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呦,停马场啊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这玩意儿好是好,就是太费工夫了。”一个老农还是忍不住嘟囔,“还得翻腾……”
    “不翻腾,里头的热散不出来,外头的料沤不透,肥力就差一大截。”苏沐解释道,“多费点力气,到时候地里多打粮食,划算不划算?”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这几个堆肥场只是开始,各村都要学着弄。垃圾、粪便、烂菜叶子,都是宝贝,不能浪费了。”
    管事连连点头:“县尊放心,小的们都记下了,保证按时翻堆。”
    凉州城里。
    房玄龄这几日过得颇为滋润~
    自打发现城中那些新奇吃食后,他便有些控制不住。
    第一日,他在东市街角发现一家挂着“三碗倒奶茶”招牌的小铺子。
    名字古怪,好奇心驱使下买了一碗。
    温热的奶茶,用陶碗装着,奶皮子浮在上面,入口醇厚,带着淡淡的茶涩和说不清的香料味,跟长安喝的那些清茶完全不同。
    “这……这口感,倒是别致。”房玄龄喝完一碗,意犹未尽,又要了一碗。
    第二日,他又溜达到西市,看到有人推着小车卖一种叫“神仙跳冰酪”的东西。
    白瓷碗里,碎冰混着浓稠的酸酪,上面还撒了红红绿绿的果干碎。
    大冷天的吃冰?房玄龄皱了皱眉,但看买的人不少,也跟风来了一份。
    第一口下去,冰得他一个激灵,牙齿都快冻住了。但随即而来的是冰凉后的酸甜,果干的韧劲和酸酪的绵密混合在一起,滋味奇妙。
    “嘶……痛快!”他吃完半碗,感觉五脏六腑都被洗涤了一遍。
    接下来的几天,房玄龄每天的日常除了看苏沐送来的简报,就是在城里各处寻觅这些“新奇吃食”。
    “三碗倒奶茶”喝了,“神仙跳冰酪”吃了,还有什么油炸的果子、抹了怪酱的烤饼……
    他的随从看着自家大人一天几趟地往嘴里塞东西,脸上表情越来越担忧。
    终于,在连续“品鉴”了五六日后,房玄龄病倒了。
    不是什么大病,就是肠胃受不住这般折腾,上吐下泻,浑身发软。
    驿馆的房间里,房玄龄脸色蜡黄地躺在榻上,旁边放着一个铜盆。
    “大人,您这几日……吃得太杂了。”随从愁眉苦脸地递过一杯温水。
    房玄龄虚弱地摆摆手,连说话的力气都没多少。
    随从赶紧去请了城里的大夫。
    大夫是个山羊胡老头,背着药箱,进来望闻问切一番,捋着胡子道:“这位老客,是饮食不节,伤了脾胃。凉州水土寒凉,外来之人肠胃本就娇弱,切不可贪食生冷油腻之物。”
    开了几服温中健脾的汤药,嘱咐了几句饮食禁忌,老头收了诊金便走了。
    房玄龄喝了药,躺在床上哼哼唧唧。
    “把苏县令今日送来的简报拿来。”他有气无力地吩咐。
    随从赶紧把简报呈上。
    房玄龄靠在枕头上,展开简报。前面都是些常规事务的进展,修路、清淤、治安巡查……
    看到后面,他眼睛微微睁大了一些。
    “拟在城东、城西各建一处‘停马场’,规范车马停放,划分区域,设专人管理清扫,以改善城中交通拥堵、马粪遍地之状……”
    停马场?
    这是什么新名堂?
    他想起这几日在城中闲逛,确实看到不少车马随意停在路边,有时甚至堵住半条街,地上也确实随处可见马粪驴尿,气味难闻。
    这个苏沐,脑子里怎么总能冒出这些新点子?
    “去……去跟苏县令说一声,”房玄龄喘了口气,“老夫对这个‘停马场’颇感兴趣,待身体好些,想去看看他们如何规划选址。”
    “是,大人。”随从应道。
    房玄龄放下简报,闭上眼睛,脑子里却开始琢磨这个“停马场”的可行性。集中管理,专人清扫……听起来确实能解决不少问题。
    官道之上,烟尘滚滚。
    李世民坐在马车里,车窗帘子掀开一角。
    离开长安已有多日,队伍一路向西,早已过了岐州地界。
    沿途所见,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关中腹地还好些,越往西走,景象越是萧条。
    田地大多干裂,有些地方去岁的水患痕迹还未完全消退,冲毁的房屋残骸歪斜在地头。
    路过的村镇,市面冷清,行人稀少。
    偶尔见到几个百姓,也是面黄肌瘦,眼神黯淡,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破旧衣裳。
    一阵风吹过,卷起路边的尘土,呛得人睁不开眼。
    “陛下,外头风沙大,把帘子放下来吧。”杜如晦轻声说。
    李世民没动,眼睛还看着窗外那片黄土地。
    “克明,你看看,”他嗓子有点哑,“朕的百姓,就过着这样的日子。”
    杜如晦顺着他看的方向望过去,远处有几个人影,弯着腰在地里抠搜着什么,动作慢得很,看着没啥力气。
    “这地方去年旱,还闹了蝗虫。官仓里的粮食也十分紧张,老百姓日子确实难。”杜如晦实话实说。
    李世民把视线收回来,伸手把车窗帘子“啪”地一声放下了。
    车里一下子暗了不少。
    他想起房玄龄信上写的凉州:老百姓住得安稳,买卖也开始起来了,还有什么“里正评议”,一些更为奇怪的种地法子。
    马车轱辘压着干土路,咯噔咯噔往前走。
    这时候的凉州城门口,苏沐正领着几个衙役和工匠,对着城门边上一块空地指手画脚。
    “就这里,地方够大,离主干道也近。”苏沐用脚在地上画了个大致范围,“入口设在这里,出口在那边,形成一个单向流动,免得堵塞。”
    “这边,划分出大型车马区,那边,是小型驴车和私家马匹区。”
    “地面要硬化,铺上碎石或者三合土,方便清扫。”
    “旁边再挖几条排水沟,接入城里的排污渠。”
    “围栏……”苏沐想了想,“先用木栅栏围起来,派人看守,进出登记,收一点点管理清扫的费用,不多收,能维持日常运转就行。”
    凉州城门边,尘土飞扬。
    苏沐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比划着,唾沫星子横飞。
    “入口在这儿,宽敞点,马车好拐进来。”
    “出口搁那边,出去就上主路,别绕。”
    “中间划线,大车、小车、私家马,各停各的位。”
    几个衙役和工匠围着他,脑袋点得像啄米鸡。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8/18873/66436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