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徽州城到了
推荐阅读: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军王龙首(九五之尊)、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民间奇门风水秘术、穿成炮灰皇帝后我做了男主军师、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我有七个神仙师姐、
可很快,愁绪又涌上心头。她咬着下唇,眉头微蹙。云京的房价肯定不低,他们一行人还带着马和狗,必须租个带院子的房子。最好后院还能有个小池塘,种些菱角莲藕,既能省些菜钱,又能让院子显得生机勃勃。
还要还宁家父母五百两嫁妆,这笔钱是无论如何都要还的。更别提以后的官场应酬,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疼。
她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被角。原以为自己很富有,没想到换个地方,立马又变成了穷光蛋。这么一想,她顿时没了睡意,辗转反侧到天明。
“嫂子,你昨晚没睡好?”清晨,楚晴一眼就看到了她眼下的青黑,关切地问道。
正在熬粥的楚岚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木勺,快步走到她面前。他的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宁欢欢看着他焦急的模样,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就是没睡好吗,至于这么紧张吗?她的脸颊微微发烫,躲避着他的目光。
“嫂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楚曦和楚雨也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
“别问了!”宁欢欢没好气地说,“就是没睡好而已,你们别大惊小怪的。”
“可你昨晚吃饭的时候明明很开心啊,怎么会睡不好?”楚晴挠了挠头,一脸不解,“是不是做噩梦了?”
“是不是蚊虫太多?”楚曦一本正经地猜测,“我记得车厢里好像确实有蚊子嗡嗡的声音。”
“肯定是想大哥了。”楚雨一脸笃定,还冲着楚岚挤眉弄眼,“嫂子这是睡不习惯一个人。”
宁欢欢翻了个白眼,这几个人真是够了!她正要开口反驳,却看到楚岚的耳根悄悄红了起来,顿时也跟着脸红了。
这孩子怎么把她睡不好和想楚岚联系到一起了?这两件事之间有半点关系吗?她暗自庆幸心里没鬼,否则这会儿怕是要心虚得不行。
“小孩子家家的,胡说什么呢。”宁欢欢故作镇定地扯出一抹笑容,声音却比平时高了几分。她抬手轻轻拍了拍楚曦的脑袋,试图用这个动作掩饰内心的不自在。
等宁欢欢进了车厢,楚岚对着三个弟弟淡淡道:“以后别在你们嫂子面前提这些。”
三人连忙应是,却在心里暗暗嘀咕。大哥这是怕嫂子难为情吧?还是大哥体贴。
队伍继续赶路,众人都想在天黑前进城。毕竟进城后还有诸多事务要处理。找住处、搬行李、安顿人手,事情多得很。
一行人天不亮就出发了,马不停蹄地赶路。路上偶尔遇到同样赶往徽州的考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
下午时分,终于进了徽州城。宁欢欢掀开车帘一角,打量着街景。比起东阳郡,这里的情况好些。虽然行人不多,但店铺大多开着门。街边的茶馆里还传出说书人的声音,倒是让这座考城多了几分烟火气。
“嫂子,我们先去明德堂附近找住处。”楚晴探头说道。
宁欢欢点头。考试在即,住得近些总是好的。她注意到街上已经有不少挑着行李的学子,想必都是来赶考的。
他们算是来得早的,孙玉聪已经在一家不错的客栈定了房间。陆老夫子和陈瑾也住在那里。街上三三两两的书生来来往往,有的抱着书卷匆匆而过,有的站在路边和同窗切磋学问。
楚岚去打听了专门做房屋租赁的地方。打算在这边待上俩月,关系到科考大事,得签好契约才放心。他仔细询问了房屋的朝向、通风和采光,生怕影响到读书。
“记得找大些的房子,至少要三间房。”宁欢欢叮嘱道,目光落在街边一处二层小楼上。
“好。”楚岚应道,眼神扫过街道两侧的房屋。
“嫂子为什么要三间房啊?”楚曦歪着头问,眼中满是好奇。
宁欢欢理了理额前的碎发:“你大哥要考试,几个人挤一块住着不太方便。要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
楚雨张了张嘴,想问什么又咽了回去。他看了眼大哥的背影,若有所思。
最后在明德堂附近两条街外租了处宅子,三间砖瓦房,还带厢房和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株桂花树,虽然还未到开花的时节,但枝叶茂密,遮阴效果很好。在徽州这样的房子不便宜,两个月要三两银子。
宁欢欢站在院子里,看着三个小的忙前忙后地搬东西。有了上次的经验,五人收拾起来很快。院子里的井每天能打两三桶水,够用了。她特意把最明亮的那间房留给了楚岚,又在窗下摆了张书案。
时间飞快流逝,越临近八月,考试的气氛越发紧张。街上的学子行色匆匆,人人都在背书。有的甚至边走边念,嘴里念念有词。茶馆酒肆也少了许多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低声的讨论和默读声。
孙玉聪和陈瑾不再来找楚岚讨论,各自闭门用功。唯独楚岚依旧从容,作息如常。反倒是其他四人比他还着急,连做饭时都在讨论考题。
考试这天一早,宁欢欢特意做了面条配荷包蛋。虽说不是打分制,但这仪式感总归要有。清晨的阳光洒在案板上,她看着面条在沸水中翻滚,心里默默祈祷。
三个小的紧张得很,连早饭都没怎么动。楚晴忍不住问:“大哥,这乡试公不公平?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耍小聪明?”
这也是大家都担心的事。宁欢欢也竖起耳朵,虽然她对楚岚有信心,但还是忍不住担心这些。
楚岚放下筷子,神色平静:“还算公平。考官都是临时委派的,考前要锁院。考生对号入座,试卷需要封名字重新抄写,还要多人阅卷。就算有人想作弊,也不是考生能左右的。”
“可是,”楚曦皱着眉头,小脸上写满担忧,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里闪烁着不安,“若真有高官参与,岂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楚岚站在窗前,目光落在远处的明德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挺拔的身影上,在地上拉出一道修长的影子。他转过身,唇角微扬,眸光清冷:“就算是当朝宰相,也不敢轻易动这科举的根基。”
“为什么?”楚曦追问道,小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
“因为科举是皇权的利剑。”楚岚目光深邃,语气平缓却透着一丝凛然,“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把科举当做制衡世家大族的工具。若让臣子染指科举,便如同将刀柄递到他人手中,这是任何帝王都不会容忍的。”
宁欢欢听得心中一凛。原来科举不仅仅是选拔人才这么简单,它更是皇帝制衡掌管天下的统治机构重臣、打击世家门阀的重要手段。若让大臣们操控科举,那些新科进士岂不是要听命于他们,而不是效忠皇帝?想到这里,宁欢欢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表面上是为天下选贤,实则暗藏权谋。
还要还宁家父母五百两嫁妆,这笔钱是无论如何都要还的。更别提以后的官场应酬,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疼。
她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被角。原以为自己很富有,没想到换个地方,立马又变成了穷光蛋。这么一想,她顿时没了睡意,辗转反侧到天明。
“嫂子,你昨晚没睡好?”清晨,楚晴一眼就看到了她眼下的青黑,关切地问道。
正在熬粥的楚岚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木勺,快步走到她面前。他的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宁欢欢看着他焦急的模样,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就是没睡好吗,至于这么紧张吗?她的脸颊微微发烫,躲避着他的目光。
“嫂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楚曦和楚雨也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
“别问了!”宁欢欢没好气地说,“就是没睡好而已,你们别大惊小怪的。”
“可你昨晚吃饭的时候明明很开心啊,怎么会睡不好?”楚晴挠了挠头,一脸不解,“是不是做噩梦了?”
“是不是蚊虫太多?”楚曦一本正经地猜测,“我记得车厢里好像确实有蚊子嗡嗡的声音。”
“肯定是想大哥了。”楚雨一脸笃定,还冲着楚岚挤眉弄眼,“嫂子这是睡不习惯一个人。”
宁欢欢翻了个白眼,这几个人真是够了!她正要开口反驳,却看到楚岚的耳根悄悄红了起来,顿时也跟着脸红了。
这孩子怎么把她睡不好和想楚岚联系到一起了?这两件事之间有半点关系吗?她暗自庆幸心里没鬼,否则这会儿怕是要心虚得不行。
“小孩子家家的,胡说什么呢。”宁欢欢故作镇定地扯出一抹笑容,声音却比平时高了几分。她抬手轻轻拍了拍楚曦的脑袋,试图用这个动作掩饰内心的不自在。
等宁欢欢进了车厢,楚岚对着三个弟弟淡淡道:“以后别在你们嫂子面前提这些。”
三人连忙应是,却在心里暗暗嘀咕。大哥这是怕嫂子难为情吧?还是大哥体贴。
队伍继续赶路,众人都想在天黑前进城。毕竟进城后还有诸多事务要处理。找住处、搬行李、安顿人手,事情多得很。
一行人天不亮就出发了,马不停蹄地赶路。路上偶尔遇到同样赶往徽州的考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
下午时分,终于进了徽州城。宁欢欢掀开车帘一角,打量着街景。比起东阳郡,这里的情况好些。虽然行人不多,但店铺大多开着门。街边的茶馆里还传出说书人的声音,倒是让这座考城多了几分烟火气。
“嫂子,我们先去明德堂附近找住处。”楚晴探头说道。
宁欢欢点头。考试在即,住得近些总是好的。她注意到街上已经有不少挑着行李的学子,想必都是来赶考的。
他们算是来得早的,孙玉聪已经在一家不错的客栈定了房间。陆老夫子和陈瑾也住在那里。街上三三两两的书生来来往往,有的抱着书卷匆匆而过,有的站在路边和同窗切磋学问。
楚岚去打听了专门做房屋租赁的地方。打算在这边待上俩月,关系到科考大事,得签好契约才放心。他仔细询问了房屋的朝向、通风和采光,生怕影响到读书。
“记得找大些的房子,至少要三间房。”宁欢欢叮嘱道,目光落在街边一处二层小楼上。
“好。”楚岚应道,眼神扫过街道两侧的房屋。
“嫂子为什么要三间房啊?”楚曦歪着头问,眼中满是好奇。
宁欢欢理了理额前的碎发:“你大哥要考试,几个人挤一块住着不太方便。要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
楚雨张了张嘴,想问什么又咽了回去。他看了眼大哥的背影,若有所思。
最后在明德堂附近两条街外租了处宅子,三间砖瓦房,还带厢房和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株桂花树,虽然还未到开花的时节,但枝叶茂密,遮阴效果很好。在徽州这样的房子不便宜,两个月要三两银子。
宁欢欢站在院子里,看着三个小的忙前忙后地搬东西。有了上次的经验,五人收拾起来很快。院子里的井每天能打两三桶水,够用了。她特意把最明亮的那间房留给了楚岚,又在窗下摆了张书案。
时间飞快流逝,越临近八月,考试的气氛越发紧张。街上的学子行色匆匆,人人都在背书。有的甚至边走边念,嘴里念念有词。茶馆酒肆也少了许多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低声的讨论和默读声。
孙玉聪和陈瑾不再来找楚岚讨论,各自闭门用功。唯独楚岚依旧从容,作息如常。反倒是其他四人比他还着急,连做饭时都在讨论考题。
考试这天一早,宁欢欢特意做了面条配荷包蛋。虽说不是打分制,但这仪式感总归要有。清晨的阳光洒在案板上,她看着面条在沸水中翻滚,心里默默祈祷。
三个小的紧张得很,连早饭都没怎么动。楚晴忍不住问:“大哥,这乡试公不公平?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耍小聪明?”
这也是大家都担心的事。宁欢欢也竖起耳朵,虽然她对楚岚有信心,但还是忍不住担心这些。
楚岚放下筷子,神色平静:“还算公平。考官都是临时委派的,考前要锁院。考生对号入座,试卷需要封名字重新抄写,还要多人阅卷。就算有人想作弊,也不是考生能左右的。”
“可是,”楚曦皱着眉头,小脸上写满担忧,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里闪烁着不安,“若真有高官参与,岂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楚岚站在窗前,目光落在远处的明德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挺拔的身影上,在地上拉出一道修长的影子。他转过身,唇角微扬,眸光清冷:“就算是当朝宰相,也不敢轻易动这科举的根基。”
“为什么?”楚曦追问道,小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
“因为科举是皇权的利剑。”楚岚目光深邃,语气平缓却透着一丝凛然,“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把科举当做制衡世家大族的工具。若让臣子染指科举,便如同将刀柄递到他人手中,这是任何帝王都不会容忍的。”
宁欢欢听得心中一凛。原来科举不仅仅是选拔人才这么简单,它更是皇帝制衡掌管天下的统治机构重臣、打击世家门阀的重要手段。若让大臣们操控科举,那些新科进士岂不是要听命于他们,而不是效忠皇帝?想到这里,宁欢欢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表面上是为天下选贤,实则暗藏权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7/7288/31354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