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红楼之姜蝉 > 第四十三章 温柔乡

第四十三章 温柔乡

推荐阅读:斗罗诸天之开局加载凯多校花的贴身道士我到底有没有穿越星光马厩我在末日炼僵尸无良小和尚大唐暴吏不灭武魂我的技能又变异了!修仙真是朴实无华啊

    人人都说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姜蝉也认为江南好,就目前的所见所闻,江南就如同一个温柔乡。
    当然,她心中的温柔乡不是世人常常挂在嘴边调侃的那个温柔乡。
    她心中的温柔乡,是指江南的山水人物等都是温柔的存在。
    江南的山是温柔的。
    葱郁秀气,满目生机,看着就令人自生一股喜爱亲近之情。
    在以前,姜蝉或许不觉得山也会有温柔秀气这种说法,但这一路行来,在那随心所致的旅途中,见过了逼仄压抑的贫瘠山梁,见过了险峻锋利的峭壁悬崖,也见过了连绵不绝如猛兽潜伏的莽莽群山……再看这江南的山,它们竟是如此的温柔秀气!
    江南的水是温柔的。
    或是潺潺淙淙,或是碧波荡漾,或是轻缓从容,它们沉静缱绻却又充满了色彩与生机,不像许多其它地方的水,要么浊浪滔天,要么死寂沉沉。
    江南的人是温柔的。
    从身形到乡音再到品性。
    他们纤秾合度,吴侬软语,品性谦和,不愧江南灵秀之地的美名。
    姜蝉想,在江南,哪怕是那些品性不佳之人,也应该是那种阴坏阴坏的。
    江南的一切氛围都是温柔的。
    就如同此刻,早起朝食过后,他们一行人便撑着油纸伞,置身于缥缈袅娜的烟雨里,慢踏在浸润着湿气的青石板上,看着笼罩在微风细雨里的远山近水,绿柳迢迢,看着那亭台楼阁,小巷人家。
    他们一行人静静地走着,步子轻浅,默默地感受着时光浸润在这里的余韵。
    走啊走,不知不觉间便步上了一座青石拱桥,姜蝉立在桥边,看着落下的烟雨在河面如同晕开的花朵,柔和淡雅,朦胧迷离,水意悠然,一切如同一幅水墨,意味无穷。
    她轻轻地闭上了眼,跟随着自己的心意沉浸在这江南烟雨的意境里。
    鼻尖能清晰地嗅到江南水汽里的那种生机与清新,吸入肺腑,只觉涤荡心脾。
    她放任自己的心神随着这烟雨水汽一起飘荡进天地间,感受着水的一切。
    跟随的众人见姜蝉闭眼不动,便自发地围成一圈人墙,并随时注意着她动静。
    时间不自觉地流逝着,众人慢慢感受到了她在荒丘闭关时的那种波动。
    他们凝神感受,似乎是一种喜悦,一种生机。
    因着在外面,众人也不敢全心神地投入感悟,毕竟总是要分出一些注意力顾忌着周边情形的。
    不过可以清浅地感悟也很好了,毕竟这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姜蝉的心神混混沌沌间随着漫天水汽散落在天地之间,但她只能朦朦胧胧的感受着它,想要再进一步,却总是差了点力道。
    于是她慢慢收束着散落在天地间的心神,准备集中一丝心神后,再奋力一击。
    但也许是水自带的特性,这个过程总是感觉特别的艰难费劲儿。
    虽然过程艰难,但她没有放弃,多年的修行,她早已练就了一颗经久的耐心。
    慢慢的,散出去的心神终于汇聚了一丝,她借此良机,一举攻入了一丝水汽法则之中,瞬间尘尽光生,就如诗云:“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随着汇聚的心神越来越多,她对于水的感悟也直线上升。
    水是什么呢?
    在姜蝉以往的认知结构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泰勒斯的“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和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是说水乃万物之源,这点姜蝉能够理解。
    毕竟地球上水的比例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人体内水的比例也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不仅如此,常常还听人说缺水的人最多五到七天就会死亡,但如果有水喝,就算一个月不吃食物人也不会死去。
    虽然不知道真假,但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
    而关于老子的上善若水,在姜蝉的印象里,这更像是一种哲学,说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种高境界的德行,是人们赋予水的一种象征意义。
    人们觉得人的最高德行就应该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至善至柔,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
    而现在,进入到那丝水的法则里,姜蝉却将这些都感受到了,当然又不仅仅是这些。
    她能随着这丝水汽法则感受到万物的喜悦,感受到水汽法则里所包含的生机。
    这些都是如此的外露,当然,外露是对于进入了法则里的姜蝉来说的。
    终于心神完全汇聚了,除了刚开始汇聚心神时有点难度,这次的参悟十分的顺利,有点像做惯了奥数题后回来做寻常试卷,举重若轻,无甚难度。
    姜蝉慢悠悠地睁开眼,同时心中还胡乱地想到,什么时候没有银子使了,可以去表演表演水上漂,或者找点材料做点避水珠啥的去卖。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384/41150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