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趁火打劫

推荐阅读:登仙进击指南人在斗罗,我一剑封号斗罗史上最强小萝莉农门喜事:拐个皇帝来种田消费系男神从土木之变开始模拟天下医步青云重生在高考前废材纨绔之腹黑邪妃我的公公叫康熙

    费承松,今年36岁。
    家里有屋又有田,父母双全,妻妾相伴,二子绕膝下,生活乐无边。
    正妻虽然无子,但孝敬公婆、持家有方,小妾人美心善,两个儿子皆为其所出。
    费承松秀才功名,得益于皇明优免,一家人既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役,端得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满。
    哪料天降横祸,美好的生活于八月底嘎然而止,怀庆进了流寇!
    费承松一家子住在城外沁河边的一个小村庄里,不但没能及时躲进城中,且正好在流寇的运动路线上,于是噩运降临。
    家被洗劫一空后烧成白地,六口人被裹胁带走。
    流寇当时正在跑路,父母年老跟不上趟,竟被杀死。
    杀人者还振振有词道:“这是救你们,否则他们被官府抓住,必定诛连九族,那时你的亲戚们也全完了。”
    面对染血的刀枪,费承松含泪将父母葬在某处野地,并做好了标志,期盼有朝一日能回来迁坟祭拜。
    不过,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费承松自束发读书以来30年,府城、省城参加过几十次考试、无数次文会,见识不算浅了。即使没见过流寇也通过同学、老师之口,对流寇的事知之甚深。
    迟早要完!
    因此,费承松不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回到故乡,他能给自己想到的结局便是:某一日死在逃跑的路上,或者某一日死在被驱赶冲锋的路上,倒是两个儿子……听说流寇有个幼军营,可能有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他想得太美了!
    就在紫陵村,流寇暂时落脚地。
    人一安定下来没有了紧张的心情,那么该有的人性便会逐渐回归。
    费承松的小妾被一个小头目看上了,妻子因为年过三十、人老珠黄,幸运得免。
    他当时挣扎不休,哪料那小头目却淫笑着说:“听说你是个秀才?额们大头领最喜欢读书人了。放心,只要你舍出婆姨来让额们兄弟爽了,额就把你荐上去。到时,你说不定也同项秀才项大军师一样的地位。听额一句劝,大丈夫何患……何患……”
    一群流着口水的小兵哄笑道:“何患无妻。”
    “对喽!额保证,以后帮你再找十个八个更好的婆姨。”
    结局……小妾死了,不堪受辱咬舌自尽!
    当尸体被扔到一个大坑里,泥土抛洒之时,费承松搂着两个儿子躲在远远的地方默默垂泪。
    他告诉两个儿子,他们的娘是生了急病亡故。而真正的原因他没敢说,因为两个孩子第二天就会被带到幼军营。
    心怀仇恨,又如何活得下去?不如他一个人担了。
    此后,流寇出人意料返回东边,打下碗子关出关而去。
    在有心人的组织下,费承松两夫妇跑了出来。
    噩运再次降临,唯一还陪在费承松身边的妻子因不愔山道,坠落山崖!
    费承松变成了孤家寡人。
    他浑浑噩噩过了碗子关,又迷迷糊糊被关进集中营,有饭就吃有水就喝,仿佛一具行尸走肉。
    所幸费承松在河内大小也是个名人,好多怀庆人都能保证他的身份,故被列在了第一批释放名单中。
    当他拿到了一两银子一斗米的遣送费时,他的眼睛才终于恢复了几分神彩。
    是啊,华夏的小民不管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但凡有一点生活下去的希望,他们都会忍辱负重继续前行。
    费承松回家了沁河边的小柳村,然后被告知,他家房子地基带田地没了……
    生活的希望陡然熄灭。
    费承松决定不再忍了!
    一打听,原来是郑王府趁机收了城外大片的土地。
    小柳村的人组织起来——上方。
    河内县衙直接给他们打了出来,说县衙管不了,这是府衙经办的事。
    于是,费承松写了张状纸递到府衙,状告郑王府趁火打劫、强占田地。
    通判二话不说,以“通匪”的名字将上方之人全部打入大牢,等候秋后问斩。
    费承松入了大牢一看,里面已满满当当关了几十人,全是此次逃回来的乡亲。
    其中一人费承松还知识,猎户陈东。此人熟悉山路,就是他领着众人逃脱了流寇的魔爪。
    一问,同样的原因,家里地没了!
    再后来,牢房越来越挤,更多的人关了进来,也是同样的原因。之所以来得迟,是因为他们离河内较远的缘故。
    费承松等人的遭遇落在了潜伏在河内的侦辑队眼中。
    因涉及到抚台的声誉,李二狗不敢怠慢,亲自赶往紫陵村汇报。
    “无耻之尤!”
    叶宰拍着桌子怒喝出声,好不容易呼出一口闷气,续道:“好呀,正愁找不到理由收拾郑王,他偏偏要送到我的刀口上。”
    李二狗吓了一跳,他来之前以为叶宰会派人与郑王交涉,没想到叶宰想直接动手,遂劝道:“抚台,郑王……”
    “不必再说!”叶宰挥手打断,又问:“赵匡他们走到哪儿了?”
    李二狗一听叶宰问赵匡,立马知道此事无可挽回,心下暗暗叹了口气,回道:“攀西军化整为零,分期分批潜来中原,据湖北那里送来的信息,十天前第一批200人已经通过襄阳。”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6/16908/60272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