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汉官 > 第18章:以慢打快【3K】【1/2】

第18章:以慢打快【3K】【1/2】

推荐阅读:龙藏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神话入侵之我在地球斩神明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重生1977大时代荒古武神宋惜惜战北望桃花马上请长缨乡村透视神医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原武城上,几面褪色的“汉”字旗在暮风中有气无力地卷动。
    然而比旗帜更颓败的,却是原武令杨原的脸色。
    随着城门大开,只见他领着三十余名县吏拜倒在黄土飞扬的官道旁。
    “原武县苦待王师久矣,今日终于得见将军。”
    “城中诸家闻听将军莅临俱不胜欢喜,眼下已经布下酒宴,不知将军可否赏光?”
    杨原一边挤出僵硬的笑容,一边竭尽全力的表示自家从义之心。
    不过额头上不断滑的汗珠与乱颤鬓发却暴露了他的底细。
    见此情形,魏哲当即勒住躁动的战马。
    “诸位且起。”目光扫过这群鹌鹑般瑟缩的官吏后,他不仅没有点破此状,反而温声宽慰道:“阁下有此从义之心便足够了。入城就算了,我军补充完粮草还需继续赶路,诸位守好此城便可!”
    原武县一干官吏闻言这才暗自松了口气。
    供给粮草本就是应有之义,但魏哲不率兵入城可就是真仁义了。
    见此情形,原武县主簿任峻越发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于是只见他主动出列,慨然道:“将军,如今原武周边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下万人,若总而用之,或可为臂助。卑职斗胆,敢请为将军降河南诸县。”
    话音未,身后便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杨原更是急得直扯他袍袖。
    魏哲闻言亦是忍不住诧异的看了对方一眼。
    “不知足下姓名?”
    任峻闻言当即不卑不亢的躬身一礼道:“中牟任伯达,见过左将军!”
    闻听此言,魏哲见猎心喜,顿生爱才之心。
    不过任峻的话也提醒了魏哲。
    确实,河南尹西部两百里虽然被董卓霍霍一空,但到底还是天子脚下。
    须知河南尹地界除洛阳之外尚且有城二十,人丁百万余口。
    而陈留郡在洛阳东五百三十里处,彼此之间还是有不少城池幸存的。
    于是在得知杨原出身弘农杨氏旁支之后,略作沉吟他便有了主意。
    只见魏哲先是表杨原为河南尹,后命任峻为郡主簿,总领河南尹诸事。
    一句话:拨乱反正,奉义讨董。
    闻听此言,本来还面色惨白的杨原顿时手也不抖了,汗也不流了。整个人就像吃了兴奋剂一般,转眼就容光焕发起来。
    只见他一脸兴奋的向魏哲躬身拜道:“下官定不负左将军所托!”
    要知道这可是真两千石,还是河南尹这种京畿要职,给个九卿都不换。
    若是以往别是他了,便是弘农杨氏主脉嫡系也很难谋得此位。
    即便这个河南尹仅仅是魏哲所表,但依旧令杨原难掩激动。
    毕竟万一讨董联军重新掌握朝堂,那他这个河南尹不就转正了么?
    就算退一万步,日后墓碑上可以刻上故河南尹的字样也足够了。
    念及此处,本来暮气沉沉的杨原顿时焕发出第二春。
    有意思的是弘农杨氏家主杨彪随皇帝刘协迁都长安后,也被任命为京兆尹。
    京兆尹、弘农郡、河南尹这一条线上,弘农杨氏的存在感简直不要太强!
    不过魏哲想了想,随即又突然唤道:“子龙。”
    “在!”玄甲白马的的赵云当即应声出列。
    只见魏哲从腰间解下鎏金错银令箭随手一抛,道:“你带一队亲兵持我符节随行,可见机行事!”
    “卑职明白!”赵云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躬身领命。
    句老实话,这并不是什么好差事。
    毕竟魏哲没有汝南袁氏世代积累的名望,他表杨原为河南尹未必有人承认。
    其实在汉末乱世这种玩法完全就是在比拼政治名望。
    有人愿意认,那么一郡之地或许就能轻而易举到手。
    袁术与袁绍就最喜欢玩这招,因为他们有汝南袁氏的门楣背书。
    但对于一般的汉末诸侯来,这样的招数可就不好用了。
    也就是曹操在迎奉天子之后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若不是当下情况特殊,加上先前下了不少功夫,魏哲也不会有意尝试。
    不过话又回来,失败了也没什么,若是成了方才是意外之喜。
    对于赵云来也算是一个机遇吧,正好让魏哲看看他现在的水平。
    一旁的任峻见状心中也放心了不少。
    他虽不认识赵云,但有魏哲亲兵随行多少也能增加一些胜算。
    且不任峻、赵云一行人离开之后如何行事。
    魏哲在原武县补充完一批粮草之后,便再度率大军开拔。
    与先前直取敖仓的曹鲍联军不同,魏哲这次的行军速度堪称缓慢。
    拿下原武县后魏哲紧接着顺势拿下卷县、攻垣雍城,再临扈城亭。
    即便只拿下了一城之地,他也不厌其烦的命使者向酸枣露布报捷。
    并且魏哲甚至还令斥候四出,张贴捷报告示。
    反正就一句话:胜不断,鼓动人心。
    毕竟讨董大局折腾到这地步很多事情都已经明牌了。
    魏哲觉得与其抱着侥幸心理长驱直入,还不如稳扎稳打一路推过去。
    倘若董军真的忍不住主动出击,那么魏哲反而要庆贺一番。
    于是他就这样一路受降,一路攻城,竟然顺利抵达汴水。
    ……
    午后,汴水河畔。
    看着河滩上那一个个被野狗啃噬干净的白骨,魏哲忍不住轻叹一声。
    乱世将临,都以为自己是英雄,但又有多少人能活到最后呢。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唉~”
    马上魏哲刚发出一声感慨,一旁的戏志才便轻笑道:“君侯莫不是误会了,这汴水可不是四季不定之河!”
    只见他指着极远处的一座山头,细数典故道:“此为三皇山,山上有二城,东者曰东广武,西者曰西广武,各在山一头,相去二百余步。据闻其间隔有深涧,汉高与项籍便是在此处交语,达成弭兵之约。”
    闻听此言,魏哲顿时眼神微亮:“那里便是鸿沟?”
    “不错!”戏志才指着远处示意道:“其下东南便为鸿沟水,勾连大河与淮水,连接南北,灌溉良田数十万亩!”
    鸿沟水也就是后来的官渡水,实为一地两名。
    而魏哲闻言顿时忍不住感慨道:“河洛之地果然水土丰茂,不愧是中原。”
    若他是董卓哪怕扫地为兵,也不会后退半步。
    毕竟有这河洛故地在手,再招抚凉州乱军,先秦基业不就有了吗。
    届时凉州上下恐怕要比董卓还用心,虎狼之秦不再是纸上传。
    有兵有马,还有河流密布的良田美地,这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闭关修炼个十年,等关东诸侯打出了狗脑子,出关便可横扫天下!
    只可惜魏哲拿的不是董卓的剧本,不然他现在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不过感慨归感慨,魏哲很快便指挥大军渡河。
    其实半渡而击也好,背水一战也罢,究其缘由还是要看有备无备。
    先前曹操其实就是输在兵马不精,以至于被徐荣趁机突袭。
    实在的,这种军队硬实力的差距换了谁来都一样。
    曹操即便不是汴水战败,等到了敖仓城下也照样会输给徐荣。
    若非如此,诸家《兵法》也不会首重练兵,再谈兵略了。
    不过让魏哲有些意外的是他这次渡河倒是顺利的很。
    直到他率领大军来到敖仓城下,也依旧没有董军前来偷袭。
    反而他越靠近洛阳,来投靠的青壮就越来越多,甚至不乏士族豪强。
    比如几个偃师尸氏的文士便带着家兵前来投军,死活都要留下。
    只见其中一名为尸涵的中年文士一看到魏哲便泣泪拜倒:“恳请左将军收留,便是为走卒苦力,尸氏亦愿效力军中。”
    别看尸氏的姓氏有点古怪,但其实他们根正苗红,乃是出自姬姓。
    只是其先祖受封于尸乡,因以为氏。
    春秋战国之时,便有一任齐相名为尸臣,晋有尸侯,秦亦有尸佼。
    对了,尸佼即商君师,曾著《尸子》一书,乃百家诸子之一。
    与此同时,见尸涵这么一,一旁的几个尸氏子弟顿时哭成了一团,满脸悲戚之色。
    经过戏志才的解释魏哲这才知道,由于偃师县距离洛阳实在太近了,所以董卓迁都的时候像尸氏这种地头蛇压根就躲不过去,不迁就杀,逼得尸氏举族上下数万人只能背井离乡。
    留在偃师的家底被董军占据了不,连带在路上的物资都被董卓麾下兵马劫掠了大半,一路上饿死、累死的不在少数。就眼前的这些人还是趁着董军大意趁机躲在污泥沟渠之中逃出来的。
    “尸氏族人,死者近半,此仇不报我等实在无面目苟活世间!”
    当尸涵等人咬牙切齿的指天为誓时,魏哲还能什么呢。
    正好任峻、赵云两人最近又送来一批义从,刚好缺少军中文书。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轻叹道:“也罢,那诸位便且留下吧。”
    在命亲兵令他们下去安置后,魏哲方才看向戏志才道:“如今军中的义从壮勇有多少了?”
    戏志才闻言当即毫不犹豫道:“一万三千六百二十四人。”
    魏哲闻言沉吟片刻之后,心中很快便有了打算……
    ——
    【完犊子了,又变回来了o(╥﹏╥)o】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917/39182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