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 第25章 评论界的南北战争(上)

第25章 评论界的南北战争(上)

推荐阅读:美剧世界:从洛城巡警开始苏榆北高梓淇山河祭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复影魔君烽烟四起:逐鹿天下宦海官途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神州战神

    可是到了第二天下午,林枫感觉情况有些不对了。
    京城和周边的多家报纸娱乐版,纷纷发表了《我的野蛮女友》的影评,但是并未如林枫所想的褒贬不一,而大部分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
    非常迅速,也非常“巧合”,《我的野蛮女友》仅仅上映了半天,京城周边的众多媒体纷纷对电影发表了评论,效率之高,有如尿崩。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电影情节过于夸张,为了搞笑而搞笑,缺乏深度。
    有像《京城娱乐》用诙谐的评语批评电影的:影评文章:
    “昨天有幸受邀观看了电影《我的野蛮女友》。
    看完电影我都想连夜向总局投诉。
    导演怕是没谈过恋爱,全程在‘打是亲骂是爱’的魔幻现实主义里撒欢。
    现实里要有人这么玩,早进派出所调解室了。
    最不能忍的是那段山顶喊话,女主吼完‘牵牛啊’转身就哭,这情绪切换速度,建议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范彬彬的美貌也救不了崩坏的三观。
    要我说这不该叫《我的野蛮女友》,改叫《我的移动人形ATM》更贴切。
    毕竟男主除了当沙包,还得兼职提款机、背锅侠、情绪垃圾桶。
    建议片尾加字幕:本片动作场面由专业替身完成,请勿在婚恋市场模仿。”
    也有上纲上线的,就比如《津门影视》的评论:
    “本片堪称情感霸凌的影像教科书,用卡通化暴力消解了亲密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等。
    导演通过高饱和色调与漫画式分镜,将实质的情感勒索美化为‘打情骂俏’。
    宋明熙的每次施暴都被精心设计成喜剧桥段,这种叙事诡计如同给氰化物裹上糖衣,让观众在发笑间吞下危险的价值预设。
    更值得警惕的是男主的精神阉割。
    牵牛不断自我矮化的过程,实则是传统大男子主义遭遇挫败后的极端反弹——当男性无法在现实层面维持权威,便通过受虐幻想重获道德高位。
    这种扭曲的心理补偿机制,在影片结尾通过‘驯服野蛮女友’的伪圆满结局得到强化,完美复刻了父权制‘打一巴掌给颗甜枣’的控制逻辑。
    所谓浪漫,不过是权力游戏的遮羞布。”
    而《新京城晚报》更是从多个方面解读批评《我的野蛮女友》:
    “《我的野蛮女友》虽然有新颖的设定,但主体却是一种病态关系的审美包装。
    影片构建了精妙的情感剥削系统:女主通过暴力实施精神控制,男主则通过受虐获取道德豁免权。
    这种互为施害者/受害者的扭曲关系,被导演用柔光滤镜包装成‘刻骨铭心的爱情’。
    当宋明熙在咖啡厅逼迫牵牛穿高跟鞋时,银幕内外响起的笑声,暴露了整个社会的认知失调——我们究竟在为何种畸形关系喝彩?
    更值得玩味的是叙事的阶级视角。
    牵牛作为普通家庭出身的青年,其忍辱负重被塑造为‘真爱’的证明,而女主的中产背景则赋予其暴力行为以豁免权。
    这种隐性的阶级叙事,恰是影片包藏祸心的意识输出。
    当暴力被赋予浪漫属性,现实中的情感霸权便找到了最佳庇护所。
    从情节设置来看,影片的逻辑漏洞百出。
    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发展缺乏合理的铺垫。
    他们的相遇和相处模式近乎荒诞,仅仅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件就迅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建立毫无根基,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影片的剧情还充斥着大量的俗套情节。
    比如在地铁上女主角让男主角假扮自己的男友,以及在山顶对着瓶子许愿等桥段,毫无新意,都是在重复以往爱情电影中已经用烂了的套路,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影体验。
    《我的野蛮女友》看似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电影,实则是一部充斥着意识输出、错误价值观、逻辑混乱以及情节俗套的失败之作。
    它不应该被过度美化和推崇,我们需要以更理性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类影片,避免被其不良内容所误导。”
    ......
    “砰”天恩大厦会议室,李小萍重重地将报纸拍在桌子上。
    “查,给我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会议桌边上的几个负责人都低下头,显然是被李小萍地气场吓到了。
    首位的林枫见状,轻轻压了压手。
    李小萍也收起怒气,重新坐到椅子上。
    “不用查大概也能猜到是谁。”林枫继续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扭转舆论?”
    李小萍立刻接话道:“我们也可以找这些报社,也可以出公关费。”
    “对,我认识《京城娱乐》的主编,我可以去找找他。”另一位高管也开口道。
    林枫摇摇头:“他们就是防止我们这么做,所以让那么多家报社同时报道。你们想想,会有报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发表观点完全相反的两篇评论吗?”
    众人听闻都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去找其他报社,京城附近没有就往南找。”李小萍再次出了个主意。
    “这是一定要做的,但是还不够。”
    林枫边用手指敲击桌面边说道:“既然他们挑起了这件事,那正好,我们就把这事往大了搞,让媒体搭台,影评人唱戏。”
    “你就说吧,要我们怎么做。”李小萍急不可耐道。
    林枫也渐渐有了思路:“首先,去南方找知名媒体,登影评进行反驳,对电影进行褒奖似解析。
    其次,将这件事包装成一个概念,将它炒作成娱乐圈年度大事件,我要将所有的关注吸引过来。
    最后,利用我们的优势,在网络上,校园论坛中,炒作电影里的经典桥段或对话,我要让他成为2000年的年度网络流行语。”
    这时的张达军反应过来,说道:“你的意思是说让它成为独立热门事件?”
    林枫满意地点点头:“对,这场论战不单单是与电影相关,更是论战女性,论述传统,谈论新时代女性。”
    “这样的话,这场辩论就大了。”一位高管悠悠地说。
    “对,就是往大了搞,不让其他电影有一点讨论的空间。”林枫肯定道。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403/38180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