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37《珍珠衫传奇》

明朝那些事37《珍珠衫传奇》

推荐阅读: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牧者密续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归义非唐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仙岛养鸡:家族靠卖鸡蛋崛起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帝国崛起:西班牙

    明朝嘉靖年间,苏州阊门一带商铺林立,车水马龙。青石板路上,挑夫的号子声、掌柜的吆喝声与算盘珠子的噼啪声交织成曲。在西中市街口,有一家"兴和绸缎庄",门脸虽不气派,却因掌柜蒋兴哥待人宽厚、货品精良,在这寸土寸金之地立住了脚跟。
    蒋兴哥年方二十有五,生得面如冠玉,鼻梁高挺,笑起来时眼尾微弯,待人接物自有一番儒雅气度。他原是浙江绍兴人氏,父亲早年间走南闯北贩绸布,攒下些家业后在苏州置办了这间铺子。三年前父亲病逝,兴哥便接过重担,因他脑子活络,又肯吃苦,生意倒比从前更兴旺了几分。
    这日晌午,兴哥正在账房核计账目,忽见伙计阿福领着个妙龄女子走进来。那女子头插一支银簪,鬓边别着朵白芙蓉,月白素裙外罩着件鹅黄绫子比甲,腰间垂着个绣着并蒂莲的丝绦荷包,未语先带三分羞怯,眼尾眉梢皆是温柔。阿福忙不迭介绍:"掌柜的,这是王屠夫家的三姑娘,来选些布料做春衫。"
    兴哥忙放下算盘,笑着迎上前:"王姑娘来得巧,昨日刚到了批杭州新贡的素纱罗,轻薄透气,最适合裁春衫。"说着引她到货架前,亲手展开一匹月白色的纱罗,指尖抚过布料时,只觉柔滑如溪水漫过鹅卵石。三巧指尖轻轻划过,面上泛起红晕:"蒋掌柜好手艺,这料子摸起来竟比府里小姐们用的还要精细。"
    两人一来二去便熟络了。原来三巧自小跟着母亲学女红,针线功夫甚是了得,常替邻里裁衣赚些零用钱。兴哥见她心性纯善,又生得端庄秀丽,心中渐渐有了爱慕之意。三个月后,托了媒人上门提亲,王屠夫虽觉商人奔波不定,却见兴哥人品贵重,便应了这门亲事。
    新婚之夜,红烛摇曳。兴哥掀开盖头,只见三巧双颊飞霞,眼波流转间尽是温柔。他从袖中取出个檀木匣子,里面躺着件珍珠衫——那是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说这衫子用南海珍珠磨粉掺入丝线织就,冬暖夏凉,更是祖传的吉祥物。三巧轻轻抚摸着衫子上若隐若现的珍珠纹路,只觉指尖微润,仿佛有股暖意渗入肌肤:"这般贵重物件,我怎敢收?"兴哥握住她的手:"你既是我蒋家妇,这衫子自然该由你收着。"
    婚后日子如蜜里调油。兴哥每日早早开店,三巧便在楼上绣房做些女红,到了饭时,亲自下厨做兴哥爱吃的糟鱼、糖粥。每逢初一十五,两人便携手去寒山寺上香,兴哥总在菩萨面前祈求生意顺遂、妻子平安,三巧则偷偷多求一炷香,盼着早日给兴哥添个大胖小子。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嘉靖二十三年春。兴哥接到父亲故交的书信,说广东那边苏木、胡椒奇缺,价钱比苏州高出三倍有余。兴哥动了心思,与三巧商量道:"此去广东往返少说三个月,铺子里有阿福盯着,你在家可要当心,切莫轻易出门。"三巧虽有不舍,却也知生意要紧,连夜替他收拾行囊,将珍珠衫仔细叠好放进木箱底层:"路上多保重,我每日都在观音像前替你祈福。"
    兴哥走后,三巧每日除了做女红,便是倚在二楼窗前,望着街口的人流,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这日午后,天空突然下起太阳雨,彩虹斜跨在青瓦之上。三巧正对着彩虹出神,忽见巷口走来个陌生男子,年约三十,头戴万字纹头巾,身着青缎直裰,腰间挂着个玛瑙佩饰,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儒雅。
    那男子在绸缎庄前驻足,抬头望着"兴和"的匾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走进铺子里,对阿福说:"听闻贵铺有杭州素纱罗,能否取来一观?"阿福忙去取货,男子却趁此机会抬头望向二楼,正与三巧目光相撞。三巧慌忙转身,心跳如鼓,面上火辣辣的发烫。
    这男子名唤陈大郎,本是徽州商人,常年在苏杭一带经商。他早听说蒋兴哥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娘子,今日路过见二楼有人,便故意进店瞧瞧,不想竟真见着了传说中的美人。见三巧转身,他心中暗喜,付了布料钱后,每日都来铺子里转悠,不是买些零头布料,便是讨教些绸缎的花样。
    起初三巧并不在意,只当是寻常顾客。直到半月后的一个黄昏,陈大郎捧着匹蜀锦找上门来:"听闻蒋娘子针线了得,能否替在下绣幅'松鹤延年'图?"三巧见他言辞恳切,又不好推拒,便应了下来。此后陈大郎隔两日便来取一次货,渐渐与三巧熟稔起来,言语间多了几分关切:"蒋大哥出门日久,娘子一人在家可要当心,若有什么不便,尽管差人唤我。"
    谷雨那天,三巧正在院子里晒霉,忽觉一阵头晕目眩,竟栽倒在青石板上。醒来时见自己躺在床榻上,陈大郎正站在床边,手中端着碗参汤:"娘子可是着了凉?我路过见你倒地,忙请了郎中来看,说是劳累过度,需得好好休养。"三巧心中感激,却也觉得男女有别,忙让阿福将他请了出去。
    可这一来二去,街坊邻里渐渐有了闲言碎语。三巧虽行得正坐得端,却架不住人言可畏,心中愈发孤独。这日深夜,她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想起兴哥临走时的叮嘱,又想起陈大郎每日的嘘寒问暖,心中竟生出一丝异样的情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621/17039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