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两小无猜,形影不离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此时的无轩和阿婉,正在中原前往东极的路上。她们到了乡间农田就托进城的牛车载一程,进了大城便到各个集市去逛一逛。
虽然白玉只与无轩同行两日,但是已经对无轩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前她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与神仙同吃同行,她也更未曾想过,自己能有机会和神仙交手。昔日在那间屠宰房中,虽短短几招,却打得十分痛快。而后他又帮助无轩登望月阁,入尹家庄,凡此诸多帮助,无轩心中已是相当敬重白玉,把他当成了真正的先生。
自从白玉离开后,无轩这四个多月都在思考,下回见面应当要赠与先生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于是她跟阿婉一路上到处物色宝贝,希望赶在到达蓬莱前买到满意的礼物。
二人接连赶了五日路,已经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中原边境沿海的溶城。
溶城的摊贩多是卖一些珍珠贝壳制成的特产,阿婉路过一首饰摊,被一串项链上明晃晃的珍珠吸引了去,觉得很是漂亮,便拿起来细瞧了一番。
那商贩见阿婉穿着干净的淡蓝色布衣,发间别一枚镶有赤红色宝石的纯银发簪,长相虽不算貌美出众,但是柳眉薄唇,五官端正。他再看看阿婉身边跟着一个青色道服,束冠整齐的少年,顿时喜从心生:生意来了!
他颇为殷勤得凑上前去,搓着双手笑着道:“这位姑娘真是好眼力!这一串可是用五十年海蚌所产的珍珠串成,总共三十颗,个个色泽鲜亮,圆润细滑,绝对是上乘品质。”
阿婉听闻有些不太在意,只随口道:“哦,五十年啊。”
商贩先是一愣,然后心想,这难不成还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于是,他又从摊子底下的一个包袱里取出另一串颗粒更大的珍珠链,然后举到阿婉面前道:“姑娘,五十年可不算久。我给你再看看这一串,这上面的珍珠可是我家祖传下来的百年珍珠,每颗都这么大这么亮,比我爷爷的爷爷岁数还要大,平时都是供在家里不拿出来示人的。但是今日见到二位甚是有缘,姑娘要是喜欢就便宜卖给你,这么一串百年珍珠,只要五十两。”
说完商贩张开一只手,比了一个五。
“五十两?”阿婉瞪大了眼睛,心道这商贩满嘴谎话,仅拿一串十年不到的淡水珍珠链,就想诓她五十两,真是够不要脸。
阿婉放下手中的那串,狠狠瞪了那骗子一眼,“呸,还真当姑娘我不识货?不要脸的骗子。公子,我们走。”
无轩转身跟上气冲冲离开的阿婉,听那骗子在身后大呼:“嘿,买不起就说买不起,怎么还骂人啊?装什么有钱人,我才呸!”
他话音未落,便又听得:“哎哟我去,疼死我了!哎哟哟,这是什么东西啊,是谁他妈打的我?”
阿婉噗嗤偷笑了一下,歪头看见一脸若无其事的无轩,道:“公子何必动气,他骂就让他骂吧,反正我也骂了他,咱们不跟一个骗子计较。”
无轩把包袱往肩上提了一下,轻快地道:“我不过是把捡到的假货还给他,并没有计较。”
此时,一位婀娜女子路过那骗子的小摊旁边,望了一眼离开的无轩和阿婉,又看了看捂着肚子破口大骂的商贩。
她从地上捡起了一颗不值钱的假珍珠,拿在手里转了一圈,而后深情凝着无轩远去的飒爽背影,嘴角竟扬起了一抹笑意。
无轩带着阿婉继续走着,又见一家有门头的特产店铺,店门口高高低低挂了许多贝壳风铃,海风一吹便叮铃叮铃地响起来,十分清脆悦耳。
无轩瞧着店内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顿生兴趣,便跨步走了进去。
这家店内,单是形状、大小不一的海螺就摆满了一整张长桌子,每只花纹都不相同,有的是波浪般的纹路,表面平滑,有的则呈放射状,还突出尖尖的长刺。
无轩看到一只手掌大小的旋状花纹的海螺,觉得那特别像幼时蓬莱使者送来的一些能听见大海的海螺。
那时明月也正年幼,喜欢收藏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但凡明月喜欢,就没有自己的份儿,所以那些个能听见声音的海螺就都被明月挑走了。
这会儿,无轩拿起那只海螺来贴近自己的耳边,细细聆听起来。
呼-呼-呼-
一阵阵似海风吹拂又似海浪拍打的声音传入无轩的耳中。
太神奇了!果然能听见海的声音!无轩很是惊喜,她赶紧将那螺贴到阿婉的耳边,不一会儿,阿婉也乐了起来。
无轩心道:想来先生做了那么久的神仙,世间好玩儿的东西肯定都认得,这个虽不算是什么稀有物件,但它是自己很喜欢的,若是送给先生,他应该不会不收。就是这个了!
无轩买完能听海的海螺,想着连赶了几天路实在是有些累了,且去往蓬莱的口岸已经就在附近,不如今日先找客栈歇下,养足精神明日再上船。
谁料进了客栈的房间,阿婉却神神秘秘地对无轩道:“公子,阿婉来的路上还看到个喜欢的东西,想回去把它买下,公子不用跟来,就在房里等我,我很快回来。”
说完,阿婉便一溜烟儿跑出了客栈。
无轩无奈,便开始亲自整理房间。而后她坐在凳子上,拿出刚才买的海螺,用一方帕仔仔细细包住,放到了包袱里。
此时,窗外飞来一只麻雀,叽叽喳喳停在窗口。
无轩走过去打开窗,麻雀立刻飞进房间转了一圈,落在了无轩的肩膀上。
她道了一句:“落雨时节又逢君。”
只见那小麻雀一阵巍巍颤抖,羽毛粘合,变成了一封信。
无轩打开信,信中问候她近日的状况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趣事,有没有除魔伏灵,最后又问了阿婉是否安好,落款是柳习雨。
无轩这才想起,下山以来的几个月一直忙于赶路,除了刚到中原歇脚那日给师父和母上各写过一封信,就再未给他人传过消息。
现在习雨师叔关心她们的近况,是该好好写一写这一路来的遭遇,然后给师叔一份,师父一份,母上一份,师兄们一份。
说来这师兄们也是无情,当初易身符一事大概还未消气,说不来往就真的一点消息都没有了,当真小气。
不过无轩又想到,毕竟自己才是小辈,理应先去与师兄们和解,给师兄们一个台阶下,才不至于真的老死不相往来。
这么想着,无轩赶紧下楼去跟掌柜要来了笔墨和宣纸,回到房间写起了信。
无轩一边写信一边心道:阿婉这个丫头到底去了哪里,这么久都不回来,还是把给习雨师叔的信留到最后写,先写给其他人的吧。
写完向母上的问候信,又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她便将遇到狡品和残品的整个过程都描述在了给师父的那封信中。
而后无轩思忖了一下:不行,先生不一定希望自己的行踪被别人知晓,还是不便把全部的细节都告诉师父。重来重来,得重新再写一张才行!
于是无轩揉皱了刚写好的那张,又铺了一张新的纸,重写了一遍。
这回她跳过与白玉仙君的相遇,只写了自己的那部分。而后,她又给三位师兄写了一份大差不差的信,都以传信术化作几片自己最爱的枫叶送了出去。
这时,阿婉蹦着小碎步哼着小曲儿上了楼梯,打开了房门。
无轩抬头看见阿婉,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安心道:“你可终于回来了!去了哪里买东西,要这么久?是不是迷路了?”
阿婉摇摇头走进来,“阿婉没有迷路,却是让公子久等了。还请公子猜猜,阿婉买了什么回来?”
无轩见阿婉笑得神秘,猜不着她打的什么主意,还没等她回答,阿婉便从身后拿出一个纸袋举到无轩的面前,“公子你看!”
“糖葫芦!”无轩兴奋地叫道。
只见那纸袋子里包着五串糖葫芦,红透了的山楂外裹着厚厚一层晶莹剔透的糖衣,还是热乎乎的,一看就是新鲜刚做好的。
阿婉拿出一支糖葫芦递给无轩:“刚做好我就赶紧跑回来了,公子快尝尝好不好吃。阿婉没敢多买,因为山楂吃多了伤胃,所以只买了五串,都是公子的。”
无轩接过糖葫芦,“嘎吱”一口咬下一块,酸酸甜甜的口感在舌边蔓延,这个味道很是正宗。
“好吃!糖葫芦果然好吃!来,阿婉也尝尝。”
之前因为月份尚早,天气很热,所以路边都没有卖糖葫芦的,无轩馋了很久,但奈何都买不到。现在天气转凉,终于可以吃上这一口,瞬间幸福感满满。
无轩心道:阿婉果然是最贴心的人儿。
二人吃完糖葫芦,无轩便将习雨师叔的信拿给她看。阿婉仔细浏览完一遍,却嘟着嘴道:“哼,就问了我几句话,一看就是假关心。阿婉好着呢,跟着公子一起可好了,公子且就这样回他吧。”
无轩笑着道:“我看啊,你这是生气了。其实也是我做的不好,身为小辈应当先写信问候的。现在习雨师叔耐不住性子送来了信,你当他真的只是想我呀?”
阿婉寻思了一会儿,然后挪了屁股侧转了一下身子,扭捏着道:“那公子帮我问一下,问问他最近如何,也得问问习云师叔如何。”
“哈哈,好,那我就都替你问候一下。”
写完这最后一封信,已经快要入夜。
阿婉看着无轩念了一道口诀,将信纸变成一片红色的枫叶,想来,等这枫叶飘到师叔手中就正好是落叶的季节了。
枫叶顺着风飞出了窗外,无轩瞧见窗外渐渐显现出一轮皓月,明亮又清晰,格外澄澈。
“娘!快看!好大的月亮!”窗外传来一天真孩童兴奋的喊声。
“好啦,咱们回去看,要起风了,一会该冷了。”母亲握紧了孩子的手,穿过了街道。
街上灯笼纷纷亮起,行人匆匆,赶着回家。不知是谁家美味揭了锅,香气随着晚风飘到了屋内。
夜风起,微入凉,无轩关上了窗。
她转身后看见阿婉点亮了几盏油灯,而后摆去了房间的各个角落,动作纯熟又柔和。
“阿婉,”无轩看着阿婉的身影,道:“其实,有件事我一直很好奇,只是之前没找到机会仔细问你。今日写完信也无别事的可做,正好咱们聊一聊吧。”
阿婉闻言,侧着身子没有看她,只是望着荧荧灯火。
须臾,阿婉才开口:“公子是想问,阿婉与习雨师叔之间的事情吗?”
“阿婉...”无轩听出阿婉的语气十分低落,一瞬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该问这个问题,便补充道:“你若是不想说,我就不...”
“阿婉本就应该好好跟公子讲一讲的,公子坐下来听吧。”
阿婉见无轩找了眼前的凳子坐下,自己却依然站着,缓缓道:“阿婉自幼便失了阿母,成了孤儿,被贩到南国宫后,若不是遇见了夫人和公子,阿婉恐怕早就暴毙在宫中某处了。而习雨师叔与阿婉很像,他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的阿母,不知自己身从何处来,五岁便被师父带进了隐仙居。
其实,起初阿婉就只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经常去他那里玩的。
同样,习雨师叔也是因此常带阿婉偷偷去练武场看师兄们习武,再偷偷地教我几招防身的套路。他会提前打听哪位师父要在文课上讲天界的故事,然后再领我去文课殿外,坐在树下听师父们讲课。
后来,公子那次生大病,阿婉暴露了女子的身份,习雨师叔就突然变得对阿婉很客气,既不教我习武,也不带我去听课了。”
无轩将一只胳膊放在桌上,另一一只手托住了腮,像听说书人讲故事那般细细听阿婉道:“阿婉那日去找师叔问话,问他为什么突然不带阿婉玩了,他只说,他本不知我是女子,更不知我与公子南阳是这样的关系,男女既有别,要我还是别去他那了。
可那时候的阿婉只知道,跟着习雨师叔会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每日都过得很开心,于是依然坚持去找他。起初他避而不见,阿婉就自卯时守在隐仙居大门口,日日帮他扫地。
如此半月多,他才渐渐理我。
阿婉觉得,一定是他误会了什么,便没有经过公子的允许,私自悄悄告诉他:那日公子为阿婉解围实为不得已,阿婉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侍女,不是什么未来的太子妃。习雨师叔听完,信了阿婉。”
阿婉一边讲着,一边流露出无轩未曾见过的甚是温情的神色,眼中忽有闪烁,唇边似有花开。
“而后,我们便又回到往常一样,他会故意带着阿婉去落叶的院子里,叶子落了我们就扫,扫完一堆,叶子便又落一堆。然后我们放下扫帚,就坐在石阶上,听他与我讲好多师兄弟间的趣事。
在阿婉烧饭的时候,他会自己抱着碗筷跑过来。因为有时嫌弃阿婉烧的难吃,他就亲自动手,教我做烧鸡,蒸肉丸...他会夸阿婉熬的汤味道极好,每每都多盛好几次,然后与我说‘阿婉真是个有天赋的姑娘’。”
说到此,阿婉才转过身子,然后拉出桌边的一只凳子,正坐在无轩的面前。
她用一双手轻轻拉起无轩另一只没有托腮的手,握住道:“阿婉今年已有十八,虽不太明白什么是情爱,但阿婉喜欢这种温暖,亦能感觉得到这种温暖与公子和夫人给的都不一样。
也许是阿婉太过贪心了,竟想要一辈子拥有习雨师叔的关怀,想要这种温暖一直捧在阿婉的手心上。
但阿婉是明白的,等公子出师回宫后,阿婉将还是那个侍女阿婉,会一直陪着公子,不会再与习雨师叔相见。”
阿婉此刻的嘴角是向上扬起的,但是无轩觉得,这样的笑有些苦,亦有些涩。
她的眼中彷佛有一汪望不到边的海水,没有起伏波澜,却深深藏着许多哀伤。
可是无轩不懂,至少现在还不懂,什么才是阿婉口中不一样的温暖。
无轩只认为,阿婉是她的温暖,木夫人是她的温暖,南阳是她的温暖,柳习风是她的温暖,柳无意有时也是她的温暖。
而经过尹家庄以后,白玉仙君也变成了她的温暖。
与她来说,这所有的温暖都像是一样的,她分辨不出有什么区别。所以此刻,她虽看得到阿婉的哀伤,却无法切身去体会。
她默然,然后开始思索着,回宫以后,是不是该向母上进言,放阿婉离宫。
可她确实又很依赖阿婉,如果这四年没有阿婉在身边,她不知道那些思念王宫思念母上的难熬夜晚要怎么睡去。所以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纠结之中。
这一夜,二人都没有睡好,只彼此安静地躺着,默契地沉默着。
直到天边云兴霞蔚,才起身迎着东方攀升的熠熠晨光,向着前往蓬莱国的口岸出发。
虽然白玉只与无轩同行两日,但是已经对无轩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前她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与神仙同吃同行,她也更未曾想过,自己能有机会和神仙交手。昔日在那间屠宰房中,虽短短几招,却打得十分痛快。而后他又帮助无轩登望月阁,入尹家庄,凡此诸多帮助,无轩心中已是相当敬重白玉,把他当成了真正的先生。
自从白玉离开后,无轩这四个多月都在思考,下回见面应当要赠与先生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于是她跟阿婉一路上到处物色宝贝,希望赶在到达蓬莱前买到满意的礼物。
二人接连赶了五日路,已经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中原边境沿海的溶城。
溶城的摊贩多是卖一些珍珠贝壳制成的特产,阿婉路过一首饰摊,被一串项链上明晃晃的珍珠吸引了去,觉得很是漂亮,便拿起来细瞧了一番。
那商贩见阿婉穿着干净的淡蓝色布衣,发间别一枚镶有赤红色宝石的纯银发簪,长相虽不算貌美出众,但是柳眉薄唇,五官端正。他再看看阿婉身边跟着一个青色道服,束冠整齐的少年,顿时喜从心生:生意来了!
他颇为殷勤得凑上前去,搓着双手笑着道:“这位姑娘真是好眼力!这一串可是用五十年海蚌所产的珍珠串成,总共三十颗,个个色泽鲜亮,圆润细滑,绝对是上乘品质。”
阿婉听闻有些不太在意,只随口道:“哦,五十年啊。”
商贩先是一愣,然后心想,这难不成还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于是,他又从摊子底下的一个包袱里取出另一串颗粒更大的珍珠链,然后举到阿婉面前道:“姑娘,五十年可不算久。我给你再看看这一串,这上面的珍珠可是我家祖传下来的百年珍珠,每颗都这么大这么亮,比我爷爷的爷爷岁数还要大,平时都是供在家里不拿出来示人的。但是今日见到二位甚是有缘,姑娘要是喜欢就便宜卖给你,这么一串百年珍珠,只要五十两。”
说完商贩张开一只手,比了一个五。
“五十两?”阿婉瞪大了眼睛,心道这商贩满嘴谎话,仅拿一串十年不到的淡水珍珠链,就想诓她五十两,真是够不要脸。
阿婉放下手中的那串,狠狠瞪了那骗子一眼,“呸,还真当姑娘我不识货?不要脸的骗子。公子,我们走。”
无轩转身跟上气冲冲离开的阿婉,听那骗子在身后大呼:“嘿,买不起就说买不起,怎么还骂人啊?装什么有钱人,我才呸!”
他话音未落,便又听得:“哎哟我去,疼死我了!哎哟哟,这是什么东西啊,是谁他妈打的我?”
阿婉噗嗤偷笑了一下,歪头看见一脸若无其事的无轩,道:“公子何必动气,他骂就让他骂吧,反正我也骂了他,咱们不跟一个骗子计较。”
无轩把包袱往肩上提了一下,轻快地道:“我不过是把捡到的假货还给他,并没有计较。”
此时,一位婀娜女子路过那骗子的小摊旁边,望了一眼离开的无轩和阿婉,又看了看捂着肚子破口大骂的商贩。
她从地上捡起了一颗不值钱的假珍珠,拿在手里转了一圈,而后深情凝着无轩远去的飒爽背影,嘴角竟扬起了一抹笑意。
无轩带着阿婉继续走着,又见一家有门头的特产店铺,店门口高高低低挂了许多贝壳风铃,海风一吹便叮铃叮铃地响起来,十分清脆悦耳。
无轩瞧着店内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顿生兴趣,便跨步走了进去。
这家店内,单是形状、大小不一的海螺就摆满了一整张长桌子,每只花纹都不相同,有的是波浪般的纹路,表面平滑,有的则呈放射状,还突出尖尖的长刺。
无轩看到一只手掌大小的旋状花纹的海螺,觉得那特别像幼时蓬莱使者送来的一些能听见大海的海螺。
那时明月也正年幼,喜欢收藏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但凡明月喜欢,就没有自己的份儿,所以那些个能听见声音的海螺就都被明月挑走了。
这会儿,无轩拿起那只海螺来贴近自己的耳边,细细聆听起来。
呼-呼-呼-
一阵阵似海风吹拂又似海浪拍打的声音传入无轩的耳中。
太神奇了!果然能听见海的声音!无轩很是惊喜,她赶紧将那螺贴到阿婉的耳边,不一会儿,阿婉也乐了起来。
无轩心道:想来先生做了那么久的神仙,世间好玩儿的东西肯定都认得,这个虽不算是什么稀有物件,但它是自己很喜欢的,若是送给先生,他应该不会不收。就是这个了!
无轩买完能听海的海螺,想着连赶了几天路实在是有些累了,且去往蓬莱的口岸已经就在附近,不如今日先找客栈歇下,养足精神明日再上船。
谁料进了客栈的房间,阿婉却神神秘秘地对无轩道:“公子,阿婉来的路上还看到个喜欢的东西,想回去把它买下,公子不用跟来,就在房里等我,我很快回来。”
说完,阿婉便一溜烟儿跑出了客栈。
无轩无奈,便开始亲自整理房间。而后她坐在凳子上,拿出刚才买的海螺,用一方帕仔仔细细包住,放到了包袱里。
此时,窗外飞来一只麻雀,叽叽喳喳停在窗口。
无轩走过去打开窗,麻雀立刻飞进房间转了一圈,落在了无轩的肩膀上。
她道了一句:“落雨时节又逢君。”
只见那小麻雀一阵巍巍颤抖,羽毛粘合,变成了一封信。
无轩打开信,信中问候她近日的状况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趣事,有没有除魔伏灵,最后又问了阿婉是否安好,落款是柳习雨。
无轩这才想起,下山以来的几个月一直忙于赶路,除了刚到中原歇脚那日给师父和母上各写过一封信,就再未给他人传过消息。
现在习雨师叔关心她们的近况,是该好好写一写这一路来的遭遇,然后给师叔一份,师父一份,母上一份,师兄们一份。
说来这师兄们也是无情,当初易身符一事大概还未消气,说不来往就真的一点消息都没有了,当真小气。
不过无轩又想到,毕竟自己才是小辈,理应先去与师兄们和解,给师兄们一个台阶下,才不至于真的老死不相往来。
这么想着,无轩赶紧下楼去跟掌柜要来了笔墨和宣纸,回到房间写起了信。
无轩一边写信一边心道:阿婉这个丫头到底去了哪里,这么久都不回来,还是把给习雨师叔的信留到最后写,先写给其他人的吧。
写完向母上的问候信,又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她便将遇到狡品和残品的整个过程都描述在了给师父的那封信中。
而后无轩思忖了一下:不行,先生不一定希望自己的行踪被别人知晓,还是不便把全部的细节都告诉师父。重来重来,得重新再写一张才行!
于是无轩揉皱了刚写好的那张,又铺了一张新的纸,重写了一遍。
这回她跳过与白玉仙君的相遇,只写了自己的那部分。而后,她又给三位师兄写了一份大差不差的信,都以传信术化作几片自己最爱的枫叶送了出去。
这时,阿婉蹦着小碎步哼着小曲儿上了楼梯,打开了房门。
无轩抬头看见阿婉,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安心道:“你可终于回来了!去了哪里买东西,要这么久?是不是迷路了?”
阿婉摇摇头走进来,“阿婉没有迷路,却是让公子久等了。还请公子猜猜,阿婉买了什么回来?”
无轩见阿婉笑得神秘,猜不着她打的什么主意,还没等她回答,阿婉便从身后拿出一个纸袋举到无轩的面前,“公子你看!”
“糖葫芦!”无轩兴奋地叫道。
只见那纸袋子里包着五串糖葫芦,红透了的山楂外裹着厚厚一层晶莹剔透的糖衣,还是热乎乎的,一看就是新鲜刚做好的。
阿婉拿出一支糖葫芦递给无轩:“刚做好我就赶紧跑回来了,公子快尝尝好不好吃。阿婉没敢多买,因为山楂吃多了伤胃,所以只买了五串,都是公子的。”
无轩接过糖葫芦,“嘎吱”一口咬下一块,酸酸甜甜的口感在舌边蔓延,这个味道很是正宗。
“好吃!糖葫芦果然好吃!来,阿婉也尝尝。”
之前因为月份尚早,天气很热,所以路边都没有卖糖葫芦的,无轩馋了很久,但奈何都买不到。现在天气转凉,终于可以吃上这一口,瞬间幸福感满满。
无轩心道:阿婉果然是最贴心的人儿。
二人吃完糖葫芦,无轩便将习雨师叔的信拿给她看。阿婉仔细浏览完一遍,却嘟着嘴道:“哼,就问了我几句话,一看就是假关心。阿婉好着呢,跟着公子一起可好了,公子且就这样回他吧。”
无轩笑着道:“我看啊,你这是生气了。其实也是我做的不好,身为小辈应当先写信问候的。现在习雨师叔耐不住性子送来了信,你当他真的只是想我呀?”
阿婉寻思了一会儿,然后挪了屁股侧转了一下身子,扭捏着道:“那公子帮我问一下,问问他最近如何,也得问问习云师叔如何。”
“哈哈,好,那我就都替你问候一下。”
写完这最后一封信,已经快要入夜。
阿婉看着无轩念了一道口诀,将信纸变成一片红色的枫叶,想来,等这枫叶飘到师叔手中就正好是落叶的季节了。
枫叶顺着风飞出了窗外,无轩瞧见窗外渐渐显现出一轮皓月,明亮又清晰,格外澄澈。
“娘!快看!好大的月亮!”窗外传来一天真孩童兴奋的喊声。
“好啦,咱们回去看,要起风了,一会该冷了。”母亲握紧了孩子的手,穿过了街道。
街上灯笼纷纷亮起,行人匆匆,赶着回家。不知是谁家美味揭了锅,香气随着晚风飘到了屋内。
夜风起,微入凉,无轩关上了窗。
她转身后看见阿婉点亮了几盏油灯,而后摆去了房间的各个角落,动作纯熟又柔和。
“阿婉,”无轩看着阿婉的身影,道:“其实,有件事我一直很好奇,只是之前没找到机会仔细问你。今日写完信也无别事的可做,正好咱们聊一聊吧。”
阿婉闻言,侧着身子没有看她,只是望着荧荧灯火。
须臾,阿婉才开口:“公子是想问,阿婉与习雨师叔之间的事情吗?”
“阿婉...”无轩听出阿婉的语气十分低落,一瞬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该问这个问题,便补充道:“你若是不想说,我就不...”
“阿婉本就应该好好跟公子讲一讲的,公子坐下来听吧。”
阿婉见无轩找了眼前的凳子坐下,自己却依然站着,缓缓道:“阿婉自幼便失了阿母,成了孤儿,被贩到南国宫后,若不是遇见了夫人和公子,阿婉恐怕早就暴毙在宫中某处了。而习雨师叔与阿婉很像,他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的阿母,不知自己身从何处来,五岁便被师父带进了隐仙居。
其实,起初阿婉就只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经常去他那里玩的。
同样,习雨师叔也是因此常带阿婉偷偷去练武场看师兄们习武,再偷偷地教我几招防身的套路。他会提前打听哪位师父要在文课上讲天界的故事,然后再领我去文课殿外,坐在树下听师父们讲课。
后来,公子那次生大病,阿婉暴露了女子的身份,习雨师叔就突然变得对阿婉很客气,既不教我习武,也不带我去听课了。”
无轩将一只胳膊放在桌上,另一一只手托住了腮,像听说书人讲故事那般细细听阿婉道:“阿婉那日去找师叔问话,问他为什么突然不带阿婉玩了,他只说,他本不知我是女子,更不知我与公子南阳是这样的关系,男女既有别,要我还是别去他那了。
可那时候的阿婉只知道,跟着习雨师叔会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每日都过得很开心,于是依然坚持去找他。起初他避而不见,阿婉就自卯时守在隐仙居大门口,日日帮他扫地。
如此半月多,他才渐渐理我。
阿婉觉得,一定是他误会了什么,便没有经过公子的允许,私自悄悄告诉他:那日公子为阿婉解围实为不得已,阿婉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侍女,不是什么未来的太子妃。习雨师叔听完,信了阿婉。”
阿婉一边讲着,一边流露出无轩未曾见过的甚是温情的神色,眼中忽有闪烁,唇边似有花开。
“而后,我们便又回到往常一样,他会故意带着阿婉去落叶的院子里,叶子落了我们就扫,扫完一堆,叶子便又落一堆。然后我们放下扫帚,就坐在石阶上,听他与我讲好多师兄弟间的趣事。
在阿婉烧饭的时候,他会自己抱着碗筷跑过来。因为有时嫌弃阿婉烧的难吃,他就亲自动手,教我做烧鸡,蒸肉丸...他会夸阿婉熬的汤味道极好,每每都多盛好几次,然后与我说‘阿婉真是个有天赋的姑娘’。”
说到此,阿婉才转过身子,然后拉出桌边的一只凳子,正坐在无轩的面前。
她用一双手轻轻拉起无轩另一只没有托腮的手,握住道:“阿婉今年已有十八,虽不太明白什么是情爱,但阿婉喜欢这种温暖,亦能感觉得到这种温暖与公子和夫人给的都不一样。
也许是阿婉太过贪心了,竟想要一辈子拥有习雨师叔的关怀,想要这种温暖一直捧在阿婉的手心上。
但阿婉是明白的,等公子出师回宫后,阿婉将还是那个侍女阿婉,会一直陪着公子,不会再与习雨师叔相见。”
阿婉此刻的嘴角是向上扬起的,但是无轩觉得,这样的笑有些苦,亦有些涩。
她的眼中彷佛有一汪望不到边的海水,没有起伏波澜,却深深藏着许多哀伤。
可是无轩不懂,至少现在还不懂,什么才是阿婉口中不一样的温暖。
无轩只认为,阿婉是她的温暖,木夫人是她的温暖,南阳是她的温暖,柳习风是她的温暖,柳无意有时也是她的温暖。
而经过尹家庄以后,白玉仙君也变成了她的温暖。
与她来说,这所有的温暖都像是一样的,她分辨不出有什么区别。所以此刻,她虽看得到阿婉的哀伤,却无法切身去体会。
她默然,然后开始思索着,回宫以后,是不是该向母上进言,放阿婉离宫。
可她确实又很依赖阿婉,如果这四年没有阿婉在身边,她不知道那些思念王宫思念母上的难熬夜晚要怎么睡去。所以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纠结之中。
这一夜,二人都没有睡好,只彼此安静地躺着,默契地沉默着。
直到天边云兴霞蔚,才起身迎着东方攀升的熠熠晨光,向着前往蓬莱国的口岸出发。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7/7325/31395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