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代理内阁首相
推荐阅读:香港之梦、缘嫁首长老公、九星快递员、悲伤也是一束光、每天一个鬼故事、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危情首席的诱宠、大周:开局被废后我造反了!、宠妻成瘾、裸爱成婚、
第934章代理内阁首相
1792年,反法战争的天平最终在瓦尔密战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倾斜。大革-命浪潮席卷下的法国-军队,官兵们士气如虹,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反侵略战争中,他们凭借顽强的斗志,成功击退了20万普奥联军,将侵略者赶出了自己的国士,而且还乘胜追击,将“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大革-命精神,传播到德意志地区。
这场伟大的胜利,不仅捍卫了法国革-命的成果,更在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阵波澜,成为了法国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而在这场胜利的余韵中,法国人的一项新兴发明——臂板信号机,也如同春风吹遍大地般,开始在英国境内迅速普及开来。
在短短3、4年的时间内,从英格兰,到威尔士,以及“遥远的”苏格兰,整个英伦三岛的城镇大都普及了臂板信号机。
毫无疑问,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信息传输工具,臂板信号机改变了英国的信息传递方式。
它是通过独特的臂板组合,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间变换,利用视觉信号将信息传递到远方,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让英国的商业、军事以及社会各个领域都为之震动。
直到一年前,英国间谍才从法国那边偷来了有线电报技术,继而开始小范围使用。但由于技术欠缺加之产能不足,使得有线电报仅运用于首都伦敦,联络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重要城镇和军事港口。
最开始的时候,英国官方秉持着对知识和发明的尊重,也表示愿意遵循过往的国际贸易规则,向法国的发明者支付臂板信号机的相关专利费。
毫无疑问,专利权是对发明者权益的重要保障,尊重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维护自身商业信誉和国际形象的关键。
毕竟在当时,已经开启工业革-命数十年的大英帝国,其专利权的申请数量,远高于海峡对岸的法国,以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风云突变,随着法国从君主制转变成共和制,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其是当法国的国民公会,经过一系列的激烈辩论与全体投票,最终处决了法王路易十六之后,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惊恐万分。
他们视法国革命为洪水猛兽,害怕这种革命的火种蔓延到自己的国家,威胁到自身的统治地位。英国也不例外,国内的保守势力和贵族阶层强烈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对法国进行了最严厉的制裁。
从1793年开始,英国正式加入欧洲君主势力的阵营,向法国宣战,开启了对法战争的漫长征程,并逐渐成为了反法同盟的中坚力量。
而在这紧张的战争局势下,臂板信号机的专利费,也被无限制地搁置起来。原本有序的商业规则被战争的硝烟所掩盖,英国政-府以战争时期的特殊情况为由,拒绝支付专利费的事情……
两年之后的1795年,已是共和国执政官的安德鲁,站在法国的立场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允许法国企业可以无视英国蒸汽机的一切专利保护权,积极研发高压蒸汽机。
这位第一执政在议会下院的讲演台上慷慨陈词,宣称是英国人首先在臂板信号机专利权方面违背了国际法律,强调法国在这一侵权事件中,已经蒙受了近3年的重大经济利益损失。
……
就在福克斯伯爵于卡尔顿宫拜会王储威尔士亲王之际,小威廉·皮特的私人秘书,卡尔文·雷克斯,正肩负着首相赋予的特殊使命,神色匆匆地登上马车。马蹄声急促,车轮滚滚,向着位于伦敦西北45英里外的布尔斯楚庄园疾驰而去。
今年32岁的卡尔文·雷克斯同样出身名门,他来自雷克斯家族,自己的亲叔叔正是在金融界颇具影响力的大银行家,英格兰银行的首席行长,托马斯·雷克斯。
成为帝国首相的私人秘书,差不多属于“出道即巅峰”,那是强大的家族背景为卡尔文踏入政治核心圈层,铺就了一条迅速成长的道路。
与此同时,在布尔斯楚庄园那古雅的书房内,宫廷掌玺大臣波特兰公爵正沉浸于静谧的阅读时光。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名侍从匆匆而入,手中捧着一份来自伦敦白厅,借助臂膀信号机发来的加急电报。
当波特兰公爵接过侍从递来的加急电报时,仅仅是看了一眼,他的手就微微一颤。
“伦敦的局势竟已如此紧迫?”他低声自语,声音里满是惊讶与忧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威斯敏斯特宫里的明争暗斗、白厅中穿梭忙碌的身影,以及那些隐藏在权力阴影下的复杂利益纠葛。
立刻,老公爵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十年前,那段被推上内阁首相宝座。却又被彻底架空的黯淡时光。
那时,波特兰公爵依靠福克斯-诺斯联盟,登上了英国政治权力的巅峰,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可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将他的热情彻底浇灭。
福克斯伯爵主外,诺斯勋爵主内,他们及其党羽如同盘踞在权力枝头的猛禽,差不多瓜分了内阁的所有大权,
而波特兰公爵,这个名义上的内阁首席大臣,却只能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无法施展拳脚。那些日子里,他的每一次决策提议都被轻易搁置,每一个想法都被淹没在喧嚣的权力争斗中。
尽管波特兰公爵脾性温顺,与世无争,但那种被边缘化的滋味,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让他感到无比的窝囊和憋屈。
等到英王乔治三世试图借助议会上院,来瓦解这届福克斯-诺斯联盟内阁时,波特兰公爵没有过多反抗,而是一声不吭地接受了贵族上院和国王的裁决令,宣布下院内阁垮台,那一刻,他心中的滋味难以言表。
“这不过是一个代理的傀儡首相!”波特兰公爵下意识地咕哝了一句,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嘲。
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被小皮特推出来,很可能只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他的权力不仅会受到诸多限制,而且再度成为幕后之人的传话筒。
想到这里,波特兰公爵转头看向刚进门的妻子桃乐丝,她正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妻子的存在,一直是温和派政客在政治漩涡中的温暖港湾。桃乐丝出身同样不凡,她是前英国首相德文郡公爵的女儿,多年来陪伴在波特兰公爵身边,对***势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所以,波特兰公爵望着妻子,似乎在等待她的判断,希望从她那里获取一些指引。
“亲爱的,帝国需要你!”桃乐丝的声音坚定而温暖,如同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桃乐丝看着丈夫,脸上露出鼓励的神色。他们夫妻二人相濡以沫长达27年,共同养育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漫长的岁月让她对丈夫了如指掌。
她深知,自己的丈夫虽然没有像小威廉·皮特与福克斯伯爵那般,拥有天才般的政治智慧,在政治舞台上也没有耀眼的光芒,但在出任内阁大臣期间,丈夫政治立场温和,从不与脾性冲动的同僚交恶,哪怕是遭到背刺与他人误解。
无论身处何种复杂的政治环境,自己的丈夫都能坚守本心,不被权力和利益诱惑,这种品质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显得尤为珍贵。
很快的,桃乐丝从女仆手中接过一件深蓝色的外套,亲自轻柔地披在丈夫的身上。随后,她转头嘱咐女仆,让其尽快通知管家,为公爵准备好返回伦敦的一应物件,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尽显她作为公爵夫人的从容与干练。
“可是,这一次,我真的能行吗?”波特兰公爵依然在心中反复问自己。
傍晚时分,天边被晚霞染成了橙红色,布尔斯楚庄园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
波特兰公爵在庄园门口等到了匆匆赶来的信使,正是现任首相秘书卡尔文·雷克斯。卡尔文·雷克斯虽然年轻,但在首相身边历练多年,举手投足间透着沉稳与干练。他向波特兰公爵行了一个简短而郑重的礼仪,随后传达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诚挚邀请。
没有丝毫的犹豫,波特兰公爵当即决定接受这份邀请:即在小威廉·皮特首相养病期间,自己将以宫廷掌玺大臣的身份,暂时接替帝国首相一职。只是财政大臣一职并没有让他兼任。
几乎与此同时,从温莎城堡也传来了乔治三世的一份电令。英王指示威斯敏斯特宫的贵族上院,同意波特兰公爵代理内阁首相,直到小威廉·皮特首相恢复健康之后再度复出。
国王的这道电令,如同给这场政治交接加上了一道官方的保障,也预示着英国政治格局即将进入到“波特兰公爵时代”。
在帝国首相昏倒之后的第二天中午,伦敦的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佛也在为英国政坛的这场变故笼罩上一层阴霾。
已经来到伦敦城区的波特兰公爵,乘坐着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向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
波特兰公爵抵达首相官邸后,在侍从的引领下,稳步走上楼梯,前往小威廉·皮特所在的房间。他的步伐沉稳,神色庄重,心中却难免有些忐忑。
当他踏入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躺在病榻上的小威廉·皮特。此刻的帝国首相面色苍白,眼神中透着疲惫,但仍努力保持着清醒。
房间里,除了即将(正在)办理交替仪式的两位首相(代首相),还有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勋爵。
作为小威廉·皮特的表弟,格伦维尔勋爵在波特兰公爵出任代理首相时,同意继续留任外交大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交政策的延续性。
此外,唐宁街二楼的房间里还有第四人,那便是大银行家托马斯·雷克斯。
雷克斯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眼神中闪烁着精明与睿智。他不仅是小威廉·皮特首相的好友加心腹,更是英格兰银行(英国中央银行)的首席行长,在英国的金融界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顾往昔,当小皮特内阁决定组织欧洲反法同盟时,局势异常紧张。与法国的战争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需要巨额的军费支持。在这关键时刻,雷克斯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承诺将为大英帝国及其盟友,筹集至少八干万英镑的军费。
这个数字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放在21世纪估计相当于八百亿到一干亿英镑。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对于英国的财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雷克斯凭借着自己在金融界的威望和资源,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
毫无疑问,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为避免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因为战争而迅速流失,雷克斯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决定。他宣布在储户取钱时,将以纸英镑来取代黄金。
从与法宣战的第二年开始,英格兰银行逐步发行面值分别为一英镑和两英镑的纸币。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对纸币的价值表示怀疑,担心会引发通货膨胀和金融混乱。
1794年,雷克斯在议会下院作证时,曾信誓旦旦地保证:在未来5年内,各种金额的纸英镑,其贬值程度不会超过10%。
接下来的日子里,英国主导的反法同盟尽管在战场上一再受挫,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欧陆盟友,英国的海陆军也在同法国的战争中损失惨重。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英国的金融与债券市场却依然保持着稳定。在1800年之前,纸英镑的贬值程度不过8到10%,这一稳定的金融局面为大英帝国的根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毫无疑问,现任英格兰银行首席行长,托马斯·雷克斯功不可没。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金融智慧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战争的阴霾下,为英国的经济稳定撑起了一片天空。
与此同时,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却陷入了金融混乱的泥沼。
法国巴黎政-府胡乱超发的里弗尔指卷,价值严重缩水,通常仅有票面价值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甚至还一度跌到二十分之一。
这一切,导致法国的国家法定货币信誉几近彻底崩溃,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广大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以至于安德鲁执政法兰西后,很快果断下令销毁所有的指券,以传统的金银贵金属充当流通货币,作为恢复国民信心的第一步。
即便后来法国经济全面复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安德鲁依然拒绝了财政部与法兰西银行,要求发行“纸法郎”的各种建议。
毕竟,金融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法国曾经的惨痛教训让安德鲁执政官对纸币的发行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而在这风云变幻的政治和金融局势下,唐宁街10号的这个房间里,权力的交接正在悄然进行,英国的未来也将在这一时刻,悄然发生改变。
…….
1792年,反法战争的天平最终在瓦尔密战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倾斜。大革-命浪潮席卷下的法国-军队,官兵们士气如虹,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反侵略战争中,他们凭借顽强的斗志,成功击退了20万普奥联军,将侵略者赶出了自己的国士,而且还乘胜追击,将“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大革-命精神,传播到德意志地区。
这场伟大的胜利,不仅捍卫了法国革-命的成果,更在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阵波澜,成为了法国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而在这场胜利的余韵中,法国人的一项新兴发明——臂板信号机,也如同春风吹遍大地般,开始在英国境内迅速普及开来。
在短短3、4年的时间内,从英格兰,到威尔士,以及“遥远的”苏格兰,整个英伦三岛的城镇大都普及了臂板信号机。
毫无疑问,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信息传输工具,臂板信号机改变了英国的信息传递方式。
它是通过独特的臂板组合,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间变换,利用视觉信号将信息传递到远方,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让英国的商业、军事以及社会各个领域都为之震动。
直到一年前,英国间谍才从法国那边偷来了有线电报技术,继而开始小范围使用。但由于技术欠缺加之产能不足,使得有线电报仅运用于首都伦敦,联络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重要城镇和军事港口。
最开始的时候,英国官方秉持着对知识和发明的尊重,也表示愿意遵循过往的国际贸易规则,向法国的发明者支付臂板信号机的相关专利费。
毫无疑问,专利权是对发明者权益的重要保障,尊重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维护自身商业信誉和国际形象的关键。
毕竟在当时,已经开启工业革-命数十年的大英帝国,其专利权的申请数量,远高于海峡对岸的法国,以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风云突变,随着法国从君主制转变成共和制,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其是当法国的国民公会,经过一系列的激烈辩论与全体投票,最终处决了法王路易十六之后,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惊恐万分。
他们视法国革命为洪水猛兽,害怕这种革命的火种蔓延到自己的国家,威胁到自身的统治地位。英国也不例外,国内的保守势力和贵族阶层强烈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对法国进行了最严厉的制裁。
从1793年开始,英国正式加入欧洲君主势力的阵营,向法国宣战,开启了对法战争的漫长征程,并逐渐成为了反法同盟的中坚力量。
而在这紧张的战争局势下,臂板信号机的专利费,也被无限制地搁置起来。原本有序的商业规则被战争的硝烟所掩盖,英国政-府以战争时期的特殊情况为由,拒绝支付专利费的事情……
两年之后的1795年,已是共和国执政官的安德鲁,站在法国的立场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允许法国企业可以无视英国蒸汽机的一切专利保护权,积极研发高压蒸汽机。
这位第一执政在议会下院的讲演台上慷慨陈词,宣称是英国人首先在臂板信号机专利权方面违背了国际法律,强调法国在这一侵权事件中,已经蒙受了近3年的重大经济利益损失。
……
就在福克斯伯爵于卡尔顿宫拜会王储威尔士亲王之际,小威廉·皮特的私人秘书,卡尔文·雷克斯,正肩负着首相赋予的特殊使命,神色匆匆地登上马车。马蹄声急促,车轮滚滚,向着位于伦敦西北45英里外的布尔斯楚庄园疾驰而去。
今年32岁的卡尔文·雷克斯同样出身名门,他来自雷克斯家族,自己的亲叔叔正是在金融界颇具影响力的大银行家,英格兰银行的首席行长,托马斯·雷克斯。
成为帝国首相的私人秘书,差不多属于“出道即巅峰”,那是强大的家族背景为卡尔文踏入政治核心圈层,铺就了一条迅速成长的道路。
与此同时,在布尔斯楚庄园那古雅的书房内,宫廷掌玺大臣波特兰公爵正沉浸于静谧的阅读时光。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名侍从匆匆而入,手中捧着一份来自伦敦白厅,借助臂膀信号机发来的加急电报。
当波特兰公爵接过侍从递来的加急电报时,仅仅是看了一眼,他的手就微微一颤。
“伦敦的局势竟已如此紧迫?”他低声自语,声音里满是惊讶与忧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威斯敏斯特宫里的明争暗斗、白厅中穿梭忙碌的身影,以及那些隐藏在权力阴影下的复杂利益纠葛。
立刻,老公爵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十年前,那段被推上内阁首相宝座。却又被彻底架空的黯淡时光。
那时,波特兰公爵依靠福克斯-诺斯联盟,登上了英国政治权力的巅峰,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可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将他的热情彻底浇灭。
福克斯伯爵主外,诺斯勋爵主内,他们及其党羽如同盘踞在权力枝头的猛禽,差不多瓜分了内阁的所有大权,
而波特兰公爵,这个名义上的内阁首席大臣,却只能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无法施展拳脚。那些日子里,他的每一次决策提议都被轻易搁置,每一个想法都被淹没在喧嚣的权力争斗中。
尽管波特兰公爵脾性温顺,与世无争,但那种被边缘化的滋味,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让他感到无比的窝囊和憋屈。
等到英王乔治三世试图借助议会上院,来瓦解这届福克斯-诺斯联盟内阁时,波特兰公爵没有过多反抗,而是一声不吭地接受了贵族上院和国王的裁决令,宣布下院内阁垮台,那一刻,他心中的滋味难以言表。
“这不过是一个代理的傀儡首相!”波特兰公爵下意识地咕哝了一句,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嘲。
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被小皮特推出来,很可能只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他的权力不仅会受到诸多限制,而且再度成为幕后之人的传话筒。
想到这里,波特兰公爵转头看向刚进门的妻子桃乐丝,她正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妻子的存在,一直是温和派政客在政治漩涡中的温暖港湾。桃乐丝出身同样不凡,她是前英国首相德文郡公爵的女儿,多年来陪伴在波特兰公爵身边,对***势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所以,波特兰公爵望着妻子,似乎在等待她的判断,希望从她那里获取一些指引。
“亲爱的,帝国需要你!”桃乐丝的声音坚定而温暖,如同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桃乐丝看着丈夫,脸上露出鼓励的神色。他们夫妻二人相濡以沫长达27年,共同养育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漫长的岁月让她对丈夫了如指掌。
她深知,自己的丈夫虽然没有像小威廉·皮特与福克斯伯爵那般,拥有天才般的政治智慧,在政治舞台上也没有耀眼的光芒,但在出任内阁大臣期间,丈夫政治立场温和,从不与脾性冲动的同僚交恶,哪怕是遭到背刺与他人误解。
无论身处何种复杂的政治环境,自己的丈夫都能坚守本心,不被权力和利益诱惑,这种品质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显得尤为珍贵。
很快的,桃乐丝从女仆手中接过一件深蓝色的外套,亲自轻柔地披在丈夫的身上。随后,她转头嘱咐女仆,让其尽快通知管家,为公爵准备好返回伦敦的一应物件,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尽显她作为公爵夫人的从容与干练。
“可是,这一次,我真的能行吗?”波特兰公爵依然在心中反复问自己。
傍晚时分,天边被晚霞染成了橙红色,布尔斯楚庄园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
波特兰公爵在庄园门口等到了匆匆赶来的信使,正是现任首相秘书卡尔文·雷克斯。卡尔文·雷克斯虽然年轻,但在首相身边历练多年,举手投足间透着沉稳与干练。他向波特兰公爵行了一个简短而郑重的礼仪,随后传达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诚挚邀请。
没有丝毫的犹豫,波特兰公爵当即决定接受这份邀请:即在小威廉·皮特首相养病期间,自己将以宫廷掌玺大臣的身份,暂时接替帝国首相一职。只是财政大臣一职并没有让他兼任。
几乎与此同时,从温莎城堡也传来了乔治三世的一份电令。英王指示威斯敏斯特宫的贵族上院,同意波特兰公爵代理内阁首相,直到小威廉·皮特首相恢复健康之后再度复出。
国王的这道电令,如同给这场政治交接加上了一道官方的保障,也预示着英国政治格局即将进入到“波特兰公爵时代”。
在帝国首相昏倒之后的第二天中午,伦敦的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佛也在为英国政坛的这场变故笼罩上一层阴霾。
已经来到伦敦城区的波特兰公爵,乘坐着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向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
波特兰公爵抵达首相官邸后,在侍从的引领下,稳步走上楼梯,前往小威廉·皮特所在的房间。他的步伐沉稳,神色庄重,心中却难免有些忐忑。
当他踏入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躺在病榻上的小威廉·皮特。此刻的帝国首相面色苍白,眼神中透着疲惫,但仍努力保持着清醒。
房间里,除了即将(正在)办理交替仪式的两位首相(代首相),还有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勋爵。
作为小威廉·皮特的表弟,格伦维尔勋爵在波特兰公爵出任代理首相时,同意继续留任外交大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交政策的延续性。
此外,唐宁街二楼的房间里还有第四人,那便是大银行家托马斯·雷克斯。
雷克斯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眼神中闪烁着精明与睿智。他不仅是小威廉·皮特首相的好友加心腹,更是英格兰银行(英国中央银行)的首席行长,在英国的金融界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顾往昔,当小皮特内阁决定组织欧洲反法同盟时,局势异常紧张。与法国的战争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需要巨额的军费支持。在这关键时刻,雷克斯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承诺将为大英帝国及其盟友,筹集至少八干万英镑的军费。
这个数字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放在21世纪估计相当于八百亿到一干亿英镑。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对于英国的财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雷克斯凭借着自己在金融界的威望和资源,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
毫无疑问,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为避免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因为战争而迅速流失,雷克斯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决定。他宣布在储户取钱时,将以纸英镑来取代黄金。
从与法宣战的第二年开始,英格兰银行逐步发行面值分别为一英镑和两英镑的纸币。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对纸币的价值表示怀疑,担心会引发通货膨胀和金融混乱。
1794年,雷克斯在议会下院作证时,曾信誓旦旦地保证:在未来5年内,各种金额的纸英镑,其贬值程度不会超过10%。
接下来的日子里,英国主导的反法同盟尽管在战场上一再受挫,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欧陆盟友,英国的海陆军也在同法国的战争中损失惨重。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英国的金融与债券市场却依然保持着稳定。在1800年之前,纸英镑的贬值程度不过8到10%,这一稳定的金融局面为大英帝国的根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毫无疑问,现任英格兰银行首席行长,托马斯·雷克斯功不可没。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金融智慧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战争的阴霾下,为英国的经济稳定撑起了一片天空。
与此同时,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却陷入了金融混乱的泥沼。
法国巴黎政-府胡乱超发的里弗尔指卷,价值严重缩水,通常仅有票面价值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甚至还一度跌到二十分之一。
这一切,导致法国的国家法定货币信誉几近彻底崩溃,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广大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以至于安德鲁执政法兰西后,很快果断下令销毁所有的指券,以传统的金银贵金属充当流通货币,作为恢复国民信心的第一步。
即便后来法国经济全面复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安德鲁依然拒绝了财政部与法兰西银行,要求发行“纸法郎”的各种建议。
毕竟,金融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法国曾经的惨痛教训让安德鲁执政官对纸币的发行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而在这风云变幻的政治和金融局势下,唐宁街10号的这个房间里,权力的交接正在悄然进行,英国的未来也将在这一时刻,悄然发生改变。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8/11709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