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 027 老奸巨滑阉宦试探 真实诚恳汉王接招

027 老奸巨滑阉宦试探 真实诚恳汉王接招

推荐阅读: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巫师从修驴蹄开始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择日走红诸天之百味人生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横扫京圈:闺女,你爸什么身份?数码宝贝入侵美漫景区工资三百块,古人干的很痛快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尤其是这个丁绍吕,见他今天跟着来,朱慈炤一下就明白了:高时明这是要考验我的胆识和能力啊。
    看我有没有扛事的胆识,有没有扛事的能力。
    胆识与能力缺一不可。
    因为丁绍吕是魏忠贤亲自点名提拔,随侍在大阉党、司礼监秉笔李永贞左右的厉害人物。
    后改投高时明,得以继续在内官监当差。如今年近六十,终于安然退了下来,总之混得比在孝陵种菜的那帮阉党大太监强多了。
    但丁绍吕毕竟有着深刻的阉党背景,所以一向深居简出,极少露面。
    大太监刘若愚给他的评价是:绍吕为人善应对,有识见,娴兵略,好田猎,颇通堪舆家言;多智术,有心计,能尺牍文移,练达事体,揣事多奇中。
    对付这种老狐狸可着实不容易。
    朱慈炤瞬间就制定好了策略,今天应对手段的主旨就八个字:真诚,真诚,还是真诚。
    于是快步上前,执弟子礼与高时明相见。然后又与丁绍吕、严弘亲切地打招呼。
    高时明叹道:“皇贵妃娘娘那么心善的一个人,当初待我们每个人都极好,没想到竟然……,哎,殿下还请节哀。”
    罢,高时明眼中滚下泪来,朱慈炤也跟着哭。
    哭完,问候完,朱慈炤才与高时明携手进入正厅,分宾主座。
    朱慈炤笑道:“先生今日来,可要紧帮我把匾题了,再帮我正正字,看我书法可有进益了。”
    高时明笑道:“既然殿下不嫌弃,那我这糟老头子就献丑了。听殿下请了今科状元做讲官,当真了得。
    其实让状元郎来题写匾额,才更恰当。”
    朱慈炤笑道:“园子这么大,有的是请状元郎题写的去处。
    今日先请先生把汉王府正门的大匾题了,其它的以后我们讲学时再慢慢题写也行。
    而且父皇已经同意,我可以时时向先生请教,不必再单独跟父皇报备了。
    除了书法,我还要跟先生多多请教养生之道呢。”
    高时明笑道:“殿下才多大年纪,哪里就到谈论养生的时候了。不过我在家时,闲着无聊,写了本道家养生修行之书,名叫《一化元宗》。
    这本是老人亲笔誊写,送给殿下,还请殿下斧正。”
    严弘取出书来,恭恭敬敬递了过来。
    朱慈炤连忙亲自起身接过:“岂敢,岂敢,慈炤何幸,能最先拜读先生大作。”
    接过书,朱慈炤立即便认真翻看了起来。
    宫中太监绝大多数都信佛,高时明是极少数信道的。
    别看他一副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的样子,在朱慈炤心目中,高时明简直厉害炸了。
    高时明是天启帝的东宫班底,却在崇祯朝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长达八年,这已经好厉害了。
    朱慈炤还知道,历史上,北京城破时,高时明带着名下内官十一人,一同自焚殉国。
    一个人自己殉国,那是很有气节、很有操守。
    但是自己殉国的同时,还能让门下义子义孙十一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一起殉国,那是多大的人格魅力,多强的号召力。
    再加上守卫保定时壮烈殉国的方正化,高时明名下十二人殉国。
    要再多一个,就凑够十三太保了。
    足可见高时明选人眼光之高,人格魅力之强。
    翻了十几页,朱慈炤抬头赞道:“好书好书,我回头细读。我若是再能学些医道药理,那就更好了。”
    高时明笑道:“我好道家,同道好友极多。俗话,十道九医,殿下若不嫌弃,我倒能为殿下推荐几个医道高手。”
    “那就有劳先生了。”
    朱慈炤将书交给桃带回房仔细收好。
    几人又山南海北地闲聊一番,渐渐进入了正题。
    丁绍吕问道:“如今形势,殿下怎么看?”
    朱慈炤很真诚,在两只老狐狸面前,也不虚头巴脑地藏愚守拙了,而是直接开出了价码:
    “大明气数已尽,朝野上下离心离德,我军精锐损失殆尽。
    我欲救亡图存、乱世争雄,可惜智短力弱,无计可施。
    身陷危机,却不知如何破局。
    一旦北京城破,作为亲王,我岂有活路。
    丁先生既如此问,必有高妙之术教我。
    若果能觅得一线生机,大恩大德,慈炤没齿不忘,必当竭力厚报。
    还请两位先生受慈炤一拜。”
    朱慈炤罢,真的起身便要下跪。
    姿态绝对做足了,慌得高时明、丁绍吕连忙上前扶住。
    丁绍吕笑着安慰道:“如今大势虽然崩坏,但对殿下来,却未尝不是机会。”
    朱慈炤忙让道:“请两位先生上坐,慈炤躬领教诲。”
    丁绍吕连忙推让:“不敢不敢,殿下折煞老儿了。还请殿下上坐,我们才好自在话。”
    三人再次分宾主座,丁绍吕首先引出话题:“松锦一战,洪军、宣大军、关宁军的主力尽丧。
    殿下以为,当今天下,还有哪些精兵?”
    朱慈炤不假思索地答道:“东虏有步骑十万,是天下最精锐的大军。
    李自成、罗汝才的联军,也有数万精锐。
    然后就是秦军、关宁军残部,再加上张献忠,这是些零星的精锐。
    没了,这就是现存全部的精锐了。
    大势已定,天下不是建奴的,就是李闯的了。”
    丁绍吕赞许地点点头,忽然换了个话题:“俗话,隔墙有耳,今日我们的密议若被人侦得,报知于陛下,殿下又该如何应对?”
    朱慈炤看了看窗户,又看了看门口,然后笑道:“我这个院子里,只有大伴与桃。
    大伴是高先生名下,若是他出卖我们,那得高先生负责才是。
    桃是田家的人,我外祖父家得多脑残才会吃饱了撑的去出卖我啊。
    若在太平时节或许还有些可能,如今外祖父一家人也都预感到大明将亡,这时候怎么可能做出卖我的蠢事。
    退一万步讲,真有人泄密。在消息传进内廷前,厂卫也会帮我杀人灭口,以绝后患。”
    高时明闻言,无奈地叹了口气。曾经厂卫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如今生生被崇祯逼得另寻出路了。
    太子是东林太子,定王是东林亲王,身边围绕的全是东林人。
    这也就算了,周皇后的父亲还要跟内阁首辅周延儒通谱联宗。没有周皇后的首肯,嘉定伯周奎敢干这种事?
    关键周延儒还是个恨厂卫入骨,非要把厂卫踩进泥坑里,再跺上几脚的人。
    也难怪厂卫要在汉王身上押下重注呢,还有别的选择吗?你们东林给留活路了吗?
    连高时明这种原来的中立温和派都受不了:我都回家养老了,日子随便怎么都能过。但我这一大帮义子义孙怎么活?
    上个月,皇贵妃刚薨逝没几天,王德化就被夺去了东厂提督之位。
    大部分人光盯着东厂了,却没注意到,与此同时,勇卫营也改由王承恩提督了。
    就王承恩那种老好人,还得天天跟在崇祯身边。把勇卫营让他提督,跟废了有什么区别。
    那可是御马监管理下的精锐啊。
    高时明真是破了大防了,自己不是崇祯嫡系,即便做了八年司礼监掌印,但手下义子义孙们只有一个做到太监的。
    那就是御马监太监马鲸。
    现在好了,勇卫营归王承恩管了,那御马监不也废了。
    高时明这么多义子义孙,还打算将来托付给最有出息的马鲸照管呢。结果御马监的权力丢了大半,马鲸想往上升吧,上面又都是崇祯的嫡系,早把位置占没了。
    太难了真是。
    丁绍吕也没想到汉王对厂卫的支持如此有信心,看来厂卫报效得非常彻底。估计厂卫那些头头们早纳下投名状,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再联想到骆养性被弹劾,周延儒府中进贼,更印证了厂卫反抗东林的决心。
    高时明、丁绍吕掌握的情报能力也很强大,甚至魏忠贤当年隐匿下来的情报网,有一部分就在两人手中。所以连相府失窃这种隐密,两人都听到了风声。
    心中更有底了,丁绍吕继续问道:“敢问殿下,对黄台吉、李自成接下来的战略动向有何预测?”
    朱慈炤略一思索,便答道:“开封即将陷,我隐约听,六月的时候,咱们明军那帮爷爷把朱家寨黄河大堤给挖开了,想水淹李自成。
    结果当时是枯水期,水流太没淹成。后来泥沙又把缺口给堵上了。
    现在到雨季了,万一河南下上半个月暴雨,当时的缺口会再次被冲开。
    到时候开封被洪水淹没,大明守不住开封,李自成也拿不到开封,一拍两散、各回各家吧。
    父皇应该会非常高兴,大力奖赏守城官员。毕竟父皇本来预期开封会入李自成手中,那局势就彻底崩了。
    结果大水一冲,万幸万幸,李自成也只能干瞪眼。
    不用惦记开封之后,李自成会占住襄阳,一边屯田,一边攻占陕西。
    攻下陕西后,称帝、东征,拿下北京。然后与黄台吉决战。
    黄台吉嘛,松锦一战对他的身体消耗过大,我看他要么今年死,要么明年死。也就这样了,该换新人登上历史舞台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901/39126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