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抬头望见北斗星
推荐阅读: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娱乐:混在娱乐圈边缘的日常、无上神眼、年代:我在58有块田、生下来就死,阎王见了我都跪、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惊!我家杂货铺成精了、无敌的我真无敌、乡村快活逍遥神医、
“抱一下,你抱一下嘛。”
《西游记》定妆现场,魏明被迫抱着赵子凤,一大一看着彪子和燕子去试妆,别,这胖丫头还真肉头。
接下来马上要拍他们夫妻俩的一场戏了。
因为不少内景都是集中拍摄的,所以他们这对九头虫和万圣公主要拍一场万圣龙宫的戏份,这还是用东海龙宫改的。
彪子要求自己的角色战力都强,于是魏明给他们选了九头虫。
孙悟空一个人都拿不下九头虫,后来还要请二郎神帮忙,就这,九头虫还是从两大强者手里溜走了,是西游记里为数不多既没有被收服,也没有被打死的反派妖精。
而且这个剧本里他们俩和白龙还有一场三角恋,《笔中情》已经上映了,白龙的扮演者的王伯昭也因此一炮而红。
这部电影票房不错,很多人都是冲着海报上的龚樰古装造型去的,结果龚樰戏份不多,王伯昭饰演的赵旭之才是灵魂角色,对这个新人加成极大,要不是之前已经答应了这个角色,一个配角他都不稀得来。
现在赵子凤马上就要一岁了,个子不,而且可以扶着走路,魏明和她在外面玩。
丫头时不时还搂着魏明亲亲抱抱,把他美的啊,心想雪姐霖姐啥时候给自己整这么一个棉袄啊。
当九头虫和万圣公主出来后,赵子凤看着爸妈感觉一阵陌生,都不认识他们了,妈妈要抱第一反应是往魏明怀里躲。
杨洁导演等人见了也跟着乐,过了好一阵赵子凤才接受了妈妈的新造型,至于爸爸,依然丑拒,哪怕魏明告诉他们九头虫不是虫,是鸟,但换成九个鸟头也没好看到哪去。
彪子的卖相不如原版清秀,但看起来就是个狠角色。
魏明还注意到杨洁身后的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是早就有过合作的香港龙虎武师,徐明的弟子林迪安,也是魏明写信诚挚邀请来大陆担任武指的人选。
二十岁的林迪安本不想来的,吃苦倒是不怕,主要亚视要拍《陈真》了,到时候肯定又是爆火,他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还是师父徐明给他做了思想工作,言明《西游记》的重大意义,如果这部剧成功了,对他会有很大的加成。
林迪安心想加成啥啊,他以后还想混电影圈呢,所以拍这部剧都是用的化名,也不敢在香港声张。
不过这部片子也算是亚视跟大陆的一次合作了,林迪安身为亚视人,过来帮忙也是应有之义,何况对方给的酬劳也相当可观。
但他只签了半年,半年之后肯定要回香港的,他怕离开圈子太久,人们就把自己忘了。
这半年他不仅要当武指,传授威亚用法,还要培养《西游记》剧组自己的武术指导班底。
而来了之后,他发现这么大一个剧组,自己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于是又从香港叫了一个帮手,就是他旁边那个,比他还要年轻的男孩。
魏明认得他,三眼娃嘛。
钱嘉乐今年才17岁,哥哥钱豪从邵氏起步,现在做演员,但基本还是个无名辈。
哥哥利用自己有限的人脉,把弟弟带入了龙虎武师这个行当,第一部戏就是《A计划》,结果因为程龙受伤,项目中止,他只好找其他活儿。
钱嘉乐他刚入行,也不挑活儿,然后就被人推荐给了林迪安,来了大陆。
怀着忐忑的心情,这位未来香港龙虎武师界的第一把好手就这么成了《西游记》的副武术指导。
刚进来的时候他一直在盯着赵德彪,他看过《自古英雄出少年》,也听林迪安过彪子有多猛,今日一见,果然自带一股霸道匪气,感觉孙悟空+杨戬都要被他按着打。
钱嘉乐已经开始构思这场颇为重头的神魔打戏了。
“阿乐,你过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魏明,这里要叫魏老师,他在大学工作的。”林迪安热情地跟钱嘉乐介绍魏明,听魏明是这部剧的总顾问,也是他最终愿意来大陆的原因之一。
魏老师可以算是他在大陆的最强人脉了,这根大腿哪怕到了香港可能也用得上。
魏明笑着问两人在燕京适不适应之类关心的话。
其实还好,虽然这里的繁华跟香港没得比,但以他们的收入,在燕京生活可以得到人上人的体验,这是两个香港喽啰在老家感受不到的。
林迪安知道魏明生性喜欢请客,果然,等彪子试完妆造后,魏明叫上他们一起去东来顺吃饭,顺便聊聊西游记的动作设计。
既然有了钱嘉乐,魏明觉得孙悟空的动作难度可以往上加一加,想必应该难不住钱嘉乐。
钱嘉乐知道魏明就是《A计划》的编剧,也是程龙的好朋友,更是全球闻名的大文豪,没想到今天近距离接触,大人物一点架子都没有。
见魏明给自己敬酒,他哐哐哐就是干,并拍着胸脯保证,学着老燕京人道:“一定把这部戏拍好,魏老师您就瞧好吧!”
魏明和蔼笑笑,17岁的年轻人,面对上位者的一点点善意确实容易上头。
这是中午,下午他们还有的忙,也没多喝,主要是体验了一下老燕京涮羊肉的风味。
到了傍晚,魏明和彪子又来到了昌平,并亲眼目睹了六十多万的场景被付之一炬。
为了这个镜头,李瀚祥和北影厂把能调用的摄影机都用上了,各个角度全方位捕捉,这是不能出错的一场戏。
老李目光坚定,不过北影厂这边派来的人满脸都是心疼,这可都是钱啊。
不过没得办法,这不像是北影厂的明清街,那个只要拍明清古装戏,改改就能用,《茶馆》《骆驼祥子》循环利用不成问题,但这个场景只能用在这个片子。
烧了圆明园,剧组稍事休整就要转战承德避暑山庄了,魏明也准备出发去四川了。
今天文化部找他,可能是威尼斯那边有信儿了,他准备去一趟,刚从华侨公寓出来就见门口杵着一人。
“魏老师,魏老师诶!”对方手里还提着网兜,有水果有罐头,一咧嘴,好一口烂牙。
一旁房门的老孙头告诉魏明:“找你的,都来三天了。”
魏明也是偶尔才住一回华侨公寓,冯晓钢来了三趟,总算遇见了一回。
前世魏明跟冯晓钢交际不多,如果多的话,估计会很讨厌他,毕竟他是出了名的踩低捧高,嘴臭毒舌,地位低于他的别想听到什么好话。
也正因为不熟,所以魏明对他态度倒是中正平和:“请问怎么称呼,找我什么事吗?”
魏明着看了一眼手表,意思是长话短,忙着呢。
冯晓钢忙道:“魏老师,我想投奔您。”
“投奔我?”
“嗯,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冯晓钢,您叫我晓钢冯都行,在部队从事美术相关的工作,还能写写文章啥的,最近想要转业干影视,听以前的战友大哥您要当导演了,正在招兵买马,我心想,这可太巧了,我愿意给您当牛做马。”
不愧是冯裤子了,未发迹时姿态真的很低,魏明微眯着眼睛:“你就是枫哥的那个战友?”
“对对对,乔枫枫哥!”
魏明迟迟不语,冯晓钢心里有些发毛,是不是自己的礼轻了。
沉吟片刻,魏明才道:“你知道我要去哪儿拍戏吗,要去四川,可能要几个月时间,你在部队吧,有组织纪律,能耗得起?”
“没事,我是文职,事儿不多,我可以请假,把所有假都用上,再不行,再不行我干脆不干了,我是真的很崇拜您,想跟着您学点东西,您的我每一部都看过,您的文章我每一篇也都读过。”冯晓钢把一个底层人物不顾尊严,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魏明是个较真儿的人,他脱口而出:“《燕京文学》1981年12月那期我写的什么文章。”
冯晓钢眼珠子一转:“我记得,是讲您在日本的见闻!”
我去,有点东西啊!
果然,不是谁都能当好一个合格的狗腿子的。
魏明又道:“我这剧组其实也不缺什么牛啊马啊,人员配置基本上电影厂都能给我配齐了,多你一个属于超编。”
听这意思要被拒了,冯晓钢赶忙就要加大马屁剂量,魏明又道:“这样吧,我顶多让你当个场务,但你这个场务平时可能还要给美术师打打下手,如果有龙套角色也得你上。”
就这副尊容,太适合演村里的无赖或者守村人了。
冯晓钢大喜过望,恨不得纳头便拜。
“至于你的工作问题,我申请一下把你调过来帮忙吧。”
冯晓钢高兴地用袖子给魏明擦摩托车后盖,魏老师真是大善人的啊,他都想认义父了!
其实他也不敢真的离开部队单干,这年头没个单位可太难了,他还是想着转业到电影厂之类的单位。
“行了,我还有事先走了,另外我后天就要去成都,不过没买你的机票。”
哎呦,不愧是魏老师,还坐飞机呢。
“没事没事,我自己坐火车过去,火车稳当。”
“那好,到时候你自己想办法去成都峨眉厂找剧组会合。”
“好嘞好嘞,魏老师您去忙,哎呀,这水果带上。”
魏明摆摆手,已经跑没影了。
冯晓钢看看老孙,把这礼物放在了门卫,还留了一张纸条,把自己的名字,单位的名称都写了下来。
冯晓钢感觉太阳都变得明媚了,对未来充满期待。
而魏明则是带着一些恶趣味,想看看一个剧组同时集齐了张易谋、陈铠戈和冯晓钢,会发生什么有趣的化学反应。
到了文化部,朱部长和电影局的石局长两人都在。
原来是《目击者》已经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手上,那边看完之后反应迅速,立即发来传真,诚挚邀请y参加电影节。
至于《天书奇谭》是否能入围主竞赛单元,现在还没有定论,入围名单还要过几天才能公布,不过《目击者》他们是要定了。
石方禹笑道:“看来这部短片也着实让外国人吃了一惊。”
朱部长道:“那你到时候准备去威尼斯吗?”
魏明为难道:“八月底,如果我的电影还没开机,那就去一趟呗。”
朱部长和石局长对视了一眼,最后石方禹道:“那这次你出国大概不能那么随便了,关于随行人员和出行天数都会做严格限制。”
“啊,怎么了?”
石局长道:“这件事国内还没报道,你知道了也不要外传。”
原来是上个月国家女子网球队去美国比赛,四名队员里有一个叫胡娜的在对战德国队之前私自离队。
这件事魏明知道,前世看报纸看到的,最终还是爆出来了,导致队员和教练全都受到连累。
因为胡娜在网球领域几乎可以算是亚洲女子第一梯队,长得又漂亮,也是被中国体坛视作门面的,所以这件事让两国引发了一次不的摩擦。
体委紧急出台《运动员出国管理条例》,并中断了和美国的一切体育往来。
这件事的影响甚至比几年后《智取威虎山》全组滞留老美还要严重。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产生了这么恶劣的影响,别出国了,以后魏明去香港可能都会受到一定限制。
不是信任不够,实在是如果魏明也出去不回来了,这事可就太大了,十个胡娜加起来也不如一个魏明的影响力啊。
就算魏明没那个心思,可就怕对方有那个意思。
领导不怕魏明遭受金钱腐蚀,就怕美色诱惑啊。
当然,这话两位领导没,他们就是把这件事的严重性跟魏明提了一嘴。
上个月刚发生这件事,这个月威尼斯电影节开幕,上影厂那边已经确定了,就算《天书奇谭》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三位导演也只能去一个。
听他们这么一,魏明干脆道:“那要不就算了吧,正是风声紧的时候,这次我就不给大家添麻烦了,如果明年《放羊班的春天》入围了国际电影节,我再出去。”
按照这部电影的拍摄进度,他是奔着法国戛纳去的,到时候估计也没这么严了。
听到魏明如此体谅领导的难处,两位领导都松了口气,如果他执意要去威尼斯,可能要统筹好几个部门,而且一旦在国外出了什么岔子,这条线上都得跟着吃挂。
“那你就好好准备你这部电影,魏你是天生的艺术家,肯定干什么都能成。”朱部长勉励了魏明几句。
离开的时候魏明也跟石局长提了一嘴从部队调个人手来剧组帮忙的事。
听是个特殊人才,石局长表示这点忙他来搞定。
没错,拍马屁,提供情绪价值的特殊人才。
走出文化部,魏明去了团结湖,等到晚上霖姐才回来,原来是排练《双驴记》呢,这部话剧马上就要卖票了。
朱霖是女主B角,也就是宋单单的替补,工作会少一些,但排练同样不能耽误,她现在就想好好磨练演技,等待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剧本。
起这个,魏明想起自己还欠着人艺一个话剧本子呢,这次去四川拍戏就一并给他们写出来好了。
不过还是先爱一下吧,魏明的手刚摸到霖姐的肚子,就感觉被膈了一下。
她嘿嘿一笑,魏明掀开一看,原来是刚刚上架的《舌尖上的中国》,考虑到是散文集,首印了80万册。
接下来还有一本《第九区》也进入到了出版程序。
~
次日,魏明在华侨公寓跟魏红收拾行李,不仅有他们俩的,还有云云给老家带的。
魏明有些头大,东西有点多啊,坐飞机都觉得有点吃力。
然后他想到了冯晓钢,把电话打到了他们单位。
“魏老师,您这调令太好使了,这就到了!”
“那太好了,你行李多吗?”
“行李?我就没那玩意儿,到了剧组给提供住的地方吧?”他问。
魏明道:“吃住都包。”
“那我就没什么可带了,只要带上对魏老师的一片赤诚就够了。”
魏明翻了个白眼,面对如此坦荡的马屁,他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适应:“那就好,帮我带点东西吧。”
离开的那天,魏明和魏红带着大部分值钱的行李坐飞机,冯晓钢一个人带着少部分行李坐火车,硬座。
魏明让他留好票据,回头给报销,可把冯晓钢美坏了,公费出差啊这是!
坐在绿皮火车上,晚上透过窗户,冯晓钢抬头就能看到北斗星,仿佛魏明老师一样耀眼。
因为穿着军装,也没人敢找他麻烦,一路上跟人侃大山,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内心满满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手里也有一本《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上面的文章他都看过,但把这些文章都凑一起,才真正意识到魏老师是何等的吃货。
不成,自己得提高一下厨艺,让魏老师离不开自己。
魏老师这会儿正带着魏红跟韩三坪以及峨眉厂领导和导演吃饭呢,正经川菜,大家吃的热火朝天。
现场也有演员,比如被分到峨眉厂的沈丹萍,还有被朱霖夺了气运的潘红。
这不算陪酒,她们本就认识魏明,但不算太熟,也都渴望能在魏明的这部片子里演上一个角色。
魏明这部片子是儿影厂和香港公司的合拍片,资金充足,前景可期,但是在四川拍摄,难免也需要峨眉厂的帮忙,用到他们的人力物力。
甚至于韩三坪都想直接加入魏明的这个团队,离开饭局他还玩笑般表达了这个想法。
“老韩你来能干什么啊?”魏明笑问。
“我还给你干灯光师怎么样?”韩三坪开玩笑道。
韩三坪现在是峨眉厂的艺术中心主任,自然不能再做灯光师那种事。
既然都已经集齐了张易谋、陈铠戈、冯晓钢、冯晓宁,何不再加一个韩三坪呢,这可是9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黄金阵容。
“那这样,制片主任我就不让儿影厂派了,老韩你给我当这个制片主任怎么样。”
韩三坪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魏老师,我的魏导,那咱们就这么定啦,我这就跟厂长打报告。”
魏明:“那到时候你可得把这部片子当成你们峨眉厂自己的一样。”
“还用你,你那几个先遣部队去哪里采风都是我告诉的,还给他们派了一辆车。”
魏明:“那他们现在到哪了?”
“哦,就在成都周边的新津县,陈铠戈他们等到张易谋就动身了,已经去了两天,估计明天就能回来。”
魏明点点头,这部电影主要场景就是故事发生的农村,次要场景是镇上和县里。
他希望拍出这个时代的风貌,同时也能展现四川建筑和人文的美好,可能会选取多个地方构成电影里的场景,甚至可能还需要搭建。
“老韩,厂里还有多余的车不?”分开前魏明和煦地笑着。
次日,魏明让红自己在峨眉厂玩,他开着峨眉厂的车去拜访马识途马老。
这次选择在四川取景,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人,要不然其实去江苏拍也不是不可以,还能离雪姐近一些呢。
四川其实也是很欢迎魏明的,他对四川有功。
一部《自古英雄出少年》让九寨沟全国闻名,随着电影在香港和日本上映,就连外国人都知道了这个人间仙境,可惜旅游才刚刚开发,还需要时间才能显露成果。
当然,最大的贡献还是那将近两亿的募捐善款,还都是外汇,切实解决了很多因为受灾而造成的伤害。
67岁的马老在文联热情接待了魏明,当导演拍戏这件事他还是第一次听到。
“还是你们年轻人敢想敢干啊,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还真想把自己那《夜谭十记》一个个拍出来。”
“不急,留着,以后肯定有识货的导演给您老拍出来。”魏明笑哈哈,聊过电影、文学,以及国际局势后,他切入正题,了寻亲的意图。
马老也乐意帮忙:“骨肉分离太痛苦了,这样,我带你去认识一下省里分管这一块的领导吧。”
~
到了晚上,魏明才回到峨眉厂招待所。
而在他回来前,张易谋、陈铠戈、冯晓宁已经从新津回来了。
紧接着冯晓钢也拖着行李来到了峨眉厂门口,他激动道:“总算找到组织了!”
……
(今日保底)
《西游记》定妆现场,魏明被迫抱着赵子凤,一大一看着彪子和燕子去试妆,别,这胖丫头还真肉头。
接下来马上要拍他们夫妻俩的一场戏了。
因为不少内景都是集中拍摄的,所以他们这对九头虫和万圣公主要拍一场万圣龙宫的戏份,这还是用东海龙宫改的。
彪子要求自己的角色战力都强,于是魏明给他们选了九头虫。
孙悟空一个人都拿不下九头虫,后来还要请二郎神帮忙,就这,九头虫还是从两大强者手里溜走了,是西游记里为数不多既没有被收服,也没有被打死的反派妖精。
而且这个剧本里他们俩和白龙还有一场三角恋,《笔中情》已经上映了,白龙的扮演者的王伯昭也因此一炮而红。
这部电影票房不错,很多人都是冲着海报上的龚樰古装造型去的,结果龚樰戏份不多,王伯昭饰演的赵旭之才是灵魂角色,对这个新人加成极大,要不是之前已经答应了这个角色,一个配角他都不稀得来。
现在赵子凤马上就要一岁了,个子不,而且可以扶着走路,魏明和她在外面玩。
丫头时不时还搂着魏明亲亲抱抱,把他美的啊,心想雪姐霖姐啥时候给自己整这么一个棉袄啊。
当九头虫和万圣公主出来后,赵子凤看着爸妈感觉一阵陌生,都不认识他们了,妈妈要抱第一反应是往魏明怀里躲。
杨洁导演等人见了也跟着乐,过了好一阵赵子凤才接受了妈妈的新造型,至于爸爸,依然丑拒,哪怕魏明告诉他们九头虫不是虫,是鸟,但换成九个鸟头也没好看到哪去。
彪子的卖相不如原版清秀,但看起来就是个狠角色。
魏明还注意到杨洁身后的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是早就有过合作的香港龙虎武师,徐明的弟子林迪安,也是魏明写信诚挚邀请来大陆担任武指的人选。
二十岁的林迪安本不想来的,吃苦倒是不怕,主要亚视要拍《陈真》了,到时候肯定又是爆火,他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还是师父徐明给他做了思想工作,言明《西游记》的重大意义,如果这部剧成功了,对他会有很大的加成。
林迪安心想加成啥啊,他以后还想混电影圈呢,所以拍这部剧都是用的化名,也不敢在香港声张。
不过这部片子也算是亚视跟大陆的一次合作了,林迪安身为亚视人,过来帮忙也是应有之义,何况对方给的酬劳也相当可观。
但他只签了半年,半年之后肯定要回香港的,他怕离开圈子太久,人们就把自己忘了。
这半年他不仅要当武指,传授威亚用法,还要培养《西游记》剧组自己的武术指导班底。
而来了之后,他发现这么大一个剧组,自己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于是又从香港叫了一个帮手,就是他旁边那个,比他还要年轻的男孩。
魏明认得他,三眼娃嘛。
钱嘉乐今年才17岁,哥哥钱豪从邵氏起步,现在做演员,但基本还是个无名辈。
哥哥利用自己有限的人脉,把弟弟带入了龙虎武师这个行当,第一部戏就是《A计划》,结果因为程龙受伤,项目中止,他只好找其他活儿。
钱嘉乐他刚入行,也不挑活儿,然后就被人推荐给了林迪安,来了大陆。
怀着忐忑的心情,这位未来香港龙虎武师界的第一把好手就这么成了《西游记》的副武术指导。
刚进来的时候他一直在盯着赵德彪,他看过《自古英雄出少年》,也听林迪安过彪子有多猛,今日一见,果然自带一股霸道匪气,感觉孙悟空+杨戬都要被他按着打。
钱嘉乐已经开始构思这场颇为重头的神魔打戏了。
“阿乐,你过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魏明,这里要叫魏老师,他在大学工作的。”林迪安热情地跟钱嘉乐介绍魏明,听魏明是这部剧的总顾问,也是他最终愿意来大陆的原因之一。
魏老师可以算是他在大陆的最强人脉了,这根大腿哪怕到了香港可能也用得上。
魏明笑着问两人在燕京适不适应之类关心的话。
其实还好,虽然这里的繁华跟香港没得比,但以他们的收入,在燕京生活可以得到人上人的体验,这是两个香港喽啰在老家感受不到的。
林迪安知道魏明生性喜欢请客,果然,等彪子试完妆造后,魏明叫上他们一起去东来顺吃饭,顺便聊聊西游记的动作设计。
既然有了钱嘉乐,魏明觉得孙悟空的动作难度可以往上加一加,想必应该难不住钱嘉乐。
钱嘉乐知道魏明就是《A计划》的编剧,也是程龙的好朋友,更是全球闻名的大文豪,没想到今天近距离接触,大人物一点架子都没有。
见魏明给自己敬酒,他哐哐哐就是干,并拍着胸脯保证,学着老燕京人道:“一定把这部戏拍好,魏老师您就瞧好吧!”
魏明和蔼笑笑,17岁的年轻人,面对上位者的一点点善意确实容易上头。
这是中午,下午他们还有的忙,也没多喝,主要是体验了一下老燕京涮羊肉的风味。
到了傍晚,魏明和彪子又来到了昌平,并亲眼目睹了六十多万的场景被付之一炬。
为了这个镜头,李瀚祥和北影厂把能调用的摄影机都用上了,各个角度全方位捕捉,这是不能出错的一场戏。
老李目光坚定,不过北影厂这边派来的人满脸都是心疼,这可都是钱啊。
不过没得办法,这不像是北影厂的明清街,那个只要拍明清古装戏,改改就能用,《茶馆》《骆驼祥子》循环利用不成问题,但这个场景只能用在这个片子。
烧了圆明园,剧组稍事休整就要转战承德避暑山庄了,魏明也准备出发去四川了。
今天文化部找他,可能是威尼斯那边有信儿了,他准备去一趟,刚从华侨公寓出来就见门口杵着一人。
“魏老师,魏老师诶!”对方手里还提着网兜,有水果有罐头,一咧嘴,好一口烂牙。
一旁房门的老孙头告诉魏明:“找你的,都来三天了。”
魏明也是偶尔才住一回华侨公寓,冯晓钢来了三趟,总算遇见了一回。
前世魏明跟冯晓钢交际不多,如果多的话,估计会很讨厌他,毕竟他是出了名的踩低捧高,嘴臭毒舌,地位低于他的别想听到什么好话。
也正因为不熟,所以魏明对他态度倒是中正平和:“请问怎么称呼,找我什么事吗?”
魏明着看了一眼手表,意思是长话短,忙着呢。
冯晓钢忙道:“魏老师,我想投奔您。”
“投奔我?”
“嗯,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冯晓钢,您叫我晓钢冯都行,在部队从事美术相关的工作,还能写写文章啥的,最近想要转业干影视,听以前的战友大哥您要当导演了,正在招兵买马,我心想,这可太巧了,我愿意给您当牛做马。”
不愧是冯裤子了,未发迹时姿态真的很低,魏明微眯着眼睛:“你就是枫哥的那个战友?”
“对对对,乔枫枫哥!”
魏明迟迟不语,冯晓钢心里有些发毛,是不是自己的礼轻了。
沉吟片刻,魏明才道:“你知道我要去哪儿拍戏吗,要去四川,可能要几个月时间,你在部队吧,有组织纪律,能耗得起?”
“没事,我是文职,事儿不多,我可以请假,把所有假都用上,再不行,再不行我干脆不干了,我是真的很崇拜您,想跟着您学点东西,您的我每一部都看过,您的文章我每一篇也都读过。”冯晓钢把一个底层人物不顾尊严,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魏明是个较真儿的人,他脱口而出:“《燕京文学》1981年12月那期我写的什么文章。”
冯晓钢眼珠子一转:“我记得,是讲您在日本的见闻!”
我去,有点东西啊!
果然,不是谁都能当好一个合格的狗腿子的。
魏明又道:“我这剧组其实也不缺什么牛啊马啊,人员配置基本上电影厂都能给我配齐了,多你一个属于超编。”
听这意思要被拒了,冯晓钢赶忙就要加大马屁剂量,魏明又道:“这样吧,我顶多让你当个场务,但你这个场务平时可能还要给美术师打打下手,如果有龙套角色也得你上。”
就这副尊容,太适合演村里的无赖或者守村人了。
冯晓钢大喜过望,恨不得纳头便拜。
“至于你的工作问题,我申请一下把你调过来帮忙吧。”
冯晓钢高兴地用袖子给魏明擦摩托车后盖,魏老师真是大善人的啊,他都想认义父了!
其实他也不敢真的离开部队单干,这年头没个单位可太难了,他还是想着转业到电影厂之类的单位。
“行了,我还有事先走了,另外我后天就要去成都,不过没买你的机票。”
哎呦,不愧是魏老师,还坐飞机呢。
“没事没事,我自己坐火车过去,火车稳当。”
“那好,到时候你自己想办法去成都峨眉厂找剧组会合。”
“好嘞好嘞,魏老师您去忙,哎呀,这水果带上。”
魏明摆摆手,已经跑没影了。
冯晓钢看看老孙,把这礼物放在了门卫,还留了一张纸条,把自己的名字,单位的名称都写了下来。
冯晓钢感觉太阳都变得明媚了,对未来充满期待。
而魏明则是带着一些恶趣味,想看看一个剧组同时集齐了张易谋、陈铠戈和冯晓钢,会发生什么有趣的化学反应。
到了文化部,朱部长和电影局的石局长两人都在。
原来是《目击者》已经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手上,那边看完之后反应迅速,立即发来传真,诚挚邀请y参加电影节。
至于《天书奇谭》是否能入围主竞赛单元,现在还没有定论,入围名单还要过几天才能公布,不过《目击者》他们是要定了。
石方禹笑道:“看来这部短片也着实让外国人吃了一惊。”
朱部长道:“那你到时候准备去威尼斯吗?”
魏明为难道:“八月底,如果我的电影还没开机,那就去一趟呗。”
朱部长和石局长对视了一眼,最后石方禹道:“那这次你出国大概不能那么随便了,关于随行人员和出行天数都会做严格限制。”
“啊,怎么了?”
石局长道:“这件事国内还没报道,你知道了也不要外传。”
原来是上个月国家女子网球队去美国比赛,四名队员里有一个叫胡娜的在对战德国队之前私自离队。
这件事魏明知道,前世看报纸看到的,最终还是爆出来了,导致队员和教练全都受到连累。
因为胡娜在网球领域几乎可以算是亚洲女子第一梯队,长得又漂亮,也是被中国体坛视作门面的,所以这件事让两国引发了一次不的摩擦。
体委紧急出台《运动员出国管理条例》,并中断了和美国的一切体育往来。
这件事的影响甚至比几年后《智取威虎山》全组滞留老美还要严重。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产生了这么恶劣的影响,别出国了,以后魏明去香港可能都会受到一定限制。
不是信任不够,实在是如果魏明也出去不回来了,这事可就太大了,十个胡娜加起来也不如一个魏明的影响力啊。
就算魏明没那个心思,可就怕对方有那个意思。
领导不怕魏明遭受金钱腐蚀,就怕美色诱惑啊。
当然,这话两位领导没,他们就是把这件事的严重性跟魏明提了一嘴。
上个月刚发生这件事,这个月威尼斯电影节开幕,上影厂那边已经确定了,就算《天书奇谭》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三位导演也只能去一个。
听他们这么一,魏明干脆道:“那要不就算了吧,正是风声紧的时候,这次我就不给大家添麻烦了,如果明年《放羊班的春天》入围了国际电影节,我再出去。”
按照这部电影的拍摄进度,他是奔着法国戛纳去的,到时候估计也没这么严了。
听到魏明如此体谅领导的难处,两位领导都松了口气,如果他执意要去威尼斯,可能要统筹好几个部门,而且一旦在国外出了什么岔子,这条线上都得跟着吃挂。
“那你就好好准备你这部电影,魏你是天生的艺术家,肯定干什么都能成。”朱部长勉励了魏明几句。
离开的时候魏明也跟石局长提了一嘴从部队调个人手来剧组帮忙的事。
听是个特殊人才,石局长表示这点忙他来搞定。
没错,拍马屁,提供情绪价值的特殊人才。
走出文化部,魏明去了团结湖,等到晚上霖姐才回来,原来是排练《双驴记》呢,这部话剧马上就要卖票了。
朱霖是女主B角,也就是宋单单的替补,工作会少一些,但排练同样不能耽误,她现在就想好好磨练演技,等待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剧本。
起这个,魏明想起自己还欠着人艺一个话剧本子呢,这次去四川拍戏就一并给他们写出来好了。
不过还是先爱一下吧,魏明的手刚摸到霖姐的肚子,就感觉被膈了一下。
她嘿嘿一笑,魏明掀开一看,原来是刚刚上架的《舌尖上的中国》,考虑到是散文集,首印了80万册。
接下来还有一本《第九区》也进入到了出版程序。
~
次日,魏明在华侨公寓跟魏红收拾行李,不仅有他们俩的,还有云云给老家带的。
魏明有些头大,东西有点多啊,坐飞机都觉得有点吃力。
然后他想到了冯晓钢,把电话打到了他们单位。
“魏老师,您这调令太好使了,这就到了!”
“那太好了,你行李多吗?”
“行李?我就没那玩意儿,到了剧组给提供住的地方吧?”他问。
魏明道:“吃住都包。”
“那我就没什么可带了,只要带上对魏老师的一片赤诚就够了。”
魏明翻了个白眼,面对如此坦荡的马屁,他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适应:“那就好,帮我带点东西吧。”
离开的那天,魏明和魏红带着大部分值钱的行李坐飞机,冯晓钢一个人带着少部分行李坐火车,硬座。
魏明让他留好票据,回头给报销,可把冯晓钢美坏了,公费出差啊这是!
坐在绿皮火车上,晚上透过窗户,冯晓钢抬头就能看到北斗星,仿佛魏明老师一样耀眼。
因为穿着军装,也没人敢找他麻烦,一路上跟人侃大山,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内心满满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手里也有一本《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上面的文章他都看过,但把这些文章都凑一起,才真正意识到魏老师是何等的吃货。
不成,自己得提高一下厨艺,让魏老师离不开自己。
魏老师这会儿正带着魏红跟韩三坪以及峨眉厂领导和导演吃饭呢,正经川菜,大家吃的热火朝天。
现场也有演员,比如被分到峨眉厂的沈丹萍,还有被朱霖夺了气运的潘红。
这不算陪酒,她们本就认识魏明,但不算太熟,也都渴望能在魏明的这部片子里演上一个角色。
魏明这部片子是儿影厂和香港公司的合拍片,资金充足,前景可期,但是在四川拍摄,难免也需要峨眉厂的帮忙,用到他们的人力物力。
甚至于韩三坪都想直接加入魏明的这个团队,离开饭局他还玩笑般表达了这个想法。
“老韩你来能干什么啊?”魏明笑问。
“我还给你干灯光师怎么样?”韩三坪开玩笑道。
韩三坪现在是峨眉厂的艺术中心主任,自然不能再做灯光师那种事。
既然都已经集齐了张易谋、陈铠戈、冯晓钢、冯晓宁,何不再加一个韩三坪呢,这可是9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黄金阵容。
“那这样,制片主任我就不让儿影厂派了,老韩你给我当这个制片主任怎么样。”
韩三坪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魏老师,我的魏导,那咱们就这么定啦,我这就跟厂长打报告。”
魏明:“那到时候你可得把这部片子当成你们峨眉厂自己的一样。”
“还用你,你那几个先遣部队去哪里采风都是我告诉的,还给他们派了一辆车。”
魏明:“那他们现在到哪了?”
“哦,就在成都周边的新津县,陈铠戈他们等到张易谋就动身了,已经去了两天,估计明天就能回来。”
魏明点点头,这部电影主要场景就是故事发生的农村,次要场景是镇上和县里。
他希望拍出这个时代的风貌,同时也能展现四川建筑和人文的美好,可能会选取多个地方构成电影里的场景,甚至可能还需要搭建。
“老韩,厂里还有多余的车不?”分开前魏明和煦地笑着。
次日,魏明让红自己在峨眉厂玩,他开着峨眉厂的车去拜访马识途马老。
这次选择在四川取景,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人,要不然其实去江苏拍也不是不可以,还能离雪姐近一些呢。
四川其实也是很欢迎魏明的,他对四川有功。
一部《自古英雄出少年》让九寨沟全国闻名,随着电影在香港和日本上映,就连外国人都知道了这个人间仙境,可惜旅游才刚刚开发,还需要时间才能显露成果。
当然,最大的贡献还是那将近两亿的募捐善款,还都是外汇,切实解决了很多因为受灾而造成的伤害。
67岁的马老在文联热情接待了魏明,当导演拍戏这件事他还是第一次听到。
“还是你们年轻人敢想敢干啊,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还真想把自己那《夜谭十记》一个个拍出来。”
“不急,留着,以后肯定有识货的导演给您老拍出来。”魏明笑哈哈,聊过电影、文学,以及国际局势后,他切入正题,了寻亲的意图。
马老也乐意帮忙:“骨肉分离太痛苦了,这样,我带你去认识一下省里分管这一块的领导吧。”
~
到了晚上,魏明才回到峨眉厂招待所。
而在他回来前,张易谋、陈铠戈、冯晓宁已经从新津回来了。
紧接着冯晓钢也拖着行李来到了峨眉厂门口,他激动道:“总算找到组织了!”
……
(今日保底)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88/93926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