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大的外挂!驾驭之法!

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大的外挂!驾驭之法!

推荐阅读:Boss凶猛:老公,领证吧最强妖孽特种兵王绝宠闪婚妻:高冷四爷,求放过!进击的废材重生之纵横都市重生农女巧当家大巫驾到御史不好当能斗圣罗赫尔兰特记

    假的?
    全部都是假的?
    朱允熥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无比。
    “这不可能!”杨士奇则是当即反驳道:“这些奏章来自边关不同的将领和官员,所报的内容却大都差不多。”
    “若说有一两个将领或官员谎报军情,尚且说得通。”
    “但这么多的官员集体谎报,却是断无可能之事。”
    朱允熥没有出言,只是盯着道衍和尚。
    姚广孝笑道:“杨兄虽然聪慧,却不曾经历战事,亦不在边疆呆过,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窍。”
    “贫僧昔年随燕王久居北平府,地处北方防线,却是知晓不少军务的。”
    杨士奇闻名微怔,这倒没错。
    对于军阵之事,他完全是一名外行。
    便也不再说话,听姚广孝继续往下说。
    “杨兄有一点说得不错,这些将领和官员,断无可能集体造假,向朝廷谎报军情。”
    姚广孝微微一笑,道:“但如果他们收到的消息,本来就都是假的呢?”
    朱允熥不由得问道:“此言何意?”
    姚广孝将报送军情的奏章都拿了起来,道:“这些塘报,贫僧刚才都看过了。”
    “所有塘报,皆是潜伏在北元的谍子传回来的消息,却并没有一处边关警讯。”
    “谍子潜伏不易,探回来的消息,从来都是真假难辨。”
    杨士奇道:“那也不至于这么多谍子,都传回了假信息了吧?”
    姚广孝笑道:“正常而言,当然不可能。”
    “但如果再细看的话,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北元要进攻的方向,集中在河套地区,而那里正是晋王的防区。”
    朱允熥心里一紧,连忙问道:“有何奥妙?”
    姚广孝摸了摸胡须,道:“要在敌人内部安插谍子,需要大量的钱财。”
    “若非如此,人家凭什么出卖北元,给你通风报信?”
    “但地方官员和边将的俸禄并不高,自主权限亦有限。”
    “安插谍子所用的经费,无从报起,亦无从查起。”
    “故而,这项事务,素来是由镇守边疆的藩王负责的。”
    朱允熥听到这里,眸子骤然睁大。
    对啊!
    用钱去收买对方的人,这笔钱归谁出呢?
    怎么向朝廷报账呢?
    朝廷又要怎么核实真假呢?
    总不能由边关的官员说,我花了一万两银子买通的北元某某某,然后朝廷就给他拨一万两银子的款吧?
    谁知道他是真的花钱买通了间谍人员,还是将钱贪污了,放进了自己的腰包呢?
    毕竟朝廷也不可能去找北元某某某对账核实真假!
    即使是用美人计之类的,可美人难道就不需要付钱吗?
    因此,这项工作,也就只能由藩王来负责。
    藩王有大量的银子,亦有镇守边疆之责。
    真要巧立名目向朝廷弄银子,也不差这一点。
    “你是说,这么多谍报,实际上都是晋王的人传回来的消息?”杨士奇立即追问道。
    姚广孝点头道:“不错。”
    杨士奇微微皱眉,道:“晋王如此谎报军情,就不怕陛下震怒,下旨追责吗?”
    “怕什么?”姚广孝佛脸笑放,道:“晋王并没有虚报任何军情,收到的消息,并不是北元军队已然南下,而是谍子探出来的准备大举南下……”
    “只是准备而已。”
    “事情有变,或者谍子打探得不准,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若朝廷因此而追责,那就没谁敢给大明做谍子了。”
    “晋王听到消息后,闻讯而动,做出应敌准备,亦是应有之义。”
    “此事从头至尾,晋王何错之有?”
    潜伏在敌国打探消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线人传递消息也一样。
    只要不是特意传回假消息,偶尔有不准确的情况,一般都不会严厉追责。
    北元王庭准备大举南下,这是谍子们打探到的消息。
    但如果事到临头,北元王庭又突然取消了南下的计划,这就不是谍子们的责任了。
    姚广孝缓缓掐指,道:“算算时间,应该是殿下刚开始放出要办大明军事学院的风声,燕王在大明日报上公开刊登拜师的消息时,晋王就悄悄传命令过去了。”
    “让那边的人,授意谍子传来北元要大举入侵的假情报。”
    “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大明军事学院开学的时候,骤然反戈一击。”
    “晋王是多年领兵的人,不愿兵权尽归殿下之手。”
    “故而早早做了布置。”
    “如此一来,他不仅自己不用拜师,还能借此招大损殿下的威望,打乱殿下收天下兵权的计划。”
    他的话音刚落,就在这时,外面又有人送来了一封奏章。
    “秦王殿下上奏,近闻北元即将大举南侵我大明边境,军情似火,心急如焚,故今日将率轻骑简从,星夜奔驰,赶回西安。”
    “请吴王殿下放心,秦王一定誓死保得我大明北境安宁。”
    河套地区基本上都是晋王的防区,但与秦王的防区也相邻。
    北元若进攻那里,很难说不兵锋一转,直指秦王所在的地区。
    朱允熥接过奏章,望了姚广孝和杨士奇两人一眼,道:“好啊,我的两个叔叔,都忍不住走了,你们怎么看?”
    杨士奇目光再度望向姚广孝,道:“大师刚才所言,有几分把握?”
    “至少八分以上。”姚广孝语气肯定。
    军事情报的准确与否,没有人敢说百分之百,姚广孝说至少八分以上,已经非常高了。
    “也就是说,还有一两分的可能,那些情报是真的。”杨士奇神色严肃。
    这可能才是问题所在。
    换一个角度来看,哪怕北元大举南侵的消息只有一两分是真的,大明也必须要严肃对待。
    这不是小事,有备无患才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说话间,燕王朱棣从外面走了进来。
    “我听到北元即将大举南侵的消息。”朱棣道:“但我所在北平府,并不曾有任何讯息传来。”
    “虽说此次北元南下,传闻是要进攻河套地区,可我北平府,潜伏在北元的谍子亦不在少数。”
    “若是绝密军情也就罢了,可他晋王安插的谍子都能打探消息,便说明此事在北元已广为人知。”
    “我燕王府的谍子,也不应没有一点察觉。”
    “我觉得,这极有可能是二哥和三哥在故意搞鬼,借北元南侵为名,扰乱大明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
    朱允熥沉吟片刻,问道:“那依四叔之见,我该如何做呢?”
    “立即派人追回秦、晋二王,不让他们离开金陵,同时对其进行严厉训斥。”
    朱棣目光闪烁,道:“这正是吴王殿下给他们俩一点颜色的大好时机。”
    杨士奇却在旁边插言道:“有没有一种可能,北元大举南侵的消息是真的,但此时知道的人还极少数。”
    “潜伏的谍子,也大多都不知道此事。”
    “可晋王的手底下,确实有一个或者两个重要的谍子,将讯息传了过来。”
    “晋王收到消息之后,又故意让其他谍子们传回“实真似假”的消息呢?”
    朱棣脱口而问道:“倘若果真如此,他们这样脱裤子放屁,有什么意义呢?”
    话一出口,自己却是先呆住了,道:“你的意思是说,三哥故意制造出这样的假000000/象,让我们以为他在骗我们。”
    “待到我们出手后,结果却证实了他才是对的。”
    “到那时,才会真的让吴王殿下威望扫地,陷入极其被动的处境。”
    杨士奇点头,道:“正是此意。”
    一时间,朱棣亦陷入沉思,半晌道:“这确是三哥能做出来的事,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处境。
    真假难辨!
    朱允熥脑海内念头飞转。
    正常而言,这种事其实很好处理。
    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反正边境加强戒备,整军备战,总不会有错。
    最坏的结果,也无非对方没有率军前来袭击,虚惊了一场。
    这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但现在的情况是,大明军事学院开学在即。
    而此事又关系到他的声望。
    突然。
    朱允熥眼前一亮。
    对啊,自己似乎遗忘了自己的身份来历了!
    北元大举南侵,不是小事,在史书上必定会有记载。
    今年是洪武二十五年,是朱标身死的那一年。
    在他的印象中,这一年,史书上并没有任何关于北元大举南侵的记载。
    虽说他穿越过来,会引起一定的蝴蝶效应,使历史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可应该还不至于影响到北元。
    至少现在不会。
    所以,此次北元大举南侵的消息,必定是假的无疑!
    作为穿越者,他知晓重要人物以及他们的能力,知晓历史走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以及未受他自身影响而改变的重大事件。
    正是以此为凭据,朱允熥才跳出来挡朱允炆上位。
    也正是靠着这一点,他才能在杨士奇未发崛,妖僧姚广孝声名不显之时,将两人皆收到自己的麾下。
    穿越本身,就是他最大的外挂!
    一念及此,朱允熥的嘴角边,不由得浮起一抹笑意。
    “不用想了,这个消息是假的。”他斩钉截铁道。
    “何以见得?”杨士奇和朱棣同时出言问道。
    朱允熥站了起来,笑道:“这一点,你们就不用多问了。”
    “反正本王有绝对的把握,此事必是假的无疑。”
    他转而对朱棣道:“四叔,你与晋王不和,与秦王的关系亦不太好,这些事天下皆知。”
    “此次就劳烦你上一封奏章,以晋王、秦王擅自离京为由,参他们一本。”
    朱棣微微一怔,道:“以脚程来算,二哥和三哥应该还没有走很远。”
    “此时带人快马加鞭,前往拦截,或许还拦得上他们。”
    朱允熥却是摇了摇头,道:“他们两人既然决意要走,必定早做了准备。”
    “我们的马快,他们的马也不会慢。”
    “此时去追,也未必能追得上。”
    “就算追上,也无非是将其斥责一顿而已。”
    “说到底,我终究是他们的侄子,又能因此事将两个叔叔如何呢?”
    “何况,此时他们都还可以用北元南侵的事当借口。”
    派别人去追是没有用的。
    必须得自己亲自去追。
    但即使是朱允熥去,也不一定能拦得下来。
    秦王和晋王一定要强行回去,他难道还能杀了两人不成?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他们离开。”
    “你再以此为由,去参他们两人。”
    “我会上奏,请皇爷爷念在骨肉至亲,念在他们亦是为国护疆心切的份上,才被人蒙骗。”
    “请皇爷爷对他们从轻发落。”
    朱允熥的眼前,浮现那日老朱教导的话。
    对他的那些叔叔们,就要让他们犯一些事,再好好敲打,而后施恩挽救,如此他们便只能乖乖听命了。
    这也是便宜父亲朱标驾驭弟弟们的手段。
    弟弟们犯错,哥哥维护弟弟,兄友弟恭。
    自此弟弟们对他便不得不服。
    晋王朱棡绝对想不到,自己苦心造诣才想出来的破解朱允熥办军事学院的法子,竟会将自己给套进去!
    这才叫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却搬起石头,砸到自己脚了!
    朱棣听到他的话,顿时瞪大了眼睛。
    怎么我去做恶人,好人却让你来做了呢?
    旋即便明白了过来,笑道:“你如此年少,便有这番心机手段,无怪父皇要你来执掌大明江山。”
    “那叔叔我这便回去写奏章,今日便请求入宫面见父皇。”
    说毕,匆匆离去。
    待朱棣走后,朱允熥才吩咐杨士奇道:“你立即以本王的名义,向朝廷各部发令,告诉他们,北元即将大举南侵是假消息,让他们都不必惊慌。”
    “同时,令在京的功臣勋贵及都督武将,皆不得擅自离京。”
    杨士奇仍有些犹豫,道:“殿下当真要如此做吗?万一殿下的判断失误,北元真的南侵……”
    即使北元南侵没有给大明造成重大损失,边关守将们挡住了北元的进攻。
    可朱充熥将统兵大将都留在金陵城内的行为,仍然会引起大量的非议。
    反之,闻迅便立即离京的秦王和晋王,则会收到赞誉声一片。
    朱允熥打断他道:“绝无可能出错!”
    杨士奇见他说得如此肯定,也就不再多言,拱了拱手,当即离去。
    场中只剩下姚广孝一人。
    老和尚正闭目作深思状。
    朱允熥笑问道:“道衍大师还有什么事吗?”
    姚广孝佛眸轻抬,道:“后天便是大明军事学院正式开学的日子,可据贫僧所知,梁国公蓝玉还没有来找过殿下,请求拜师。”
    听他一提起此事,朱允熥的脸色骤然沉了下去。
    也不知道蓝玉最近又是哪一点想不通了,竟一直没有来找他。
    王弼等人还关在监狱中,这恐怕便是蓝玉的心结了。
    “明日是大明军事学院开学前的最后一天,也是公开登报的最后时间。”
    姚广孝道:“若要拜师,今日已经是最后期限,如此才来得及在明日见报。”
    “若贫僧所料不差,蓝玉今日必定前来找殿下。”
    朱允熥望向他道:“大师就不必绕弯子了,有话直说便可。”
    “阿弥陀佛!”姚广孝念了一声佛号,道:“吴王殿下既然用贫僧,那贫僧自当挑起重担。”
    “蓝玉此人,带兵多年,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
    “他在军中的威望甚高,又自以为自己功劳大,桀骜不驯。”
    “对殿下而言,蓝玉还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姚广孝缓缓道:“殿下若不立为储君,则陛下必杀蓝玉。”
    “反过来说,蓝玉若是被杀,则殿下必然不会成为储君。”
    “当日在朝堂上,正是蓝玉一番慷慨陈辞,又趁机道出了殿下父亲故太子在世时所说过的话。”
    “再加上殿下那一哭,才使得陛下改变心意,不再想立献王为储君,而要将大明江山托付殿下。”
    “在蓝玉眼中,自己有拥立之功。”
    “若非是他,殿下便没有今日。”
    “殿下应该对他投桃报李。”
    朱允熥听他说着,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蓝玉这样的性格和臭脾气,难怪会在历史上落得那样的下场。
    还真是取死有道。
    可自己偏偏还不太好对其严惩。
    一方面是双方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正如老和尚所言,蓝玉现在与他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蓝玉觉得自己立了大功,可手底下的王弼等人却被关进了大狱。
    朱允熥明明已经监国,手握大权,偏偏对此事不闻不问。
    他心中憋着一口气,故而才一直没有主动找朱允熥来拜师。
    “大师这么说,莫非是有助本王驾驭蓝玉的法子?”朱允熥笑问道。
    “正是!”老和尚笑呵呵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幅卷轴。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7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