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767章 预防犯罪

第767章 预防犯罪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成立公安委和国安委,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对安全力量的整合,确定锦衣卫在这方面的权力。
    接连几起通虏案,让朱由检认识到安全力量需要整合,给锦衣卫更大的权力。
    袁可立、孙承宗对辽东战事的看重,也让他从中觑到了机会。认为可以在这个有利的形势下,让他们同意成立国安委。
    至于公安委的事情,则是朱由检从山西官场三年被清洗三次察觉到:
    地方吏治现在很不乐观,他在朝廷制定的政策再好,地方也有可能视为空文。他必须做好地方形势恶化、民变四起发生动乱的准备——
    公安委就是加强地方治安、扑灭小股盗匪的,争取把各地的盗匪消灭在幼苗状态,不给他们壮大的机会。
    同时,他还决定加强锦衣卫的情报工作,和各地监督太监一起,监察地方官吏。
    如果地方形势变得更坏,他要靠搜集到的情报,清洗地方官吏。
    为此,他向郑士毅道:
    “朝廷的情报力量,同样需要整合。”
    “锦衣卫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情报工作,就以你为主官,东厂提督和皇资委宣传委员为副主任,组成情报信息委员会。”
    “锦衣卫可通过东厂向内廷各监求助,让你们提供情报,在企业中为情报人员安插身份,紧急支取经费。”
    “各地镇抚司可吸纳监督太监加入地方情报信息委员会,同样提供帮助。”
    这个任命,让郑士毅喜出望外。因为皇帝明确他是情报委的主官,东厂提督都要协助。
    这和以前锦衣卫从属东厂的情况相比,几乎称得上调个儿。他必须把握好机会,不让锦衣卫再被东厂压过去——
    在王文政确定接任东厂提督后,郑士毅知道皇帝对王文政这个潜邸太监的信任,远非之前的王永祚可比。
    东厂在王文政的带领下,很可能恢复以往的威势。
    所以锦衣卫很多高层,都担心锦衣卫的地位会下降,再次沦为东厂的附属。
    如今皇帝明确东厂提督为副,总算免去了他们的这个担心。
    至于内廷各监对锦衣卫提供帮助的事情,其实已经在进行。因为锦衣卫同样在帮助内廷企业,帮他们扫清障碍。
    现在有了皇帝的命令,锦衣卫在请求其他内廷衙门协助时,会更理直气壮。还可以通过东厂提督,对他们提出要求。
    所以郑士毅在得到这个任命后,比之前成为国安委的主官还高兴。他感觉自己的地位真的在全面提高,成为内外廷都不能忽视的人。
    这还不止,朱由检继续下令道:
    “除了内廷之外,朝廷礼部的礼乐司出版厅、兵部宣教司、参谋部职方司、太仆寺邮政总署等衙门,都有搜集情报、传递信息的职责。”
    “这些衙门的官员也要吸纳入情报委,让他们提供协助。”
    “情报委要负责好情报信息搜集、以及舆论控制,对公众人物的监察,也是重中之重。”
    “你们的目标就是,争取为每个官吏和公众人物,都建一套档案。并且对重要人员,摸清他们的关系。”
    “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公安委和国安委提供协助,情报委也要对两个委员会提供情报支持。”
    叮嘱他们要通力合作,不要相互拆台。朱由检为了减少锦衣卫的内耗,又下令道:
    “南司房负责锦衣卫内部管理,其中人员考核,可谓重中之重。”
    “今后要建立考核监察委员会,对锦衣卫内部人员定期考核,并且随时监察和抽查考核,接受三法司和其他官民的检举。”
    “对锦衣卫有监督职责的东厂和都知监,会派人加入考察委。”
    “锦衣卫中高层迁转,必须经过考察。”
    “卫尉寺高层官员迁转,还要邀请兵部、刑部的官员参与。”
    “考察不过关的,一律冻结迁转。”
    这无疑是加强南司房的力量,对锦衣卫实行更严格的管理。
    毕竟朱由检是打算对锦衣卫大用的,不能放任他们成为新的危害。
    众多锦衣卫高层闻言,心中顿时肃然。
    知道皇帝对他们看重是看重,要求同样更严。
    作为皇帝的近臣,他们对当今皇帝的行事作风,早已有所了解。
    当今皇帝如果看重某个人,对他的要求一定更高,绝不会因为宠信,就会让其妄为。
    郑士毅、刘侨这些人,基本都被皇帝折腾过,通过皇帝考验的,才一直留在了锦衣卫。
    ——
    公安委、国安委、情报委、考察委的设立,是对锦衣卫力量的一次整合,将之前分散成条块的力量,通过设立委员会这个协调机构形成合力。
    而且四个委员会不止有锦衣卫的人员,还有其他衙门的官吏。锦衣卫能通过这个平台,调动相关力量。
    今后,锦衣卫的触角会越来越长。并且和朝廷机构加强交流,成为朝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殿中的锦衣卫高层都是有见识的,甚至有很多人祖上是高官。他们都知道这样下去锦衣卫表面上没有天启年间强势,实际却可能更有权力——
    天启年间的锦衣卫,能够奉命抓捕官吏、还能用立枷等酷刑在诏狱中整死人。
    但是他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却很难得到其他衙门配合。甚至拿着旨意,都可能被地方官员抗旨不尊。
    现在的锦衣卫则不然,他们明面上没有天启年间强势,甚至连诏狱都很少羁押官吏。
    但是通过情报和安保力量,他们却能让很多官吏产生敬畏。
    四个委员会成立后,更是可以通过委员会的委员,调动其它衙门的官吏。
    可以说,对于锦衣卫高层而言,他们的权力产生了一次飞跃。这些人能通过委员会这个平台,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同时,这对锦衣卫高层的要求也很高,朱由检希望他们能完成交待的工作,而又不仗着自己的信任,在外面肆意妄为。
    他问郑士毅道:
    “郑掌印,你负责国安委和情报委,都是锦衣卫的重要工作。”
    “你来说说这两个委员会怎么组建,现在的任务是什么?”
    郑士毅听出皇帝是在考验自己,脑海中转了一下,回道:
    “臣会请王公公和曹公公帮助,以情报部的名义组建情报委。”
    “枢密院各部想必会鼎力支持,臣再请求袁枢密帮忙,在枢密院建立国安委。”
    “两个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明年的辽东之战提高情报信息支持、做好用间和反间工作。”
    这个成立顺序,和朱由检之前设立四大委员会的顺序并不同。但是朱由检却点头认可,认为郑士毅考虑很周全。
    情报部在枢密院中虽然只是挂名,却已经让枢密院各部适应它的存在。郑士毅以情报部的名义组建情报委,吸纳其他衙门的官员进入。枢密院各部对此不会排斥,甚至会积极加入情报委,以图在情报部中获得影响力。
    与之相比,国安委的成立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是让其他各部配合,在国家安全方面配合情报部。它完全是锦衣卫发挥影响力的平台,要求各部协助。
    如果不是接连发生通虏案,枢密同知袁可立又对明年的辽东之战非常重视。估计枢密院各部不会轻易同意加入国安委,至少需要锦衣卫拿出诚意来。
    所以,朱由检对郑士毅先成立情报委给甜头、再成立国安委提要求很认可,认为他适合与其它衙门协作,是一个合格的主官。
    勉励几句之后,朱由检又看向刘侨,问他道:
    “公安委在境内的任务要更重,工作也很琐碎。”
    “刘卿打算从哪个地方着手,开展公安委的工作?”
    刘侨在方才郑士毅回答时,已经思虑过这件事,闻言当即回道:
    “臣打算以迎接明年的会试为由,在京城开展一次严打,整治京城的治安,为进京赶考的士子做好安全工作。”
    “如此各个衙门必然鼎力支持,谁若故意阻挠,可以发动舆论责问他们。”
    这个办法,让朱由检击掌叫好,夸赞道:
    “刘卿如此重视士子的安全,天下士人定然会感谢你。”
    “有他们在报纸上发声,不愁舆论不支持。”
    “你能认识到舆论的力量,将来有资格去情报委任职啊!”
    这番夸赞看似无意、又似是有意提起。一众锦衣卫高层都是望向刘侨,认为他是下一任锦衣卫掌印的有力候选人——
    毕竟现在的锦衣卫最重要的就是情报工作,四大委员会中,也数情报委和其他三个委员会的关联最密切,为他们提供情报支持。
    可以说,现在的锦衣卫工作,就是以情报为核心。
    刘侨现在就是公安委的主官,将来去情报委任职,不是主官是什么?
    成为情报委的主官后,自然会担任锦衣卫的掌印。
    所以,刘侨的心情更加振奋,又说道:
    “除了和太府寺合作成立的税警总队外,臣还打算和太仆寺合作,以安全学堂警察学院交通专业的学生为核心,成立交警总队。专门负责道路、驿站的安全工作,让各地士子能够顺利进京。”
    “太仆寺和内府监的车行,也会向士子提供车辆,方便他们的出行。避免因为出行受阻,影响到了考试。”
    这让朱由检更是赞许,因为刘侨注意到了自己在安全学堂设立的交通专业。这本就是他为交警的成立准备的,如今刘侨注意到,让他很是欣慰:
    “卿能想到交警之事,当真是用心了。”
    “道路上的事情,确实需要交警,否则交通指挥、保证道路畅通。”
    “尤其是铁路上面,要和铁道卫合作,做好治安工作。”
    “将来铁路沿线、尤其是车站附近人流众多,一定是坑蒙拐骗、偷盗抢劫的高发地带,治安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让民众不满意。”
    这是他鉴于后世在车站容易被盗被骗,特意提到的事情。
    刘侨对此虽然没有多少概念,但是想想运河码头的混乱,就知道车站如果像运河码头一样人流众多,必然会产生很多事。
    所以他向皇帝道:
    “臣在严打时一定会对这些人严格打击。”
    “对于屡教不改的惯犯,臣申请流放海外。”
    朱由检颔首应许,说道:
    “对于被定罪过又再犯的惯犯,可以前罪并论。能够流放的就流放出去,发给海外卫所做军户,严格管束他们。”
    “够不上流放的,也可以强制移民,让他们自己选个海外卫所做军民户,或者给藩属国做子民。”
    “大明不允许这类人渣存在,不能让他们扰乱治安。他们如果在海外再犯,就连回来探亲都不允许。”
    这个惩罚,可谓非常严厉。因为海外直到现在都被很多人视为畏途,视为九死一生的危险之地。
    发往海外卫所做军户,和充军流放无异,甚至比这惩罚还要重,因为充军流放还有可能遇赦回来。
    甚至,朱由检为了预防犯罪,压制某些人只犯一次的侥幸心理,又下令道:
    “让刑部拟个法案,对偷盗、抢劫、绑架、诈骗、哄抢、盗墓这类想要不劳而获、主观堕落的恶劣案件,施加附加惩罚。每年都从犯罪的人当中,抽选一些人强制移民,逼他们去海外劳作。”
    “视罪行轻重和过去的犯罪年份,安排不同权重,每年都要有一定比例的罪犯被迁移出去。”
    “抽选办法和国会商议,争取尽量公平公正,仿照金瓶掣签法,让犯罪的人自己抽选。”
    “抽签过程要对民众公开,警示他们不要触犯法律,做好预防犯罪!”
    刘侨听到这里感觉有些麻了,因为皇帝提出的办法比他苦思冥想的还要严密。
    和罪犯接触较多的他,知道这种抽签虽然不会对所有罪犯施加惩罚,其实却很有威慑力。因为它可能落在每个人头上,让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强制移民。
    民众看到之后,也会降低侥幸心理。知道不想被强制移民的话,就最好不要犯这些罪。
    这对预防犯罪来说,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作用,降低恶劣堕落案件发生的比例。
    对卫尉寺来说,自然同样是好事,能够减轻治安方面的压力。
    他决定要好好研究如何预防犯罪,找出更多有效的办法,让皇帝刮目相看,相信他的能力。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0/20923/73268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