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221章 劣币难止?大汉监印,天下通行

第221章 劣币难止?大汉监印,天下通行

推荐阅读: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巫师从修驴蹄开始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择日走红诸天之百味人生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横扫京圈:闺女,你爸什么身份?数码宝贝入侵美漫景区工资三百块,古人干的很痛快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天禄阁中。
    五铢钱碰撞声极为悦耳。
    羊衜却有些心凉,更多的是惊悚。
    各代天子皆有铸新币,还有不少前汉遗留下的诸侯五铢,以及百姓所铸五铢,但重量并无什么差别。
    一枚五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二十两为一金。
    这是大汉定下的铁律,可如今这些新币竟然缺斤少两,大祸啊!
    顷刻之后。
    羊衜合三人拾取的五铢钱。
    数万钱中,超过百枚新币,尽皆不同。
    可以确定天下有人私铸钱币,并且流入坊市的数量不少。
    “陛下。”
    羊衜呈五铢钱于桌案,作揖道:“臣有罪,不察天下五铢。”
    “你以为怎么做?”
    刘牧轻叩扶手,考问道。
    货币战争,商业战争,诸夏早有。
    可能是冀州,荆扬的不经意,亦或者刻意为之,使劣币流入洛阳,但关乎民生大事,户部为首责。
    “铸新币。”
    “驱逐劣币。”
    羊衜作揖恭拜道:“请陛下布告天下,禁劣币于坊间。”
    “你还未懂。”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替代以物易物?还是为了便携。”
    刘牧缓缓起身,行至众人面前,淡漠道:“货币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信用,同样是对铜价的体现,文帝以良币驱逐劣币的手段更用不了第二次,故而有捐缣代罪之政,只要使用五铢钱,你就驱逐不了劣币。”
    “这……!”
    羊衜脸色有些发白。
    “铜五铢要用。”
    “让他们铸,不必在乎。”
    “监印司于各县开设大汉银行,隶属户部直辖。”
    “并且,监印银币,代为二十四铢,含银要算成等同价值。”
    “同样,监印金币,代为四百八十铢,含金同样要达到等同价值。”
    刘牧沉声道:“大汉银行开设之后,所有人可以任意兑换钱币,然大汉商行的大宗交易,只能通过银行交易,或银币,金币交易,对外互市更是如此,那时百姓手中流通的五铢钱不足为重,只需要防备大量劣币流入即可,明白了吗?”
    “臣明白。”
    羊衜躬身一拜,铿锵道:“这几日,臣便让监印司铸造银币,金币,并遣人从洛阳东西两市开始施行!”
    “切记。”
    刘牧告诫道:“货币的本质是大汉的信用,以及金属的本身价值,而大汉财政的兴衰本质是货物的流进,流出;朕择日会拟写关于商业与货币之书,你要好生学着。”
    “臣遵诏。”
    羊衜躬身再拜。
    “去吧。”
    刘牧摆了摆手。
    战争,关乎国家的兴衰,百姓生计。
    一枚五铢钱,一粒米,一株草都可以作为货币使用。
    贵金属之所以可以作为货币,本质带着交易价值,承载着一个国家的信用,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
    乱世货币贬值,会造成物价升高,百姓入不敷出,从而萧条。
    故此,刘牧需要将大汉的信用,附加在银币,金币之上,去冲击劣币。
    只要禁止大宗交易的劣币流入,并且打造银本位,百姓之间宗货物交易,并算不上什么,全当为户部铸钱了。
    三日后,典韦带着殿中尉。
    将《帝国货币》之书,送入户部之中。
    “臣无能。”
    “使陛下受累。”
    羊衜叹了口气,翻开了书本。
    书籍开篇并没有什么闲言碎语,更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词汇。
    以一粒稻谷,剖析商业交易的核心,以交易来锚定商税,以及百行百业。
    一粒稻谷从农夫流入贩,贩入加工工坊,又送入粮商店铺之中,最终化为百姓之家的口腹之物。
    所以,稻谷所产生的商税利益,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
    如果稻谷流入邦野之地,又流入大汉境内,所产生的价值各不相同,又不知有多少人受益。
    数日之后。
    羊衜从书房之中走出。
    半个月时间,洛阳东西两市,设下大汉银行。
    隶属户部监印司直辖,并推出银币金币,作为大宗交易货物之用。
    首日,负责大汉商行的刘忠,便遣人拉着一车车五铢钱汇入大汉银行。
    部分兑换成所需的银币金币,部分作为储蓄,换了一个的储蓄簿,随时可以存取。
    太微宫。
    永宁殿内。
    吴苋,甘梅,甄姜等人望着麋贞手中的储蓄簿。
    “大汉监印,天下通行。”
    荀采打量着手中一枚银币,道:“你家兄长还真是舍得,陛下初定货币之政,便将家中五铢钱全部存入大汉银行,还另外给你送来了一份!”
    “甄妹妹亦有。”
    麋贞笑眯眯的收起储蓄簿,道:“此次推行新币,主要是针对流入的劣币,家中支持户部,也是为了保证货币的兑换!”
    “兑换?”
    甘梅,吴苋等女疑惑道。
    “陛下所书,户部刊印分发,且已经在公羊学宫授学。”
    “所谓的货币,就是大汉的信用,百姓相信大汉,相信陛下。”
    “故而,他们可以将钱财存入银行之中,但陛下要给予百姓保障,便是所谓银币金币,此为银金本位。”
    “一枚金币,可当做四百八十铢,也就是九十六枚五铢钱使用。”
    “若是大汉境内广设银行,以后商业交易不需要银币金币,直接在银行内完成储蓄簿的更改便可,若是需要货币,亦可在银行中兑取。”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使用最多的还是五铢钱。”
    “邦野若是想要购买大汉的货物,便要先卖给大汉货物。”
    “可货物价值多少,大汉要买什么货物,一切都是行商司了算;他们卖了东西,才能得到银币金币购买大汉的货物,然后带回去自己的国家交易。”
    “这种交易产生的财政变化,陛下称之为贸易差。”
    “贸易顺差是大汉对外贩卖的东西多,流入大汉的货物少,可以使得百姓进入工坊,获得更多的钱财,更令内部商业繁荣。”
    “贸易逆差,便是流入多,卖出少。”
    “二者得利各不相同,可兴国,可衰国。”
    荀采拾起一枚干枣,眼中满是亮光,道:“这其中之精妙非是一两句话可以通,想要保证贸易顺差,而不被邦国抵制,大汉便要有强大的兵事!”
    “不对啊。”
    甘梅急忙道:“若这么算,为何不都铸为金币?”
    “陛下称之为银金本位。”
    甄姜眨了眨眼,道:“大概是我们大汉的人口多而金少,不足以成为大汉的主要流通货币,为了日后的兴盛,只能首推银本位,日后大汉百姓手中流通可能多为银币,以及少量的五铢钱。”
    “聪明。”
    荀采点了点头。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021/36868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