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何寄锦书来 > 第114章 竹林小筑

第114章 竹林小筑

推荐阅读:离婚后前妻成债主第二季情深无路可退绝地求生之明星狙神诗意的情感咬唇,狂撩他龙族:被夏弥捡到开始,以下克上盛宠甜妻:再嫁更风光我西虹市首富要开学了修真门派掌门路我的纯情俏总裁

    草堂学子或三五成群,或独自走着。
    在学堂中还看不出明显的分别,现在便能看到明显的阶级分别。
    穿白衣的孔氏学子有五人,除了孔知和赵文振走在一起外,其他四人走在一起,和其他学子保持着既不过分生疏,又不相融的距离。
    敝巾旧服的寒门子弟自是走在一起,约有五十来人,剩下的看穿着打扮,皆是商贾子弟无疑。
    赵文振四人商贾、仕宦、寒门、孔氏的搭配显然引起了其他学子的注意。
    有一锦服缎袍的男子走到孔氏子弟这堆,笑着对为首的那人说道:“子钰兄,你当像子清兄学学,也好让我等沾沾孔氏的儒气,你说是也不是?”。
    这被称为子钰的孔氏子弟,便是孔知昨日在柴桑城里见到的族兄,名孔宣,字子钰。
    看着前面孔知和赵文振大声的谈笑,早已气血上头,自己昨日就告诫过,今日还这般放肆,成何体统。
    皮笑肉不笑的这位商贾子弟,是柴桑城里的造纸大户,陈家的公子,名唤陈作舟,平日里最看不惯孔宣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好像在他眼里自己这些商贾子弟就像是下等人一般。
    今见孔知和赵文振等走在一起,便有心要恶心一番孔宣。
    果然,孔宣听了陈作舟这话,面如菜色,像吃了虫子一般难受。
    但是这会子人太过,自己又不能上去训诫孔知,免得失了平日的风度,冷哼一声,甩了甩雪白的衣袖,不顾陈作舟,快步向前走去。
    陈作舟见孔宣这般作态,和几个商贾子弟笑作一团。
    听着身后的笑声,孔宣只觉如芒在背,脸颊通红。
    赵文振和张宝根聊得开心,当听他有三位姐姐,大姐叫盼弟时,笑道:“我猜从墨兄另外两位姐姐应该叫念弟和来弟了”
    张宝根惊异道:“明诚兄如何晓得?”
    看张宝根的反应,赵文振知道自己是猜对了,苏一尘和孔知见此状都是朗声一笑,只剩下张宝根迷迷惑惑,懵懵懂懂。
    孔宣如风一般从四人身前走过,孔知见族兄匆匆走过,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紧跟了两步,道:“族兄步履匆快,可是家中有事?”
    见孔宣脸红气粗,孔知又担心的问道:“族兄可是生了病?”
    那知孔宣只说了句,“子清眼里还有我这个族兄?”
    孔知自是觉的莫名其妙,待要问清楚时,孔宣已经离了四五米远,见后面走来的孔氏子弟亦脸色不佳,更加心生疑惑。
    走出雁栖湖的青石路,孔宣才觉今日自己算是丢尽了脸,陈作舟一句话就能令自己这般,心中对孔知更有怨意。
    见孔知有点怏怏的站在那里,赵文振三人复上前来,不知如何劝慰。
    赵文振便岔开话题问道:“子清兄,今日我见先生后院有间木工作坊,不知是谁所设?”
    孔知对自己这位族兄的行为已经习惯了,平日里但凡有点事就是这般,便也不去想,答道:“那是先生所设,先生酷爱木工活”
    张宝根插言道:“明诚兄今日坐的桌椅就是先生做的,就连草堂,也是先生当年自己带着工匠盖得”
    赵文振点了点头,张宝根又道:“先生出了木匠活做的极好,书法竖笛俱佳,实是我辈楷模”。
    “夫子说君子不器也便是先生这种人了”。
    …….
    走出雁栖湖青石路,孔知道:“明诚和子启去城里吃饭吗?”
    赵文振不解,除了入城难道还有别处可以吃饭?
    看出了赵文振的疑惑,孔知又道:“北岸那边有些买吃食的,可跟着从墨去那边吃些,下午再回城里也省的折腾”
    赵文振倒是不知这里有买卖吃食的地方,面露喜意,草堂到客栈来回所费时间不少,这里能吃饭自是最好。
    “子清兄不跟我们一起吗?”
    “家中言教,不可在外留食”
    赵文振了然,别了孔知,由张宝根领着朝北岸走去。
    路上张宝根说起这里的市集,草堂常年有学子求学,往来柴桑城所费时间不少,便有有心之人到这里买些吃食,没想到生意竟要比城里好上几分,一经传开便有了这集市。
    走了几百米便见北岸空地上,摆着几个摊位,已有学子在那里。
    张宝根将赵文振和苏一尘两人,带到自己常吃的那家摊位前,笑容满面的对老板说道:“三碗云吞面,要加面”
    赵文振坐在长凳上,看着四周,见空地一旁的竹林中,有许多简易的木板屋,跟江州漾水河堤边的很像。
    “从墨兄,此处为何有许多木屋?”
    张宝根抬头看了一眼说道:“哦,这些木屋都是来求学的学子建的,我也住在哪里”。
    赵文振知道,这里住的应该都是像张宝根这样的寒门学子,前世自己上学时还不是这境况,榨菜配饭能吃好几天。
    三碗用黑陶碗盛装的云吞面端了上来,张宝根取了两幅筷子,分别递到赵文振和苏一尘的手里,笑道:“二位赶快尝尝,这家的云吞面香的很,还能吃饱”
    在姚渡下山村喝过菜粥之后,苏一尘对这看着不大为生的云吞也没了什么芥蒂,赵文振就更不用说了。
    张宝根很快就吃完了,将几个铜板扔在桌上,付了饭钱,苏一尘见状,放下黑陶碗,道:“怎能让从墨兄破费,还是我来付”
    “二位初来,从墨礼当做东,只是囊中羞涩,只能请你们吃碗面,子启莫要再相争”
    见苏一尘还要相争,赵文振拦道:“子启就随从墨兄,明日你再请来便是”。
    赵文振很理解张宝根,自己曾经也是如此。
    “二位可愿到我竹林小筑一观?”
    赵文振和苏一尘欣然应允,穿过竹林,张宝根指着前面的一座木屋说道:“这便是我的小筑了”
    只见几块木板搭成的木屋,已经被雨水泡的发黑,屋边苔藓丛生。
    三个人进去后,木屋已显的拥挤,以赵文振的身长只能微低着头,才不会碰到屋顶。
    一张一尺宽的木板上铺设着敝旧的铺盖,床边一盏油灯,床头放着几卷书便是全部陈设。
    张宝根笑道:“我这里太过简陋,二位不要介意”
    满屋的霉味让赵文振有些不适,见张宝根笑容静淡,不免心生敬意。
    “那里的话,这屋子坐三个人刚好,没有比这更好的去处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563/41643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