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俄罗斯风云录 > 第14章 琥珀宫里的权谋 第2节 雪夜政变与琥珀预言

第14章 琥珀宫里的权谋 第2节 雪夜政变与琥珀预言

推荐阅读:龙藏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神话入侵之我在地球斩神明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重生1977大时代荒古武神宋惜惜战北望桃花马上请长缨乡村透视神医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卷四】彼得堡的野望:西化狂潮与帝国崛起(1689-1796)
    第十四章 琥珀宫里的权谋:女皇们的轮舞曲(1730-1762)
    第二节 雪夜政变与琥珀预言(1740 - 1741年)
    一、幼主继位危机
    1740年10月,在彼得堡冬宫那庄严肃穆的大厅中,一场特殊的加冕仪式正在进行。仅仅出生两个月的伊凡六世被推上了皇位,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此时成为了俄罗斯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而站在他背后掌握着实权的,是摄政王比隆。
    比隆引入了德意志育儿体系,试图用一种看似科学且严谨的方式来养育这位幼主。在育婴房中,配备了温度计(列氏刻度)与气压计,每天会有专人三次记录数据,仿佛这里不是一个婴儿的住所,而是一个科学观测站。哺乳时间更是严格遵循普鲁士军事作息表,误差不超过15分钟,将婴儿的生活完全纳入到一种机械般的节奏之中。彼得大帝遗留的机械装置也被动用起来,那镀金的摇篮内置着八音盒,定时播放《普鲁士进行曲》。清脆的音乐声在育婴房中回荡,本应是温馨的婴儿居所,此刻却弥漫着一种生硬的气息。
    然而,这种制度很快引发了东正教牧首的强烈抗议。在东正教的教义中,生命的孕育和成长是上帝的旨意,而这种机械育儿的方式违背了他们所信仰的神圣准则。牧首愤怒地宣称“机械育儿违背上帝旨意”,这一声音在俄罗斯的宗教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1740年11月,近卫军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了育婴室机械臂齿轮被塞入圣像残片。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这是传统派侍女所为。她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德意志育儿体系的不满和对传统信仰的坚守。但这一行为的后果是严重的,17名宫廷仆役被流放至阿尔汉格尔斯克。这个寒冷偏远的地方,成为了他们的苦难之地,而这一事件也成为了日后政变的导火索之一。
    二、极光下的权力博弈
    1741年11月24日,夜幕笼罩着俄罗斯大地,极夜的天象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借此展开了她精心策划的政治运作。
    她巧妙地利用了北极光罕见爆发的机会,当时磁纬降至56°,绚丽多彩的极光在夜空中舞动。伊丽莎白宣称“天象昭示女皇归来”,将这一自然奇观赋予了神秘的政治意义。在民众对天象充满敬畏的时代,这样的宣称无疑具有极大的蛊惑力,为她的政变行动营造了一种天命所归的氛围。
    军事动员也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的124名士兵在 -30℃的低温中完成了武装集结。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枪械的使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他们采用了瑞典焦油防冻技术,确保了武器的正常使用。士兵们身着厚重的军装,坚定的神情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坚毅,他们成为了伊丽莎白政变的有力后盾。
    为了迷惑敌人,伊丽莎白还实施了情报误导策略。她故意泄露伪造的“比隆出逃计划”,使得摄政卫队主力移防芬兰湾。这样一来,彼得堡的防御力量被分散,为政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科技细节。政变者使用了彼得大帝遗留的荷兰制双筒望远镜观测极光。这架望远镜的镜头镀膜技术十分先进,使光强观测精度提升了40%。通过这架望远镜,他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极光的变化,也能更好地把握天象所带来的政治机遇。
    三、意识形态的物理投射
    伊丽莎白深知,要想成功夺取政权并获得广泛的支持,就必须争取传统派的力量。于是,她实施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操作。
    她将彼得大帝染血的军装(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制成旗帜。这面旗帜承载着彼得大帝的荣耀和俄罗斯的历史记忆,它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唤起了人们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俄罗斯传统的认同。
    同时,她重启了冻结11年的琥珀厅工程。以325公斤琥珀碎料重镶墙面,琥珀那温润的光泽和独特的纹理,为琥珀厅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华丽。在枢密院大厅,她点燃了17世纪式牛脂蜡烛,替代了德国进口的硬脂蜡烛。昏黄的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氛围。
    这些举措产生了奇妙的光学效应。琥珀折射的烛光形成金色光晕,在镜厅中弥漫开来。女皇的影像在镜厅中增殖为12个投影,仿佛她的权威无处不在。德意志派大臣冯·米尼赫在日记中写道:“每个角落都有持斧的彼得幽灵注视着我们。”这句话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的场景给人带来的震撼和压迫感,也反映出伊丽莎白通过这些象征性行为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四、流体力学统治术
    新政权的巩固充满了物理学隐喻。在热力学平衡方面,伊丽莎白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她流放德意志顾问至西伯利亚,那里年均温 -15℃,寒冷的环境对于这些远离故土的顾问来说,无疑是一种惩罚和放逐。同时,她召回了洛普欣等旧俄世家,莫斯科年均温 +4.2℃,相对温暖的环境象征着他们重新回到权力的中心。这种人员的流动和分布,就像是热量在不同区域的传递,试图达到一种政治上的平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430/38196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