以无法实施跟踪。
就在之前,我的那位年轻助手甚至还怀疑,一定有法国间谍参与到这桩大宗红酒的走私丑闻。但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举报者的所作所为,的确对我们有利。
在政治的舞台上,永远都是结果比过程更加重要。不管背后的推手是谁,只要最终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能让我们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占据上风,那么我们就应该善加利用。
这就好比一场战争,无论用什么战术,只要能取得胜利,就是好战术。”
福克斯伯爵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晃动手中的酒杯,酒液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就如同他对权力的渴望一般,闪耀而炽热。
事实上,若不是那高高突起、十分显眼的“大肚腩”,福克斯伯爵堪称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作为一位在议会中长袖善舞、充满政治智慧的人物,福克斯伯爵在公众的辩论场上口若悬河、言辞犀利,常常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说服众人。尤其是他那激昂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总能直击要害。
然而,福克斯的政治生涯却充满了坎坷。
他最大的缺陷在于过于感情用事,在一些关键的政治抉择面前,总是难以做到果断取舍。时常会顾及与某些商业集团的私人交情而犹豫不决,最终错失了最佳决策时机,导致政策未能顺利通过,也使他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局面。
至于王储威尔士亲王——未来的英王乔治四世——他在英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一个颇具戏剧性的角色,仿佛是传统意义上的“小丑”。
乔治亲王的生活充满了荒诞与不羁:酗酒、赌博、追逐女色,这些行为让他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英国王储养成过程中的一部分。
依照大不列颠的现行法律,英国国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帝国元首兼国教教宗,任何对国王的攻击言行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处罚通常是流放海外,甚至是死刑。
然而,苦难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怒,以及布尔乔亚与小布尔乔亚对现状的不满情绪,都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毫无疑问,身为帝国王储的威尔士亲王,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英国国王乃至整个王室的最佳替罪羊。
民众们将对王室的不满和对社会现状的抱怨,一股脑地发泄在了这位“人头猪脑”的威尔士亲王身上。即便是在21世纪的另一时空,英国的情况依然如此。
进入19世纪的最后一年,伦敦街头弥漫着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气息,随处可见低俗不堪的政治漫画。这些漫画张贴在街头巷尾的墙壁、店铺的橱窗,甚至是路灯杆上,宛如城市的另类涂鸦,吸引着往来行人的目光。
漫画内容五花八门,仿佛一场荒诞的视觉盛宴。其中约四分之一的漫画以威尔士亲王为主角,将他描绘成滑稽可笑的形象,成为伦敦市民茶余饭后的笑料。
在一幅漫画中,威尔士亲王被画成一个醉醺醺的胖子,双颊绯红,眼神迷离,手里紧紧抱着一个巨大的酒瓶,脚步踉跄,似乎随时会摔倒在地,酒水从瓶口不断溢出,在他脚下形成一摊湿漉漉的水渍。旁边还配着夸张的文字说明,将他的酗酒行为刻画得淋漓尽致。
另一些漫画则描绘他头戴滑稽的帽子,穿着奇装异服,在街头手舞足蹈,周围的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却又忍不住捧腹大笑。
然而,很少有人因创作这些攻击帝国王储的漫画而被捕或判刑。街头的警察们通常对这些漫画视而不见,任其在城市中传播。
这种奇特的政治潜规则,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一直延续到两百多年后的英国。它成为英国政治文化中一道独特而略带讽刺的风景线,见证着英国社会对王室成员复杂的情感:既有尊崇,也不乏调侃与戏谑。
在卡尔顿宫待了大约1个小时,福克斯伯爵终于向威尔士亲王告辞,尽管后者想邀请老搭档再玩一场“三人行”,却被事务缠身的福克斯伯爵婉言谢绝。
一出门,福克斯伯爵一眼便瞧见自己的年轻助手,格雷伯爵正候在府邸外。
格雷伯爵身材高大,相貌威仪,是“福克斯党徒”中的重要核心成员,但他与威尔士亲王之间的关系却水火不容。
回溯到几年前,年轻气盛的格雷伯爵在议会下院发言时,曾言辞激烈地抨击威尔士亲王的奢靡生活。
那天,议会大厅座无虚席,格雷伯爵的声音洪亮而激昂,在大厅中回荡:“看看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百姓,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我们的王储殿下却在挥霍巨额财富,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我们怎能坐视不管?”
正义感爆棚的年轻议员一度要求议会下院削减王储的年俸,期望借此促使威尔士亲王多了解民间疾苦。然而,尽管小皮特也不喜欢帝国王储,但他需要维系汉诺威王室的基本体面,因此这项动议案最终未能通过。
自那以后,格雷伯爵与威尔士亲王之间便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几乎从不踏入威尔士亲王府,仿佛那里是一片禁忌之地。但今天,他却为了重要的政治事务而来,足见局势的紧迫。
一看到福克斯伯爵出来,格雷伯爵立刻快步迎上前,神色匆匆地汇报道:“两小时前,小皮特的秘书已经赶往白金汉郡,看样子是邀请布尔斯楚园的波特兰公爵回到伦敦主持政局。”
布尔斯楚园位于伦敦西北45英里(约72公里)处,那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庄园。
对于波特兰公爵回伦敦接替病倒的小皮特,担任内阁首席大臣一事,福克斯之前在与威尔士亲王的谈话中早有预判。
回溯多年前,在诺斯-福克斯联盟蓬勃发展的时期,波特兰公爵曾担任过内阁首相。那时的他意气风发,登上英国政治权力的巅峰,本应大展宏图。
然而,现实却给了波特兰公爵沉重的一击。任职期间,他宛如一艘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只,始终未能找到正确的航道,也未有突出建树。他的政令难以有效推行,决策常受各方掣肘,从未真正掌握过内阁大权。
如今,小皮特继续选择波特兰公爵担任内阁首相,一方面是为了协调各方派系利益,平息政坛的混乱局面。
波特兰公爵被推上这一看似风光无限的位置,更多是各方妥协的产物。他拥有雄厚的财力,家族历经数代积累,财富遍布英国各地,足以支撑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各种活动。
他的显赫身份和地位,在等级森严的英国社会中是一块金字招牌,令人敬畏。此外,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脉,对于平息伦敦政坛的纷乱、安抚选民的愤怒情绪,都有着重要作用。
波特兰公爵立场温和,不像一些激进的政治家,总是试图用强硬手段推行主张。他更像是一个和事佬,善于倾听各方声音,协调矛盾。这使他有条件拉拢辉格党,以及托利党的众多人物展开合作,在议会上院与下院都备受倚重。
他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政治派别的人物,促进了政治的和谐与稳定。
不仅如此,三代波特兰公爵都与英国王室关系密切,而现任公爵还担任着宫廷掌玺大臣,这一重要职位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也使他成为各方势力都能接受的对象。
基于以上因素,小威廉·皮特最终选择了政治地位高、能力不足但立场温和、各方都能接受的波特兰公爵,作为自己在养病期间的“临时接班人”。
这一切都在福克斯的意料之中。无论是小威廉·皮特,还是乔治三世,都不会轻易把组阁权交到他手中。福克斯深知自己在政治上的立场和主张与当权者存在诸多分歧,而这些人对他也充满了警惕和防范。
作为回应,福克斯伯爵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一声不吭地登上等候多时的马车。他向年轻助手格雷伯爵示意,让他与自己同车。
毕竟,福克斯私下有许多事务需要年轻议员代劳奔波。如今的格雷伯爵年轻有为,充满活力,而且对福克斯伯爵忠心耿耿,是他政治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刚一落座,福克斯伯爵便对着助手问道:“您刚说是小皮特的秘书前往了布尔斯楚园?”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是的。”格雷伯爵立刻回应道。
“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呢?”福克斯继续追问。
“他应该还在伦敦。”格雷伯爵如实回答。
“有意思。”福克斯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先不回去了,你去告诉车夫,我们改道前往格伦维尔勋爵的府邸。”
……
不知何时,小威廉·皮特躺在首相官邸二楼卧室的床上,眼睛终于缓缓睁开,手指无力地动了动。他的脸色惨白,挣扎着想从床上坐起来,但这只是徒劳,无论他如何努力,脑袋依旧软弱无力地躺在枕头上。此时,一阵剧烈的右上腹疼痛袭来,但他倔强地捂住口鼻,任由豆大的汗珠从额头和面颊流淌到白色的枕套上。
事实上,侍从就在卧室外守候,只需一声呼唤便能赶来。但作为首席大臣的小威廉·皮特不愿开口求助,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大英帝国的尊严。
“他(耶稣)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小皮特一遍又一遍默念《圣经》中的祈祷语句,希望借此减轻身上的疼痛,或是让自己忘却痛苦。
不经意间,小皮特的目光落在房间右侧墙上的画像——那是他的父亲,老威廉·皮特。
作为七年战争中大英帝国的实际领导人,老威廉·皮特个子不高、身材瘦弱,表情峻冷,令无数人敬畏。他凭借卓越的精力和战略眼光,为帝国在18世纪赢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改变了未来数十年的欧洲与世界格局。
“他是那么自信与坚强,即使在王国最危急的时刻,也从未动摇信念。”小皮特望着父亲的画像,自言自语道。
“我可以选择短期的病休,但绝不能主动辞职!当年,父亲在七年战争的不利局面下完成大逆转,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全球霸权,还限制了王权的扩张;如今,我也必须蓄积实力,再度重建反法同盟,彻底击败法国人,让他们在未来一百年内,完全丧失争霸欧陆的机会!”小皮特心中默默发誓。
再次凝视父亲那坚强、刚毅且无所畏惧的表情后,小皮特奋力伸出一只手,用尽全身力气拉动了床头连接门外铃铛的绳索。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8/11709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