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160章 朕是大汉的天子,诸夏的共主

第160章 朕是大汉的天子,诸夏的共主

推荐阅读: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巫师从修驴蹄开始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择日走红诸天之百味人生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横扫京圈:闺女,你爸什么身份?数码宝贝入侵美漫景区工资三百块,古人干的很痛快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入府有事?”
    刘宠察觉亲子有些异常。
    自从刘牧披甲之后,还是第一次在他面前显露这种神情。
    “天要塌了。”
    刘牧扯着嘴角笑了笑,复杂道:“从下个月开始,孩儿不知还能留在陈国多久,所以来府中住几日,尽量孝敬父亲。”
    “天要塌了?”
    刘宠愣了下,转瞬悚然无比。
    他虽不理军政事,但陈国各府对他并不设防,所以知道很多秘事。
    譬如,洛阳两宫染血的天象。
    如今能使得刘牧出‘天要塌了’四个字。
    恐怕只有一个可能,便是大汉的天子撑不住了!
    “嗯。”
    刘牧颔首笃定。
    “牧儿。”
    “莫要辜负天子的苦心。”
    “既已踏出这一步,便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为父在陈国为你守着,陈国不失,就永远有机会,莫要在府中停驻,若不然臣心不安,你是所有人的支柱,不可坠倒的旌旗。”
    刘宠神情肃然,将强弩递给刘牧,沉声道:“大汉开弓,箭不回头,你的前路莫有人能阻,这是天子送给你的话,谨记。”
    “孩儿明白。”
    刘牧不知什么,起身作揖长拜。
    洛阳。
    四月骤至。
    嘉德殿中,每日灯火通明。
    帝陛之上,换成木榻,显得格外怪异。
    刘宏披着大氅,坐在帝陛上看着殿下之人,问道:“监州尉?”
    “臣,史阿。”
    史阿躬身大拜道。
    “史阿?”
    “朕知道你。”
    刘宏扯了扯衣袍,俯瞰道:“监州尉令,原虎贲将军王越的弟子,王太子让你持天子玉符入宫有何事?”
    史阿恭敬道:“王太子举荐孔文举为平原太守。”
    “陛下。”
    “三州刘姓。”
    蹇硕擅兵事,瞬间洞彻平原二字的寒意,低声解释道:“有前汉刘姓后人,宗室之人,他们择定南皮令刘玄德为主,想要图谋青州,平原可能是矛头。”
    “准了。”
    “你去拟诏吧。”
    刘宏颔首之际,又朝着殿下问道:“王太子可有让你带话?”
    史阿再度恭拜,铿锵有力道:“王太子有言,大汉有刘牧,当兴万世。”
    “咳。”
    “咳咳。”
    刘宏突兀用丝帛捂着口鼻,咳着道:“朕会为他扫清前路,让他没有任何污名,以文武兼备之名登上大汉天子之位,他要护好朕的子女。”
    “臣遵诏。”
    史阿恭拜欲退。
    刘宏望着史阿的背影,突兀道:“从今往后,你只有一个君,便是王太子;朕,陈王,都不是你的君,你可明白?”
    史阿脚步顿停,整衣肃容后转身,拜道:“监州尉令史阿,拜别大汉天子。”
    “蹇硕。”
    刘宏咳出一口血,挥手道:“你亲自送他出宫门。”
    “诺。”
    蹇硕拿着拟好的天子诏走来。
    南宫火盛,犹如白昼。
    不久。
    二人行至宫南阙门。
    史阿按剑而立,单手接过诏书。
    “史尉令。”
    蹇硕从腰间摘下一枚铜令,淡笑道:“此物赠于监州尉,回陈国之后,代我问候满伯宁。”
    “好。”
    史阿摩挲着符令。
    公车司马符令,可御大谁卒。
    “不送了。”
    蹇硕提起灯盏。
    莹莹之光,照亮旁处的战马。
    史阿揣起符令,翻手取出一枚监州尉符令,沉声道:“某没什么好赠你,此令代表监州尉令,若有要事,可去寻监州尉。”
    “多谢。”
    蹇硕神情不变。
    目送史阿离开,才返回嘉德殿。
    大汉有刘牧,当兴万世。
    一句话令刘宏喜,又似乎带走他的精气神。
    从西园检校之后,他能活下来,全靠一股信念支撑。
    刘牧遣史阿入宫,带走最后一封为臣子的诏书,出‘大汉有刘牧,当兴万世’便明白他该放下了。
    他要把一个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污点的天子之位交给刘牧。
    这一夜。
    刘宏连发三道诏书。
    从河内,急召朱儁带兵回朝。
    一夜之后。
    仅三十余岁的刘宏,犹如朽木枯骨。
    一连两日未曾进食,第三日方才喝了一碗米粥。
    四月初九。
    嘉德殿中,灯火摇晃。
    “蹇硕,朱儁行至何处了?”
    刘宏撑着木榻起身,并亲手叠起被褥,极为平静的询问殿下。
    “北邙。”
    殿下,蹇硕恭敬道。
    大谁卒传令,一天奔赴河内。
    可是,大军整顿开拔需要时间,所以方才行至北邙山。
    刘宏靠着被褥坐下,透过门户看到骄阳初升,等恢复些许气力,方才唤道:“蹇硕,打开门户,让阳光进来。”
    “诺。”
    蹇硕闻声而行。
    没有唤侍从女婢,而是亲手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窗。
    刘宏换上天子冕服,喝了口桌子上的红如鲜血的茶,平淡道:“朕有感,人寿将尽,你可知做什么?”
    “杀人。”
    蹇硕冷不丁的吐出两个字。
    “蹇硕。”
    “大汉的公车司马令。”
    “朕亲政十余载,杀过宦官,斩过外戚,伐过鲜卑。”
    “以王太子披甲领军,方使四夷宾服,体会到什么是大汉的天子。”
    “所以,最后一柄中兴剑赐你,若董太后,何皇后死于夺位之乱,你便率大谁卒,南宫宿卫,护送刘辩,刘协去陈国。”
    “若她们未死,洛阳还乱。”
    “朕的剑能杀人,能杀不臣,能杀所有人。”
    “王太子的刀能保命,洛阳有随他征战过的军卒,你纵然屠尽南北二宫,杀了不该杀的人,依旧会有人护你离开,但他的刀不能染宫廷之人的血,你也不能去陈国,找个乡野终老一生,可明白?”
    刘宏靠着被褥,亲自研墨,开始拟写诏书。
    “奴婢明白。”
    蹇硕攥双拳,红着眼不敢抬头。
    “朕喜欢王太子一句话。”
    刘宏笔锋一顿,淡笑道:“大汉子民,不得弯腰,那日给史阿的话,同样也给你,你是朕的臣!”
    “臣明白。”
    蹇硕挺直腰杆,直视帝陛之上。
    “莫哭。”
    “人终有一死。”
    “你要保管好传国玺。”
    “这是朕禅位王太子的诏书。”
    “然后,你亲自去北宫唤刘辩,刘协过来,就言朕要考校他们的学业。”
    “朱儁回洛阳之后,于日时敲响丧钟,传朕驾崩的消息。”
    “朕濒死召回朱儁,必有人猜测是否传位皇子协。”
    “从此刻开始,禁军,大谁卒死守南宫勿出,等他们杀出一个胜负再放进来。”
    “凡入南宫者,让他们勿要动朕的尸骸,请王太子亲自收殓入葬,更要让他亲自定谥拟祭文。”
    “如今留在洛阳的臣卿,或有忠臣,但他们入不了宫廷,余者皆为叛逆,不配为朕殓葬,若王太子不至,朕宁腐朽于榻上。”
    刘宏卷起诏书,将其与传国玺放在一处。
    话的语气很轻,好似早就想到了这一天,乃至连一点点情感波动都没有。
    “臣遵诏。”
    蹇硕收起传国玺,禅位诏,于殿下恭拜。
    “朕是大汉的天子。”
    “朕是诸夏的共主。”
    “天下山河,一草一木,皆为臣属。”
    “祭文焚于北邙,若山河有灵,自会诵念于朕。”
    刘宏浑浊的眼眸,看向空寂的殿宇。
    仿佛回到初登天子之位的时候,一个年幼的乡野之子,在满朝持锋悬剑之臣的瞩目下,一步一步登上帝陛。
    曾经的敌手皆为枯骨,唯他依旧是高坐庙堂的大汉天子。
    最终,天地寂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021/36865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