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震慑与收服,熬鹰之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震慑与收服,熬鹰之道!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朱允熥不由笑问道:“这是何物?”
    姚广孝朗声道:“凭借此物,便可令蓝玉从此乖乖听话。”
    “至于该如何使用,以殿下的聪慧,也无须贫僧多言。”
    他的话音方落,外面便有人前来禀报,梁国公蓝玉求见。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眼瞅着大明军事学院开学在即,蓝玉终于坐不住了。
    朱允熥吩咐道:“就说本王正在处理公务,还请梁国公在外面暂候。”
    姚广孝摸了摸胡须,微微点头,道:“贫僧还有事要处理,就先行告辞了。”
    说毕,转身离去。
    朱允熥这才打开老和尚给的卷轴。
    只见上面第一行便写着“洪武十九年八月初七日,梁国公义子郑秋,霸占应天府溧阳县张四良田一百二十余亩。”
    他的瞳孔顿时微微缩了缩,又接着往后看。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初五日,梁国公义子屈圩,与人因口争之争而大打出手,当场将一名王姓男子之腿打断。”
    “洪武二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梁国公义子敖野,强抢民女柳氏为妾,柳氏家人去县衙告状,县令因畏惧而梁国公权势而从中调解,柳氏家人被迫撤诉。”
    ……
    上面一桩桩,一件件,记载的都是蓝玉的部下以及他收的那些义子所行的不法之事。
    蓝玉素来狂妄自大,桀骜不驯。
    而那些拜他为义子的人,又哪里是什么好家伙呢!
    平日里打架斗殴,欺男霸女,横行乡里,都只是等闲常事。
    仗着蓝玉义子这个身份,只要不碰上太大太硬的铁板,一般而言,也没人敢将他们怎么样。
    最后大多数都是不了了之。
    姚广孝管着《大明日报》,也借此组建了“探听司”。
    这些事情,自然便都是探听司的人打探出来的。
    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可以说非常详尽。
    用此来挟持蓝玉,令他俯首听话,倒确实是不错的主意。
    探听司成立的时间还不长,竟能打探出如此之多的消息,也足见姚广孝的能力非同一般了。
    朱允熥脸色阴晴变幻不定,将卷轴上面记载的内容,全部细细看了一遍,才唤来人道:“让梁国公进来见本王。”
    少顷,蓝玉从外面走了进来,向朱允熥行礼道:“参见吴王殿下!”
    朱允熥淡淡一笑,道:“舅姥爷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呢?”
    蓝玉拱手道:“我今日前来,是想求吴王殿下,放过定远侯王弼等人。”
    “那舅佬爷可找错了人!”朱允熥笑道:“王弼等人的案子,皇爷爷已经下过旨了,由黄子澄主审。”
    “舅姥爷要救人,应该去找他才对。”
    “我如今虽是监国,却也不能改变皇爷爷的成旨。”
    蓝玉的脸色顿时微微一变,沉声道:“殿下,王弼等人毕竟是因前来救我而获罪。”
    “若是不能将他们救出来,我心里难安。”
    “黄子澄那个家伙,领了圣旨后,却一直拖着案子不审,这算什么事?”
    “如今,他们的家人,都在盼望着他们能早日出狱。”
    “军中的将士,也希望看将军们早日走出大牢。”
    “案子就这样一直拖着,总不是办法。”
    “我每日一想到这群老兄弟们还在牢狱里面吃苦受罪,便觉得心如刀绞,寝食难安。”
    “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他们能早日出狱。”
    “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动静。”
    “案子连审都不审了。”
    “我想请殿下为我做主,为关押在狱中的兄弟们做主,责令黄子澄早日审清此案,还王弼等兄弟清白。”
    朱允熥脸上笑容消失,抬头望着蓝玉,冷冷道:“王弼等人,手持兵刃,聚众围攻本王,本王没有请皇爷爷将他们全部处死,便已是仁至义尽。”
    “凭什么要本王为他们做主呢?”
    此言一出,蓝玉脸上瞬间尽展惊恐之色。
    他听说朱允熥曾在陛下面前为王弼等人求情,便想当然的觉得对方不会再追究那日之事,但此际看来,却未必如此。
    可想想又对,任谁被别人那般率众持刃围住,都不可能心里没有一点怨气。
    何况朱允熥还是吴王之尊!
    朱允熥又接着道:
    “至于清白,舅姥爷想要还他们什么样的清白?”
    “依大明律,王弼等人的所作所为,与谋逆无异,按律是要诛连九族的。”
    “你急着让黄子澄审案,是想将他们全部都处死吗?”
    蓝玉刹时间惊愕当场,怔怔无语。
    朱允熥将姚广孝刚才送上来的卷轴往他身上一丢,道:“这些东西,舅姥爷你自己先看看吧。”
    蓝玉拿起来,展开卷轴一看,脸色顿时再度大变。
    “吴王殿下,这上面所载,皆是一派胡言。”
    “我手底下的那些义子,绝不至于做出这等事情。”
    “是吗?”朱允熥的音量猛然回大,响若雷霆,道:“那本王现在就发文,责令三法司将人都抓了,将上面记载的事,一件件查清楚,审明白。”
    “还他们一个清白。”
    “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这……这……”蓝玉愣在了那里,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对于自己的义子做的事情,他虽然不是全部都清楚,但也早就听到一些零零散散的风传。
    可蓝玉天生就是喜欢护犊子的性格。
    又觉得自己的义子们,在前线冲锋陷阵,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才赚得一点功劳,也该他们享享福。
    在寻常百姓面前,囂张跋扈一点,算得了什么。
    此际看到有关他们罪状的详细记载,自己也被吓了一跳。
    “你是不是觉得,立了一点战功,大明律法就管不着他们了?”朱允熥淡淡问道。
    “我绝无此意。”
    直到此时,蓝玉才如梦初醒,意识到事情的不对。
    这份卷轴,若是送到陛下面前,以陛下嫉恶如仇的性格,会有什么后果,不言而喻。
    就连他自己,也一定会受到牵连。
    蓝玉本来想着,就凭自己与朱允熥的关系,再加上所立的拥立之功,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可以更上一步。
    他手底下的那些义子们,也都这么以为。
    这段时间,他们个个兴高采烈。
    唯独王弼等人一直不见放出来,让蓝玉心里不安。
    此际见到这份东西,才觉有一盆冷水当头淋下。
    朱允熥望着他道:“事己至此,如今唯一的办法便是壮士断腕!”
    “你那日在朝堂上说,你在军中广收义子,是为了我爹爹。”
    “如今我爹爹也不在了,我打算办大明军事学院,收天下将领为弟子。”
    “从此,再也不需要你去收义子了,以此来稳固军中根基了。”
    “你的这些义子们,便终究是个祸患!”
    “你愿意将昔日所收的义子,全部都断绝关系,将其中有违法犯科之人,都交出去严办吗?”
    蓝玉脸上露出痛苦挣扎之色。
    朱允熥悠悠叹了口气,道:“你是我舅姥爷,你我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自然是希望你安然无恙的。”
    “但大明终究不是占山为王的土匪。”
    “大明是统治天下百姓的帝国。”
    “万里之域,四海之内,皆为我大明子民。”
    “你若是还不能扔掉从前打仗时,只顾着讲兄弟义气,又如何在大明的未来立足呢?”
    “你口口声声说要救兄弟出牢狱,可你的那些兄弟,难道不正是因为你才下的大狱吗?”
    “你要再执迷不悟,只会将你身边所有兄弟,都给害惨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还不明白吗?”
    蓝玉如遭电击,呆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朱允熥目光望向那幅卷轴,又道:“还有你的那些义子。”
    “你一心只想护着他们。”
    “可你越护着,他们胆子越大,所做的违法之事也就越多。”
    “终有一天,会到你护不住的时候。”
    “若是此时治他们的罪,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或是会被打板子,或是将革职充军,或是要流放三千里,但终罪不致死。”
    “若是你再帮他们捂着,等将来事发,等他们惹出更大的祸事,那就不是这般轻易能了结的。”
    “砍头抄家,剥皮充草,诛连全族……你觉得你是在帮他们,还是在害他们呢?”
    朱允熥声音平淡落下。
    大殿内再无半点响动。
    少许时光后。
    蓝玉脸上流露一抹很狠厉之色,他猛地跪了下去,双手捧着卷轴道:“蓝玉恳请吴王殿下,依国法治蓝玉义子之罪。”
    朱允熥脸上却呈现失望之情,平静道:“就这些吗?”
    自己说了这么久,可不是希望蓝玉就做这些。
    蓝玉缓缓闭上双目,深吸了一口气,又道:“我昔年统军,为方便指挥诸军,便在军中广收义子。”
    “自以为如此一来,指挥军队更能如臂指使,但如今想来,其间隐患甚大。”
    “义子们仗着我的名头,在外面为非作歹,所行不法之事甚多。”
    “我蓝玉在此宣布,自即日起,与所有义子皆断绝父子关系,以明军纪国法。”
    “也想请吴王殿下颁下禁令,以我蓝玉为诫。”
    “从此以后,军中诸将皆不得以任何名义收义子,任何人此前所收之义子,自即日起皆应断绝关系,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朱允熥终于轻轻点头,又接着问道:“还有吗?”
    蓝玉磕了一个头,道:“此前蓝玉的昔日旧部王弼等人,持兵刃聚众围攻吴王殿下,此举实属大逆不道。”
    “此事因我而起,我亦罪责难逃。”
    “今日特来向吴王殿下请罪!”
    “还请吴王殿下发落。”
    朱允熥听他说到这里,脸上才浮现笑意,伸手将他扶起道:“舅姥爷言重了。”
    “我倒不是怪舅姥爷。”
    “只是此事毕竟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若不严惩,我日后如何服众?”
    “你刚才说黄子澄拖着案子不审。”
    “可你想过没有,黄子澄素来支持献王,与我本就有若仇敌。”
    “我就算派人去传话,他就一定会听吗?不会推脱搪塞吗?”
    “他拖着案子不审,我一直没有说话。”
    “一则是恼王弼等人当日的举动,分明是没有将我这个吴王看在眼里。”
    “若是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他们会吸取教训吗?”
    “二来嘛,也确实不太好插手。”
    蓝玉忙道:“王弼等人确实狂妄,殿下要教训他们,亦属应有之义。”
    朱允熥笑道:“我也不是多小气的人。”
    “今日当着舅姥爷的面,我实话实说,若不是那日我在皇爷爷面前为他们从中周旋,他们现在也不用在牢里面关着了,早就都人头落地了。”
    “我是以德报怨,才救了他们的命。”
    蓝玉点头,道:“此事我也有所耳闻。”
    “殿下这番大恩大德,大仁大义之举,相信王弼等人,也一定会铭记于心,将来誓死以报。”
    朱允熥为他们求情的消息,老朱早就通过其他渠道,放出了风声。
    朱允熥笑道:“不是我不帮舅姥爷,不救他们救到底!”
    “但是现在即使我要救他们,也要他们自己配合!”
    蓝玉连忙问道:“殿下想让他们做什么?”
    朱允熥微微一笑,道:“我之前好心救了他们,可他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人主动上书,向我谢罪认错的。”
    “你说黄子澄一直拖着案子不审,希望我插手介入,给黄子澄施压。”
    “可你想过没有?”
    “倘若他们自己主动上书谢罪认错,那黄子澄就算想拖着不审,还能拖得了吗?”
    “他们一直不主动认罪,因此而被关在牢中,始终无法出来,难道就不是咎由自取吗?”
    蓝玉浑身一震,刹时间醒悟过来。
    对啊!
    如果王弼等武将勋贵,案子也就水落石出了。
    黄子澄审与不审,都没有区别。
    还拖什么呢?
    可是,认罪?
    认罪那便是谋逆啊!
    王弼等人又如何敢认?
    直到此刻,听到朱允熥,蓝玉才骤然明白!
    恩出于上!
    黄子澄给王弼等人定什么罪,是不是谋反大罪,实际上都无关紧要。
    因为即使最大的罪,最后该怎么处罚,不还是得皇帝陛下说了算吗?
    陛下所要的,是一个态度。
    这个态度,也决定了王弼等人,究竟还能不能为吴王所用。
    毕竟,那日王弼率众持刃意图围攻吴王,是铁一般的事实。
    若连态度都没有,便意味着不可能为吴王所用,陛下就只有将他们都杀了这一条路了。
    想到这里,蓝玉顿觉眼前豁然开朗,道:“殿下所言极是。”
    “王弼等人若不认罪,那便绝不能将他们放出来。”
    至此,他已经知道怎么才能救王弼等人了。
    朱允熥淡淡笑着。
    关了王弼等一干武将勋贵那么久,也熬得差不多了。
    不过,这“熬鹰”的最后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要让他们重新认主,并且永远不再背叛。
    火候要拿捏得恰恰好。
    不能让他们心里有半分怨气,反而要对自己感恩戴德。
    之前一直不管,让他们“误会”。
    如今再透过蓝玉告诉他们,不是我不救你们,是你们自己不争气,我也无能为力。
    他们醒悟过来,才会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吴王仁义啊!
    再等后面他们认罪,被定为死罪,再度绝望,朱允熥再救他们出来。
    连续经过两次大起大落,人的心里就会发生很微妙的变化,自此对救他们的人忠诚不二!
    如此方能实现“敖鹰”的目的。
    朱允熥笑道:“舅姥爷还有什么事吗?”
    蓝玉拱手道:“殿下要办军事学院,收天下勋贵功臣和都督武将为弟子,这是千古未有的大好事。”
    “我蓝玉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也有上进之心,也想到学院里面读读书。”
    “今日便是特地来拜师的。”
    他本来想说一些吴王殿下天纵英武之类的奉承话。
    但一张口,却发现自己终究还是说不出来。
    对于朱允熥,蓝玉的观感非常复杂。
    自从他开始争储君之位,便仿佛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
    哪里还有半分从前那般懵懂无知的样子呢。
    明明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却老练得甚至都远远超过了他这个活了一大把年纪的舅姥爷。
    其间诸多手段,种种妙想,令他都不得不钦佩万分。
    不知不觉间,蓝玉已经真正将朱允熥摆到了上位者的位置。
    而不是自己的外甥孙。
    在此之前,只有大明皇帝朱元璋,以及已经去世的故太子朱标,在他心中,才有这般地位。
    而今。
    见识了朱允熥的诸般手腕之后,朱允熥在蓝玉眼里,较之他父亲朱标,似乎还要更可怕三分。
    蓝玉再不敢有任何小觑之心。
    论辈分,他是对方的舅姥爷。
    可凭心而论,对方的本事和能力,还真有资格做自己的老师!
    若自己早有他这样的见识,之前也不会陷入险境。
    老朱家还真是得天之宠。
    儿子,孙子都这般了得。
    比寻常武将勋贵的孩子们厉害百倍!
    只是他心中越是感慨万千,便越说不出任何奉承之言。
    朱允熥望着蓝玉,已猜出他心中所想,也不再客套,道:“好!”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7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