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同乡
推荐阅读:战龙归来林北苏婉、牧者密续、大造化剑主、人住超神,渣在诸天、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林北林天策、谍海孤雁、都市无敌战神、军婚七年不圆房,她提交离婚申请、
魏源合上手中的报纸,目光平静却透着几分深意。“他们也给你送这些东西了?”他转头问向身旁的徐寿。
徐寿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的微笑:“报纸每期都按时送来,还有这些课本,据他们说这已是精简版,原版从不对外示人。”
魏源轻轻叹息,感慨道:“他们也给我送了,还邀我去做他们科学院的祭酒。”
徐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赶忙问道:“魏公作何打算?”
魏源神情黯然,轻轻摇头:“我已垂垂老矣,身体孱弱不堪,且心灰意冷久矣。”
继而又自嘲道:“想那汉昭烈帝邀请诸葛孔明,不过三顾茅庐而已。我这样一个被朝廷弃用的无用之人,他们却每月来访,礼数周全至极。”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份心意都诚挚得让人动容。”
徐寿微微脸红,深有感触地点头:“我这里亦是如此。咱们这些被朝廷视作奇技淫巧之辈,在他们眼里却是如获珍宝。”
魏源凝视着徐寿,眼神笃定而坚定:“他们如今大势已成,再无人能轻易覆灭他们。雪村,现在正是去他们那里的好时机。”
徐寿坦诚相告:“我本就和同乡华若汀约好,这个月就随他们前往重庆。此番来拜访魏公,本是想问您是否愿意一同前往。”
“但既已知晓您的心意,我明日便随军情局的人去重庆,今日就算与魏公辞别了。”
魏源连忙伸手挽留:“雪村,稍等两日。西王府如此有诚意,我虽去不了,但已为他们物色了一位合适的管理人选。”
徐寿顿时来了兴致,忙问道:“敢问魏公,是何人?”
魏源微笑着,眼中闪烁着光芒:“是编撰《环瀛志略》的徐继畲徐健男。”
徐寿颇为诧异,瞪大了眼睛:“可是那位十八岁中举人,后又进士及第,朝考第一,选翰林院庶吉士的山西徐继畲?”
魏源轻轻点头:“正是!”
徐寿皱起眉头,疑惑地摇头:“我听说徐公曾任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乃封疆大吏,怎会愿意去西王府担任祭酒之职?”
魏源长叹一声,耐心解释:“雪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徐健男因道光三十年的‘神光寺事件’被弹劾丢官,又因在《环瀛志略》中称赞美利坚国华盛顿「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而遭朝廷记恨,被弃之不用。”
“他为官清廉,未置田产,如今只能靠在书院讲学维持生计。他与我志趣相投,早年便有交往。此次我邀请他来高邮的文台书院讲学,一是尽他所长,二也是挣些束修补贴家用。”
文台书院是魏源任高邮知州时所创办。虽已卸任,但他仍对书院倾注心血,故而将赋闲在家,且生活清贫的徐继畲请来任教习。
徐寿依旧眉头紧锁,心存疑虑:“徐公当过朝廷封疆大吏,此番去西王府,能否放下心结?”
毕竟在清廷眼中,西军西王府乃是叛逆。像徐继畲这种在清廷挂上号的人物,一旦加入西王府任职,就再难回头了。
魏源朗声大笑:“徐健男长期在福建任职,与各国洋人交往频繁,早对泰西诸国体制深有了解。他的《环瀛志略》记录了当今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即便我的《海国图志》也难以企及”
“且他本就对朝廷失望透顶,不然也不会在着作里说出那种授人以柄的话来。”
“他对西王府的诸多举措却是十分认可,早就想去重庆,我便派人去请他了。”
魏源缓缓走到香炉前,点燃手中最后三支香,虔诚地插入香炉中,又向佛像拜了三拜,然后带着徐寿朝家中正堂走去。
他的子女都已各自成家立业,原配也在两年前离世,如今只有一位妾室和几个老仆随他来到高邮,日子倒也清净。
两人刚踏出佛堂,刚才在门口扫地的老仆便匆匆来报:“老爷,您那位湖南乡亲又来了。”
魏源嘴角泛起笑意,轻声道:“请他进来吧,他倒是有恒心,此番正巧碰上了。”接着吩咐老仆去文台书院请徐继畲,老仆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一个中等身材、相貌普通的中年人带着一名年轻随从走了进来。他手拎着几条鲜鱼,一刀猪肉,随从背着一个书袋,手里提着些瓜果蔬菜。
他远远地就用魏源家乡——湖南邵阳的口音热情问候:“魏公,赵某又来打扰了,给您送最新一期报纸。”此人正是西军军情局参谋长赵无忌。
魏源也用邵阳话,笑着回应:“每次你来,倒是我家改善伙食之日了。”随即唤来一仆妇,将赵无忌和随从手中的鱼、肉及瓜果蔬菜收到厨房去了。
赵无忌看见徐寿,笑道:“不知徐先生也在此,您那份报纸已送到贵府上了。” 徐寿拱拱手,表示感谢。
魏源笑道:“烛晦,你倒是有心。”说罢,将两人迎进客厅。
西军开年以来难得平静,萧云骧便将组建科学院的事宜提上日程,军情局开始大规模招募人才。
像魏源、徐寿这种在中国近代史、科技史熠熠生辉的人物,自然是西王府重点邀请的对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寿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的微笑:“报纸每期都按时送来,还有这些课本,据他们说这已是精简版,原版从不对外示人。”
魏源轻轻叹息,感慨道:“他们也给我送了,还邀我去做他们科学院的祭酒。”
徐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赶忙问道:“魏公作何打算?”
魏源神情黯然,轻轻摇头:“我已垂垂老矣,身体孱弱不堪,且心灰意冷久矣。”
继而又自嘲道:“想那汉昭烈帝邀请诸葛孔明,不过三顾茅庐而已。我这样一个被朝廷弃用的无用之人,他们却每月来访,礼数周全至极。”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份心意都诚挚得让人动容。”
徐寿微微脸红,深有感触地点头:“我这里亦是如此。咱们这些被朝廷视作奇技淫巧之辈,在他们眼里却是如获珍宝。”
魏源凝视着徐寿,眼神笃定而坚定:“他们如今大势已成,再无人能轻易覆灭他们。雪村,现在正是去他们那里的好时机。”
徐寿坦诚相告:“我本就和同乡华若汀约好,这个月就随他们前往重庆。此番来拜访魏公,本是想问您是否愿意一同前往。”
“但既已知晓您的心意,我明日便随军情局的人去重庆,今日就算与魏公辞别了。”
魏源连忙伸手挽留:“雪村,稍等两日。西王府如此有诚意,我虽去不了,但已为他们物色了一位合适的管理人选。”
徐寿顿时来了兴致,忙问道:“敢问魏公,是何人?”
魏源微笑着,眼中闪烁着光芒:“是编撰《环瀛志略》的徐继畲徐健男。”
徐寿颇为诧异,瞪大了眼睛:“可是那位十八岁中举人,后又进士及第,朝考第一,选翰林院庶吉士的山西徐继畲?”
魏源轻轻点头:“正是!”
徐寿皱起眉头,疑惑地摇头:“我听说徐公曾任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乃封疆大吏,怎会愿意去西王府担任祭酒之职?”
魏源长叹一声,耐心解释:“雪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徐健男因道光三十年的‘神光寺事件’被弹劾丢官,又因在《环瀛志略》中称赞美利坚国华盛顿「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而遭朝廷记恨,被弃之不用。”
“他为官清廉,未置田产,如今只能靠在书院讲学维持生计。他与我志趣相投,早年便有交往。此次我邀请他来高邮的文台书院讲学,一是尽他所长,二也是挣些束修补贴家用。”
文台书院是魏源任高邮知州时所创办。虽已卸任,但他仍对书院倾注心血,故而将赋闲在家,且生活清贫的徐继畲请来任教习。
徐寿依旧眉头紧锁,心存疑虑:“徐公当过朝廷封疆大吏,此番去西王府,能否放下心结?”
毕竟在清廷眼中,西军西王府乃是叛逆。像徐继畲这种在清廷挂上号的人物,一旦加入西王府任职,就再难回头了。
魏源朗声大笑:“徐健男长期在福建任职,与各国洋人交往频繁,早对泰西诸国体制深有了解。他的《环瀛志略》记录了当今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即便我的《海国图志》也难以企及”
“且他本就对朝廷失望透顶,不然也不会在着作里说出那种授人以柄的话来。”
“他对西王府的诸多举措却是十分认可,早就想去重庆,我便派人去请他了。”
魏源缓缓走到香炉前,点燃手中最后三支香,虔诚地插入香炉中,又向佛像拜了三拜,然后带着徐寿朝家中正堂走去。
他的子女都已各自成家立业,原配也在两年前离世,如今只有一位妾室和几个老仆随他来到高邮,日子倒也清净。
两人刚踏出佛堂,刚才在门口扫地的老仆便匆匆来报:“老爷,您那位湖南乡亲又来了。”
魏源嘴角泛起笑意,轻声道:“请他进来吧,他倒是有恒心,此番正巧碰上了。”接着吩咐老仆去文台书院请徐继畲,老仆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一个中等身材、相貌普通的中年人带着一名年轻随从走了进来。他手拎着几条鲜鱼,一刀猪肉,随从背着一个书袋,手里提着些瓜果蔬菜。
他远远地就用魏源家乡——湖南邵阳的口音热情问候:“魏公,赵某又来打扰了,给您送最新一期报纸。”此人正是西军军情局参谋长赵无忌。
魏源也用邵阳话,笑着回应:“每次你来,倒是我家改善伙食之日了。”随即唤来一仆妇,将赵无忌和随从手中的鱼、肉及瓜果蔬菜收到厨房去了。
赵无忌看见徐寿,笑道:“不知徐先生也在此,您那份报纸已送到贵府上了。” 徐寿拱拱手,表示感谢。
魏源笑道:“烛晦,你倒是有心。”说罢,将两人迎进客厅。
西军开年以来难得平静,萧云骧便将组建科学院的事宜提上日程,军情局开始大规模招募人才。
像魏源、徐寿这种在中国近代史、科技史熠熠生辉的人物,自然是西王府重点邀请的对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517/10981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