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657章你们要辞官,咱全部准了

第657章你们要辞官,咱全部准了

推荐阅读:我当奶爸那些年影破九天锦衣卫之杀神系统大法师异闻录神道香火玄枫记寻医传超神之羽落凡尘幻火传说书剑英雄

    朱寿之言,正中在场众人下怀。
    他的话语并不隐晦,几乎是直接指向近期那些闹腾的文臣。
    听说他们今日又在洪武门前上演请求致仕的老把戏。
    联系到今年朝廷动态。
    所有人心里明白,皇太孙意在拉拢他们。
    太孙背后站着的可是太子跟皇上,这无疑表明了他们的立场。
    朱寿的观点赢得了全场的一致赞同。
    常森自开场白后便沉默不语,只静静地观察着这群显贵。
    面对荣耀的诱惑,功勋武将们的想法空前一致。
    与此同时,朱允熥已带领人马,在锦衣卫引领开道下,直奔洪武门。
    这次京师官员引发的风波,比之前午门百官跪求更为轰动,且无法遮掩于市井之外。
    这一次,官员们赤裸裸地将他们与皇上的矛盾,展眼下世人面前。
    几乎满朝九成文官,手捧奏疏,跪于洪武门前,集体请求告老还乡。
    说是请求,这般阵势更像是胁迫。
    他们企图通过使朝政瘫痪,迫使朱元璋在这事上妥协退让。
    朱允熥一路穿行自西城区。
    当他领着人横跨大桥,竟悄然命令队伍暂停脚步。
    刘远走在前头,转头望向忽然叫停的皇太孙。
    朱允熥扬手一指前方的分岔路,说:“绕道西长安街,再进洪武门。”
    刘远不解,皇太孙怎么不直奔洪武门,而选择绕远路至宫门后。
    但他依然领命而行,引领队伍转向西长安街。
    待众人过了长安右门,抵达承天门前。
    刘远一眼就见内宫总管刘建安,携同数位内廷大太监和一群内侍,已在承天门前静静守候。
    刘远回首,用探询的眼神望向朱允熥。
    朱允熥嘴角勾起浅笑。
    显然,朱元璋掐准了他归来的时间,连路线都预料得分毫不差。
    他驱马前行,靠近刘建安这班宫廷内侍。
    刘建安连忙迎上,抬手稳住皇太孙坐骑的缰绳,缓缓道:“拜见太孙。皇上吩咐我们在此恭候,待太孙一到,即刻前往洪武门外,处置那些闹事文臣。”
    朱允熥轻轻颔首,“圣旨可拟了?”
    刘建安颔首,眼梢微挑。
    他背后,五位内官监的太监各持一道圣旨,呈现在朱允熥眼前。
    望着一字排开的圣旨,朱允熥轻应了声。
    他无声地抖动缰绳,刘建安松手,战马随即调头朝向洪武门。
    此时刘远立有所觉,随即高声下令。
    众多锦衣卫如潮水般迅速布阵,严密护卫着朱允熥。
    马蹄声声,不急不缓,向着洪武门外缓缓推进。
    洪武门外,一排排请求致仕的大臣跪着。
    嵩永街看热闹的老百姓越聚越多。
    要不是兵马司不停派人来维持秩序,怕是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应天府、上元县、江宁县的三大衙门,被兵马司上上下下数落了个遍。
    朝廷里头的大人们也没好到哪儿去,兵马司的人心里头可是记了一本账,就等着机会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可那些跪在洪武门前的大臣,个个挺直了腰板。
    这次跟上次午门前静跪逼宫不一样。
    上次他们还给自己留了退路,没想彻底闹掰。
    结果皇上心硬如铁,读书人的厚待说驳就驳了。
    这简直是荒唐。
    皇上打建立大明开始,给这些朝臣的压力就没断过,这回算是彻底不掩饰了。
    他真就不怕得罪天下文人?
    以为朝廷的空缺谁都能补?
    大臣们瞅着洪武门,心想着皇上能从里面出来。
    可苦苦等了半天。
    洪武门后传来的却是齐刷刷的马蹄声,穿过门洞,清清楚楚,连地上石子儿被踏碎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马蹄声越来越近,一直故作镇定的大臣们,心绪被那蹄声搅得一团乱。
    众人的目光中,一匹骏马缓缓从昏暗的门洞里踱步而出。
    “皇太孙来了。”
    “太孙骑马来了。”
    “旁边的是锦衣卫吧,为何还跟着那么多宦官?”
    “这是唱哪出啊?”
    “……”
    嵩永街上看戏的百姓,议论声四起。
    朱允熥端坐于马背上,左手稳稳抓着缰绳,右手则轻拿马鞭。
    一队锦衣卫紧随其旁,保卫着朱允熥,向城门口聚集的官员逼近。
    马蹄声逐渐清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战马鼻息声也似是迎面扑来。
    当朱允熥的战马靠近到洪武门前。
    缰绳终于被轻轻扯住。
    突如其来的战马让前排官员一时惊慌失措,失声低呼,整个人匍匐在地。
    朱允熥眼神冷峻,俯瞰着应天府几乎所有文臣。
    “刘建安,宣读圣旨。”
    刘建安敏捷地从一侧站出。
    微微伸手,一名内廷大太监连忙将圣旨递到他手中。
    刘建安轻轻展开圣旨,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明立国,清除旧朝弊政,重振华夏辉煌。28载,咱夜不能寐,心忧国家百姓。朝廷尊重贤才,诚挚相待,厚赏优遇,望群贤毕至,共保社稷安宁。”
    “日前午门之事,官员强逼宫闱;今又有人求归隐。皆以社稷安稳为名,行私欲之实。咱登基28载,非依赖诸卿,实乃亿万苍生所托。百姓何罪?”
    “百姓无辜。百姓应得温饱。咱日夜思索,甘愿承受万官指责,也不忍百姓怨言。今日准尔等辞官归乡,望能成为大明之良民。记住,国法无情,不容亵渎。钦此!”
    洪武大门前,静得连针掉地都听得见。
    谁能料到,皇上竟有这份铁石心肠。
    那份圣旨,简单明了。
    皇上与民共进退,准百官辞官回乡。
    原想借百官辞官迫使皇上让步的官员们,这下可傻眼了。
    皇上真就让满朝官员辞官了,没半点迟疑,果断得让人不敢相信。
    朱允熥冷哼几声:“皇上深得民心,九五至尊,怎会向奸邪之流低头。”
    言罢,他轻轻一挥马鞭,鞭梢不经意间拂过了面前官员的脸。
    一抹浅浅的血丝,悄然浮现。
    朱允熥声音冷峻:“皇上既已允诺百官辞官,你们还不快替他们脱了官服,摘了官帽。”
    朱允熥冷冽的话语,在洪武门前回荡。
    两边马背上的锦衣卫齐刷刷抱拳,精神抖擞:“遵命。”
    跟着,他们手扶马鞍,敏捷地下了马。
    脚踏实地,悄无声息。
    一件件飞鱼服随风摇曳,一把把绣春刀出鞘闪光。
    朝廷官员个个是讲究脸面的。
    即便是在百姓们众目睽睽之下跪在这洪武门前,也是脊梁挺得笔直,队伍整齐划一。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7449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