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票房爆发

推荐阅读:顾客太多,我炒泡面锅铲冒火星!软萌吃播万人迷,各路大佬争榜一绝区零:穿越后竟被法厄同捡到恶雌腰软超能逃,五个兽夫追疯了回府的真千金她一身反骨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八零随军养崽崽,漂亮后妈要翻身柔弱小雌性好孕,众兽夫抱着轻哄斩神,开局召唤英雄蔡文姬!汇纳百川

    前世《那些年》可是在港台都掀起观影潮的,是当年台省的票房冠军,票房近亿人民币。在港岛获得超六千万票房,是当年的总票房榜第三名。
    “那也很好了,应该三天回本,这算是大卖了吧”颜晨丹道。
    “算,怎么不算。”黄小明一脸傲娇。
    “为了大卖,干杯!”
    另一边,陈经理打完电话后,呆坐在办公室,手上拿着票房统计表。
    虽然只是粗略统计第一天的,但从195万的数字就能看出很多问题,青影厂从来没有一部这么卖座的电影。
    就《那些年》这一天的票房,青影厂绝大多数投资的电影都没办法达到的,毕竟青影厂作为北电的下属机构,其主要的任务是扶持在校师生的电影,这个性质就造成了青影厂出品的电影基本不可能大卖的。
    想到这,好像下了什么决心,将两位宣发手下叫来。
    “小王,拷贝的事你要抓紧,尽量满足影院的需求,不要怕花钱。”
    “娟子,媒体方面也安排上,将成绩发出去,宣传起来。这次费用青影厂先垫付着。”
    第二天,就有几家媒体开始报道《那些年》的票房情况。
    “学生导演的青春电影《那些年》首日票房200万。”
    “《那些年》首日即爆”
    “短片王者的第一部电影长片战绩斐然”
    “第六代导演的崛起?”
    “类型片在内地的市场”
    ......
    随着青影厂在媒体上的发力,《那些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
    而随着首日成绩的发出,让一些不太感兴趣的观众有些好奇,不就是青春片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
    之后的几天,《那些年》票房飞快积累,前三天票房顺利超七百万,达到706万元。
    三天票房分别为(影院统计修正):204万、245万和257万。
    别看这个票房在后世不怎么样,但在这个年代就是妥妥的王炸了。
    要知道去年华语票房冠军《甲方乙方》总票房才3600万元。
    高票房也带来了很多影响。
    比如现在颜晨丹去逛街都要戴墨镜,不然会被认出是“沈佳宜”。
    青影厂也趁着电影火爆,帮着几个主演接了媒体采访。
    原本还有林枫的,但被他无情拒绝。开玩笑,哥还想有私生活呢,哪能那么早就曝光了。
    京城某地,冯骁刚放下手中报纸,轻轻叹息了一下。
    “骁刚,你怎么了”徐凡关心道。
    “你这个小师弟真厉害啊。”
    徐凡听到这话,当然明白冯晓刚的想法。
    “电影我看了,感觉没你的有意思。”
    徐凡轻轻捧了一下。
    “可架不住年轻人喜欢啊。说不定票房能超过《甲方乙方》。”
    “也就是国庆放假这几天会高些,等假期结束,大家上课上班后应该没什么人看了。再说了,咱的《不见不散》不是贺岁档要上吗,票房肯定会再创新高的。”
    徐凡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打击这个男人,御夫之道徐凡还是很擅长的,不然后来在《金星秀》中就不会说出“我们家人反正是男的,你让他占便宜就占呗。”这样让人惊叹的话了。
    冯大炮目前不算什么大导,贺岁电影才在去年上了第一部《甲方乙方》,虽然获得年度票房冠军,但还没日后那种怼天怼地的底气。
    “你说我也拍一部我那个年代的青春怎么样?”冯骁刚像是在询问妻子的意见,又像在自言自语。
    “你那个年代?文工团?”徐凡愣了一下。
    “嗯,也不知市场吃不吃这一套。”这时候的冯骁刚还是很尊重市场的,知道商业片一定要符合观众的需求和审美,不像后来功成名就了会说出:“我什么都能拍,拍什么都有票房,这一点上谁的票房能比过我?我特别独孤求败。”这样的话。
    而且有了林枫,也许冯骁刚再也不会说出:“我不拍电影,观众看什么!”这样的话了吧,算不算是给他攒人品?
    林枫不知道,因为他的出现,冯骁刚对《芳华》的执念从这时候就开始萌芽了。
    京城的另一处大院内。
    “哥,这小子拍电影有点意思啊,要不要我们把他拉过来。”
    王家兄弟在上次林枫两度获奖时就起了心思,现在看见《那些年》的票房大卖,更加眼热了。
    王仲军点上一支雪茄,沉思了一下道:“我听说他自己开了一家影视公司,我们能拉来吗?”
    “嗨,他那就是个皮包公司,我了解过了,整个公司除了他就只有一个财务,明显就是用来走账的。”王仲磊不以为意。
    “那就先接触看看吧。不过我们现在还在跟骁刚谈他的下一部电影,还有姜闻。我们刚进圈,还是谨慎些。”王仲军的性格比较沉稳。
    由于去年《甲方乙方》赚钱大卖,华艺两兄弟今年决定正式进军电影圈,本来想投资《不见不散》的,可是比较晚,已经没他们的份额了,只能谈下一部,也就是《没完没了》。
    同时还在跟同为大院子弟的姜闻谈他的电影,林枫知道是那部着名的《鬼子来了》。
    这是一部经典电影,可惜被禁了,造成华艺的大亏损。对了还有一部大亏的电影也是在今年谈成的,就是陈诗人的《刺秦》,呵呵。
    要等交过学费之后,王家兄弟才看出来不是谁名气大就能赚钱的,从此就开始捆绑冯骁刚,华艺才能在前期迅速扩大,成为国内民营龙头。
    就在许多后世大佬关注林枫,关注《那些年》的同时,《南都报》的一则消息更让电影火上浇油。
    “《那些年》港台上映,双双打破内地电影当地记录。”
    报道中提到,《那些年》10月2日在港岛和台省上映,其中港岛第一天就取得超百万(102万)的票房,台省首日2055万新台币(约473万人民币),两地均打破了内地电影的首日票房记录。
    报道中详细介绍了电影以及在两地的上映情况。
    并提到,根据港岛专家的分析,《那些年》很有可能会打破1982 年的《少林寺》在港岛 1616 万的票房记录。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403/38175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