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十大功法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一、健丹田:
    形意拳内外兼修,首要是养气、练气、运气。于是就必先分健丹田。
    1、以意领先,气沉丹田。
    形意拳以心意为谋主,气意为元帅,力意为将士,就必须以意领先。
    气沉丹田,是使气沉于脐下三指(宽一寸二分范围)的丹田穴。
    而且三心要并,即把气从顶心往下、脚心往上、手心往回的三心,要并收于丹田穴,而使气归一。
    因此气沉丹田,又把三心三意并连归一,则丹田养气,才有基础。
    2、以形练气,丹田气聚。
    形意拳是通过外形动作的不断练习,促使丹田气聚而不散漫。先要提肛收阴(会阴),即提气上聚于丹田。
    即拳谱云:“紧撮谷道内中提”。再三尖要对,即鼻尖、手尖、脚尖要上下相对。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即外三合。
    才能形齐势正,完整如一,使气聚而不散。
    又四梢要齐,即舌为肉梢,舌舐上颚齿根,则津液上注,气血流通。齿为骨梢,口闭齿叩,则气贯于骨髓。
    手指、脚趾为筋梢,手指要扣,脚趾扣地,则气注于筋。毛发为血梢,发竖,毛孔紧,则周身之气聚而坚。
    因此练拳必须提肛收阴,惊起四梢,上下相对而完整如一,则丹田气聚,才能巩固。
    3、周身运气,丹田充盈。
    形意拳以丹田所聚之气,由腰背脊椎往上,冲于脑顶。冲破横膈膜,充于五脏。
    打通十二经脉,力达四肢。
    并连通任督二脉(任脉起于唇下陷处承浆穴,督脉起于臀尾长强穴),以通周天反复运行,循环无端,促使丹田更加充盈,劲力更强。
    先要头顶项竖,拉开颈椎,使肾气上升,冲于脑顶,则中枢神经和脑功能得到调节,而精神焕发,头脑清晰。
    再是五行要顺,通过外五行五拳的反复练习,做到势正气顺,内外相合,冲破横膈膜,促使气充内五行的五脏。
    即拳谱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
    是说非久练精进、打破遮拦,就不能周身运气、丹田充盈。又要打通十二经脉,力达四肢。
    周身运气,促使丹田更加充盈。
    加强腹腔内脏器官的蠕动,帮助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体内的新陈代谢。
    总之,欲保健康,精技艺,必先健丹田。
    二、体自然:
    形意拳要求身体各部都要放松自然。
    1、心意自然。心静意定,放松自然无杂念,不能紧张。
    2、头部自然。头正颈直,两眼平视,要自然,不能硬项。
    3、身体自然。周身放松,自然正直不俯仰,不能歪斜。
    4、呼吸自然。自然呼吸,气顺合势,慢匀细长,不能憋气。
    5、肩部放松自然。臂长而活,不能耸肩。
    6、胯部放松自然。腿活而捷,不能挺胯。
    因此,体自然,则庄重安逸而气流不滞,外顺内实而劲力不虚。
    三、腿摩胫:
    形意拳练步法,以前腿单腿独立,后腿靠前腿,并膝半蹲,提步摩胫(小腿外侧是腓骨,内侧是胫骨),使两小腿的胫骨相摩,即成鸡形步或称寒鸡腿(取冬天鸡单腿独立支撑之意)。
    通过单腿独立、两腿摩胫的练习,不断地伸缩脚筋,使腿肌发达,胫骨相摩,可增强腿劲,而保持立身平稳,脚桩坚固。
    因此腿摩胫是健腿足的重要功法。
    四,肘摩肋:
    形意拳练手法,手肘要摩肋出手,收手也要摩肋,左右手相同。
    即拳谱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两肘的摩肋作用,可使肺、肝、胆、脾、胃等内脏产生蠕动,并影响相应的内脏、经络、血脉,促进气血流通,健壮五脏,臂肌发达而增强劲力。
    因此肘摩肋是健五脏的重要功法。
    五、拳摩心:
    形意拳要求必须从胸前中心摩心出拳,即如拳谱所云“手不离心”。
    拳摩心而出,能使心脏和心包络等内脏产生蠕动,促进血液循环,健壮心脏。
    因此拳摩心是健心脏的重要功法。
    六、身转腰:
    形意拳要求不论左右拳掌出击,必须左右侧身转腰坐胯而出。
    腰脊为身体的主宰,是爆发劲力的重要部位,即拳谱云“练艺不练腰,到老艺不高”,可见腰部的重要性。
    侧身转腰的作用,促使腰肌发达而健腰,增强肾脏的功能和发劲的力度。
    因此身转腰是健肾脏的重要功法。
    七、脚踩地:
    形意拳对步法的要求是起平落扣,迈步向前,脚掌稍微离地,平出如趟泥,脚掌先落地,脚的五趾要扣地。
    如跟步,则后脚跟进,要保持适当距离,即拳谱云“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是说迈步直进,脚跟一线像犁地一样,落步脚趾扣地,步稳桩实,像树生根一样。
    不论上步、跟步或退步都是用脚踩地,但上步远近、用力大小,则全在于后脚蹬地而起。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305/93433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