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太实在了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房玄龄拿着绢纸,走到桌旁的烛台。他把绢纸的一角凑近跳动的火苗,火舌舔了上去。绢纸立刻卷曲,变黑,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很快化作一小撮灰烬落入桌下的铜盆里。
    房玄龄的目光落在铜盆里的灰烬上,停顿了片刻。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随即停住。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双手背在身后,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色。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风吹过枯枝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他走回桌案前,重新坐下。
    铺开一张干净的纸,拿起笔,蘸了蘸墨。笔尖落在纸上,写下几个字。
    他放下笔,等墨迹稍干,将纸仔细叠好,装入一个新的信封,用火漆封好。
    “来人。”他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守在门外的随从应声而入:“大人。”
    房玄龄把封好的信递给他:“这封信,即刻用六百里加急发出去。”
    随从双手接过信:“是。”
    房玄龄看着随从,又吩咐道:“还有一件事。你现在去县衙跑一趟,跟苏县令说,老夫想要多了解一些县里的事务。从明天起,让他每日将县中各项事务的进展,写一份简报,在申时之前送到驿馆来。”
    “是,大人。”随从领命,拿着信退了出去。
    房玄龄的视线跟着随从消失在门口,手指无意识地又在桌面上敲了一下。
    他对守在门边的另一个随从说:“去跟车夫说一声,备好马车。”
    随从躬身问道:“大人,是现在就要用吗?”
    “不,”房玄龄的目光转向窗外,“明早用。老夫打算就在这凉州城里转一转,看看。”
    房玄龄开口:“停下。”
    车夫立刻拉住马缰绳,马车在路边停稳。
    房玄龄下车,往路边铺子走。
    铺子门脸不大,进去一看,架子上摆了不少东西,还算齐整。
    “老丈,生意咋样?”房玄龄问。
    掌柜的,胡子都白了,抬头看看他,见他穿的好,赶紧站起来。
    “多亏苏县尊,还行。”  老掌柜脸上有了点笑模样。
    “哦?  他做了啥?”  房玄龄拿起架子上一个土碗,翻看着。
    “那可多了!”  老掌柜来了精神,“修了路灯,晚上亮堂。  还弄啥卫生评比,街上干净不少。  前几天还说搞‘里正评议’,让大家选管事的,婆娘都能去说话!”
    老掌柜嘴里啧啧两声,“新鲜事多着呢。”
    房玄龄放下碗,点了下头,没再说啥,转身走了。
    之后几天,房玄龄白天在驿站,看苏沐送来的东西,
    有时候也坐上车,在城里村里转转。
    苏沐送来的东西,写的挺细,一条一条的,数也清楚,城里修了啥,治安咋样,田地水渠咋弄,还有新弄的那些事,像那个“里正评议”准备的咋样,都写着。
    房源县村里。
    村口大槐树下,人不少,挺热闹。
    空地上放了几排长凳,坐满了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
    这是在弄“里正民主评议”。
    县衙来的人站在前面,拿着本子,念着啥,像是评议的规矩,还有选的人的名字。
    人群后面,几个穿着绸缎的男人聚在一处,其中一个胖员外压低声音,脸上的肉抖了抖:“这算什么事?让泥腿子和婆娘来定里正?老祖宗的规矩呢?”
    旁边一个瘦高个扯了扯他的袖子,朝前面县衙小吏的方向努努嘴:“王兄,小点声,人盯着呢。”
    胖员外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前面空地上,县衙小吏清了清嗓子,扬声道:“下一位,张老三,上来说说你的打算!”
    一个黑瘦汉子站起身,两只布满老茧的手不停地互相搓着,走上前面空地。
    “俺……俺嘴笨,说不好。”他声音有些发紧,“俺就想,当里正,得一碗水端平,不能向着自家亲戚。村西那条水渠,该修了,开春用水前得弄好。还有东头那片荒坡,不能让它就这么荒着……”
    他说话有些断断续续,但底下有人听着直点头。
    “老三说得实在!”
    “对,去年俺家挑水,他家小子还帮了把手!”
    后面又有几个人上去说了。有人话说得漂亮,有人还是讲实事。
    坐着的妇人堆里也在小声交头接耳,一个嗓门大的婆娘忽然站起来喊:“李二麻子!你要是当了里正,往后放水浇地,你敢不敢说不先顾着你家那几亩?”
    被点名的李二麻子脸膛一下子涨红了,支吾着:“俺……俺不敢!俺保证公道!”
    最后是投豆子计数。识字的自己投,不识字的由小吏问过之后代投。
    小吏把装着豆子的瓦罐一个个摆出来,大声唱着名字和豆子数。
    人群伸长了脖子看。
    最后,小吏敲了敲桌子:“好了!结果出来了!张老三,三十五颗豆!老秀才,三十颗豆!”
    底下响起一片嗡嗡声,夹杂着几声叫好。
    那个叫张老三的汉子愣在原地,手还互相搓着。老秀才捋了捋胡须,对着周围拱了拱手。
    后面那几个穿绸缎的男人互相看了一眼,那个胖员外脸色更难看了,甩了下袖子,转身就走。其他人也跟着默默离开了。
    王员外几个人看着结果,脸色铁青,拂袖而去。
    人群却爆发出欢呼声。
    房玄龄派去观察的人,将这一切详细记录下来,送回了官驿。
    长安城郊,皇家试验田。
    春风吹过,田垄间能看到一层浅绿。
    按《水稻种植六法详要》弄出来的秧苗,在苗床里活了,细叶子往上长。
    李淳风蹲在田埂上,眼睛盯着那片绿。他身上是沾了泥的旧官服,这几个月人瘦了些,脸也黑了。
    风里有泥土和草的味道。
    几个司农寺官员在他后面小声说话。
    “看着是活了。”
    “活是活了,伺候起来费劲。多少人看着?那保温的草席子,换了多少回?”
    “跟以前撒种比,费事多了。”
    旁边几个老农揣着手,远远看着,没说话,眼神里还是不怎么信。这苗看着软塌塌的,真能长出千斤粮?
    李淳风没管后面的人说什么。他伸手,轻轻碰了下苗叶尖。
    太嫩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8/18873/66436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