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卡尔顿宫(上)
推荐阅读:九零对照组我不当了、女总裁的全能兵王、开局地摊卖大力、乡村桃运小傻医、快穿,宿主虐渣嘎嘎乱杀、火影:我能合成通灵兽、穿越后我被迫成了太子妃、隐藏大佬修炼手册、学霸修仙日常、你好,金歌手、
第932章卡尔顿宫(上)
伦敦城中的卡尔顿宫,它是现任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乔治·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的府邸,那宏伟壮丽的建筑外观,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踏入其中,仿佛置身于梦幻的艺术殿堂,每一寸空间都流淌着奢华的气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纯金打造的摆件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珍贵的古董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但在这令人艳羡的奢华表象之下,这座宫殿的主人却深陷于奢靡生活所带来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威尔士亲王,未来的英王乔治四世,每年坐拥50万英镑的年金,外加10万英镑的特别津贴,如此丰厚的财富,足以让世间绝大多数人尽享荣华富贵,一生无忧。但对他而言,这些财富不过是满足其无尽欲望的微薄之力。
与欧洲的所有顶级贵族一样,威尔士亲王也热衷于举办极尽奢华的宴会,每一场宴会都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餐桌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食材,厨师们精心烹制的美食,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所用的餐具皆由纯金打造,工艺精湛,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宾客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大厅。
在时尚的舞台上,威尔士亲王同样是一位想要媲美法王路易十四的耀眼主角。他对时尚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近乎狂热的追求,他的衣橱宛如一个时尚的博物馆,挂满了来自欧洲顶尖裁缝精心缝制的华服。
这些服装不仅款式新颖,而且材质上乘,每一件都造价不菲。无论是出席盛大的社交场合,还是日常的出行,他总是以最时尚的形象示人,想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收藏,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痴迷于收集各类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不惜花费重金将那些稀世珍宝收入囊中。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它们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他对艺术热爱的体现。
然而,这般无节制的挥霍,使得威尔士亲王又、又、又一次陷入了无法挣脱的巨额债务深渊。曾经,在老朋友福克斯伯爵的倾力相助下,他迎来了一次摆脱债务困境的契机。
彼时,威斯敏斯特宫(英国国会)针对王位继承人的财务状况与私人生活相关事宜展开调查,并要求他出庭作证。
在这关键的时刻,威尔士亲王是依照福克斯伯爵建议,即便是这位王储殿下手按圣经,面对坎特伯雷大主教全英国教会的主教长)发誓时,依然矢口否认自己与情妇菲茨赫伯特夫人,业已存在的事实婚姻,这才有了一次“为国捐躯”的资格。
事情的最初起源,是乔治三世坚持要自己的王位继承人,必须“干干净净”的去迎娶来自不伦瑞克的堂妹,卡罗琳·阿米莉亚·伊丽莎白,否则不会向威尔士亲王提供任何财政援助。
迫于无奈下,威尔士亲王唯有默许父王的要求,在1795年4月8日于圣詹姆士宫内的王家礼拜堂完婚。
毫无疑问的,这场婚姻形同灾难,两人性格完全不合,在1796年1月,两人诞下唯一的孩子夏洛特公主后,更在同年3月正式分居,此后未曾同住。
也是因为这场婚姻,威尔士亲王成功的从议会下院那里获得了一笔高达22.1万英镑的特别补助。这笔巨款不仅助他成功清偿了所有债务,还让他得以对王储官邸进行一番翻新。
然而,英国王储此举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激烈争议。《泰晤士报》更是毫不留情地将其形容为“利用婚姻的成功敲诈”。
好景不长,如今,威尔士亲王又一次被严重的财政危机所笼罩。此时,正在温莎城堡疗养的英王乔治三世,得知儿子的财政窘况后,毫不留情的通过索菲亚王后之手,致信议会内阁,明确表示王室将拒绝对王储增加年金。
这位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且无限忠诚于婚姻的大英帝国的模范君主,还在信中言辞犀利,斥责不要继续“无耻地浪费公款去满足一个不走正道的年轻人的奢欲”。
不出所料,两院议会皆遵从了国王的敕令。这一决定让威尔士亲王的处境雪上加霜,他原本寄望于从王室和议会获取资金支持以缓解债务压力的计划彻底化为泡影。
在伦敦那股引领舆论风向的政治漫画热潮中,有一幅漫画格外引人注目。画里,一位被描绘为“好心肠的法国医生”(其相貌类似于法兰西的独裁者,安德鲁-弗兰克),正满脸焦急与关切,无时无刻不在向饮酒狂欢的王储殿下发出警示。
法国医生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似乎在强调王储殿下随时都有中风病倒的危险。而王储威尔士亲王身边,一片狼藉,空酒瓶东倒西歪地散落着,各种药品被随意地堆成一堆,上面还压着一个便壶,显得杂乱无章。
不仅如此,还有各处商家送来的巨额欠单,仿佛在诉说着王储殿下那奢靡无度的生活。
在整个英国政界,若要论起谁是英国王储的坚定拥趸,估计也就只有议会下院的少数派领袖,辉格党的资深政治家,福克斯伯爵,以及福克斯身边最为忠诚的两位盟友,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兼政治家理查??布林斯里??谢里敦,和年轻有为的格雷伯爵。
今日在卡尔顿宫里,平时都活泼好动,沉迷于酒色之中的威尔士亲王居然能耐着性子,放下了手中那几乎从未离手的酒瓶,安静地坐在那里,专注地聆听着老朋友福克斯伯爵的讲述。
不得不说,福克斯伯爵口才极佳,他将1小时前刚刚结束的议会下院聆讯会过程,描述得精彩绝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当听到福克斯伯爵和他的簇拥者们,在议会下院那激烈的辩论场上,轮番上阵,对“腐败内阁”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大肆批判时,威尔士亲王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全神贯注地听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场激烈的政治交锋之中。
随着福克斯伯爵的讲述,气氛愈发紧张,直到首相小皮特在众人的批判声中,体力不支,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时,威尔士亲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猛地从自己的座位上跳了起来,脸上满是兴奋与激动的神情。
“好、好、好!这个皮特最好是永远不要醒过来!不过可惜啊,怎么议会下院没有提起针对皮特内阁的不信任案?”威尔士亲王一边兴奋地拍手称好,那响亮的掌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一直以来,由于小皮特为首的议会内阁的坚决反对,英国王储的处境十分艰难。英国王储不仅被大批的巨额账单所淹没,那些堆积如山的债务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几乎无法喘息。
而且在乔治三世“病养期间”,威尔士亲王梦寐以求的帝国摄政王头衔也未能如愿获得。这对于找人埋单的王储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毫无疑问,一旦面前的挚友福克斯伯爵能顺利上台执政,出任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那么威尔士亲王的命运或许将迎来重大转折。
尤其是他身上背负的十二万英镑的巨额债务,将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甚至帝国王储还能继续毫无节制地签单,继续过着他那奢靡的生活,仿佛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事情没这么简单,我的殿下!”福克斯的眼神中透着审慎与精明,微微向前倾身,压低声音,似乎生怕隔墙有耳。
“一旦内阁倒台并重新组阁,这事儿必定牵扯到温莎城堡那边(疗养中的乔治三世)。您也清楚,咱们的国王陛下对我们俩可都没什么好印象……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让小皮特自己认识到局势艰难,主动知难而退,继而以生病为由提出辞职。这样一来,议会下院两党就会顺势组织一个跨界的贤能内阁。如此,国王陛下便难以插手干涉下院的多数派决议。况且,小皮特内阁里已经有不少的成员私下和我们达成了合作协议。”
威尔士亲王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紧接着追问道:“哦,那您觉得谁最有可能担任未来的内阁首席大臣呢?”
福克斯伯爵不假思索,语气笃定地回应:“据我估计,最大可能性将是待在布尔斯楚园的掌玺大臣,波特兰公爵,威廉·亨利·卡文迪许-本廷克。”
一年前,在小皮特首相的极力提议下,英王乔治三世任命了60岁的波特兰公爵为白金汉宫廷的掌玺大臣。
尽管在“光荣政变”之后,古老的掌玺大臣一职看似地位尊崇,但其实际掌握的权势还不如某位内阁助理;另一方面,掌玺大臣的职务令波特兰公爵成为王室与议会之间,举足轻重的话事人。
上溯10年前,波特兰公爵与《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的作者埃德蒙??伯克、乔治??坎宁一样,曾经都是辉格党**福克斯伯爵的亲密挚友,或者忠实追随者。但由于政治立场的分歧,让他们最终在政治理念上各奔东西。
已经与福克斯彻底决裂的埃德蒙??伯克和乔治??坎宁波两人不同,年长的特兰公爵脾气温和,虽说他本人与福克斯伯爵政见不同,可两人的交往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私下里依然保持着一定的交情。
这些年,小皮特首相在英王乔治三世毫无保留的偏袒与扶持下,在议会下院长期打压福克斯伯爵及其领导的辉格党(也就是所谓的福克斯党,议会中的少数派),致使辉格党难以获得组阁的机会。
期间,福克斯伯爵他们唯一的一次组阁尝试,居然还被英王乔治三世以违反法律为由强行解散。
事实上,历经数百年的英国代议制已然发展得相当成熟。它不仅成功地限制了英王的专制独裁行径,还促使平民院(下院)与贵族院(上院)在权力上相互制衡。下院负责起草法案,上院进行审核,这种机制有效地防止了“下一个克伦威尔”式人物的出现。
福克斯伯爵,这位和威尔士亲王体型一样,圆脸胖嘟嘟、身材圆鼓鼓的老资格政治家,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与英王乔治三世之间那难以调和的矛盾。
基于此,他从没想过要谋求内阁首相的职位,能恢复外交大臣一职,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要是乔治三世再度结束病休,回到白金汉宫,恐怕他连进入内阁的机会都没有。
事实上,福克斯伯爵内心更希望将眼前的王储殿下推上摄政王的位置。一旦这个目标达成,他和王储,这对伦敦有名的“放荡二人组”,就可以肆意挥霍大英帝国的公款,满足自己的私欲。
顺便提一下,福克斯伯爵的情人,伊丽莎白??阿米斯德,同样也是威尔士亲王的众多情妇之一。没错,他们三人之间曾有过一段“大被同眠”的过往。
回溯到18世纪的欧洲,政治生态呈现出一幅错综复杂、乱象丛生的景象,宛如一团理不清的乱麻。
彼时,买官卖官就像一场公开透明的交易,只要你腰缠万贯且人脉广泛,便能轻而易举地谋得一官半职。那些怀揣着金钱与野心的人,堂而皇之地出入权贵府邸,用金钱敲开权力的大门,将官场变成了一场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市场。
偷税漏税更是权贵阶层心照不宣的敛财手段。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势,勾结税务官员,巧妙地篡改账目、隐瞒收入,将大量本应上缴国库的财富纳入自己的腰包。很多时候,法律在他们面前如同虚设,制裁更是遥不可及。
贪污腐化之风在官场中肆意蔓延,官员们公然收受贿赂,大到巨额的土地田庄,小到珍贵的黄金珠宝,只要能满足私欲,他们便来者不拒。公共资源被他们视为囊中之物,随意挪用、瓜分。
甚至在战时,走私敌国货物这种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也被包括福克斯伯爵在内的权贵们当作特殊福利,在暗中肆无忌惮地进行着。他们与走私团伙相互勾结,利用海上贸易的便利,将法国的商品偷运入境,获取暴利,全然不顾这会给英国的经济和安全带来怎样的威胁。
这些职务犯罪行为,虽遭人唾弃,为人所不齿,却在当时的社会中如同毒瘤一般,肆意生长,屡见不鲜,成为权贵阶层炫耀特权的象征。
然而,这些丑陋的行径始终隐藏在黑暗的角落里,是见不得光的潜规则。一旦被曝光于阳光之下,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干层浪。
所以,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波中,小威廉??皮特的最大失误,便是被“暗中的政敌”抓住了致命的把柄。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各项交易,却没想到被幕后之人一一揭露。
更糟糕的是,每一笔交易的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金额以及涉及人员,都被原原本本地刊登出来,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击,继而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令所有英国人,无论是忙碌于市井生活的普通民众,还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达官显贵,甚至包括潜伏在伦敦,代号为“英国工程师”的皮埃尔,都全然不知的是,这场看似普通的走私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毒酒行动”。
毫无疑问的,这个“毒酒行动”,出自法兰西第一执政之手。早在1795年下半年,在安德鲁顺利平定了旺代与布列塔尼叛乱,成功围歼登陆基伯龙半岛的贵族流亡军后,该计划就已经开始秘密运作了。
为了确保“毒酒计划”的顺利实施,军情局方面不仅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前后还耗时近五年的时间。
…….
伦敦城中的卡尔顿宫,它是现任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乔治·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的府邸,那宏伟壮丽的建筑外观,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踏入其中,仿佛置身于梦幻的艺术殿堂,每一寸空间都流淌着奢华的气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纯金打造的摆件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珍贵的古董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但在这令人艳羡的奢华表象之下,这座宫殿的主人却深陷于奢靡生活所带来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威尔士亲王,未来的英王乔治四世,每年坐拥50万英镑的年金,外加10万英镑的特别津贴,如此丰厚的财富,足以让世间绝大多数人尽享荣华富贵,一生无忧。但对他而言,这些财富不过是满足其无尽欲望的微薄之力。
与欧洲的所有顶级贵族一样,威尔士亲王也热衷于举办极尽奢华的宴会,每一场宴会都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餐桌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食材,厨师们精心烹制的美食,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所用的餐具皆由纯金打造,工艺精湛,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宾客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大厅。
在时尚的舞台上,威尔士亲王同样是一位想要媲美法王路易十四的耀眼主角。他对时尚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近乎狂热的追求,他的衣橱宛如一个时尚的博物馆,挂满了来自欧洲顶尖裁缝精心缝制的华服。
这些服装不仅款式新颖,而且材质上乘,每一件都造价不菲。无论是出席盛大的社交场合,还是日常的出行,他总是以最时尚的形象示人,想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收藏,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痴迷于收集各类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不惜花费重金将那些稀世珍宝收入囊中。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它们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他对艺术热爱的体现。
然而,这般无节制的挥霍,使得威尔士亲王又、又、又一次陷入了无法挣脱的巨额债务深渊。曾经,在老朋友福克斯伯爵的倾力相助下,他迎来了一次摆脱债务困境的契机。
彼时,威斯敏斯特宫(英国国会)针对王位继承人的财务状况与私人生活相关事宜展开调查,并要求他出庭作证。
在这关键的时刻,威尔士亲王是依照福克斯伯爵建议,即便是这位王储殿下手按圣经,面对坎特伯雷大主教全英国教会的主教长)发誓时,依然矢口否认自己与情妇菲茨赫伯特夫人,业已存在的事实婚姻,这才有了一次“为国捐躯”的资格。
事情的最初起源,是乔治三世坚持要自己的王位继承人,必须“干干净净”的去迎娶来自不伦瑞克的堂妹,卡罗琳·阿米莉亚·伊丽莎白,否则不会向威尔士亲王提供任何财政援助。
迫于无奈下,威尔士亲王唯有默许父王的要求,在1795年4月8日于圣詹姆士宫内的王家礼拜堂完婚。
毫无疑问的,这场婚姻形同灾难,两人性格完全不合,在1796年1月,两人诞下唯一的孩子夏洛特公主后,更在同年3月正式分居,此后未曾同住。
也是因为这场婚姻,威尔士亲王成功的从议会下院那里获得了一笔高达22.1万英镑的特别补助。这笔巨款不仅助他成功清偿了所有债务,还让他得以对王储官邸进行一番翻新。
然而,英国王储此举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激烈争议。《泰晤士报》更是毫不留情地将其形容为“利用婚姻的成功敲诈”。
好景不长,如今,威尔士亲王又一次被严重的财政危机所笼罩。此时,正在温莎城堡疗养的英王乔治三世,得知儿子的财政窘况后,毫不留情的通过索菲亚王后之手,致信议会内阁,明确表示王室将拒绝对王储增加年金。
这位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且无限忠诚于婚姻的大英帝国的模范君主,还在信中言辞犀利,斥责不要继续“无耻地浪费公款去满足一个不走正道的年轻人的奢欲”。
不出所料,两院议会皆遵从了国王的敕令。这一决定让威尔士亲王的处境雪上加霜,他原本寄望于从王室和议会获取资金支持以缓解债务压力的计划彻底化为泡影。
在伦敦那股引领舆论风向的政治漫画热潮中,有一幅漫画格外引人注目。画里,一位被描绘为“好心肠的法国医生”(其相貌类似于法兰西的独裁者,安德鲁-弗兰克),正满脸焦急与关切,无时无刻不在向饮酒狂欢的王储殿下发出警示。
法国医生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似乎在强调王储殿下随时都有中风病倒的危险。而王储威尔士亲王身边,一片狼藉,空酒瓶东倒西歪地散落着,各种药品被随意地堆成一堆,上面还压着一个便壶,显得杂乱无章。
不仅如此,还有各处商家送来的巨额欠单,仿佛在诉说着王储殿下那奢靡无度的生活。
在整个英国政界,若要论起谁是英国王储的坚定拥趸,估计也就只有议会下院的少数派领袖,辉格党的资深政治家,福克斯伯爵,以及福克斯身边最为忠诚的两位盟友,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兼政治家理查??布林斯里??谢里敦,和年轻有为的格雷伯爵。
今日在卡尔顿宫里,平时都活泼好动,沉迷于酒色之中的威尔士亲王居然能耐着性子,放下了手中那几乎从未离手的酒瓶,安静地坐在那里,专注地聆听着老朋友福克斯伯爵的讲述。
不得不说,福克斯伯爵口才极佳,他将1小时前刚刚结束的议会下院聆讯会过程,描述得精彩绝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当听到福克斯伯爵和他的簇拥者们,在议会下院那激烈的辩论场上,轮番上阵,对“腐败内阁”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大肆批判时,威尔士亲王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全神贯注地听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场激烈的政治交锋之中。
随着福克斯伯爵的讲述,气氛愈发紧张,直到首相小皮特在众人的批判声中,体力不支,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时,威尔士亲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猛地从自己的座位上跳了起来,脸上满是兴奋与激动的神情。
“好、好、好!这个皮特最好是永远不要醒过来!不过可惜啊,怎么议会下院没有提起针对皮特内阁的不信任案?”威尔士亲王一边兴奋地拍手称好,那响亮的掌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一直以来,由于小皮特为首的议会内阁的坚决反对,英国王储的处境十分艰难。英国王储不仅被大批的巨额账单所淹没,那些堆积如山的债务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几乎无法喘息。
而且在乔治三世“病养期间”,威尔士亲王梦寐以求的帝国摄政王头衔也未能如愿获得。这对于找人埋单的王储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毫无疑问,一旦面前的挚友福克斯伯爵能顺利上台执政,出任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那么威尔士亲王的命运或许将迎来重大转折。
尤其是他身上背负的十二万英镑的巨额债务,将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甚至帝国王储还能继续毫无节制地签单,继续过着他那奢靡的生活,仿佛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事情没这么简单,我的殿下!”福克斯的眼神中透着审慎与精明,微微向前倾身,压低声音,似乎生怕隔墙有耳。
“一旦内阁倒台并重新组阁,这事儿必定牵扯到温莎城堡那边(疗养中的乔治三世)。您也清楚,咱们的国王陛下对我们俩可都没什么好印象……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让小皮特自己认识到局势艰难,主动知难而退,继而以生病为由提出辞职。这样一来,议会下院两党就会顺势组织一个跨界的贤能内阁。如此,国王陛下便难以插手干涉下院的多数派决议。况且,小皮特内阁里已经有不少的成员私下和我们达成了合作协议。”
威尔士亲王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紧接着追问道:“哦,那您觉得谁最有可能担任未来的内阁首席大臣呢?”
福克斯伯爵不假思索,语气笃定地回应:“据我估计,最大可能性将是待在布尔斯楚园的掌玺大臣,波特兰公爵,威廉·亨利·卡文迪许-本廷克。”
一年前,在小皮特首相的极力提议下,英王乔治三世任命了60岁的波特兰公爵为白金汉宫廷的掌玺大臣。
尽管在“光荣政变”之后,古老的掌玺大臣一职看似地位尊崇,但其实际掌握的权势还不如某位内阁助理;另一方面,掌玺大臣的职务令波特兰公爵成为王室与议会之间,举足轻重的话事人。
上溯10年前,波特兰公爵与《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的作者埃德蒙??伯克、乔治??坎宁一样,曾经都是辉格党**福克斯伯爵的亲密挚友,或者忠实追随者。但由于政治立场的分歧,让他们最终在政治理念上各奔东西。
已经与福克斯彻底决裂的埃德蒙??伯克和乔治??坎宁波两人不同,年长的特兰公爵脾气温和,虽说他本人与福克斯伯爵政见不同,可两人的交往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私下里依然保持着一定的交情。
这些年,小皮特首相在英王乔治三世毫无保留的偏袒与扶持下,在议会下院长期打压福克斯伯爵及其领导的辉格党(也就是所谓的福克斯党,议会中的少数派),致使辉格党难以获得组阁的机会。
期间,福克斯伯爵他们唯一的一次组阁尝试,居然还被英王乔治三世以违反法律为由强行解散。
事实上,历经数百年的英国代议制已然发展得相当成熟。它不仅成功地限制了英王的专制独裁行径,还促使平民院(下院)与贵族院(上院)在权力上相互制衡。下院负责起草法案,上院进行审核,这种机制有效地防止了“下一个克伦威尔”式人物的出现。
福克斯伯爵,这位和威尔士亲王体型一样,圆脸胖嘟嘟、身材圆鼓鼓的老资格政治家,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与英王乔治三世之间那难以调和的矛盾。
基于此,他从没想过要谋求内阁首相的职位,能恢复外交大臣一职,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要是乔治三世再度结束病休,回到白金汉宫,恐怕他连进入内阁的机会都没有。
事实上,福克斯伯爵内心更希望将眼前的王储殿下推上摄政王的位置。一旦这个目标达成,他和王储,这对伦敦有名的“放荡二人组”,就可以肆意挥霍大英帝国的公款,满足自己的私欲。
顺便提一下,福克斯伯爵的情人,伊丽莎白??阿米斯德,同样也是威尔士亲王的众多情妇之一。没错,他们三人之间曾有过一段“大被同眠”的过往。
回溯到18世纪的欧洲,政治生态呈现出一幅错综复杂、乱象丛生的景象,宛如一团理不清的乱麻。
彼时,买官卖官就像一场公开透明的交易,只要你腰缠万贯且人脉广泛,便能轻而易举地谋得一官半职。那些怀揣着金钱与野心的人,堂而皇之地出入权贵府邸,用金钱敲开权力的大门,将官场变成了一场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市场。
偷税漏税更是权贵阶层心照不宣的敛财手段。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势,勾结税务官员,巧妙地篡改账目、隐瞒收入,将大量本应上缴国库的财富纳入自己的腰包。很多时候,法律在他们面前如同虚设,制裁更是遥不可及。
贪污腐化之风在官场中肆意蔓延,官员们公然收受贿赂,大到巨额的土地田庄,小到珍贵的黄金珠宝,只要能满足私欲,他们便来者不拒。公共资源被他们视为囊中之物,随意挪用、瓜分。
甚至在战时,走私敌国货物这种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也被包括福克斯伯爵在内的权贵们当作特殊福利,在暗中肆无忌惮地进行着。他们与走私团伙相互勾结,利用海上贸易的便利,将法国的商品偷运入境,获取暴利,全然不顾这会给英国的经济和安全带来怎样的威胁。
这些职务犯罪行为,虽遭人唾弃,为人所不齿,却在当时的社会中如同毒瘤一般,肆意生长,屡见不鲜,成为权贵阶层炫耀特权的象征。
然而,这些丑陋的行径始终隐藏在黑暗的角落里,是见不得光的潜规则。一旦被曝光于阳光之下,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干层浪。
所以,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波中,小威廉??皮特的最大失误,便是被“暗中的政敌”抓住了致命的把柄。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各项交易,却没想到被幕后之人一一揭露。
更糟糕的是,每一笔交易的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金额以及涉及人员,都被原原本本地刊登出来,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击,继而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令所有英国人,无论是忙碌于市井生活的普通民众,还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达官显贵,甚至包括潜伏在伦敦,代号为“英国工程师”的皮埃尔,都全然不知的是,这场看似普通的走私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毒酒行动”。
毫无疑问的,这个“毒酒行动”,出自法兰西第一执政之手。早在1795年下半年,在安德鲁顺利平定了旺代与布列塔尼叛乱,成功围歼登陆基伯龙半岛的贵族流亡军后,该计划就已经开始秘密运作了。
为了确保“毒酒计划”的顺利实施,军情局方面不仅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前后还耗时近五年的时间。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8/11709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