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练兵一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现在的士卒身穿的都是皮甲,而且还是那种只护住了上半身胸部和背部的,头上也只带着了个皮弁。
    就这都还算好的了。
    他见过更简陋的。
    只是在布衣的前面镶嵌着几个皮制的甲片,套在士卒身上。
    这就算是披甲了,而且穿的穿的几乎都是草鞋。
    看了一眼下面的人。
    嗯!
    很好!
    脚上都换上了清一色的皮靴。
    这点他倒是满意了。
    工匠坊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一天就能完成了几百双皮靴的缝制。
    武器也不差,已经一人装备了一柄卷云刀和长枪。
    环首刀轻便但刀身窄不怎么耐砍,他准备作为副武器,主要装备在骑兵和弓箭手上。
    步战的士卒主要还是配备宽厚的卷云刀、盾牌和长枪。
    至于为什么没有换铠甲?
    因为现在只打造了五百套,完全不够这八百人换的。
    最主要就是因为没人。
    毕竟建造厂房和作坊都需要人。
    之前招来民夫在昨天才刚刚完成工匠坊的后续工作。
    整个工匠坊也才算是正式运作了起来没几天。
    而且,如果不是新招的两千多新兵承担起来大营的内部建设,估计这八百士卒也抽不出身来。
    一句话,现在的他缺人,严重的缺人。
    杨升练兵直接从早晨的跑步开始,然后吃完早点之后是站军姿。
    新兵和老兵的差距一目了然。
    八百士卒一连跑十圈下来队列都是整整齐齐的。
    每天上午都是站满一个时辰,之后是列队、稍息、立正、练习齐步走。
    吃过中午饭,休息半个时辰,开始练体能,负重。
    这里他引进了后世的引体向上和俯卧撑等体能训练方法。
    士卒的体能锻炼自然也有他的考虑。
    他要为以后做好准备。
    毕竟一套铁质的铠甲,在配上护腕和护腿怎么的也有二十多公斤。
    再加上武器和其他东西可能要到二十五公斤以上。
    如果这些东西分担在身体和四肢后都负担不起来,自己这些肉食和粮食岂不是都白吃了。
    负担起来还只是前提,他要的是每日盔甲兵器齐全,这些人也能正常行军和进行长时间的厮杀。
    这样一来后勤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而且遇到突发情况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要知道,在后世的军队中负重随随便便都超过三十公斤。
    像美军更是达到了惊人了五十公斤。
    他这样已经是降低标准了!
    这也是古代为什么大军在行军途中容易被人偷袭,然后就算再精锐的士卒都没有丝毫反抗能力了。
    往往都是几千人埋伏上万人都能获得胜利。
    一方面是因为在行军过程中,士卒为了保持体力基本是不穿铠甲的,只拿一些轻型武器。
    主要武器和铠甲都由后方的辅兵负责运输,士卒因为要保持体力问题,所以全部选择轻装上阵。
    当一方装备齐全,另一方几乎是赤手空拳,这战争胜负就已经很明了了。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古代士卒因为伙食问题,因为常常吃不饱导致体能比较弱。
    携带武器和装备就不能长时间的行军。
    第三就是军心问题,因为不知道对面埋伏了多少人,所以遇到埋伏之后自己就乱了。
    嗯!
    有些扯远了。
    而现在在大营里面练负重最好的办法就搬运东西。
    大营的建设需要从外面源源不断的运输砖石等物品。
    这些全部都由这八百士卒配合新入营的士卒完成。
    到晚上的晚饭过后,就开教这些士卒识字。
    杨升之所以教他们识字不是异想天开。
    而是要开阔他们的眼界,凝聚军魂。
    也想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
    毕竟今日是刘家兵,后天是曹家兵,这样可不行。
    要让他们知道,大汉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任何敢于侵犯我们国土,损害我民族利益的都是我们的敌人。
    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
    是为民族利益而战,而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富贵。
    而杨升的出现就是带领他们重现昔日大汉的荣光。
    可是一连两天进展实在太慢了。
    而且效果也不明显。
    起初关羽几人,甚至是一部分士卒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杨升的一句话让众人都沉默了。
    他说道:“你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当士卒,你们将来如果立功了当了将军,看不懂军令或者大字不识一个岂不是丢人?”
    好嘛!
    这口鸡汤下去,他感觉这些士卒训练的更加卖力了。
    但几天下来,他一次性给八百人上课,但进度始终都不理想。
    好在这八百士卒中有几十人都是识字的,分担他的压力。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还是可以的,识字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
    而且还没经过裹小脑,不!是裹小脚的时代,汉朝男女都有不少人识字,大家也不反对女子学习。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4/18948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