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 出兵乾隆位面
推荐阅读:乡村小神医、无双王者全文免费阅读、海军之陆战荣耀、最强龙宠、末日提督、千秋月落别楚将、美女之贴身仙医、情深不寿:卧底老公很难搞、释放天赋、8号娇宠:宝贝,你要乖!、
营帐之中,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努尔哈赤的面色格外沉郁,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大明军队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在战场上,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战力,我在这方面,可是吃过太多次亏了。虽说咱们的八旗子弟英勇善战,可以横行天下,但大明的火器,那也绝对不是吃素的。这一点,我们还得从长计议。”说罢,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那是对往昔交战失利的耿耿于怀,也是对未来局势的深深忧虑。
努尔哈赤,这位几乎是白手起家的人物,带领着女真部族,与大明多次兵戎相见。回首往昔,女真在崛起之初,若不是辽东总兵李成梁出于私心,利用女真内部矛盾,扶持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以此来制衡其他部落,努尔哈赤也难以如此迅速地崛起。
李成梁本以为这是掌控局势的妙棋,却不想最终玩脱了,养虎为患。李成梁去世仅仅一年,努尔哈赤便顺势建立了后金,从此,女真的势力如燎原之火,开始熊熊燃烧。
彼时的大明,朝政日益腐败,朝廷中朋党林立,各方势力勾心斗角,内耗严重。在这样的局面下,女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大明的心腹大患,甚至在后来,入主中原,改朝换代。
然而,即便取得了如此成就,努尔哈赤却始终未曾有过一丝一毫轻视大明的想法。他曾亲眼目睹大明士兵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气势与坚定决心,那种视死如归的劲头,仿佛是深入汉人骨髓的象征。在他看来,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气势与决心,才能历经无数风雨,始终屹立不倒,令人敬畏。
胤禛在一旁,赞同地点了点头,接过话茬说道:“老祖说得极是。我虽未曾亲眼见识过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单看他们能将曾经不可一世的黄金家族赶出中原,便足以证明其强大实力。而且,有些事其他人或许不清楚,可在座的各位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大明的那位明宪宗朱见深,当年他发动的成化犁廷,手段雷厉风行,咱们女真险些因此亡族灭种,这般实力,又怎能轻易轻视?”
胤禛微微一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接着沉声道:“大家都明白,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编写。大明的那些皇帝,到底有没有史书上所描述的那般不堪,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
胤禛的这番话,仿若一记重锤,直接揭开了满清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满清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又有着元朝的前车之鉴,心中满是不安与警惕。为了稳固统治,在抹黑大明这件事上,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明宪宗朱见深和明武宗朱厚照所遭受的诋毁最为严重,在满清编写的史书中,他们几乎被黑得面目全非,那些不实的记载,不过是满清为了美化自身统治而编造的谎言 ,可真相,终究会在岁月的缝隙中若隐若现,难以被完全掩盖。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动,映射出屋内众人各异的神情。玄烨看着自己的儿子胤禛,听着他与努尔哈赤一唱一和,公然反对自己的想法,心中顿时涌起一丝难以言喻的不悦。那紧蹙的眉头,微微抿起的嘴唇,无一不透露着他内心的烦躁。
可他也清楚,努尔哈赤和胤禛所言并非毫无道理,一时之间,辩驳的话语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只能铁青着脸,坐在那里生闷气,胸腔里时不时发出沉闷的哼声。
现场的气氛仿佛瞬间凝固,一时间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众人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颙琰坐在角落里,眼神在众人之间游移不定,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内心十分纠结,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站出来打破这份令人窒息的安静。
胤禛不经意间瞥见了颙琰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他向来直爽,索性直接上前拍了拍颙琰的肩膀,声音爽朗地说道:“有什么事你就痛痛快快地说,都是自家宗室,不用藏着掖着,别搞得婆婆妈妈的。”
胤禛这一句话,仿佛一道惊雷打破了平静。在场的众人齐刷刷地将目光汇聚到颙琰身上。颙琰被这突如其来的关注弄得有些紧张,他深吸一口气,顶着众人的压力,满脸疑惑地开口说道:“不知道为何,我始终没见着我的父皇。从刚才起我就留意了,咱们大清自我之前,除了我父皇以外,历代皇帝都在这儿了,却唯独少了他,实在不知是何缘由。”
这个问题,也只有胤禛和颙琰能够敏锐地察觉。玄烨其实心里大概能猜到几分,只是此刻他正在气头上,满心的不悦让他根本无心去思考这些细枝末节。
至于其他人,由于满清那近乎严苛且复杂多变的皇位继承方式,他们对这皇位传承之间的微妙差异并不敏感,压根没意识到这里面还少了一位皇帝。
胤禛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转头看向颙琰,脸上写满了错愕,追问道:“对啊,弘历呢?他怎么没来?”
玄烨终于逮到了机会,像是找到了发泄口一般,一脸不爽地朝着胤禛质问道:“怎么,老四,你对弘历有什么意见吗?我可一直都觉得弘历这孩子聪慧过人,是个能带领我大清走向盛世、更上一层楼的料子。现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清楚!”
胤禛这下也懵了,他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而屋内剩下那些原本就摸不着头脑的人,此刻更是只能眼巴巴地听着这几个人交谈,一脸茫然,完全插不上话。
与此同时,在紫禁城的另一处,弘历正满心欢喜地筹备着巡游江南的事宜。内务府的官员们进进出出,忙碌地搬运着各种物品,准备着出行所需的一应物件。
弘历身着华丽的常服,站在宫殿的台阶上,兴致勃勃地与身旁的太监讨论着沿途的行程安排。至于之前那些稀奇古怪的梦,那些似乎预示着大清未来走向的梦境,他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在他看来,眼前这江南的繁华盛景才是当下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
......
另一边,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之上,郑和站在那艘巍峨的宝船船头,海风呼啸着吹过他坚毅的面庞,吹动着他身上那身被海水打湿又晒干、满是盐渍的衣衫。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前方那片若隐若现的陆地,心中的激动与感慨如同这翻涌的海浪,难以平息。这一路,他率领着庞大的船队,历经无数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跨越了茫茫大海,如今终于要完成自己的第一个目标——成功探寻地图上的六大洲。
而他心中的最后一个目标,便是要亲自验证地球是否真如姜逸所言是圆的。
郑和抬眼望去,眼前的陆地轮廓越来越清晰,那片陌生的南美洲大陆正缓缓向他靠近。回想起这漫长的航海岁月,那些在未知海域中漂泊的日夜,那些与风暴搏斗、与未知危险周旋的时刻,郑和的眼眶微微湿润了。谁能想到,在这一世,他竟有幸成为那个第一个环游全球的人,完成这前无古人的壮举。
就在郑和的脚踏上南美洲土地的那一刻,时间仿若凝固了一瞬。而远在另一个时空的姜逸,脑海中毫无征兆地骤然响起了系统那冰冷而又机械的声音。
【叮!系统检测到永乐位面特殊任务:大航海时代已完成,明清决战正式开始!】
姜逸猛地一怔,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还没等他从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中缓过神来,系统的提示音再度响起。
【规则一:根据系统监测,此次决战为大明洪武、永乐、宣德、正统四个位面对战大清位面天命、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七个位面。】
【注:大清天命位面存在大明万历位面、崇德位面存在大明崇祯位面,请宿主妥善行事。】
【规则二:从即日起,大明位面进入封锁状态,禁止与诸如秦、汉等位面进行联系,直到战争结束。(宿主除外)】
【注:现在所属位面且目前国籍属于本国之人皆作为参战之人。】
【规则三:即日起打通大明位面与大清位面之间的联系,直到彻底决胜出胜利的一方为止。】
【注:意念之下即可带兵穿越,但是穿越地点只能在国门之外,无法直接传送到腹地。】
姜逸深吸一口气,这场明清之间前所未有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姜逸在接收到系统那石破天惊的消息后,心脏猛地一缩,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来不及做过多的思考,他的双腿好似装上了弹簧,朝着洪武位面撒腿狂奔。
几乎在同一时刻,远在不同时空的嬴政、李世民等千古帝王,脑海中也毫无征兆地响起了系统那冰冷的提示音。仅仅是听到“大明位面暂时被封印”这几个字,这些历经无数权谋争斗、深谙局势变化的帝王们,心中便已然有了定论,他们几乎瞬间就猜到,明清决战已然拉开了血腥的大幕。
嬴政眼神一凛,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王者霸气瞬间散发开来,他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朝着姜逸家中赶去。其他帝王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各路帝王向着同一个方向汇聚。
然而,姜逸动作实在过于迅速,当嬴政等人赶到姜逸家中时,屋内早已空无一人,只剩下一片寂静。他们四处搜寻,却连姜逸的影子都没见到,无奈之下,这些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帝王们,此刻也只能选择在姜逸家中等待。
而这边,姜逸也抵达了洪武位面。当他踏入那宏伟的宫殿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震。只见四个位面的所有皇帝竟全都齐聚一堂,场面庄严肃穆。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身为储君的太子、血气方刚的皇子,又或是朝堂上的大臣们,哪怕是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只擅长舞文弄墨的文臣,此刻也全都身着精铁打造的铠甲,腰间挎着锋利的宝剑,铠甲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姜逸的身影刚一出现,朱元璋便注意到了他,这位洪武大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神情冷峻,并未多说什么。朱标则神色焦急地快步上前,一个箭步跨到姜逸身前,迅速将他拉到自己身后所有人都表情凝重,身姿笔挺地站在原地,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朱元璋,静静地等待着这位大明开国皇帝发号施令。
朱元璋缓缓向前迈出一步,他那魁梧的身躯仿若一座巍峨的高山,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眼神凌厉得仿佛能洞察人心,大声说道:“诸位,今时今日,此事已不再仅仅是咱朱家的家事,而是上升到了我们汉人和女真异族之间的民族大事!这是一场关乎种族存亡的生死之战,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咱不管你们之前有何恩怨纠葛,也不想去理会你们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但你们都给咱牢牢记住,谁要是敢在这大战期间拖后腿,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与背叛,那就看看是你们九族的命硬,还是咱朱元璋手中这把刀硬!”
朱元璋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与紧迫,心中的斗志也被彻底点燃 。
只能说,朱元璋这行事风格,向来是简单直接、雷厉风行,带着一股子让人胆寒的狠劲。哪家的上司,在让下属拼命效力之前,不是好言安抚、许以重利?可他倒好,先来上一番严厉威胁。
可说来也怪,下边那些大臣,还真就吃他这一套。朱元璋这一顿疾言厉色的吓唬,下方的大臣们顿时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往日里在朝堂上还能偶尔听到的小声议论,此刻全然消失,整个大殿里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当然,这其中也和当下的阶段有莫大关系。如今大明这四个位面,皆处于明朝的前中期,国力昌盛,士气高昂。那时的臣子们,骨子里的骨气与气节,自然不是后来诸如钱谦益那般一句“水太凉”就跪地投降的软骨头所能比拟的。
虽说朝堂之上也存在党派之争,但远远没有发展到崇祯时期那种党争激烈、一盘散沙的糟糕境地。大臣们即便在平常事务上有分歧,可一旦到了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还是能把个人恩怨暂且放下,一致对外。
朱元璋目光如电,扫视着台下鸦雀无声的群臣,见众人都没什么异议,便不再耽搁,当即朗声道:“既然如此,那从现在起,都听咱指挥!战争刚刚打响,咱们必须抓住先机,趁着鞑子还没反应过来,迅速攻克至少一个位面!老四、还有两个瞻基,你们三人各自带着本位面的主力精锐,即刻出发,迅速前往乾隆位面!咱看史书的时候就瞧出来了,那乾隆就是个自大狂,自恃国力强盛,实则外强中干。咱们把第一个目标放在他身上,绝对错不了!这次,咱们不搞防守那一套,咱还要让徐达带着洪武位面的精锐,和你们一同发起猛攻,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乾隆位面!”
说到这儿,朱元璋的眼神愈发坚定,他猛地抽出腰间宝剑,寒光一闪,剑刃直指苍穹,大声吼道:“此战,关乎我大明存亡,关乎我华夏汉人尊严!只许胜,不许败!将士们,随咱一起,踏平那乾隆位面,让鞑子知道,我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久久回荡,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让在场的每一位臣子、将领都热血沸腾,心中的斗志被彻底点燃。众人纷纷单膝跪地,齐声高呼:“愿听陛下号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那整齐而洪亮的声音,仿若滚滚雷鸣,彰显着大明军队的决心与勇气 ,明清之间的第一战,即将在乾隆位面轰然爆发 。
努尔哈赤,这位几乎是白手起家的人物,带领着女真部族,与大明多次兵戎相见。回首往昔,女真在崛起之初,若不是辽东总兵李成梁出于私心,利用女真内部矛盾,扶持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以此来制衡其他部落,努尔哈赤也难以如此迅速地崛起。
李成梁本以为这是掌控局势的妙棋,却不想最终玩脱了,养虎为患。李成梁去世仅仅一年,努尔哈赤便顺势建立了后金,从此,女真的势力如燎原之火,开始熊熊燃烧。
彼时的大明,朝政日益腐败,朝廷中朋党林立,各方势力勾心斗角,内耗严重。在这样的局面下,女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大明的心腹大患,甚至在后来,入主中原,改朝换代。
然而,即便取得了如此成就,努尔哈赤却始终未曾有过一丝一毫轻视大明的想法。他曾亲眼目睹大明士兵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气势与坚定决心,那种视死如归的劲头,仿佛是深入汉人骨髓的象征。在他看来,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气势与决心,才能历经无数风雨,始终屹立不倒,令人敬畏。
胤禛在一旁,赞同地点了点头,接过话茬说道:“老祖说得极是。我虽未曾亲眼见识过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单看他们能将曾经不可一世的黄金家族赶出中原,便足以证明其强大实力。而且,有些事其他人或许不清楚,可在座的各位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大明的那位明宪宗朱见深,当年他发动的成化犁廷,手段雷厉风行,咱们女真险些因此亡族灭种,这般实力,又怎能轻易轻视?”
胤禛微微一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接着沉声道:“大家都明白,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编写。大明的那些皇帝,到底有没有史书上所描述的那般不堪,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
胤禛的这番话,仿若一记重锤,直接揭开了满清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满清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又有着元朝的前车之鉴,心中满是不安与警惕。为了稳固统治,在抹黑大明这件事上,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明宪宗朱见深和明武宗朱厚照所遭受的诋毁最为严重,在满清编写的史书中,他们几乎被黑得面目全非,那些不实的记载,不过是满清为了美化自身统治而编造的谎言 ,可真相,终究会在岁月的缝隙中若隐若现,难以被完全掩盖。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动,映射出屋内众人各异的神情。玄烨看着自己的儿子胤禛,听着他与努尔哈赤一唱一和,公然反对自己的想法,心中顿时涌起一丝难以言喻的不悦。那紧蹙的眉头,微微抿起的嘴唇,无一不透露着他内心的烦躁。
可他也清楚,努尔哈赤和胤禛所言并非毫无道理,一时之间,辩驳的话语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只能铁青着脸,坐在那里生闷气,胸腔里时不时发出沉闷的哼声。
现场的气氛仿佛瞬间凝固,一时间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众人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颙琰坐在角落里,眼神在众人之间游移不定,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内心十分纠结,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站出来打破这份令人窒息的安静。
胤禛不经意间瞥见了颙琰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他向来直爽,索性直接上前拍了拍颙琰的肩膀,声音爽朗地说道:“有什么事你就痛痛快快地说,都是自家宗室,不用藏着掖着,别搞得婆婆妈妈的。”
胤禛这一句话,仿佛一道惊雷打破了平静。在场的众人齐刷刷地将目光汇聚到颙琰身上。颙琰被这突如其来的关注弄得有些紧张,他深吸一口气,顶着众人的压力,满脸疑惑地开口说道:“不知道为何,我始终没见着我的父皇。从刚才起我就留意了,咱们大清自我之前,除了我父皇以外,历代皇帝都在这儿了,却唯独少了他,实在不知是何缘由。”
这个问题,也只有胤禛和颙琰能够敏锐地察觉。玄烨其实心里大概能猜到几分,只是此刻他正在气头上,满心的不悦让他根本无心去思考这些细枝末节。
至于其他人,由于满清那近乎严苛且复杂多变的皇位继承方式,他们对这皇位传承之间的微妙差异并不敏感,压根没意识到这里面还少了一位皇帝。
胤禛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转头看向颙琰,脸上写满了错愕,追问道:“对啊,弘历呢?他怎么没来?”
玄烨终于逮到了机会,像是找到了发泄口一般,一脸不爽地朝着胤禛质问道:“怎么,老四,你对弘历有什么意见吗?我可一直都觉得弘历这孩子聪慧过人,是个能带领我大清走向盛世、更上一层楼的料子。现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清楚!”
胤禛这下也懵了,他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而屋内剩下那些原本就摸不着头脑的人,此刻更是只能眼巴巴地听着这几个人交谈,一脸茫然,完全插不上话。
与此同时,在紫禁城的另一处,弘历正满心欢喜地筹备着巡游江南的事宜。内务府的官员们进进出出,忙碌地搬运着各种物品,准备着出行所需的一应物件。
弘历身着华丽的常服,站在宫殿的台阶上,兴致勃勃地与身旁的太监讨论着沿途的行程安排。至于之前那些稀奇古怪的梦,那些似乎预示着大清未来走向的梦境,他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在他看来,眼前这江南的繁华盛景才是当下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
......
另一边,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之上,郑和站在那艘巍峨的宝船船头,海风呼啸着吹过他坚毅的面庞,吹动着他身上那身被海水打湿又晒干、满是盐渍的衣衫。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前方那片若隐若现的陆地,心中的激动与感慨如同这翻涌的海浪,难以平息。这一路,他率领着庞大的船队,历经无数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跨越了茫茫大海,如今终于要完成自己的第一个目标——成功探寻地图上的六大洲。
而他心中的最后一个目标,便是要亲自验证地球是否真如姜逸所言是圆的。
郑和抬眼望去,眼前的陆地轮廓越来越清晰,那片陌生的南美洲大陆正缓缓向他靠近。回想起这漫长的航海岁月,那些在未知海域中漂泊的日夜,那些与风暴搏斗、与未知危险周旋的时刻,郑和的眼眶微微湿润了。谁能想到,在这一世,他竟有幸成为那个第一个环游全球的人,完成这前无古人的壮举。
就在郑和的脚踏上南美洲土地的那一刻,时间仿若凝固了一瞬。而远在另一个时空的姜逸,脑海中毫无征兆地骤然响起了系统那冰冷而又机械的声音。
【叮!系统检测到永乐位面特殊任务:大航海时代已完成,明清决战正式开始!】
姜逸猛地一怔,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还没等他从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中缓过神来,系统的提示音再度响起。
【规则一:根据系统监测,此次决战为大明洪武、永乐、宣德、正统四个位面对战大清位面天命、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七个位面。】
【注:大清天命位面存在大明万历位面、崇德位面存在大明崇祯位面,请宿主妥善行事。】
【规则二:从即日起,大明位面进入封锁状态,禁止与诸如秦、汉等位面进行联系,直到战争结束。(宿主除外)】
【注:现在所属位面且目前国籍属于本国之人皆作为参战之人。】
【规则三:即日起打通大明位面与大清位面之间的联系,直到彻底决胜出胜利的一方为止。】
【注:意念之下即可带兵穿越,但是穿越地点只能在国门之外,无法直接传送到腹地。】
姜逸深吸一口气,这场明清之间前所未有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姜逸在接收到系统那石破天惊的消息后,心脏猛地一缩,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来不及做过多的思考,他的双腿好似装上了弹簧,朝着洪武位面撒腿狂奔。
几乎在同一时刻,远在不同时空的嬴政、李世民等千古帝王,脑海中也毫无征兆地响起了系统那冰冷的提示音。仅仅是听到“大明位面暂时被封印”这几个字,这些历经无数权谋争斗、深谙局势变化的帝王们,心中便已然有了定论,他们几乎瞬间就猜到,明清决战已然拉开了血腥的大幕。
嬴政眼神一凛,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王者霸气瞬间散发开来,他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朝着姜逸家中赶去。其他帝王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各路帝王向着同一个方向汇聚。
然而,姜逸动作实在过于迅速,当嬴政等人赶到姜逸家中时,屋内早已空无一人,只剩下一片寂静。他们四处搜寻,却连姜逸的影子都没见到,无奈之下,这些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帝王们,此刻也只能选择在姜逸家中等待。
而这边,姜逸也抵达了洪武位面。当他踏入那宏伟的宫殿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震。只见四个位面的所有皇帝竟全都齐聚一堂,场面庄严肃穆。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身为储君的太子、血气方刚的皇子,又或是朝堂上的大臣们,哪怕是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只擅长舞文弄墨的文臣,此刻也全都身着精铁打造的铠甲,腰间挎着锋利的宝剑,铠甲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姜逸的身影刚一出现,朱元璋便注意到了他,这位洪武大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神情冷峻,并未多说什么。朱标则神色焦急地快步上前,一个箭步跨到姜逸身前,迅速将他拉到自己身后所有人都表情凝重,身姿笔挺地站在原地,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朱元璋,静静地等待着这位大明开国皇帝发号施令。
朱元璋缓缓向前迈出一步,他那魁梧的身躯仿若一座巍峨的高山,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眼神凌厉得仿佛能洞察人心,大声说道:“诸位,今时今日,此事已不再仅仅是咱朱家的家事,而是上升到了我们汉人和女真异族之间的民族大事!这是一场关乎种族存亡的生死之战,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咱不管你们之前有何恩怨纠葛,也不想去理会你们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但你们都给咱牢牢记住,谁要是敢在这大战期间拖后腿,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与背叛,那就看看是你们九族的命硬,还是咱朱元璋手中这把刀硬!”
朱元璋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与紧迫,心中的斗志也被彻底点燃 。
只能说,朱元璋这行事风格,向来是简单直接、雷厉风行,带着一股子让人胆寒的狠劲。哪家的上司,在让下属拼命效力之前,不是好言安抚、许以重利?可他倒好,先来上一番严厉威胁。
可说来也怪,下边那些大臣,还真就吃他这一套。朱元璋这一顿疾言厉色的吓唬,下方的大臣们顿时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往日里在朝堂上还能偶尔听到的小声议论,此刻全然消失,整个大殿里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当然,这其中也和当下的阶段有莫大关系。如今大明这四个位面,皆处于明朝的前中期,国力昌盛,士气高昂。那时的臣子们,骨子里的骨气与气节,自然不是后来诸如钱谦益那般一句“水太凉”就跪地投降的软骨头所能比拟的。
虽说朝堂之上也存在党派之争,但远远没有发展到崇祯时期那种党争激烈、一盘散沙的糟糕境地。大臣们即便在平常事务上有分歧,可一旦到了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还是能把个人恩怨暂且放下,一致对外。
朱元璋目光如电,扫视着台下鸦雀无声的群臣,见众人都没什么异议,便不再耽搁,当即朗声道:“既然如此,那从现在起,都听咱指挥!战争刚刚打响,咱们必须抓住先机,趁着鞑子还没反应过来,迅速攻克至少一个位面!老四、还有两个瞻基,你们三人各自带着本位面的主力精锐,即刻出发,迅速前往乾隆位面!咱看史书的时候就瞧出来了,那乾隆就是个自大狂,自恃国力强盛,实则外强中干。咱们把第一个目标放在他身上,绝对错不了!这次,咱们不搞防守那一套,咱还要让徐达带着洪武位面的精锐,和你们一同发起猛攻,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乾隆位面!”
说到这儿,朱元璋的眼神愈发坚定,他猛地抽出腰间宝剑,寒光一闪,剑刃直指苍穹,大声吼道:“此战,关乎我大明存亡,关乎我华夏汉人尊严!只许胜,不许败!将士们,随咱一起,踏平那乾隆位面,让鞑子知道,我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久久回荡,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让在场的每一位臣子、将领都热血沸腾,心中的斗志被彻底点燃。众人纷纷单膝跪地,齐声高呼:“愿听陛下号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那整齐而洪亮的声音,仿若滚滚雷鸣,彰显着大明军队的决心与勇气 ,明清之间的第一战,即将在乾隆位面轰然爆发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729/21784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