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练兵二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经过短短的十几天时间,这八百士卒的转变完全是有目共睹。
    各个身材挺拔,昂首挺胸,左手按刀右手持枪而立纹丝不动。
    八百人整整齐齐的列队在点将台下,没有一丝嘈杂的声音。
    在配合着新发下去装备铁甲和长枪,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这也让关羽几人心服口服,别说其他的,就这卖相和装备比皇宫的禁军都好。
    杨升表示他们还可以做的更好,有充足的食物和肉食还不能练出精兵来,自己以后还怎么混?
    兵是成了,下一步呢?
    先辈们好像是从剿匪开始练兵的。
    可是!
    雁门郡内没有土匪啊!
    两年之前的五台山上倒是有一股流寇。
    但随着鲜卑人兵寇雁门关,这伙人也入了官军,几乎都战死在了关上。
    该怎么办呢?
    没有匪剿,怎么彰显军威,怎么练兵呢?
    看着远处的大山,有了!
    于是从这天开始,这八百士卒开始了分批次的外出拉练。
    由关羽、张合、张泛三人中的一人带两百或者三百人全副武装的开始拉练。
    目标就地雁门治下的几县。
    一来显示一下军威,二来也能震慑一下地方上的霄小,三来也能起到练兵的作用。
    一个人回来之后,第二天在换人,结果几次拉练下来,效果斐然。
    杨升眼看自己的几板斧耍完了,于是就回了太守府,因为自己这一套已经让关羽他们学了个七七八八的。
    在待在大营也没多大意思,也就是每天晚上去给挑选出来的几十人上上课。
    他从军民是一家,兵从百姓中来开始讲。
    等这些说的差不多了。
    他继续从刘邦的白登之围,之后大汉屡次和亲的耻辱开始讲起。
    在到汉武帝时期卫、霍远征匈奴,打得匈奴不敢南望,可谓是一雪前耻。
    接着就是西域的班超、耿恭等人事迹。
    只给几十个人上课,效果斐然。
    这天他再次来到大营,看着光秃秃的院墙感觉少了点什么。
    于是下午。
    他就带着几个人开始写宣传标语。
    一直忙活了两天他才停下来。
    这天关羽刚完成一次拉练,带着士卒刚一踏进入大营,对面的墙壁上用红色颜料写着一句话“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来到训练场,周围写着“训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是百姓的子弟兵!”
    随着列队解散,众人来到食堂,里面也写着“按需取量,杜绝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士卒回到了兵舍,兵舍外墙都写着“兵舍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勤洗澡,搞卫生,病毒近不了我身。”
    甚至连厕所里面都写上了“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到最后他直接把《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都搞了过来。
    当做军纪的核心!
    毕竟如果没有好的军纪约束,兵祸造成的灾难远比天灾来的更恐怖。
    如果有人违法了,直接关在大营西侧的小黑屋里面。
    违反一条关一天,两条关两天。
    三条以上直接逐出军营,五条以上斩首。
    他这一套下来,看着关羽几人一脸懵。
    感觉杨升是不是魔怔了。
    不过仔细一想,这些写在墙上的话确实没毛病。
    兵从哪里来?
    百姓里面来啊!
    还有《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里面的每一条都能很好的约束士兵。
    而杨升表示这只是你们看到了。
    以后士卒把这些东西背熟了,然后接下来在教写字、认字岂不是就快多了。
    几人瞬间震惊了,居然还能这样来!
    这天,杨升再次来到大营。
    眼看队列和拉练都已经差不多,他把之前就抽到的军中刀法《破锋八刀》交给了关羽,让他研究一下负责传授下去。
    几天后。
    看着下面士卒挥舞着卷云刀,随着阵阵刀锋闪过。
    再加上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顿时整个军阵中散发一股杀戮的气息。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了一会他就走了。
    毕竟以后他估计没时间在去指导训练士卒了,要让关羽他们几人支棱起来。
    已经出师的几十人,被他挑选了十几个最优秀的出来,他专门成立的一部思教部门。
    他打算把这个部门培养成后世的政治部。
    平时主管后勤,训练时负责引导士卒的思想,战时帮主官参谋作战方案或者带领偏师行动,晚上下来教他们写字、认字。
    所以每天晚上大营内都能看见以什为单位,围坐在校场的沙地上开始写写画画。
    关羽几人发现随各种标语和《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普及。
    识字的人突然猛增起来。
    而且识字的士卒多了,这些士卒的训练认真程度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管怎么训练从来不说一句苦和累。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4/18948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