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涟漪震惊皇帝(3)
推荐阅读:顾客太多,我炒泡面锅铲冒火星!、软萌吃播万人迷,各路大佬争榜一、绝区零:穿越后竟被法厄同捡到、恶雌腰软超能逃,五个兽夫追疯了、回府的真千金她一身反骨、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八零随军养崽崽,漂亮后妈要翻身、柔弱小雌性好孕,众兽夫抱着轻哄、斩神,开局召唤英雄蔡文姬!、汇纳百川、
涟漪震惊皇帝(3)
放下黛笔,苏涟漪看了纸张,表示对安禄的工作能力十分认同。因安禄取了最大号的纸张,平日里可用作泼墨作画的那种。
最后,涟漪对着小桌子皱起了眉头。
“苏爱卿,有什么不妥吗?”夏胤修问。
涟漪道,“回皇上,这竹、这纸、这黛笔都是臣女想要的,但这桌实在小了一些,一会恐怕施展不开,可否换一张大桌?”直言不讳。
安禄不解,这桌已不小了,刚刚四个太监才将其抬进来,再大的桌子很难搬运。涟漪郡主平日体恤温和,今日怎么提如此莫名其妙的要求。
“皇上,奴才这就去换。”虽心中不解,但安禄还是轻声道。
夏胤修脑子里却萌发一个可以说破天荒又可笑的念头,这念头刚刚在脑海中燃起,就不慎吐口而出,“不用换了,就在朕这御书案上吧。”
别说安禄、别说叶轩,就是连苏涟漪也被吓了一跳!
御书案就如同龙椅一般,只有皇上可用,其他人岂能用?
夏胤修却丝毫不顾忌这逐渐诡异的气氛,“朕说可以,就可以。”说着,还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苏涟漪只觉得后背一层汗,怎么?难道皇上的意思是让她用御书案坐龙椅?她这个现代人没那么大的奴性,自然是敢用,不就是桌子和椅子吗?有什么大不了?
但,若是用了,会牵扯不少麻烦,到时定会打扰她的正常生活。
“皇上,臣女不敢。”涟漪低头道,不是不敢,是不愿。谁愿意没事扯一堆麻烦在身后?
“这是朕的命令,苏爱卿要抗旨不尊吗?”夏胤修竟希望自己平日里处理国事的桌上,出现她的倩影,是否便是红袖添香?
涟漪无奈,这狗屁封建规定!“臣女不敢,臣女用就是。”
叶轩眼忍不住睁大,心中暗说……涟漪郡主,千万别!你这样会成为众矢之的。
安禄也惊了,一旁的太监宫女们都狠狠低下头,不敢看。
“将案上闲物都清理下去。”夏胤修道。
叶轩后背冷汗,皇上的御书案上哪有闲物一说?除了文房四宝便是堆得工整的奏折,奏折啊……这哪是闲物?
宫女们赶忙一拥而上,搬奏折的搬奏折,取四宝的取四宝,端茶盏的端茶盏,几乎眨眼之间,刚刚还摆放有序的御书案上空空如也。
苏涟漪顿时想起了若干年前,自己还在现代时看过为数不多的电影之一……《满城尽带黄金甲》,当初那些宫女们搬菊花洗刷皇宫血迹时也是如此迅速、有条不紊,难道这是宫女太监必修课?
不再纠结这些,苏涟漪先是将册子放在了御书案一角,而后将那硕大纸张在御书案上铺开,撕下一块纸做标准,用黛笔在竹竿上十分仔细的画起了刻度。
大概半盏茶的时间,这又细又直的竹竿便成了一只尺子。
众人看着苏涟漪的行动,无人询问,看出来苏涟漪是要制作长尺,却不解其有何用,都期待地看着。
而后苏涟漪做出之事,对于古代鸾国人来说十分稀奇,但对于现代人来说却稀松平常。
叶轩看着苏涟漪的背影微笑,欣慰其只是用了御书案,其方式又十分巧妙,身子与御书案保持着距离,是一种恭敬的距离,丝毫不失规矩。聪明的姑娘。
夏胤修也发现了,挑眉未语,真想再找些事来为难她。
苏涟漪很认真的花两条线,横、纵两条直线,横轴标注人口数据,纵轴标注其他数据,不大一会,就画出了柱状图。只不过这柱状图只能反映出单纯一种数据,苏涟漪此举没指望通过一张图概括出一切,只是演示一种方法。
“皇上您看!”苏涟漪道,伸手一直这奇怪的图形。
夏胤修也认真下来,将视线投注在纸张之上。
“这一张图便可反应出一个地区的情况……”说着,指向圆柱。“这里的每一根圆柱图形都代表了一个村子,这图形的宽度相同,长度越长,其收入水平便越好、村子越富裕;反之,长度越短,收入便越低、村子便越是贫穷。”
夏胤修点头,“但这能反应出什么问题?”
涟漪答,“若分析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等,仅凭这一种数据、一张图形无法全方位分析出,但有一些结论也是能看出的。皇上您请看这些很数据很高的村落,和这些数据很低的村落。”
夏胤修的视线随着那纤纤玉手游移,叶轩也排除杂念,仔细看这图形,虽然一头雾水。
“恩。”夏胤修答。
“这些数据低十分贫穷的村落,也许是土地不够肥沃,也许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好,更也许是其他原因,但如今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便是人口稀少。”涟漪道,“鸾国人有一个特点,不愿背井离乡,只要家中可勉强过活便不肯迁徙寻找更加适合居住的地方。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例如每个村落都有排外的情况,远离自己熟悉的土地到了一个陌生之处,白手起家确实很难。”
叶轩点了点头,这些事,他是知晓的。
苏涟漪继续道,“皇上您再看这些数据高的村落,又有一个特点,大半人口在七百到两千人,其中,当千人村落比数百人村落的数据有些差距,但千人村落与两千人村落的差距却不大,若将这些财富平摊到每一人头上,会得到一个结论……两千人的村落看似很富有,其实村民们很穷。”
夏胤修立刻明白了苏涟漪想表达的意思,“你是说,村落超过千人后,人口便达到了饱和,再徒增人口非但不会富有,相反越发贫穷?”
涟漪点头,“回皇上,正如您所说。”
叶轩也有些惊讶,自古云,家若盛、丁须旺。就是说,人口越多其家族发展越好,但从这图像看来,发展人口也是有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后,非但不会起正面作用,相反还会起反作用。
有趣。
这图形真是个有趣的东西,就不知这图形是否可用在商业之上,得意直观、准确地反映出是否盈利、盈利是否达到最大化、投入与盈利之间的度在哪里,投入多少才能做到既要盈利又不会浪费。
这便是商人的思维。
叶轩哪能想到,在几千年后,这些图形被广泛应用在商业之上,但不是这柱状图,更多的是用一种曲线图。
夏胤修顿时兴趣被调动起来,“这图形,真是奇妙。”
涟漪笑笑,继续道,“若是没有这人口普查的准确数据,这些人口稀少的村落便继续土地资源浪费,而这些人口拥挤的村落便继续劳动力资源浪费。正如刚刚臣女所说,鸾国人不喜迁移,但若朝廷想出办法,派专门官员去安顿迁移百姓,用特殊政策鼓励人口过多的村落中贫穷家族迁移寻求新生,那样,便可大大减少贫困百姓人口。”
夏胤修笑着点头,“对。”声音略显激动,想要百姓富足,光用减税是无用的,要采用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从前他虽意识到,又与众多相关官员探讨,却无一人提出办法。
没想到……今日竟被苏涟漪提出!
苏涟漪做出炸弹、苏涟漪提出商部银行、苏涟漪畅想移民政策,如今苏涟漪又为他想到如此切实可行的办法!
苏涟漪,真是朕的智囊!
苏涟漪,朕真是越来越不想放手!
涟漪继续道,“让全天下百姓过上富裕安康的日子确实是个好口号,但朝廷最切实的利益便是税收,只要百姓们人人有钱,国家偶尔增加个苛捐杂税又有何不可?”
夏胤修突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叶轩起初是不解皇上为何大笑,而后突然想到了什么,也轻笑了起来。
“……”苏涟漪终于第一次皱了皱眉,“臣女愚钝,请问皇上在笑什么?可否说出来君臣同乐?”其意是,有什么笑话就说说,让咱也笑笑。
夏胤修仿佛是被人狠狠戳中了笑点一般,笑得前仰后合,好半天才平缓了下来。“苏涟漪,你可知,你是自朕登基以来,第一个在朕面前说增加苛捐杂税之人吗?”
涟漪一愣,摇了摇头,“不知。”
夏胤修继续道,“先天下之忧而忧,一些关心百姓的臣子都一再进谏希望减少杂税,即便是庸官也为凸显自己为官清廉进谏减少杂税,却只有你一人今日对朕说增加杂税。”
涟漪瞬间明了,她这是间接做了“奸臣”啊!
试想,一般跑到皇上面前谗言说修什么行宫、开什么运河、建什么面子工程、增加什么苛捐杂税的都是什么人?都是奸臣!要臭名远播的!但她刚刚却建议皇上增加杂税,这个……罪过啊,罪过!
“那个……”苏涟漪面红了一下,“臣女的意思是,在百姓们富足的情况下增加一下……不对,是偶尔增加,恩恩……偶尔。”
见苏涟漪这般窘迫,夏胤修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大男子主义之心暴涨,一旁的叶轩也抿唇而笑。
涟漪嘴角抽了一抽,罢了,笑话就笑话吧,坚持“大女子主义”之人往往占不到便宜,何况她本身不是什么大女子主义拥护者,只要能带来利益,被稍微取笑下又如何?
放下黛笔,苏涟漪看了纸张,表示对安禄的工作能力十分认同。因安禄取了最大号的纸张,平日里可用作泼墨作画的那种。
最后,涟漪对着小桌子皱起了眉头。
“苏爱卿,有什么不妥吗?”夏胤修问。
涟漪道,“回皇上,这竹、这纸、这黛笔都是臣女想要的,但这桌实在小了一些,一会恐怕施展不开,可否换一张大桌?”直言不讳。
安禄不解,这桌已不小了,刚刚四个太监才将其抬进来,再大的桌子很难搬运。涟漪郡主平日体恤温和,今日怎么提如此莫名其妙的要求。
“皇上,奴才这就去换。”虽心中不解,但安禄还是轻声道。
夏胤修脑子里却萌发一个可以说破天荒又可笑的念头,这念头刚刚在脑海中燃起,就不慎吐口而出,“不用换了,就在朕这御书案上吧。”
别说安禄、别说叶轩,就是连苏涟漪也被吓了一跳!
御书案就如同龙椅一般,只有皇上可用,其他人岂能用?
夏胤修却丝毫不顾忌这逐渐诡异的气氛,“朕说可以,就可以。”说着,还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苏涟漪只觉得后背一层汗,怎么?难道皇上的意思是让她用御书案坐龙椅?她这个现代人没那么大的奴性,自然是敢用,不就是桌子和椅子吗?有什么大不了?
但,若是用了,会牵扯不少麻烦,到时定会打扰她的正常生活。
“皇上,臣女不敢。”涟漪低头道,不是不敢,是不愿。谁愿意没事扯一堆麻烦在身后?
“这是朕的命令,苏爱卿要抗旨不尊吗?”夏胤修竟希望自己平日里处理国事的桌上,出现她的倩影,是否便是红袖添香?
涟漪无奈,这狗屁封建规定!“臣女不敢,臣女用就是。”
叶轩眼忍不住睁大,心中暗说……涟漪郡主,千万别!你这样会成为众矢之的。
安禄也惊了,一旁的太监宫女们都狠狠低下头,不敢看。
“将案上闲物都清理下去。”夏胤修道。
叶轩后背冷汗,皇上的御书案上哪有闲物一说?除了文房四宝便是堆得工整的奏折,奏折啊……这哪是闲物?
宫女们赶忙一拥而上,搬奏折的搬奏折,取四宝的取四宝,端茶盏的端茶盏,几乎眨眼之间,刚刚还摆放有序的御书案上空空如也。
苏涟漪顿时想起了若干年前,自己还在现代时看过为数不多的电影之一……《满城尽带黄金甲》,当初那些宫女们搬菊花洗刷皇宫血迹时也是如此迅速、有条不紊,难道这是宫女太监必修课?
不再纠结这些,苏涟漪先是将册子放在了御书案一角,而后将那硕大纸张在御书案上铺开,撕下一块纸做标准,用黛笔在竹竿上十分仔细的画起了刻度。
大概半盏茶的时间,这又细又直的竹竿便成了一只尺子。
众人看着苏涟漪的行动,无人询问,看出来苏涟漪是要制作长尺,却不解其有何用,都期待地看着。
而后苏涟漪做出之事,对于古代鸾国人来说十分稀奇,但对于现代人来说却稀松平常。
叶轩看着苏涟漪的背影微笑,欣慰其只是用了御书案,其方式又十分巧妙,身子与御书案保持着距离,是一种恭敬的距离,丝毫不失规矩。聪明的姑娘。
夏胤修也发现了,挑眉未语,真想再找些事来为难她。
苏涟漪很认真的花两条线,横、纵两条直线,横轴标注人口数据,纵轴标注其他数据,不大一会,就画出了柱状图。只不过这柱状图只能反映出单纯一种数据,苏涟漪此举没指望通过一张图概括出一切,只是演示一种方法。
“皇上您看!”苏涟漪道,伸手一直这奇怪的图形。
夏胤修也认真下来,将视线投注在纸张之上。
“这一张图便可反应出一个地区的情况……”说着,指向圆柱。“这里的每一根圆柱图形都代表了一个村子,这图形的宽度相同,长度越长,其收入水平便越好、村子越富裕;反之,长度越短,收入便越低、村子便越是贫穷。”
夏胤修点头,“但这能反应出什么问题?”
涟漪答,“若分析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等,仅凭这一种数据、一张图形无法全方位分析出,但有一些结论也是能看出的。皇上您请看这些很数据很高的村落,和这些数据很低的村落。”
夏胤修的视线随着那纤纤玉手游移,叶轩也排除杂念,仔细看这图形,虽然一头雾水。
“恩。”夏胤修答。
“这些数据低十分贫穷的村落,也许是土地不够肥沃,也许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好,更也许是其他原因,但如今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便是人口稀少。”涟漪道,“鸾国人有一个特点,不愿背井离乡,只要家中可勉强过活便不肯迁徙寻找更加适合居住的地方。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例如每个村落都有排外的情况,远离自己熟悉的土地到了一个陌生之处,白手起家确实很难。”
叶轩点了点头,这些事,他是知晓的。
苏涟漪继续道,“皇上您再看这些数据高的村落,又有一个特点,大半人口在七百到两千人,其中,当千人村落比数百人村落的数据有些差距,但千人村落与两千人村落的差距却不大,若将这些财富平摊到每一人头上,会得到一个结论……两千人的村落看似很富有,其实村民们很穷。”
夏胤修立刻明白了苏涟漪想表达的意思,“你是说,村落超过千人后,人口便达到了饱和,再徒增人口非但不会富有,相反越发贫穷?”
涟漪点头,“回皇上,正如您所说。”
叶轩也有些惊讶,自古云,家若盛、丁须旺。就是说,人口越多其家族发展越好,但从这图像看来,发展人口也是有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后,非但不会起正面作用,相反还会起反作用。
有趣。
这图形真是个有趣的东西,就不知这图形是否可用在商业之上,得意直观、准确地反映出是否盈利、盈利是否达到最大化、投入与盈利之间的度在哪里,投入多少才能做到既要盈利又不会浪费。
这便是商人的思维。
叶轩哪能想到,在几千年后,这些图形被广泛应用在商业之上,但不是这柱状图,更多的是用一种曲线图。
夏胤修顿时兴趣被调动起来,“这图形,真是奇妙。”
涟漪笑笑,继续道,“若是没有这人口普查的准确数据,这些人口稀少的村落便继续土地资源浪费,而这些人口拥挤的村落便继续劳动力资源浪费。正如刚刚臣女所说,鸾国人不喜迁移,但若朝廷想出办法,派专门官员去安顿迁移百姓,用特殊政策鼓励人口过多的村落中贫穷家族迁移寻求新生,那样,便可大大减少贫困百姓人口。”
夏胤修笑着点头,“对。”声音略显激动,想要百姓富足,光用减税是无用的,要采用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从前他虽意识到,又与众多相关官员探讨,却无一人提出办法。
没想到……今日竟被苏涟漪提出!
苏涟漪做出炸弹、苏涟漪提出商部银行、苏涟漪畅想移民政策,如今苏涟漪又为他想到如此切实可行的办法!
苏涟漪,真是朕的智囊!
苏涟漪,朕真是越来越不想放手!
涟漪继续道,“让全天下百姓过上富裕安康的日子确实是个好口号,但朝廷最切实的利益便是税收,只要百姓们人人有钱,国家偶尔增加个苛捐杂税又有何不可?”
夏胤修突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叶轩起初是不解皇上为何大笑,而后突然想到了什么,也轻笑了起来。
“……”苏涟漪终于第一次皱了皱眉,“臣女愚钝,请问皇上在笑什么?可否说出来君臣同乐?”其意是,有什么笑话就说说,让咱也笑笑。
夏胤修仿佛是被人狠狠戳中了笑点一般,笑得前仰后合,好半天才平缓了下来。“苏涟漪,你可知,你是自朕登基以来,第一个在朕面前说增加苛捐杂税之人吗?”
涟漪一愣,摇了摇头,“不知。”
夏胤修继续道,“先天下之忧而忧,一些关心百姓的臣子都一再进谏希望减少杂税,即便是庸官也为凸显自己为官清廉进谏减少杂税,却只有你一人今日对朕说增加杂税。”
涟漪瞬间明了,她这是间接做了“奸臣”啊!
试想,一般跑到皇上面前谗言说修什么行宫、开什么运河、建什么面子工程、增加什么苛捐杂税的都是什么人?都是奸臣!要臭名远播的!但她刚刚却建议皇上增加杂税,这个……罪过啊,罪过!
“那个……”苏涟漪面红了一下,“臣女的意思是,在百姓们富足的情况下增加一下……不对,是偶尔增加,恩恩……偶尔。”
见苏涟漪这般窘迫,夏胤修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大男子主义之心暴涨,一旁的叶轩也抿唇而笑。
涟漪嘴角抽了一抽,罢了,笑话就笑话吧,坚持“大女子主义”之人往往占不到便宜,何况她本身不是什么大女子主义拥护者,只要能带来利益,被稍微取笑下又如何?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087/37101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