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什么是风火小哥?
推荐阅读:重生后,我被按头结婚、奋斗在大明、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从绿色进化、穿书有福利、白金之躯、戾后重生、偷偷养只小金乌、炼妖御使、凤凰羽、
“抓药?”苏沐一挥手,“天都这么黑了,药铺指不定关门了。再说,这一来一回,多耽误事。”
他扭头看了一眼那个站在门口的小厮:“你先等等,别去了。”
小厮停在原地,看看床榻上的房玄龄,又看看苏沐,脚下没动。
房玄龄眉头又皱紧了,看着苏沐:“苏县令,这……药不赶紧吃上,我这肚子……”
“房公,您这就不懂了。”苏沐脸上带了点笑意,身子往前凑了凑,声音也放低了些,“咱们这儿啊,现在有新东西治这个。”
“新东西?”房玄龄眼皮抬了抬,身子也稍微动了动,似乎想坐起来点。
“对!”苏沐打了个响指,“叫做‘快马外送’!”
“快马……外送?”房玄龄咀嚼着这个词,感觉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就有点懵。
送什么?往哪儿送?
“这么跟您说吧,”苏沐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科普,“咱们县里,现在搞了个便民服务。每隔大概……嗯,五百米吧,就设一个点。”
“点?”
“对,点!每个点都有一个待命的小伙子,骑着快马。他们的名号,统一叫‘风火小哥’!”苏沐说得眉飞色舞。
“风……风火小哥?”房玄龄嘴角抽了抽,这名号,怎么听着有点……江湖气?
“没错!风一样的速度,火一样的热情!”苏沐继续解释,“您看啊,您现在需要药,对吧?”
房玄龄点点头。
“您只需要让您这小厮,拿张纸,写清楚要什么药,或者拿着之前的药方子也行,再写上咱们这后宅的地址。”
“然后呢?”
“然后,让他出门,随便找个街口,或者人稍微多点的地方,喊一声‘风火小哥’,或者看到穿着特定号服、牵着马的小哥,直接把纸条和钱给他就行。”
“特定号服?”
“对,统一服装,好认!胸前一个‘风’,背后一个‘火’,贼拉风!”苏沐比划着。
“那小哥拿了钱和纸条……”房玄龄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
“他立刻就上马,嗖——”苏沐做了个飞驰的手势,“直奔药铺!药铺那边我们都打过招呼了,优先接待风火小哥。抓了药,再嗖——一下,给您送回来!保证又快又准!”
这……这简直闻所未闻!
“不光是送药。”苏沐看他那震惊的表情,心里暗爽,继续加码,“想吃点啥,宵夜?城南老王家的馄饨,城北李记的羊汤,只要铺子还开着,写清楚,风火小哥都能给您送来!”
“吃的也行?”
“当然!包括您今天喝的那奶茶,要是铺子没关门,想喝了,喊一声风火小哥,热乎乎就给您端来了!”
房玄龄彻底被镇住了。
他活了大半辈子,官居宰辅,什么场面没见过?
可这种……这种细致到跑腿送饭送药的服务体系,还是头一回听说。
他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小厮跑到街口,把写着“急需止泻药一副,速送县衙后宅中书令公处”的纸条递给一个胸前写着“风”背后写着“火”的骑马小哥,那小哥接过钱和纸条,一夹马腹,绝尘而去……
这画面感……太强了!
“这……这得多少人手?多少马匹?花费岂不巨大?”房玄龄首先想到的还是成本问题。
“初期投入是有点,但运转起来就好。”苏沐解释道,“小哥们按单抽成,送得多挣得多,积极性高着呢!而且,方便了百姓,也刺激了消费不是?长远看,划算!”
他拍了拍还愣着的小厮:“去吧,就按我说的办。找个风火小哥,把房公的药给买回来。记得,说清楚是县衙后宅,中书令公用。”
小厮如蒙大赦,又有点兴奋,赶紧应道:“是,县尊!小的这就去试试!”
说完,他拿着房玄龄给的旧药方,一溜烟跑了出去,那背影都透着一股要去体验新奇事物的雀跃。
房玄龄看着小厮消失的方向,又转头看看苏沐,眼神复杂。
“苏县令……你这脑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这法子,听起来是方便,甚至可以说极大的便利了生活。
没过多久,也就一盏茶的功夫,那小厮跑回来了,呼哧带喘,手里紧紧抓着一个油纸包。
“回……回中书令,县尊,药……药买回来了!”
小厮脸上还带着那股子惊奇劲儿,把药包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伸手拿过药包,指尖碰到油纸哗啦一响。
他低头,仔细瞅着纸包里的药材,闻了闻,又掂量了一下。
“是这个药。”他把药包捏在手里,抬头盯着苏沐,上上下下看了几眼。
他嘴唇抿成一条线,手指在油纸上搓了搓,又松开,最后还是没说话。
苏沐脸上带笑,往前凑了凑:“房公,药拿回来了,赶紧趁热用了吧。往后啊,您要个啥急用的东西,打发人去街口喊一声‘风火小哥’就成,省得自家下人跑断腿。”
小厮端着药包,躬身退了出去,脚步声在门外消失。
苏沐没动,屋里静悄悄的,他手指头在旁边桌子边上,笃笃笃地敲了几下。
第二天日头刚出来,苏沐出了县衙大门,拐弯去了旁边那块刚挖开不久的空地。
离着老远,就听见“哐哐当当”、“叮叮咣咣”的声音传过来。
走近了,一股子新翻的湿土味儿混着木头刨花的气味直往鼻子里钻。
十几个工匠光着膀子,浑身是汗,正干得起劲。
几个在用夯砸地,把地基弄平实;几个在搭棚子的木头架子,已经竖起来好几根粗大的柱子;还有几个沿着画好的线,正在往下打木头桩子,看样子是要围栅栏。
那片空地看着挺大,已经被规整出了个大概的轮廓。
苏沐背着手,在工地上慢慢地走了一圈,从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回来,只是看,嘴里没说话。
看完了工地,他又叫上两个衙役,一块儿出了凉州城门,朝着官田那边去了。
地里的庄稼刚种下没多久,正是要紧的时候。官道两边的田埂上,风吹过来,带着一股子泥土和青草的潮气。
苏沐站在水田边上,水田里刚插下去的秧苗,一排排的,绿是绿,就是瞅着还嫩得很,细细弱弱的,根还扎得不深。
旁边水渠里的水正哗哗地流着,顺着挖好的小口子往田里淌。
几个瞧着就是种地老手的农户,正光着脚,挽着裤腿,猫着腰在水田里慢慢地往前挪,手指头在水里扒拉着,把刚冒出头的一点点杂草给揪出来扔到田埂上。
“县尊!您过来了!”一个脸膛晒得黑红的老农先看见了他,直起腰,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把脸上的汗珠子,冲着苏沐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
他扭头看了一眼那个站在门口的小厮:“你先等等,别去了。”
小厮停在原地,看看床榻上的房玄龄,又看看苏沐,脚下没动。
房玄龄眉头又皱紧了,看着苏沐:“苏县令,这……药不赶紧吃上,我这肚子……”
“房公,您这就不懂了。”苏沐脸上带了点笑意,身子往前凑了凑,声音也放低了些,“咱们这儿啊,现在有新东西治这个。”
“新东西?”房玄龄眼皮抬了抬,身子也稍微动了动,似乎想坐起来点。
“对!”苏沐打了个响指,“叫做‘快马外送’!”
“快马……外送?”房玄龄咀嚼着这个词,感觉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就有点懵。
送什么?往哪儿送?
“这么跟您说吧,”苏沐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科普,“咱们县里,现在搞了个便民服务。每隔大概……嗯,五百米吧,就设一个点。”
“点?”
“对,点!每个点都有一个待命的小伙子,骑着快马。他们的名号,统一叫‘风火小哥’!”苏沐说得眉飞色舞。
“风……风火小哥?”房玄龄嘴角抽了抽,这名号,怎么听着有点……江湖气?
“没错!风一样的速度,火一样的热情!”苏沐继续解释,“您看啊,您现在需要药,对吧?”
房玄龄点点头。
“您只需要让您这小厮,拿张纸,写清楚要什么药,或者拿着之前的药方子也行,再写上咱们这后宅的地址。”
“然后呢?”
“然后,让他出门,随便找个街口,或者人稍微多点的地方,喊一声‘风火小哥’,或者看到穿着特定号服、牵着马的小哥,直接把纸条和钱给他就行。”
“特定号服?”
“对,统一服装,好认!胸前一个‘风’,背后一个‘火’,贼拉风!”苏沐比划着。
“那小哥拿了钱和纸条……”房玄龄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
“他立刻就上马,嗖——”苏沐做了个飞驰的手势,“直奔药铺!药铺那边我们都打过招呼了,优先接待风火小哥。抓了药,再嗖——一下,给您送回来!保证又快又准!”
这……这简直闻所未闻!
“不光是送药。”苏沐看他那震惊的表情,心里暗爽,继续加码,“想吃点啥,宵夜?城南老王家的馄饨,城北李记的羊汤,只要铺子还开着,写清楚,风火小哥都能给您送来!”
“吃的也行?”
“当然!包括您今天喝的那奶茶,要是铺子没关门,想喝了,喊一声风火小哥,热乎乎就给您端来了!”
房玄龄彻底被镇住了。
他活了大半辈子,官居宰辅,什么场面没见过?
可这种……这种细致到跑腿送饭送药的服务体系,还是头一回听说。
他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小厮跑到街口,把写着“急需止泻药一副,速送县衙后宅中书令公处”的纸条递给一个胸前写着“风”背后写着“火”的骑马小哥,那小哥接过钱和纸条,一夹马腹,绝尘而去……
这画面感……太强了!
“这……这得多少人手?多少马匹?花费岂不巨大?”房玄龄首先想到的还是成本问题。
“初期投入是有点,但运转起来就好。”苏沐解释道,“小哥们按单抽成,送得多挣得多,积极性高着呢!而且,方便了百姓,也刺激了消费不是?长远看,划算!”
他拍了拍还愣着的小厮:“去吧,就按我说的办。找个风火小哥,把房公的药给买回来。记得,说清楚是县衙后宅,中书令公用。”
小厮如蒙大赦,又有点兴奋,赶紧应道:“是,县尊!小的这就去试试!”
说完,他拿着房玄龄给的旧药方,一溜烟跑了出去,那背影都透着一股要去体验新奇事物的雀跃。
房玄龄看着小厮消失的方向,又转头看看苏沐,眼神复杂。
“苏县令……你这脑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这法子,听起来是方便,甚至可以说极大的便利了生活。
没过多久,也就一盏茶的功夫,那小厮跑回来了,呼哧带喘,手里紧紧抓着一个油纸包。
“回……回中书令,县尊,药……药买回来了!”
小厮脸上还带着那股子惊奇劲儿,把药包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伸手拿过药包,指尖碰到油纸哗啦一响。
他低头,仔细瞅着纸包里的药材,闻了闻,又掂量了一下。
“是这个药。”他把药包捏在手里,抬头盯着苏沐,上上下下看了几眼。
他嘴唇抿成一条线,手指在油纸上搓了搓,又松开,最后还是没说话。
苏沐脸上带笑,往前凑了凑:“房公,药拿回来了,赶紧趁热用了吧。往后啊,您要个啥急用的东西,打发人去街口喊一声‘风火小哥’就成,省得自家下人跑断腿。”
小厮端着药包,躬身退了出去,脚步声在门外消失。
苏沐没动,屋里静悄悄的,他手指头在旁边桌子边上,笃笃笃地敲了几下。
第二天日头刚出来,苏沐出了县衙大门,拐弯去了旁边那块刚挖开不久的空地。
离着老远,就听见“哐哐当当”、“叮叮咣咣”的声音传过来。
走近了,一股子新翻的湿土味儿混着木头刨花的气味直往鼻子里钻。
十几个工匠光着膀子,浑身是汗,正干得起劲。
几个在用夯砸地,把地基弄平实;几个在搭棚子的木头架子,已经竖起来好几根粗大的柱子;还有几个沿着画好的线,正在往下打木头桩子,看样子是要围栅栏。
那片空地看着挺大,已经被规整出了个大概的轮廓。
苏沐背着手,在工地上慢慢地走了一圈,从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回来,只是看,嘴里没说话。
看完了工地,他又叫上两个衙役,一块儿出了凉州城门,朝着官田那边去了。
地里的庄稼刚种下没多久,正是要紧的时候。官道两边的田埂上,风吹过来,带着一股子泥土和青草的潮气。
苏沐站在水田边上,水田里刚插下去的秧苗,一排排的,绿是绿,就是瞅着还嫩得很,细细弱弱的,根还扎得不深。
旁边水渠里的水正哗哗地流着,顺着挖好的小口子往田里淌。
几个瞧着就是种地老手的农户,正光着脚,挽着裤腿,猫着腰在水田里慢慢地往前挪,手指头在水里扒拉着,把刚冒出头的一点点杂草给揪出来扔到田埂上。
“县尊!您过来了!”一个脸膛晒得黑红的老农先看见了他,直起腰,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把脸上的汗珠子,冲着苏沐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8/18873/66436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