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李善长最恨的人
推荐阅读:爹地给钱、海贼王之剑豪之心、领衔巨星、我的提督怎么那么萌、叫兽的鬼眼新娘、女总裁的异能保镖、我娘子是白素贞、腹黑总裁狠给力、树语者、麻狗、
“没想到军师说的竟是真的!虽然觉得你和上位有些不同,但我从未想过你竟是假冒的!说,上位在哪里?他是否还活着?”脾气火爆的常遇春手持兵器,冷冷地质问道,大有一言不合便动手的架势。
面对常遇春的质问,李世民却神色淡然,并未理会,反而转头看向刘伯温,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我不是朱元璋的?”
“大胆!竟敢直呼叔父名讳!”这次开口的是同样脾气火爆的朱文正。
徐达站在一旁,背后的手轻轻摆了摆,示意众人稍安勿躁,静待刘伯温与这个神秘之人的对话。
刘伯温神色平静,缓缓说道:“火攻之前的那个晚上,我便有所察觉,只是当时不敢确定。直到火攻之后,陈友谅阵营三声高呼,我才彻底确认你是冒牌的。上位脾气火爆,那种情况下,绝不可能像你那般沉着冷静。”
“啪啪啪!”李世民欣赏地看着刘伯温,忍不住鼓起掌来。“难怪小逸说你善于谋国谋天下,却不善于谋己,果然如此啊。你身后的这些武将,都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有亲人,有发小。你今日这番话,必然会被朱元璋知晓,可你却毫不避讳地说出来,真不知你是如何想的。不过你们放心,朱元璋没事,而且很快就会回来。”
刘伯温心中一凉,暗自思忖:“眼前之人似乎对我和朱元璋极为熟悉。按照他刚才所言,我最终在朱元璋手上恐怕难有好下场。如今看来,朱元璋必然是最终定鼎天下之人,那我是否也该急流勇退了?”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没告诉我们你是谁。”徐达冷静地开口。
李世民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傲然:“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冷静,不过现在的你,相较于未来的你,还是多了几分稚嫩。你们都听清楚了,朕,大唐秦王、天策上将、贞观皇帝——李世民!”
他的声音虽低,却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和令人顶礼膜拜的威严。
“什么?李世民!”在场众人无不震惊,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刘伯温手指掐算得几乎要冒烟,却也只能算出眼前之人身具帝王命格,且拥有两道截然不同的帝王之路。
其中一道显然是朱元璋的,那另一道,莫非就是眼前之人?难道他真的是死去几百年的唐太宗?
李世民见状,淡然一笑:“朕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不过朕的时间也快到了。朕离开后,朱元璋就会回来。临走前,朕有几句话要提醒你们。朕认识你们的上位,也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以对你们也不陌生。”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刘伯温,朕提醒过你了,你之后需多谋己;徐达,以后对上王保保时,切勿狂妄自大,要知道,正是你的狂妄自大,断送了大明开国几年攒下的全部家底;常遇春,没事多看看医生,争取多活几年;朱文正,切莫居功自傲。”
这些话,其实是临行前朱元璋特意叮嘱李世民,希望通过他的口传达给众人。
【叮!检测到鄱阳湖水战挑战成功,挑战者大唐李世民!即将返回原位面。】
李世民听到系统的提示,微微一笑:“看样子,时间到了。朕要走了,朕说的话,希望你们能听进去,好自为之吧。”
刘伯温忽然开口:“这些话,不是您想对我们说的吧?应该是那位想要对我们说的,对吗?”
李世民看了刘伯温一眼,并未回答,只是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他身上迸发出一道冲天的光芒,瞬间消失在众人眼前,只留下倒在地上的朱元璋。
刘伯温的话,有人听懂了,也有人一脸茫然——没错,说的就是你,常遇春!
众人连忙上前扶起朱元璋。没过多久,朱元璋逐渐醒来,看到围在自己身边的众人,疑惑地问道:“怎么都围在咱的周围?快下去准备准备!不知怎么的,咱刚才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咱们今晚用火攻偷袭陈友谅,保证他想不到!”
朱元璋挣扎着站起身,刚要走,却发现众人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他,看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位,还打什么陈友谅?陈友谅已经被你刚才说的方法给干掉了,尸体还在船外边。”常遇春见朱元璋一脸茫然,忍不住解释道。
常遇春的话让朱元璋瞬间石化,磕磕巴巴地说道:“你说什么?陈友谅死了?咱刚来,你告诉咱陈友谅死了?那咱不是白来了?这陈友谅难不成掉河里淹死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向朱元璋解释,若不是他所有的心腹都在这里,朱元璋都要以为他们被什么神棍给骗了。
朱元璋摸了摸了脑袋,喃喃道:“难道咱真的是传说中的天命之子?居然还能找人代打!”
......
另一边,李世民缓缓睁开眼睛,只见周围一群人正紧紧盯着他,目光中透着几分威胁的意味。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紧了紧胸口的衣襟。
“世民,你感觉如何?身体可有不适?”嬴政带着一丝好奇,语气中透着关切。
李世民站直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仔细感受了一番后说道:“并无异样,仿佛只是睡了一觉。不过,你们为何还在这里?我在那边已过了十多日,你们竟一直守在此处?”
听到李世民的疑问,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确实,李世民在任务空间中度过了十几天,而他们却一直守在这里,未曾进食饮水,甚至毫无疲惫之感。这让他们心中更加疑惑,纷纷将目光投向姜逸,等待他的解释。
姜逸无奈,只得再次求助系统。
“系统,你也听到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姜逸问道。
【叮!检测到宿主疑问,现予以解答。】
【任务开启期间,所有位面,包括现代社会,都会被强行冻结。只有宿主所在的屋子范围内不受影响。在此期间,人员无需任何生理需求。】
“那岂不是说,若有人一直待在任务空间内,我就能在这屋子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长生?”姜逸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理论上确实如此。但宿主需注意,在此期间,屋子周围会被系统布下禁制,宿主无法离开,也无法使用传送门。此外,电源、网络信号、燃气等设施均无法使用。】
“这不就相当于被关在监狱里了吗?”姜逸顿时兴致大减。
【可以这么理解。】
姜逸叹了口气,转头向嬴政等人解释起来。嬴政等人听后,先是震惊,随后又露出狂喜之色。他们自然也想到了姜逸所说的“长生”可能。作为帝王,谁不渴望长生呢?
然而,随着姜逸进一步解释,嬴政一行人的热情也逐渐冷却。他们渴望长生,但绝不愿以失去自由为代价。这样的“长生”,与囚禁无异,反倒不如一死来得痛快。
“世民啊,你觉得我那些文臣武将如何?他们可是早早便认出了你的身份。”朱元璋得意洋洋地说道。
“确实厉害。文有刘伯温,帅有徐达,将有常遇春,就连你那侄子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你这班底,难怪能一统天下。”李世民对朱元璋的班底赞不绝口,尤其对刘伯温和常遇春颇为欣赏。
“刘伯温确实非同凡响。我猜他认出我后便开始布局,竟硬生生等到大战结束才挑明此事。老朱啊,你说这对你是好是坏?他们没有立刻揭穿,是否意味着你这大帅在他们心中并非不可或缺?”李世民说着,忽然想到什么,忍不住调侃起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一沉,愤然道:“这刘基,一向瞧不起我泥腿子出身。或许在他心中,天下远比我这大帅重要得多!不过我可以肯定,我的兄弟们绝不知情,否则即便不打这一仗,他们也定会先找到我!”
“泥腿子又如何?你能以布衣之身定鼎天下,足以证明你的才智!刘伯温虽算无遗策,有鬼神之谋,但他终究只是个谋士。这样的人若活得太久,恐怕连帝王也会忌惮。谁也不想再出一个司马懿。”出乎意料的是,赵匡胤竟为朱元璋说话。要知道,两人初识时可是水火不容。
“哈哈!这样的人,朱叔手下可不止一个。李善长虽不及刘伯温足智多谋,但两人各有所长。刘伯温如张良般善谋,李善长则如萧何、诸葛亮般擅长内政。虽不及萧何与诸葛亮,但在那个时代,李善长也算得上顶尖之才。”姜逸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忍不住插话道。
“李善长?司马懿?这些人有何典故?”嬴政疑惑地问道。
李世民和杨坚便向嬴政与同样困惑的刘彻解释了司马懿的事迹,听得二人连连摇头,直呼离谱。
“一人耗死曹家三代,这司马懿的致胜秘诀莫非是养生?”刘彻嘴角抽搐,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明明此事与他大汉有关,但他却不知该如何评价。
“那李善长又是怎么回事?”嬴政再次问道。
这一次,除了姜逸、朱元璋和朱棣,其他人皆是一脸茫然。就连朱元璋,若非读过史书,恐怕也不甚了解。
“大明初立时,李善长曾担任宰相。后来因一些变故,朱叔废除了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当时李善长虽已卸任,但仍受到牵连。朱叔对李善长原本极为器重,甚至在他生病时亲自探望,若实在抽不开身,也会让标哥代为看望。”姜逸缓缓道来。
“这不是很好吗?堪称千古佳话。”杨坚不解地问道。
“确实如此。若李善长早早离世,或许真能成就一段佳话。然而,李善长告病在家后,却愈发精神矍铄。朱叔从中年熬到白发苍苍,李善长却依旧健在。有司马懿的前车之鉴,朱叔不得不对他心生疑虑。最终,在朱叔的授意下,七十七岁的李善长被诬告谋反,又因胡维庸案的牵连,满门抄斩。若说李善长最恨谁,司马懿首当其冲,就连朱叔也得排在他后面。”姜逸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
面对常遇春的质问,李世民却神色淡然,并未理会,反而转头看向刘伯温,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我不是朱元璋的?”
“大胆!竟敢直呼叔父名讳!”这次开口的是同样脾气火爆的朱文正。
徐达站在一旁,背后的手轻轻摆了摆,示意众人稍安勿躁,静待刘伯温与这个神秘之人的对话。
刘伯温神色平静,缓缓说道:“火攻之前的那个晚上,我便有所察觉,只是当时不敢确定。直到火攻之后,陈友谅阵营三声高呼,我才彻底确认你是冒牌的。上位脾气火爆,那种情况下,绝不可能像你那般沉着冷静。”
“啪啪啪!”李世民欣赏地看着刘伯温,忍不住鼓起掌来。“难怪小逸说你善于谋国谋天下,却不善于谋己,果然如此啊。你身后的这些武将,都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有亲人,有发小。你今日这番话,必然会被朱元璋知晓,可你却毫不避讳地说出来,真不知你是如何想的。不过你们放心,朱元璋没事,而且很快就会回来。”
刘伯温心中一凉,暗自思忖:“眼前之人似乎对我和朱元璋极为熟悉。按照他刚才所言,我最终在朱元璋手上恐怕难有好下场。如今看来,朱元璋必然是最终定鼎天下之人,那我是否也该急流勇退了?”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没告诉我们你是谁。”徐达冷静地开口。
李世民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傲然:“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冷静,不过现在的你,相较于未来的你,还是多了几分稚嫩。你们都听清楚了,朕,大唐秦王、天策上将、贞观皇帝——李世民!”
他的声音虽低,却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和令人顶礼膜拜的威严。
“什么?李世民!”在场众人无不震惊,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刘伯温手指掐算得几乎要冒烟,却也只能算出眼前之人身具帝王命格,且拥有两道截然不同的帝王之路。
其中一道显然是朱元璋的,那另一道,莫非就是眼前之人?难道他真的是死去几百年的唐太宗?
李世民见状,淡然一笑:“朕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不过朕的时间也快到了。朕离开后,朱元璋就会回来。临走前,朕有几句话要提醒你们。朕认识你们的上位,也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以对你们也不陌生。”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刘伯温,朕提醒过你了,你之后需多谋己;徐达,以后对上王保保时,切勿狂妄自大,要知道,正是你的狂妄自大,断送了大明开国几年攒下的全部家底;常遇春,没事多看看医生,争取多活几年;朱文正,切莫居功自傲。”
这些话,其实是临行前朱元璋特意叮嘱李世民,希望通过他的口传达给众人。
【叮!检测到鄱阳湖水战挑战成功,挑战者大唐李世民!即将返回原位面。】
李世民听到系统的提示,微微一笑:“看样子,时间到了。朕要走了,朕说的话,希望你们能听进去,好自为之吧。”
刘伯温忽然开口:“这些话,不是您想对我们说的吧?应该是那位想要对我们说的,对吗?”
李世民看了刘伯温一眼,并未回答,只是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他身上迸发出一道冲天的光芒,瞬间消失在众人眼前,只留下倒在地上的朱元璋。
刘伯温的话,有人听懂了,也有人一脸茫然——没错,说的就是你,常遇春!
众人连忙上前扶起朱元璋。没过多久,朱元璋逐渐醒来,看到围在自己身边的众人,疑惑地问道:“怎么都围在咱的周围?快下去准备准备!不知怎么的,咱刚才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咱们今晚用火攻偷袭陈友谅,保证他想不到!”
朱元璋挣扎着站起身,刚要走,却发现众人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他,看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位,还打什么陈友谅?陈友谅已经被你刚才说的方法给干掉了,尸体还在船外边。”常遇春见朱元璋一脸茫然,忍不住解释道。
常遇春的话让朱元璋瞬间石化,磕磕巴巴地说道:“你说什么?陈友谅死了?咱刚来,你告诉咱陈友谅死了?那咱不是白来了?这陈友谅难不成掉河里淹死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向朱元璋解释,若不是他所有的心腹都在这里,朱元璋都要以为他们被什么神棍给骗了。
朱元璋摸了摸了脑袋,喃喃道:“难道咱真的是传说中的天命之子?居然还能找人代打!”
......
另一边,李世民缓缓睁开眼睛,只见周围一群人正紧紧盯着他,目光中透着几分威胁的意味。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紧了紧胸口的衣襟。
“世民,你感觉如何?身体可有不适?”嬴政带着一丝好奇,语气中透着关切。
李世民站直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仔细感受了一番后说道:“并无异样,仿佛只是睡了一觉。不过,你们为何还在这里?我在那边已过了十多日,你们竟一直守在此处?”
听到李世民的疑问,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确实,李世民在任务空间中度过了十几天,而他们却一直守在这里,未曾进食饮水,甚至毫无疲惫之感。这让他们心中更加疑惑,纷纷将目光投向姜逸,等待他的解释。
姜逸无奈,只得再次求助系统。
“系统,你也听到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姜逸问道。
【叮!检测到宿主疑问,现予以解答。】
【任务开启期间,所有位面,包括现代社会,都会被强行冻结。只有宿主所在的屋子范围内不受影响。在此期间,人员无需任何生理需求。】
“那岂不是说,若有人一直待在任务空间内,我就能在这屋子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长生?”姜逸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理论上确实如此。但宿主需注意,在此期间,屋子周围会被系统布下禁制,宿主无法离开,也无法使用传送门。此外,电源、网络信号、燃气等设施均无法使用。】
“这不就相当于被关在监狱里了吗?”姜逸顿时兴致大减。
【可以这么理解。】
姜逸叹了口气,转头向嬴政等人解释起来。嬴政等人听后,先是震惊,随后又露出狂喜之色。他们自然也想到了姜逸所说的“长生”可能。作为帝王,谁不渴望长生呢?
然而,随着姜逸进一步解释,嬴政一行人的热情也逐渐冷却。他们渴望长生,但绝不愿以失去自由为代价。这样的“长生”,与囚禁无异,反倒不如一死来得痛快。
“世民啊,你觉得我那些文臣武将如何?他们可是早早便认出了你的身份。”朱元璋得意洋洋地说道。
“确实厉害。文有刘伯温,帅有徐达,将有常遇春,就连你那侄子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你这班底,难怪能一统天下。”李世民对朱元璋的班底赞不绝口,尤其对刘伯温和常遇春颇为欣赏。
“刘伯温确实非同凡响。我猜他认出我后便开始布局,竟硬生生等到大战结束才挑明此事。老朱啊,你说这对你是好是坏?他们没有立刻揭穿,是否意味着你这大帅在他们心中并非不可或缺?”李世民说着,忽然想到什么,忍不住调侃起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一沉,愤然道:“这刘基,一向瞧不起我泥腿子出身。或许在他心中,天下远比我这大帅重要得多!不过我可以肯定,我的兄弟们绝不知情,否则即便不打这一仗,他们也定会先找到我!”
“泥腿子又如何?你能以布衣之身定鼎天下,足以证明你的才智!刘伯温虽算无遗策,有鬼神之谋,但他终究只是个谋士。这样的人若活得太久,恐怕连帝王也会忌惮。谁也不想再出一个司马懿。”出乎意料的是,赵匡胤竟为朱元璋说话。要知道,两人初识时可是水火不容。
“哈哈!这样的人,朱叔手下可不止一个。李善长虽不及刘伯温足智多谋,但两人各有所长。刘伯温如张良般善谋,李善长则如萧何、诸葛亮般擅长内政。虽不及萧何与诸葛亮,但在那个时代,李善长也算得上顶尖之才。”姜逸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忍不住插话道。
“李善长?司马懿?这些人有何典故?”嬴政疑惑地问道。
李世民和杨坚便向嬴政与同样困惑的刘彻解释了司马懿的事迹,听得二人连连摇头,直呼离谱。
“一人耗死曹家三代,这司马懿的致胜秘诀莫非是养生?”刘彻嘴角抽搐,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明明此事与他大汉有关,但他却不知该如何评价。
“那李善长又是怎么回事?”嬴政再次问道。
这一次,除了姜逸、朱元璋和朱棣,其他人皆是一脸茫然。就连朱元璋,若非读过史书,恐怕也不甚了解。
“大明初立时,李善长曾担任宰相。后来因一些变故,朱叔废除了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当时李善长虽已卸任,但仍受到牵连。朱叔对李善长原本极为器重,甚至在他生病时亲自探望,若实在抽不开身,也会让标哥代为看望。”姜逸缓缓道来。
“这不是很好吗?堪称千古佳话。”杨坚不解地问道。
“确实如此。若李善长早早离世,或许真能成就一段佳话。然而,李善长告病在家后,却愈发精神矍铄。朱叔从中年熬到白发苍苍,李善长却依旧健在。有司马懿的前车之鉴,朱叔不得不对他心生疑虑。最终,在朱叔的授意下,七十七岁的李善长被诬告谋反,又因胡维庸案的牵连,满门抄斩。若说李善长最恨谁,司马懿首当其冲,就连朱叔也得排在他后面。”姜逸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729/21785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