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何寄锦书来 > 第115章 学木艺

第115章 学木艺

推荐阅读:阴阳风水岭坏蛋之风云再起2港综:风起香江,我是癫的嘛顶级继承人陈平江婉鬼眼阴阳录龙潜校园原来我才是那年兽混沌壶妙手天香校花的极品老师

    在张宝根的竹林小筑坐时,赵文振不免想到前人陋室铭一篇,更心生感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寒门子弟向上攀爬的道路大都相同,只有更难,没有最难。
    张宝根极为健谈,木屋中不时传来笑声。
    相谈一番张宝根与赵文振二人的关系已经颇熟,不像今早才相识,到如多年的老友一般。
    赵文振因记挂着赵省斋先生会木艺一事,便先告辞了张宝根,留下苏一尘,自己一人往草堂而去。
    早些时候赵文振就想,若直接用铜铁铸造火炮,一来费时费力,二来对财力也是极大的损耗,便想着寻一木匠师傅,学得木艺,先用木头做出模型来,再细细调校。
    可终究被杂事所绊,未能如愿。
    如今到了柴桑,草堂每日只两讲,空余的时间很多,又被赵省斋先生的木艺折服,草堂中的座椅虽没有细看,但细细想来也是极为精良,竹制座椅都能这般,可见赵省斋先生的木艺不在儒学之下。
    便生了跟赵省斋先生学习木艺的想法。
    赵文振从怀中掏出那张绘有火炮的图纸,确认带在身上,便进了草堂。
    径直来到了后院,便听见阵阵刨子划过木头的声音,赵文振知道是先生在木坊中。
    “明诚前来叨扰,先生今日没有午睡?”
    赵省斋见是赵文振,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用手指扣掉刨子上堆积的木花,笑道:“午睡半个时辰为佳,多了反到疲累,明诚怎来这么早?”
    “今早见先生这里有木坊,便想先生定精通木艺,饭后无事前来观摩,若学得一二也是学生之幸”。
    赵省斋笑道:“你这个娃娃倒是与别人不同,别人我叫都叫不来,只识木匠活是粗鄙之人干的,唯诗书恒耳,你却为何对这感兴趣?”
    赵文振不好直接说自己的目的,便道:“在明诚看来,衣、食、住、行无一是小事,那裁缝、厨子、木匠、马夫也就是极其重要的,并不比夫子差上多少,夫子教人知书明礼,木匠教人安居行业,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在旁人眼中有不同罢了”。
    赵省斋点了点头,笑道:“看来元重兄对你的评价不甚准确,我看你不是一个奇才,应该是鬼才才对”
    “先生缪赞,明诚如何敢当”。
    赵省斋笑道:“还有你不敢当之事?你那些弊懒事,元重可说了不止一件”。
    赵文振微微一笑,耳根稍红,真不知这贾夫子在信中说了什么,总有种自己光着身子站在赵省斋面前的感觉。
    “别站着了,来把这根木头刨光”
    赵文振收了羞色,将衣袖挽起,接过赵省斋手中的刨子,煞有其事的刨了第一刨。
    赵省斋手里拿着茶壶,看着赵文振只一刨,就将自己已经刨光的木材弄的坑坑洼洼,面目含笑。
    赵文振一刨不成,不觉加大了手上的力度,结果一刨下去,刨子到木材中间就推不动了,任他加力也无用。
    赵省斋起身笑道:“刨木头就如碧水行舟,一味用力并无用处,需得巧力方可,看我给你刨来”
    赵文振站在一旁,看着赵省斋先生只三刨就将自己刚才刨出的坑全刨平了。
    先生示范一遍后,赵文振又刨了许多,虽还刨不平,但已经没有刚才推到一半动不了的情况。
    “好了,这根桃木再被你刨下去就没法用了,明日再找根粗些的让你刨”
    赵省斋先生笑着说道,想自己当初学木艺时也是这般,不过他没有像当年的师傅一般打骂赵文振,在他看来,赵文振这种官宦子弟能够学木艺已经是一件少见之事,自己在柴桑开堂讲学以来,赵文振还是第一个找自己学习木艺的。
    赵文振用后院中引来的湖水洗了手,便往听学草堂行去。
    刚才虽只刨了不到一个时辰,胳膊却是异常酸痛,就像是挨了打一般。
    赵文振来到草堂时,其余的学子已基本到齐。
    孔宣见赵文振又从后堂出来,脸色不佳,今日之事让他甚觉颜面无光,孔知是自己族弟,除了训诫一番之外,他也不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族人相扶是孔家的规矩。而他是最守规矩的那一个。
    “明诚兄身上怎么一股木屑味道?”
    见孔知相问,赵文振便将自己向先生学习木艺之事说了一番,孔知笑道:“明诚兄还有这般心窍,子清不如”
    见孔宣往自己这边看来,孔知便不再说话,只翻着手中的那那卷《孔序》。
    赵省斋先生申时便到了,讲了一个时辰的《孔序》今日草堂课业便算完成。
    临下堂时,赵省斋先生留了题,让众学子回去思考,明日考校。
    作为旁听生的苏一尘只站了一早上,就在张宝根座位旁坐下听课了,赵省斋先生虽定了旁听,但也没有规定,就一定要站着听讲,前提是要有人愿意让你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赵文振走后,苏一尘和张宝根相谈投机,苏一尘虽是语言寡淡之人,但是对张宝根却是极其亲切,可能是因为张宝根那看上去很治愈的笑容。
    散学后,孔知便不和赵文振一程走了,而是走在孔宣的后面,以赵文振的心思,自然是猜出了什么,张宝根想要去叫孔知,被赵文振拦住了。
    “从墨兄,今日不妨随我们到城中一叙,我看今日夜里月色定是最佳,何不饮酒作诗,也算是一番风流事”
    张宝根看上去面有为难之色,说道:“从先生那里借的书还没有看完,先生一次只许我借一本,看完才能再借,况我还要早起扫洒草堂庭院,怕是难承明诚兄美意”
    苏一尘见赵文振提出让张宝根进城相叙,自是高兴,便道:“从墨兄可带上书卷,聊饮两杯,我等便不再打扰,你自去看书便是,明早三人一道早来,你看这样如何?”
    张宝根思忱片刻,便也答应了。
    老董已经驾车来接,这是赵文振和大武约定好的,原本大武是想要跟着赵文振,但有了夫子庙一事,赵文振便不让大武随自己到学堂,只叫他下午散学来接。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563/41643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