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 032 婉玉点拨汉王惊醒 河南暴雨闯军移营

032 婉玉点拨汉王惊醒 河南暴雨闯军移营

推荐阅读: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巫师从修驴蹄开始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择日走红诸天之百味人生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横扫京圈:闺女,你爸什么身份?数码宝贝入侵美漫景区工资三百块,古人干的很痛快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田婉玉嗔怪道:“什么叫也不知道将来谁会娶了我?你不知道谁知道。
    前儿个还可怜巴巴跪在我脚下,求我把自己交给你。
    等我真把自己交给你了,你又得了便宜卖乖。”
    朱慈炤笑道:“我反悔了,算了,姨娘喜欢嫁谁嫁谁吧。我堂堂汉王殿下,怎么能拿姨娘的终生幸福去做交易呢。
    把舅舅拿去联姻就够了,利用起舅舅来我心理负担一点。”
    田婉玉斩钉截铁地回道:“反悔无效,一事不烦二主,我就赖上你了。
    反正我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你了,你爱怎么处理怎么处理,我绝对不敢有丝毫反驳。”
    朱慈炤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何?”
    “你傻啊,我的婚事若在爹爹手里,只会更不如意。跟着你,反而还好些。
    姐姐是嫡长女,打备受重视。田敦艮是独子,又是爹爹晚年得子,更不用了,他连名字都是陛下亲自给取的。
    我是妾生的,又排行中间,既不最长,也不最幼,不上不下的,还是个女儿身。
    若不是你要掺合,爹爹肯定拿我去联姻权贵啊。
    即便现在,若皇帝真要选我入宫,我怕爹爹也会改变主意。毕竟田敦艮在他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外面的战局稍稍改观,而陛下又答应给田家世袭罔替的伯爵,这个诱惑太大了,以我对爹爹的了解,他会动心的。”
    朱慈炤闻言倒不以为意:“世袭罔替的伯爵?外戚爵位确实有世袭罔替的,其中甚至还有侯爵。
    但那都是给皇后家族的啊。就算父皇愿意给田家,周后也不能答应啊。
    姨娘了解你自己的爹爹,我也了解我自己的父皇。
    所以就算阿爷乐意,父皇那边也办不到。”
    田婉玉摇摇头,反驳道:“不是这样的,如果皇后为了离间你和田家的关系,就硬要许诺一个伯爵呢?
    就算给不了世袭罔替,让袭两代也够诱人的了。
    甚至可以是空头许诺,先许诺了,等我入宫为嫔了,再慢慢安排也可以啊。到时候木已成舟,撕毁承诺都可以。”
    朱慈炤思索片刻:“你别,这一招还真挺狠的。总共也没多少支持我的人,再把田家给我去除,那我的麻烦大了。
    最关键是其他支持我的人一看,好家伙,你亲外祖父家都抛弃你了,那我们还支持你个大头鬼啊。
    姨娘真有宫斗天赋,我都没想到这一招。
    周家背后有吴昌时那样的超级狠人,这种事他绝对干的出来。
    先做饭吧,等晚上回去我好好盘算一下,拿出个应对之策来。”
    田婉玉笑道:“怎么样,我是不是个旺夫贤内助?”
    朱慈炤点点头:“还真是,还真是,如果你不是我姨娘,这么好的女人,我肯定自己收用。
    哎,我最近事事顺遂,竟然有些放松警惕了。
    不行,我要关起门来过日子了。运气这种东西,必然一阵好一阵坏。
    这十几天怎么投怎么有,那按照人品守恒定律来,接下来就该打铁了。”
    “什么打铁,你神神叨叨什么呢。”
    “没什么,没什么。”
    朱慈炤从背后揽着田婉玉赖了半天,这时候才松开,开始准备炒菜。
    离开了朱慈炤温暖的怀抱,田婉玉顿觉有些冷,还有点失,便幽怨地瞪了朱慈炤一眼。
    朱慈炤不以为意,耐心地炒了四个菜,然后去叫方正化来帮着端菜。
    正厅之中,摆了一张圆桌。
    几番谦让之后,田弘遇坐了主位,方以智、史惇东西向坐。
    朱慈炤作为主陪,与田弘遇相对而坐,负责倒酒。
    有了长辈出席,到底便宜许多。
    田弘遇率先敬酒,朱慈炤殷勤倒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方以智见多识广,田弘遇又极健谈,两人聊的甚是投机。
    朱慈炤与史惇对时政的观点处处相近,聊着聊着,史惇真有些拿朱慈炤当知己了。
    朱慈炤笑道:“先生尝尝这道排骨,我姨娘做的,我给它取名吮指排骨。”
    罢,朱慈炤给史惇夹了一块,然后自己也夹了一块。
    “吮指排骨?”
    朱慈炤点点头,然后示范了一下:拿手抓着块排骨送到嘴里,细嚼慢咽,然后吮吮手指上的油脂,一副回味无穷的表情。
    史惇有样学样,也陪了一块,然后赞道:“这排骨肉质软烂馨香,里面的脆骨却酥脆爽口。
    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叫吮指排骨,还真贴切。
    田姑娘这菜做的好,殿下这名取的好,真真是一对妙人。”
    史惇是真喜欢这位汉王殿下,温和、洒脱、没架子、不造作。相处起来轻松、有趣。
    方以智也是同感,起码比那动不动甩脸子的定王强多了。
    四人饮酒聊天,谈谈讲讲快两个时辰,喝的是宾主尽兴。
    田弘遇、朱慈炤亲自把两位讲官送出大门外,看着两人上了轿。
    送走方以智、史惇,田弘遇便也顺势告辞了:“孙儿,我喝的晕晕乎乎了,直接坐马车回去睡大觉了。
    让你姨娘在这里住几天吧,你刚搬过来,诸事一时也难安排妥当,让你姨娘帮你照看着些。”
    朱慈炤点点头,又扶着田弘遇上了马车,目送其离开。
    终于没了外客,朱慈炤回到厨房,拿了个碗,从灶台里掏出几把灰,装了一大碗,然后把碗放在食盒里。
    又找了几张油纸同样放在食盒里。然后提着食盒快步回到自己房里。
    朱慈炤刚往床上一躺,准备先睡会,方正化便走了进来。
    朱慈炤吩咐道:“大伴,今天没事了,你歇着去吧。最近我不折腾了,你有时间去把门房安排一下。
    不是咱们自己人,不许随意出入王府,以后咱们低调过日子。”
    方正化连忙答应了,立即出去安排。
    朱慈炤将骆养性送来的两本名册快速浏览一遍,把重要的内容记了下来。
    然后用油纸将书册非常仔细地包起来。
    接下来便是搬开内室的书桌,取出一支匕首刨地上的石板。
    刨开一块石板,撒上灶灰,放上油纸包,再撒一层灶灰。
    最后把石板盖回去,压实,清理表面痕迹,把书桌搬回原位。
    以后读书的时候,坐在桌边,正好脚下踩着的,就是埋着秘密的方位。
    大功告成,朱慈炤洗洗手,躺回到床上。然后开始盘算最近的操作。
    越想就越后怕,一旦黄河大水把开封淹了,李自成什么都得不到,只能灰溜溜地往南去攻打襄阳。
    而清军入关要十月中旬以后。
    于是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之间,会形成大概一个月的窗口期。
    这期间局势稍稍向好,朝野上下的信心也会回升。
    那时候我不仅会失去混水摸鱼的机会,内廷外朝的权贵们腾出手来,随便踢我两脚、打我两拳的,就够我喝好几壶了。
    最近确实有点飘了,差点吃了大亏。
    好在骆养性误打误撞上了贼船,不然就凭他安插的那些人把我一监视,麻烦就大了。
    至于选九嫔,以前我也瞧了其中的凶险,竟然还藏着那么一式变招绝杀。
    朱慈炤琢磨了一晚上也没想出破解办法,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好在还有大半个月时间,可以慢慢思考对策。
    接下来的几日,朱慈炤天天陪着田婉玉、桃玩耍,这也是难得的快乐温馨时光。
    ……
    三日后,八月二十九。
    开封城西北,闯军大营。
    李自成坐在中军大帐,身边只有心腹军师宋献策及养孙李来亨。
    外面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大帐顶上被雨水击打地劈里啪啦响个不停。
    李自成简直快要心烦死了。
    宋献策还给来个雪上加霜:“闯王,六月的时候明军把朱家寨那段大堤可是全挖开了。
    当时雨水少,黄河枯水,上游带下来的泥沙自然而然就把挖开的缺口又堵住了。
    但看现在这暴雨的下法,再连续来个七八天,那就完了,肯定大决口,整个开封都要被水淹掉。”
    “连下七八天,可能吗?这大暴雨,有一两天也就停了吧?”
    “闯王,那可真不一定。前几年连续大旱,一旦开始下雨,也往往就是报复式的,连续不断。”
    李自成问道:“如果我们调集数万民夫,紧急把大堤堵上呢?”
    宋献策摇摇头:“堵不上,如果是旱季还行,现在雨这么大,还连续不断,怎么堵,根本没办法堵。”
    “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前后三次围攻开封,难道又要功亏一篑?一旦大水冲了开封,里面的财富全没了,我们不就白围白攻了吗。”
    宋献策无奈地摇摇头,表示爱莫能助。
    李自成吩咐道:“先别管开封了,咱们赶紧移营到地势高的地方去,然后造木筏,造船。保证咱们不会被洪水冲了,再管别的。
    你去安排吧,立即就办。”
    宋献策领命而出。
    李自成考起了李来亨:“来亨,你应该怎么办?”
    李来亨答道:“继续劝降吧,而且给出更好的条件。
    只要里面的人愿意出城,给他们口粮,放他们平安离去。只要不把金银财宝带走就行。
    就连周王、巡抚、总兵,咱们都可以放走。
    能堵住黄河洪水更好,不行咱们就带着金银珠宝撤走。
    这样一来既可全阿爷仁义之名,又可得到实实在在的财富。”
    李自成摇了摇头,重重叹了口气:“你想的太好了,他们不会走的。
    你是不知道紫禁城里那位崇祯皇帝有多刻薄寡恩。
    这么吧,如果黄河大水把开封冲没了,周王和文武官员实在没办法守了,这时候逃走,没问题。
    但你现在让他们放弃抵抗,出城逃命,事后就等着被崇祯清算吧。
    领头的那些巡抚、判官、总兵等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全家都得被连累。
    所以他们只能咬牙硬撑,你把嘴皮子破了都没用。”
    李来亨无言以对,半晌才问道:“以后打下北京,阿爷打算如何处置崇祯皇帝?”
    李自成不假思索地答道:“他要是活着,被擒或者投降,就封他为宋王。”
    “若是死了呢?”
    “那就封太子为宋王呗。”
    李来亨追问道:“若是皇帝和太子都死了呢?”
    李自成被逗乐了:“那就改封定王为宋王。”
    李来亨刨根问底:“那若是定王也死了呢?改汉王为宋王?”
    “你好像对汉王很感兴趣啊?”
    李来亨答道:“不是汉王外祖田家是咱陕西人嘛,所以我才多问问。”
    李自成摆摆手,轻笑道:“不是,田家是四川仪陇人,陕西那是误传。”
    李来亨好奇地问道:“阿爷,您怎么知道的?”
    李自成笑道:“你忘了,我当过驿卒。人来人往的,那些在驿站歇脚过夜的官差,大家晚上一起喝几杯水酒,天南海北地聊聊,我能听到不少消息。
    陕西、四川两省相邻,我接触过不少四川的官差,听他们讲过田家的事不是很正常嘛。”
    李来亨赞道:“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阿爷真是什么都知道。”
    李自成被拍的十分舒服,继续笑道:“汉王的外家是四川人,以后我也赏他几个四川美女,封他做安乐公。
    然后在宴席上问他:安乐公,颇思蜀否?”
    李来亨接话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李自成也被逗得开心了几分:“不过这人非要做汉王,可见是有想法的。
    你看什么定王,我连调侃他的兴趣都没有。
    汉王嘛,明显是想学昭烈帝。有这个志气,不管成与不成,我都能高看他一眼。”
    李来亨又追问道:“阿爷若在汉王的位置上,您打算往哪跑?”
    李自成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往汉中跑啊,汉高祖做汉王时,占的不就是汉中嘛,那可是个好地方。
    只要我有五万大军守汉中,没十五万大军你打不进来。
    运气好的话,外面强敌在别处绊住,顾不上我,我还可以从汉中出兵,去攻占四川。
    只要占住了四川,那就有机会了。
    就算没读过书,总听过书先生讲三国吧。
    占住四川,收服云贵,然后把大军屯驻于汉中。
    魏国那么强,打了好几十年吧,才把蜀汉灭掉。
    先别打仗了,魏国光是往汉中运粮运兵,就累吐血了。
    你是不知道那山路有多难走。
    汉王要是选汉中就藩,我就更高看他一眼。”
    李来亨询问道:“难道选东南不行吗?”
    李自成被彻底逗乐了:“哈哈哈,定王、汉王这两人,谁选东南建藩,我就看不起谁。
    你想想,东南的实力强吗?”
    “强啊,东南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
    “那不就对了嘛,你看看咱们,把开封打成什么样了,把河南打成什么样了?
    河南一旦完了,大明的局面就快崩了。
    都到这个地步了,你看东南那帮人有出钱吗?有出粮吗?有出兵员吗?有支援河南吗?
    那帮人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巴不得整个北方都不要了。
    崇祯裁撤驿卒之后,我跑去甘州当过兵,做到了把总。
    作为陕西甘肃的边军,我太懂东南那帮士绅老爷们在想什么了。
    就算大道理你不懂,岳飞你总知道吧。你就看看东南那帮士绅老爷们,哪个跟你岳飞岳武穆北伐了。”
    李来亨也乐了:“这么孙儿就懂了,最近跟着宋先生学了点东西,孙儿还知道辛弃疾、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自成笑道:“哪个亲王要是去了东南,就没有‘告乃翁’那一天了。”
    ……
    与此同时,襄阳城中,左府。
    左梦庚捧着几份军报,急急忙忙走进书房。
    左良玉正躺在摇椅上,蒙着头睡大觉。
    气得左梦庚把锦被一掀:“爹啊,别睡了。又好几份军报来催您出兵了,都火烧眉毛了,您就知道睡睡睡。”
    左良玉硬是被吵醒了,不高兴地嘟囔道:“爹,您是我爹。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再苦再难我肯定给你把前程安排得妥妥当当,用得着你天天催吗。
    跟催命似的,嚷嚷来嚷嚷去,我头都大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901/39126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