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计划没有变化快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南京,吴皇宫。
“卫嘉瑞,看来是被南昌的花花世界,迷晕了双眼。
这才开战多久,连长沙城都给弄丢了,简直是丢人现眼。
现在居然还好意思,向我们开口救援?”
傅皓轩一脸不屑的道。
义军在李牧手下吃败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可以往的时候战败,大家都坚持了一段时间,局部战场上偶尔还能反击一下。
新生的大楚政权,从开战到现在,就一直在挨揍。
别是组织反击,就连守城都没能多坚持几天。
这样的战绩,自然入不了眼。
“陛下,楚军一路败北,湖广局势已经糜烂。
楚王的主力又聚集在江西,想要调入湖广参战,最快也有一个多月。
以李牧那贼子的进攻速度,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他横扫岳州,攻占武昌。
下一步敌军很有可能顺流而下,进攻九江府。
伪朝官军景国良所部,现在占领了松江府的大部分地区。
北线还有伪朝的九边精锐。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未来我们很有可能遭到三面夹击。”
左丞相钭瑞宇率先开口道。
在天下诸多义军中,就数占据南京的吴国,声势最为浩荡。
风光无限的代价,也为他们吸引了虞军的火力。
为了围剿他们,永宁帝不惜和辽东军镇妥协,换取了辽东铁骑南下镇压叛乱。
效果非常明显,北伐大军直接撞的头破血流。
北线遭受重创的同时,东边又有官军在松江府登陆,对他们的后方造成了威胁。
光这些麻烦,他们还能够游刃有余的面对。
毕竟,边军精锐虽然能打,但士卒都是北方人。
在中原大地驰骋没有问题,一旦进入江南水乡,战斗力立即锐减。
东边的景国良所部,看似有数万大军,但真正能打的也就那么两三万募兵。
在占据松江府后,就停止了进攻步伐。
可若是再让李牧所部占据武昌,顺江南下杀过来,那就真的很难了。
面对三方合力剿杀,吴国的战略活动空间,将在最短时间内遭到压缩。
如果不能迅速击败敌军,败亡就是时间问题。
不能奢望每一次,都有北虏入寇,替他们解围。
“陛下,丞相的不错,岳州府我们必须救。
最起码要做出一个救援的姿态,鼓动楚国和伪朝打下去。
即便是岳州府不保,我们也要帮楚王守住武昌府,让他顶在对抗李贼的第一线。
事实上,楚国现在的悲剧,完全就是他们战略失误导致的。
明明有更适合定都的武昌,偏偏跑去南昌定都,导致战略重心偏移。”
礼部尚书胡宇哲忍不住吐槽道。
缺乏战略规划,这是所有农民起义军的通病。
大部分农民起义军高层,都来自社会底层,见识非常有限。
发动起义成功之后,马上就开始享乐,根本没有远大志向。
这次白莲教起义,在历史上众多农民起义军中,都算上高配了。
高层的这些人,大都在地方上有身家,读过几年书。
不过也仅限于此,真要是有雄才大略,他们也不会带头开启乱世。
楚国选择定都南昌,本质上也是内部妥协的结果。
楚王创业团队,一共分为五大派系。
分别是以广西人组成的元从派,云贵将领组成的西南派,以及后面加入的江西派、湖广派和浙江派。
元从派和西南派加入时间较早,当时还是草台班子,无法吸收文官加入,都是以武将为主。
楚王带领的创业团队发展壮大,还是进入江西之后。
江西文风鼎盛,识字率远高于西南,民间有大量不如意的读书人。
当时白莲圣国如日中天,对这些魄书生,有了足够的吸引力。
随着团队的成型,又吸纳了大量降官、士绅加入,成为了楚国文官集团的核心。
湖广派和浙江派是最后加入的,错过了创业红利期,在朝堂上话语权相对较低。
楚国的地盘,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广三省,都城肯定要在三省中产生。
参与定都之争的,主要也是这三派。
确切的是江西派和湖广派,浙江派只是象征性的表示了一下,没有卖力争取。
毕竟,杭州府被吴楚两家瓜分,其他州府份量不够。
仅从楚国现有的地盘来看,南昌上从承湖广,下接浙江,貌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加上江西派在朝中影响力更大,南昌很自然的成为了都城。
可是放眼整个天下,南昌局限性就太明显了,只适合充当割据政权的政治中心。
湖广遭到官军攻击,楚国就反应不过来,无法进行及时调整战略。
倘若想要夺取天下,南昌的局限性还会更大,远不及武昌方便。
“胡尚书,话不能这么。
伪朝大厦将倾,天下义军中最有希望问鼎中原的,就数陛下和楚王。
楚王鼠目寸光,选择定都南昌,正好明了陛下天命所归。
我们不仅不应该嘲讽,还要让他们一直错下去。
其实南昌府也不算太偏,楚王想要谋取两广,完全可以把行政中心放在赣州。”
杨敬仁刚完,群臣直接哄堂大笑。
嘴上着不嘲讽,实际上他嘲讽的更厉害。
赣州府同样是江西重镇,充当临时政治中心,也不是不行。
前提条件是:楚军收复了湖广,拿下了两广福建。
不然天天打首都保卫战,根本顾不上其他战场。
……
长沙被攻破的消息传入衡阳,守军的士气进一步遭到削弱。
本就摇摇欲坠的城池,在坚持到第三天之后,就被官军收复。
一连收复三座府城,对湖广地区影响是巨大的。
叛军占领这些地方时间太短,中途还被官军收复过一次,地方上本就民心不稳。
现在再次被收复,湖广地区倾向于大虞的士绅们,很快又活跃了起来。
只是相比上一次,此时活跃的士绅人数,已然大幅度减少。
连续的战火,给湖广士绅集团,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叛军劫掠屠杀士绅,朝廷同样要进行秋后算账。
那些投机者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士绅集团内部的斗争,同样残酷。
尚未进行调查,就有人把名单送了过来。
那些士绅家族,有子弟投奔乱党,都被记录的清清楚楚。
“我大虞养士两百七十载,居然有这么多乱党,实乃天下之大不幸!”
听到自家叔父感慨,李牧暗自摇了摇头。
这才到哪里啊!
分头下注,这是世家大族的存身之道。
叛军势大,露出了夺取天下的可能,他们肯定要插上一手。
哪怕家业被抢,族人被杀,一样不影响他们下注。
家族血仇先记着,后面再伺机进行报复。
针对整个义军群体不现实,一般情况下,都会找具体执行者算账。
历朝历代皇帝诛杀功臣,背后都少不了他们这帮人拱火。
开国初年的各种大案,他们都在幕后推手。
大虞的文人世家,没有两晋门阀那么厉害,敢无视朝廷。
负责打前站的,多是存在感较低的远支旁系,或者是依附于他们的门生故吏。
按照正常操作,在分批下注的同时,他们需要动用朝堂的关系帮忙隐匿身份,避免朝廷一路追查到自己身上。
众多家族一起参与,互相提供掩护,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
可惜他们这次的运气不怎么好,仅仅只是部分家族下了注,就提前翻了车。
尚未来得及从大虞跳船的士绅家族,可不会放弃这个打击竞争对手的机会。
一份份举报名单,不断出现在镇远侯这位湖广总督手中。
“叔父,何必为一群乱党揪心。
拿着名单进行核查,参与谋逆者,一律按照律法处置即可。
涉及到谋逆,没人敢在这种时候伸手捞人!”
李牧当即表明了立场。
世家大族分头下注,他表示理解。
倘若叛乱是从关中报复,席卷了北方多省之地,为了宗族延续,李氏宗族大概率也会这么干。
不过理解,不等于不追究责任。
其他人可以跳船,他们这些有爵位的勋贵,同大虞绑定的太深。
最关键的是,李牧尚未做好脱离大虞的准备。
在这种时候,肯定要支持朝廷,狠狠打击这些三心二意的主,顺便借机削弱士绅集团。
“乱党固然该杀,可这次牵连太广。
一旦按律处置,得罪的人就多得去了!”
李原皱着眉头道。
能够收到这么多举报名单,明显是有人想把他当枪使。
按照上面提供的证据,对这些地方大族大开杀戒,仇恨就全被他给拉了。
不进行处理同样不行,放任这些家族分投下注,将严重影响江山社稷的稳定。
“叔父,如果担心这些的话,我们只负责抓人,把处置权交给朝廷。
牵扯到这么多人,其中还不乏朝中大员,我们本就无权处置。
这样的大事,理应先请示陛下。”
李牧面不改色的出了一个馊主意。
的好听是请示皇帝,实际上就是不想背负屠夫骂名,向上面甩锅。
到了永宁帝那边,就一个结果——杀!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杀,不足以震慑人心!
“罢了!”
“这些问题,暂且先搁置,等收复湖广之后再做决定。
倘若这些人迷途知返,能够戴罪立功,老夫也不介意替他们担待一二!”
李原点了点头道。
嘴上着担待,实际上是逼这些家族花钱买命。
如果肯拿出大量的钱粮,资助官军平叛,那么前面问题都可以商量。
投奔叛军的子弟,只要及时迷途知返,就能获得戴罪立功的机会。
倘若给的足够多,甚至可以换个更好听的法。
比如:潜伏敌营。
倒不是李原眼皮子浅,着实是他这个湖广总督,兜里太穷了。
如果没有叛军洗劫,还可以自己动手抄家。
对知情者严加拷问,那么多人,不可能都是硬汉。
现在不行了,各家明面上的财富,都入了叛军手中。
幸存下来的族人,也大都出去躲避战乱,只有一部分留在湖广。
摆在明面上的,也就那些外地任职的官员。
在这种背景下,抓人都要各地衙门配合。
想要追查他们暗地里的财富,实在太过困难。
不如施加压力,让他们主动拿出来。
“叔父,有了主意就好。
不过为了湖广的长治久安,杀鸡儆猴,还是必须要有的。
刚刚收到消息,驻守长沙的第三镇联合洞庭湖一带的官军,在岳州府发起一次大战。
第三镇伏击了从武昌赶往岳州增援的三万部队,斩敌五千、俘敌一万五。
洞庭湖的官军负责阻击从岳州出来接应的叛军,大约斩杀了一千多人。
可惜他们胆子太,没有趁敌军撤退的契机,一举夺取岳州城。
不过据俘虏交代,现在的武昌城和岳州城差不多,就剩下几千老卒驻守。
第三镇请战,想要趁机出兵拿下岳州城,收复武昌府。”
上完眼药,李牧立即把话题转移到了战场上。
狠狠的敲诈世家,逼他们把财富都交出来,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叛军反应这么慢?
看来这是上天,要让他们灭亡。
武昌的守军,既然自己出来送死,那么能顺势收复武昌府自然是最好。
不过光第三镇,兵力恐怕有些不够,我们还是快点赶过去吧!”
李原一脸惊喜的道。
见惯了胜利,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对自己奉行的稳扎稳打战术,一度产生了怀疑。
不过这种疑惑,没有持续多久,就再次恢复了正常。
无论是突袭长沙,还是分兵伏击数倍自己兵力的敌军,都不是一般军队能完成的。
第三镇能够创造奇迹,主要是在一系列的平叛战争中,打出来的必胜信心。
纵使面对十倍的敌军,一样敢主动出击,全军上下都没有怕的。
换成其他官军的话,让他们驻守长沙城,那就只能死守长沙城。
对李牧恨铁不成钢的吐槽,他直接选择了无视。
湖广的官军敢出来和叛军交战,那就算不错了。
不是所有的军队都是精锐,在阻击完叛军之后,还能顺势夺取城池。
“叔父,这次你可判断错了。
叛军行动迟缓,并不是他们反应慢。
恰恰相反,是他们反应太快了。
卫逆调集大军到南昌,除了想进攻两广外,也是为了加强集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卫逆进行的很成功。
不过集权的代价,牺牲了前线将领的自主性。
前线的将领收到消息,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南昌,等卫逆做出决定下达命令,这期间本就要消耗不少时间。
武昌的守军,应该是接到命令后就立即出发的,只是他们运气不怎么好。
谁也想不到,在距离岳州城三十里的位置,还能够遭遇伏击。
若非洞庭湖中的官军将领,也是我的旧部,根本不可能有这次合作。
岳州和武昌同时损兵折将,附近其他州府的驻军数量都不多,估摸着不敢出城。
短时间内,能够最快驰援武昌的,还是吴国在九江的驻军。
涉及到两家势力,协调的速度再快,也会比我们慢上一步。
当然,敌军敢过来的话,我也不介意提前发动收复九江之战!”
李牧笑着道。
战争就是如此,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为了适应局势,作战计划一直在调整。同最初制定的作战计划相比,早就改的面目全非。
没有办法,叛军的想法,根本捉摸不透。
如果是强者巅峰对决,那么相互之间还可以猜测一二。
叛军将领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遇到的敌人是龙是鱼。
这次的胜利,主要是吃了旧部多的好处。
虞军内部坑队友时有发生,各部间配合能力,糟糕的一塌糊涂。
如果不是熟悉的部队,相互间很难进行合作。
没有地头蛇的帮助,哪怕收到了情报,第三镇也不敢分兵深入敌后玩伏击。
“卫嘉瑞,看来是被南昌的花花世界,迷晕了双眼。
这才开战多久,连长沙城都给弄丢了,简直是丢人现眼。
现在居然还好意思,向我们开口救援?”
傅皓轩一脸不屑的道。
义军在李牧手下吃败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可以往的时候战败,大家都坚持了一段时间,局部战场上偶尔还能反击一下。
新生的大楚政权,从开战到现在,就一直在挨揍。
别是组织反击,就连守城都没能多坚持几天。
这样的战绩,自然入不了眼。
“陛下,楚军一路败北,湖广局势已经糜烂。
楚王的主力又聚集在江西,想要调入湖广参战,最快也有一个多月。
以李牧那贼子的进攻速度,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他横扫岳州,攻占武昌。
下一步敌军很有可能顺流而下,进攻九江府。
伪朝官军景国良所部,现在占领了松江府的大部分地区。
北线还有伪朝的九边精锐。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未来我们很有可能遭到三面夹击。”
左丞相钭瑞宇率先开口道。
在天下诸多义军中,就数占据南京的吴国,声势最为浩荡。
风光无限的代价,也为他们吸引了虞军的火力。
为了围剿他们,永宁帝不惜和辽东军镇妥协,换取了辽东铁骑南下镇压叛乱。
效果非常明显,北伐大军直接撞的头破血流。
北线遭受重创的同时,东边又有官军在松江府登陆,对他们的后方造成了威胁。
光这些麻烦,他们还能够游刃有余的面对。
毕竟,边军精锐虽然能打,但士卒都是北方人。
在中原大地驰骋没有问题,一旦进入江南水乡,战斗力立即锐减。
东边的景国良所部,看似有数万大军,但真正能打的也就那么两三万募兵。
在占据松江府后,就停止了进攻步伐。
可若是再让李牧所部占据武昌,顺江南下杀过来,那就真的很难了。
面对三方合力剿杀,吴国的战略活动空间,将在最短时间内遭到压缩。
如果不能迅速击败敌军,败亡就是时间问题。
不能奢望每一次,都有北虏入寇,替他们解围。
“陛下,丞相的不错,岳州府我们必须救。
最起码要做出一个救援的姿态,鼓动楚国和伪朝打下去。
即便是岳州府不保,我们也要帮楚王守住武昌府,让他顶在对抗李贼的第一线。
事实上,楚国现在的悲剧,完全就是他们战略失误导致的。
明明有更适合定都的武昌,偏偏跑去南昌定都,导致战略重心偏移。”
礼部尚书胡宇哲忍不住吐槽道。
缺乏战略规划,这是所有农民起义军的通病。
大部分农民起义军高层,都来自社会底层,见识非常有限。
发动起义成功之后,马上就开始享乐,根本没有远大志向。
这次白莲教起义,在历史上众多农民起义军中,都算上高配了。
高层的这些人,大都在地方上有身家,读过几年书。
不过也仅限于此,真要是有雄才大略,他们也不会带头开启乱世。
楚国选择定都南昌,本质上也是内部妥协的结果。
楚王创业团队,一共分为五大派系。
分别是以广西人组成的元从派,云贵将领组成的西南派,以及后面加入的江西派、湖广派和浙江派。
元从派和西南派加入时间较早,当时还是草台班子,无法吸收文官加入,都是以武将为主。
楚王带领的创业团队发展壮大,还是进入江西之后。
江西文风鼎盛,识字率远高于西南,民间有大量不如意的读书人。
当时白莲圣国如日中天,对这些魄书生,有了足够的吸引力。
随着团队的成型,又吸纳了大量降官、士绅加入,成为了楚国文官集团的核心。
湖广派和浙江派是最后加入的,错过了创业红利期,在朝堂上话语权相对较低。
楚国的地盘,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广三省,都城肯定要在三省中产生。
参与定都之争的,主要也是这三派。
确切的是江西派和湖广派,浙江派只是象征性的表示了一下,没有卖力争取。
毕竟,杭州府被吴楚两家瓜分,其他州府份量不够。
仅从楚国现有的地盘来看,南昌上从承湖广,下接浙江,貌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加上江西派在朝中影响力更大,南昌很自然的成为了都城。
可是放眼整个天下,南昌局限性就太明显了,只适合充当割据政权的政治中心。
湖广遭到官军攻击,楚国就反应不过来,无法进行及时调整战略。
倘若想要夺取天下,南昌的局限性还会更大,远不及武昌方便。
“胡尚书,话不能这么。
伪朝大厦将倾,天下义军中最有希望问鼎中原的,就数陛下和楚王。
楚王鼠目寸光,选择定都南昌,正好明了陛下天命所归。
我们不仅不应该嘲讽,还要让他们一直错下去。
其实南昌府也不算太偏,楚王想要谋取两广,完全可以把行政中心放在赣州。”
杨敬仁刚完,群臣直接哄堂大笑。
嘴上着不嘲讽,实际上他嘲讽的更厉害。
赣州府同样是江西重镇,充当临时政治中心,也不是不行。
前提条件是:楚军收复了湖广,拿下了两广福建。
不然天天打首都保卫战,根本顾不上其他战场。
……
长沙被攻破的消息传入衡阳,守军的士气进一步遭到削弱。
本就摇摇欲坠的城池,在坚持到第三天之后,就被官军收复。
一连收复三座府城,对湖广地区影响是巨大的。
叛军占领这些地方时间太短,中途还被官军收复过一次,地方上本就民心不稳。
现在再次被收复,湖广地区倾向于大虞的士绅们,很快又活跃了起来。
只是相比上一次,此时活跃的士绅人数,已然大幅度减少。
连续的战火,给湖广士绅集团,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叛军劫掠屠杀士绅,朝廷同样要进行秋后算账。
那些投机者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士绅集团内部的斗争,同样残酷。
尚未进行调查,就有人把名单送了过来。
那些士绅家族,有子弟投奔乱党,都被记录的清清楚楚。
“我大虞养士两百七十载,居然有这么多乱党,实乃天下之大不幸!”
听到自家叔父感慨,李牧暗自摇了摇头。
这才到哪里啊!
分头下注,这是世家大族的存身之道。
叛军势大,露出了夺取天下的可能,他们肯定要插上一手。
哪怕家业被抢,族人被杀,一样不影响他们下注。
家族血仇先记着,后面再伺机进行报复。
针对整个义军群体不现实,一般情况下,都会找具体执行者算账。
历朝历代皇帝诛杀功臣,背后都少不了他们这帮人拱火。
开国初年的各种大案,他们都在幕后推手。
大虞的文人世家,没有两晋门阀那么厉害,敢无视朝廷。
负责打前站的,多是存在感较低的远支旁系,或者是依附于他们的门生故吏。
按照正常操作,在分批下注的同时,他们需要动用朝堂的关系帮忙隐匿身份,避免朝廷一路追查到自己身上。
众多家族一起参与,互相提供掩护,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
可惜他们这次的运气不怎么好,仅仅只是部分家族下了注,就提前翻了车。
尚未来得及从大虞跳船的士绅家族,可不会放弃这个打击竞争对手的机会。
一份份举报名单,不断出现在镇远侯这位湖广总督手中。
“叔父,何必为一群乱党揪心。
拿着名单进行核查,参与谋逆者,一律按照律法处置即可。
涉及到谋逆,没人敢在这种时候伸手捞人!”
李牧当即表明了立场。
世家大族分头下注,他表示理解。
倘若叛乱是从关中报复,席卷了北方多省之地,为了宗族延续,李氏宗族大概率也会这么干。
不过理解,不等于不追究责任。
其他人可以跳船,他们这些有爵位的勋贵,同大虞绑定的太深。
最关键的是,李牧尚未做好脱离大虞的准备。
在这种时候,肯定要支持朝廷,狠狠打击这些三心二意的主,顺便借机削弱士绅集团。
“乱党固然该杀,可这次牵连太广。
一旦按律处置,得罪的人就多得去了!”
李原皱着眉头道。
能够收到这么多举报名单,明显是有人想把他当枪使。
按照上面提供的证据,对这些地方大族大开杀戒,仇恨就全被他给拉了。
不进行处理同样不行,放任这些家族分投下注,将严重影响江山社稷的稳定。
“叔父,如果担心这些的话,我们只负责抓人,把处置权交给朝廷。
牵扯到这么多人,其中还不乏朝中大员,我们本就无权处置。
这样的大事,理应先请示陛下。”
李牧面不改色的出了一个馊主意。
的好听是请示皇帝,实际上就是不想背负屠夫骂名,向上面甩锅。
到了永宁帝那边,就一个结果——杀!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杀,不足以震慑人心!
“罢了!”
“这些问题,暂且先搁置,等收复湖广之后再做决定。
倘若这些人迷途知返,能够戴罪立功,老夫也不介意替他们担待一二!”
李原点了点头道。
嘴上着担待,实际上是逼这些家族花钱买命。
如果肯拿出大量的钱粮,资助官军平叛,那么前面问题都可以商量。
投奔叛军的子弟,只要及时迷途知返,就能获得戴罪立功的机会。
倘若给的足够多,甚至可以换个更好听的法。
比如:潜伏敌营。
倒不是李原眼皮子浅,着实是他这个湖广总督,兜里太穷了。
如果没有叛军洗劫,还可以自己动手抄家。
对知情者严加拷问,那么多人,不可能都是硬汉。
现在不行了,各家明面上的财富,都入了叛军手中。
幸存下来的族人,也大都出去躲避战乱,只有一部分留在湖广。
摆在明面上的,也就那些外地任职的官员。
在这种背景下,抓人都要各地衙门配合。
想要追查他们暗地里的财富,实在太过困难。
不如施加压力,让他们主动拿出来。
“叔父,有了主意就好。
不过为了湖广的长治久安,杀鸡儆猴,还是必须要有的。
刚刚收到消息,驻守长沙的第三镇联合洞庭湖一带的官军,在岳州府发起一次大战。
第三镇伏击了从武昌赶往岳州增援的三万部队,斩敌五千、俘敌一万五。
洞庭湖的官军负责阻击从岳州出来接应的叛军,大约斩杀了一千多人。
可惜他们胆子太,没有趁敌军撤退的契机,一举夺取岳州城。
不过据俘虏交代,现在的武昌城和岳州城差不多,就剩下几千老卒驻守。
第三镇请战,想要趁机出兵拿下岳州城,收复武昌府。”
上完眼药,李牧立即把话题转移到了战场上。
狠狠的敲诈世家,逼他们把财富都交出来,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叛军反应这么慢?
看来这是上天,要让他们灭亡。
武昌的守军,既然自己出来送死,那么能顺势收复武昌府自然是最好。
不过光第三镇,兵力恐怕有些不够,我们还是快点赶过去吧!”
李原一脸惊喜的道。
见惯了胜利,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对自己奉行的稳扎稳打战术,一度产生了怀疑。
不过这种疑惑,没有持续多久,就再次恢复了正常。
无论是突袭长沙,还是分兵伏击数倍自己兵力的敌军,都不是一般军队能完成的。
第三镇能够创造奇迹,主要是在一系列的平叛战争中,打出来的必胜信心。
纵使面对十倍的敌军,一样敢主动出击,全军上下都没有怕的。
换成其他官军的话,让他们驻守长沙城,那就只能死守长沙城。
对李牧恨铁不成钢的吐槽,他直接选择了无视。
湖广的官军敢出来和叛军交战,那就算不错了。
不是所有的军队都是精锐,在阻击完叛军之后,还能顺势夺取城池。
“叔父,这次你可判断错了。
叛军行动迟缓,并不是他们反应慢。
恰恰相反,是他们反应太快了。
卫逆调集大军到南昌,除了想进攻两广外,也是为了加强集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卫逆进行的很成功。
不过集权的代价,牺牲了前线将领的自主性。
前线的将领收到消息,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南昌,等卫逆做出决定下达命令,这期间本就要消耗不少时间。
武昌的守军,应该是接到命令后就立即出发的,只是他们运气不怎么好。
谁也想不到,在距离岳州城三十里的位置,还能够遭遇伏击。
若非洞庭湖中的官军将领,也是我的旧部,根本不可能有这次合作。
岳州和武昌同时损兵折将,附近其他州府的驻军数量都不多,估摸着不敢出城。
短时间内,能够最快驰援武昌的,还是吴国在九江的驻军。
涉及到两家势力,协调的速度再快,也会比我们慢上一步。
当然,敌军敢过来的话,我也不介意提前发动收复九江之战!”
李牧笑着道。
战争就是如此,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为了适应局势,作战计划一直在调整。同最初制定的作战计划相比,早就改的面目全非。
没有办法,叛军的想法,根本捉摸不透。
如果是强者巅峰对决,那么相互之间还可以猜测一二。
叛军将领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遇到的敌人是龙是鱼。
这次的胜利,主要是吃了旧部多的好处。
虞军内部坑队友时有发生,各部间配合能力,糟糕的一塌糊涂。
如果不是熟悉的部队,相互间很难进行合作。
没有地头蛇的帮助,哪怕收到了情报,第三镇也不敢分兵深入敌后玩伏击。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891/18259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