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令人艳羡的忘年之交
推荐阅读:军团主宰、透视小民工、极品小医仙、偷香高手、游戏之王、史上最凶平头哥、神话重启之洪荒战界、我和舰娘有个约会、萌妻难养:宝贝,咱不离婚、他娶我,只为了替她脱罪?、
“太祖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太祖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这是《太史公记》?”
永安宫正殿中,卢植轻声发问。
彼时,刘辩正津津有味地阅览着手中的竹简,沉浸在这一卷文字的海洋之中,就连卢植的到来都没有觉察到。
卢植的声音入耳,刘辩先是一怔,随即缓缓抬起头,目光从竹简上移开,神色间带着几分专注被打断后的恍然,微微颔首道:“这是当年太史公外孙杨恽献给中宗皇帝的《太史公记》原稿,未作删减。”
罢,刘辩将这卷《太史公记》轻轻放在一旁的案几上,身子往后靠了靠,右手轻轻抚着下巴道:“虽其中个别之处稍有偏颇,然以史为鉴可明兴衰更替,孤还是颇为喜欢这本《太史公记》的。”
言罢,刘辩抬手向一旁侍立的高望轻轻一招,高望会意,端来一盏蜜水与一盘自冰鉴中取出并切块的瓜果置于卢植身前的桌案上,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道:“可惜卢师与蔡伯喈、马翁叔三人如今政务缠身,已无暇前往南宫东观编修《汉记》了。”
《汉记》是安帝永宁年间,邓太后下令修撰的国史,涵盖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以及南单于、西羌传和地理志等篇幅,因其修撰于南宫东观,故又称《东观汉记》。
八年前,时任光禄大夫的马日磾,与时任议郎的蔡邕、杨彪、卢植等人主动向刘宏请缨续修《汉记》。
闻言,卢植神色间闪过一丝感慨,缓缓跪坐在支踵上,跪坐着微微拱手谢恩,看向那盘仍散发着寒气的瓜果,随即伸出手,直接抓起一块送入嘴中,冰凉甘甜的汁水瞬间在口腔中散开。
卢植微微眯起双目,脸上露出一阵惬意的神情,仿佛那汁水驱散了些许暮春时节的暑气,紧接着他轻轻叹了口气,笑道:“奈何如今贤太子当朝监国,老夫与蔡伯喈、马翁叔自然无需再修史了。”
刘辩微微摇头,嘴角轻轻抿起,露出一抹略带调侃的轻笑,道:“卢师何时也学会这般阿谀之语,当罚!”
卢植闻言,微微歪着头,略作思索,旋即笑谓太子道:“那就罚臣今夜饮酒一石吧,臣家中御赐的龙潭黄酒恰好饮尽,殿下再匀臣几坛如何?”
“想得美。”
刘辩白了卢植一眼,突然想起前两日卢植的夫人入宫恳请他这位太子劝卢植饮酒节制之事,甚至请求他直接下旨禁止卢植饮酒,心中暗自思忖,即便他没有应下,更不可能下旨干涉臣子饮酒之事,但也不能助长卢植放纵饮酒吧。
随后而至的太子少傅荀爽,刚踏入殿内,目光便在卢植与太子身上。
只见卢植与太子谈笑风生,卢植时而开怀大笑,身体微微前倾,太子也是面带笑意不时点头回应,二人全无君臣之态,反倒似一对寻常忘年交。
荀爽见状,心中略微有些吃味,一丝妒意悄然涌上心头。
随着太子与卢子干相处日久,君臣二人似乎寻到了一个君臣相处之时的尺度,既亲密随和,又不悖君臣礼法,这般师生情谊着实令荀爽羡慕不已。
当然,仅此还不足以让荀爽如此艳羡,最让他动容乃至嫉妒的,是卢植拥有不经通报便可直入永安宫寝殿外各处殿宇的特权,这也是刘辩未察觉卢植何时已至身前的原因。
朝野间谁人不知太子最为看重己身之安危,如此特权足以彰显太子对卢植的深厚信重。
而不多时,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司空张济,以及尚书令刘陶,尚书仆射羊续五人先后而至,并太子与卢植、荀爽这两位太子傅,共八人准备考较今春被举荐的孝廉。
不过原本记录着十九名孝廉的名录经绣衣使者筛查,进入今日最后一轮考核的孝廉仅余九人。
河间相王芬因渎职举荐两名不孝庸才为孝廉而被抓捕,另有四名二千石太守、国相被罢免。
“宣,汝南郡和洽,字阳士;汝南郡许靖,字文休;丹阳郡朱治,字君理;乐安郡国渊,字子尼;下邳郡陈登,字元龙;陈留郡路粹,字文蔚;陈留郡阮瑀,字元瑜;北地郡傅巽,字公悌;姑臧郡贾彩,字才和,入殿!”
随着赵祐那略有些尖细的嗓音传去殿宇,这最后的九名孝廉也悉数进入了永安宫的正殿,进入了太子和三公、尚书台的视线中。
“这是《太史公记》?”
永安宫正殿中,卢植轻声发问。
彼时,刘辩正津津有味地阅览着手中的竹简,沉浸在这一卷文字的海洋之中,就连卢植的到来都没有觉察到。
卢植的声音入耳,刘辩先是一怔,随即缓缓抬起头,目光从竹简上移开,神色间带着几分专注被打断后的恍然,微微颔首道:“这是当年太史公外孙杨恽献给中宗皇帝的《太史公记》原稿,未作删减。”
罢,刘辩将这卷《太史公记》轻轻放在一旁的案几上,身子往后靠了靠,右手轻轻抚着下巴道:“虽其中个别之处稍有偏颇,然以史为鉴可明兴衰更替,孤还是颇为喜欢这本《太史公记》的。”
言罢,刘辩抬手向一旁侍立的高望轻轻一招,高望会意,端来一盏蜜水与一盘自冰鉴中取出并切块的瓜果置于卢植身前的桌案上,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道:“可惜卢师与蔡伯喈、马翁叔三人如今政务缠身,已无暇前往南宫东观编修《汉记》了。”
《汉记》是安帝永宁年间,邓太后下令修撰的国史,涵盖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以及南单于、西羌传和地理志等篇幅,因其修撰于南宫东观,故又称《东观汉记》。
八年前,时任光禄大夫的马日磾,与时任议郎的蔡邕、杨彪、卢植等人主动向刘宏请缨续修《汉记》。
闻言,卢植神色间闪过一丝感慨,缓缓跪坐在支踵上,跪坐着微微拱手谢恩,看向那盘仍散发着寒气的瓜果,随即伸出手,直接抓起一块送入嘴中,冰凉甘甜的汁水瞬间在口腔中散开。
卢植微微眯起双目,脸上露出一阵惬意的神情,仿佛那汁水驱散了些许暮春时节的暑气,紧接着他轻轻叹了口气,笑道:“奈何如今贤太子当朝监国,老夫与蔡伯喈、马翁叔自然无需再修史了。”
刘辩微微摇头,嘴角轻轻抿起,露出一抹略带调侃的轻笑,道:“卢师何时也学会这般阿谀之语,当罚!”
卢植闻言,微微歪着头,略作思索,旋即笑谓太子道:“那就罚臣今夜饮酒一石吧,臣家中御赐的龙潭黄酒恰好饮尽,殿下再匀臣几坛如何?”
“想得美。”
刘辩白了卢植一眼,突然想起前两日卢植的夫人入宫恳请他这位太子劝卢植饮酒节制之事,甚至请求他直接下旨禁止卢植饮酒,心中暗自思忖,即便他没有应下,更不可能下旨干涉臣子饮酒之事,但也不能助长卢植放纵饮酒吧。
随后而至的太子少傅荀爽,刚踏入殿内,目光便在卢植与太子身上。
只见卢植与太子谈笑风生,卢植时而开怀大笑,身体微微前倾,太子也是面带笑意不时点头回应,二人全无君臣之态,反倒似一对寻常忘年交。
荀爽见状,心中略微有些吃味,一丝妒意悄然涌上心头。
随着太子与卢子干相处日久,君臣二人似乎寻到了一个君臣相处之时的尺度,既亲密随和,又不悖君臣礼法,这般师生情谊着实令荀爽羡慕不已。
当然,仅此还不足以让荀爽如此艳羡,最让他动容乃至嫉妒的,是卢植拥有不经通报便可直入永安宫寝殿外各处殿宇的特权,这也是刘辩未察觉卢植何时已至身前的原因。
朝野间谁人不知太子最为看重己身之安危,如此特权足以彰显太子对卢植的深厚信重。
而不多时,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司空张济,以及尚书令刘陶,尚书仆射羊续五人先后而至,并太子与卢植、荀爽这两位太子傅,共八人准备考较今春被举荐的孝廉。
不过原本记录着十九名孝廉的名录经绣衣使者筛查,进入今日最后一轮考核的孝廉仅余九人。
河间相王芬因渎职举荐两名不孝庸才为孝廉而被抓捕,另有四名二千石太守、国相被罢免。
“宣,汝南郡和洽,字阳士;汝南郡许靖,字文休;丹阳郡朱治,字君理;乐安郡国渊,字子尼;下邳郡陈登,字元龙;陈留郡路粹,字文蔚;陈留郡阮瑀,字元瑜;北地郡傅巽,字公悌;姑臧郡贾彩,字才和,入殿!”
随着赵祐那略有些尖细的嗓音传去殿宇,这最后的九名孝廉也悉数进入了永安宫的正殿,进入了太子和三公、尚书台的视线中。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0/14894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