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三十三章:董卓:我爱死他(吕布)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董卓:我爱死他(吕布)了!

推荐阅读:指尖浮生恐怖红包群将军万福篮球上帝云起列车梦境探险家奇遇未来重生宝瞳:商女的辉煌谜案追凶修仙大学

    在确定了出征的决议之后,朝堂之上气氛依旧凝重,朝议的性质遂朝着“平叛”这一初始目标持续推进。
    首要之事便是确定从征名单。
    尽管太子此前已示意右将军董卓前往凉州,左将军皇甫嵩奔赴并州,但如此安排终究仍有待商榷。
    皇甫嵩与董卓皆为凉州人氏,但安定皇甫氏于凉州历经数代积累的名望,远非骤然崛起的暴发户董卓所能企及。
    因此就政治影响力考量,皇甫嵩似乎更合适担任凉州平叛主将一职。
    但董卓的右将军府里,诸如李傕、郭汜、樊稠、华雄等一众部将皆为凉州人,对凉州地理了如指掌,而且董卓及一众部将多次参与过平定羌乱,在凉州胡汉百姓心中也有着赫赫威名。
    故而在军事影响力方面,董卓相较于皇甫嵩更具优势。
    原本刘辩计划让二人一同出征,如此便能在政治与军事两方面同时占据优势。
    但倘若必须二选一,究竟谁更适合平定凉州叛乱,也是着实难以抉择。
    念及此处,刘辩眉头紧皱,手指轻轻敲击着高望令人更换的新桌案,眼神中满是思索。
    “殿下,臣闻右将军曾任并州刺史,当对并州情形应有所了解,较之左将军,似乎更适合担任并州平叛主将一职。”
    见太子陷入思索,逢纪突然开口提醒道。
    闻言,刘辩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眼也是眼前一亮,道:“元图所言有理!”
    二选一的情况下,既然选不出最为合适的凉州平叛主将,那就选出最为合适的并州平叛主将便是!
    董卓曾被袁隗举荐担任并州刺史,虽然只是在担任河东郡太守之时遥领并州刺史的荣官,但多少也对并州内情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董卓成了平定并州匈奴叛乱的首选。
    皇甫嵩平羌胡、董卓平匈奴,目下看来是于大局而言最为合适的选择。
    不过,董卓听闻这一决议后,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谁不想衣锦还乡呢?
    设想身为右将军的他,率领数万大军浩浩荡荡荣归故里,与乡人和旧时结交的羌胡豪帅相见,听他们夸赞“董君雅的儿子真有出息”,那该是何等令人向往的场景!
    但董卓很快便从遗憾的情绪中走出,调整好了心态,因为太子允许他们自主点将!
    眼瞅着这一名名猛将在他眼前晃悠,董卓不禁搓了搓手,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容。
    这可远比那些羌胡、匈奴和西域的舞姬一块儿在他面前搔首弄姿、卖弄风情,还要让他心痒难耐。
    董卓有三大好,一好美人,二好骏马,三好猛将!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美人他是不缺的。
    至于骏马,自有凉州羌胡豪帅进献。
    唯独猛将,见过华雄,他便觉得樊稠的武艺算不得什么,见过李傕,他又觉得华雄略逊一筹。
    而见了吕布,他才真是惊为天人!
    世上竟能有如此骁勇的猛将!
    角抵、骑战、射术样样绝伦,他可真是爱死吕布了!
    “殿下,臣想借调越骑校尉从征!”
    董卓毫不掩饰看向吕布的热切目光,向着太子俯身行礼道。
    刘辩闻言微微一怔。
    先是王允后是董卓,吕布与这两人的缘分确是有些奇妙了,而他若是没记错,丁原现为并州太原郡太守?
    想到这里,刘辩不由面露异色。
    董卓见太子久未回应,以为太子不舍吕布。
    不过想来也是,吕布这般骁将,太子舍不得放人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于是继续恳求道:“殿下,吕校尉乃是并州人,熟悉地利民情,是故臣请向殿下借调吕校尉从征。”
    “准了。”
    刘辩轻轻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同意了董卓的请求,令他欣喜不已,而后又看向皇甫嵩,嘴角微微上扬道:“义真呢?”
    “殿下麾下皆为能征善战的骁将,臣听殿下分派便可,只是……”皇甫嵩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右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胡须,略作迟疑,缓缓道,“殿下,臣想为右将军举荐一人,然此人曾因获罪而便废为庶人。”
    “何人?”
    刘辩微微侧目,目光中带着一丝好奇。
    自阎忠之事后,皇甫嵩虽晋升左将军,封瓦亭侯,食邑一千户,却变得愈发谨慎微,连乡党都不敢轻易举荐。
    左将军府编制下的属官数目,在有开府之权的官员中也是最少的,而今日皇甫嵩竟要为他口中“因罪贬为庶民”之人举荐?
    “前护匈奴中郎将,臧旻!”
    刘辩眉头紧蹙,臧旻此人他亦曾有所耳闻。
    臧旻为徐州广陵郡射阳县人,孝桓皇帝时,初为徐州从事,辟司徒府,除雍奴令,熹平初拜吴郡太守、扬州刺史,迁使匈奴中郎,议郎,转长水校尉,历任中山、太原太守,后迁护匈奴中郎将。
    臧旻美姿容,有威仪,于护匈奴中郎将任上令南匈奴夙怀其恩,但就军事而言,臧旻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熹平六年(177年)八月,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臧旻率南匈奴呼微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
    结果三万骑连檀石槐的主力都未曾见到,便被檀石槐麾下三部大人及各帅众大败,不仅丢了旌旗、符节和辎重,就连部队也几乎是全军覆没,三路大军三万余人最终只逃回百余人。
    战后,夏育、田晏和臧旻三人皆被下狱,念及三人旧日功勋,最终未曾斩首,但悉数贬为庶人。
    “殿下,昔年臧子秋虽一时兵败,却并非庸弱无能之辈,南匈奴深慕其威德,且其人熟知南匈奴之事,定能为朝廷建功!”
    见皇甫嵩难得如此为他人求情,刘辩自然也不会驳了他的面子,但即便是起复臧旻,他也不可能复其中郎将之职,只以护匈奴校尉之职从征。
    而后经过一番议论,平叛的事宜终于正式敲定了章程,这或许也是后汉自光武皇帝后朝廷行政效率最高的时刻。
    简而言之,皇甫嵩和董卓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在太子的支持下,三公九卿各府衙对二人所请,无有不允!
    以左将军皇甫嵩为主将,左将军府长史梁衍为军长史,太子仆荀彧为军主簿,太子中庶子荀攸为参军,太子门大夫刘繇为护军司马,太子洗马傅燮为军监,太子舍人韩约为辎重御史,节制屯骑校尉孙坚所部、长水校尉刘备所部,羽林左骑曹仁所部以及步兵校尉高顺所部,征募三辅良家子两万,三河良家子四万,共计六万人,诈称二十万大军入凉州平叛!
    以右将军董卓为主将,右将军府长史李儒为军长史,太子中庶子卫觊为军主簿,太子中庶子审配为参军,太子洗马刘岱为护军司马,太子庶子逢纪为军监,太子舍人陈群为辎重御史,节制越骑校尉吕布所部,羽林右骑夏侯渊所部,征募三河良家子四万,诈称十万,入并州平叛!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0/14893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