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霸业 > 第一百二十一章:秋风扫落叶

第一百二十一章:秋风扫落叶

推荐阅读:万衍道尊遮天之人王妃越千年从科技公司开始签到做梦就能成为大佬寡人有疾,皇嫂速来时光温柔如你他如人间地狱重生光影年代烟景淡相和

    :秋风扫落叶
    从出征以来,汉军的总牺牲将士达到八万多,接近九万。伤者十几万。俘虏熊国兵士四十三万,其中伤病五万余,至于当初俘虏的一些重伤兵士,汉军实在没有能力给他们治疗,只好杀之。
    熊国的俘虏一直不怎么安分,其中有不少人有怨言。按照田横等人的建议,要把这些蛊惑人心的俘虏杀掉,但是秦雄止住了这种做法。既然他们已经投降,而且还死了那么多兄弟,再杀他们很不人道。有怨言就发下牢骚,只要不鼓动闹事,暂时放过他们。
    大军在姚城休整三日,九月初六秦雄派将领留下十万步兵和三千火炮留守姚城,然后带着剩下的一百三十万大军朝熊都进发。至于熊人俘虏,秦雄把三万轻伤的留在姚城,余下的打散编入汉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汉军实在没办法处理这四十万俘虏。不管把这些人留在什么地方,都是巨大的隐患,跟着军队中也有危险,但只要控制的好,问题还能解决。当然,秦雄是不会给这些人兵器、马匹的。
    从姚城到熊都不过二百八十里的道路,这些道路并没有被熊人破坏,所以大军的行进速度提高的很多。就连火炮车一天都能行进一百多里。
    就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中午,汉军终于来到了熊都城下,大军还没准备开始攻城。城门就已经大开,熊国太子带领百官,手捧传国玉玺,出城投降。城头上的熊人将士也一个个放下兵器,走下城头。从这一刻起,熊国覆亡。
    熊人的历史有上万年,有史料记载的也有两千多年。帝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中,熊国都作为一个独立的诸侯国存在,只是因为种族问题,熊国很少能在历史上占据主流地位。更多的时候是充当配角。轩辕大帝统一天下,当年的熊国头领因为早早地投靠了轩辕帝,所以被封为诸侯王。
    熊人剽悍威猛,步兵作战就异常厉害。唯一的不足就是棕熊坐骑太少,历代熊国国君都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大力培养棕熊。在熊国历史上,杀害一只棕熊和杀人是同罪的。经过四百余年的繁衍生息,熊人终于在帝国北部的版图上屹立而起,成为争霸天下最有潜力的一个诸侯国。
    四百七十年历史,熊国一共延续了三十六为君主,总体来说没有昏君。尤其是熊王苍昊,应该算是以为雄才大略的国君。
    既生瑜何生亮!若是没有秦雄的出现,帝国的历史没有人能推测,也没有人能把握。或许一切都是天意。熊人最终还是败了,以至于太子带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
    秦雄让手下接纳降兵,暂时安排熊国的一些文臣处理事务,熊都王宫暂时保留了下来。王宫内的王妃、宫女、太监也一个没动。
    汉军进城之后,对百姓秋毫无犯,大部分百姓没表现出什么不满。只是有一些不肯投降的熊人将士、百姓、文士、跑到大街上自杀。他们确实无力改变现实,也不可能阻止有效的反击,因为一旦他们反击,汉军就有可能杀害无辜的百姓。面对这种现实,这些有志气的人选择一种无奈的抗议---自杀。
    从汉军进城,到汉王迅速熊都王宫这一个时辰的时间里,熊都共发生了三十起暴力冲突,五百多人自杀,这也让秦雄挠头。
    虽然熊国太子已经投降,但秦雄不会放任他们继续呆在熊国,除太子之外,秦雄派人把熊国的王子一股脑地送到平阳,这也算是人质吧。没有了王室成员,熊国境内的反叛势力就等于没了核心。
    在熊都休整五天,秦雄留下二十万汉军留守熊都,余下的一百七十万大军继续出发(包括俘虏),现在才九月中旬,秦雄有把握在扫平熊国残余势力的同时,吞并熊国东部本来臣属与巨人的十几个小部落。
    大军出熊都之后,汉王立刻任命熊国太子为‘顺天侯’,给他十万人马,随大军出征。有了太子殿下出面,汉军所过之处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即便是有人不服汉军,也识相地早早避开,没有那只军队能够对抗汉国的百万雄狮。
    为了加速行军,秦雄把步兵留守在沿途的各个城池之中,有的城池甚至全部留守的是熊国俘虏。不是秦雄对他们过于信任,而是带着这些俘虏会严重阻碍大军的行军速度。秦雄并不怕他们反叛,若是再有俘虏反叛的话,秦雄会毫不仁慈的大开杀戒。
    而且秦雄也明确地告诉过这些留守的俘虏:熊国已经败了,本王不杀俘虏,今后若是你们做本王的手下,本王会像对待汉军将士一样对待你们。若是谁敢反叛的话,等汉军再回来的时候,就会屠城,若是有人制止了这种反叛,汉王会给与丰厚的奖赏。
    投降的熊国兵士中大部分已经厌倦了战争,况且熊王已经死了,太子投降,反叛也没有什么意义。再加上汉军有强大的火炮,还有汉王对他们的充分信任,所以反叛的概率本来就不大。尤其是那些刚刚被秦雄任命的将领,看到汉王放心地把数万人的军队交给他们,心里也是很诧异和激动的。
    因为出了熊国之后,再也没有像样的诸侯国能够抵抗汉国大军了,都是一些零星的小部落。人口最多的也不过三四百万,最少的也不过二十几万人而已。这样的小部落对汉军来说毫无压力。于是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秦雄让火炮营驻扎在熊国边境的一座军镇中,又留下二十万重骑兵防护。他则带着百万骑兵大军开始了对小部落的扫荡。
    对于小部落的扫荡,秦雄要的不是屠杀,也不是掠夺小部落的钱财美女,他只是要统一整个天下,帝国要正在统一起来,建成一个真正集权的中央帝国。
    这些小部落当初大都依附于巨人部落,汉王秦雄征讨他们已经有了充分的理由,因为当初汉国出兵打的旗号就是援救帝国。
    当然对于这些小部落来说,在这个世界上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话语权,以往的强势国家大都不要他们的领地,只要他们定期进贡,宗主国也没心思搭理他们。最主要的愿意是因为这些部落的生存条件和地理位置都不好,大都是在山中。换句话叫做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些部落的百姓生活条件大都很艰苦,没有什么油水可榨。再加上交通不方便,宗主国对他们这片地方可有可无的态度。
    但是秦雄不同,秦雄要的是天下大同,一统江山,建立一个绝对中央集权的国家。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了彻底断绝帝国未来历史上的种族残杀,秦雄就要在帝国疆域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种族,一种语言,一种文字。
    百万大军西下,出熊国之后,兵分三路,分别进攻三个小部落。这三个部落人口最多的七十万,最少的三十万。大都在山区,住的比较分散。三个部落中最大的一个部落,都城只有人口五万。这样的小部落秦雄觉得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的兵力和时间。
    大军进攻非常顺利,因为对于这些小部落来说,他们的统治还属于半奴隶社会,部族式的管理方式。汉军到了那里,先是劝其投降,若是不投降,大军进攻,活捉了部落首领就完事了。
    在汉军数十万铁骑面前,小部落连抵抗的心都没有。要么逃命,要么乖乖投降。
    秦雄给小部落头领开出的条件也不错,若是肯投降的,让百姓免于战争,部落首领可以被册封爵位,在新都天京弄一套府邸,过上富足的生活,朝廷还会给他们安排奴仆。当然这些奴婢都是从他们部落挑选的,头领有挑选的权利。
    从九月初九离开熊国,到就是十五,不过六天的时间,汉军就拿下了七个小部落。部落头领被勒令在半年之内必须离开部落,前往新都天京叙职。秦雄也不怕他们不去,谁不去等自己称帝之后就灭了他这个部落。
    百万汉军铁骑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帝国之西广袤的山林和草原之间展开了庞大的攻势。因为秦雄要抢时间,他不能为了几个小部落耽误自己称帝,要在外人没有偷到火药制作技术之前,把天下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
    三路大军分别是:
    一路军,秦雄,唐素青。主攻人数多的部族。
    二路军,陆奢、华冲。
    三路军:田横,独孤峰。
    秦雄有言在先,大军所到之处,先派人劝降,不肯投降着,立刻攻城。为了加快行军速度,骑兵们干粮都带的很少,而且要在当地补充,不肯投降的直接就灭掉。
    九月二十日,三路大军共吞并十一个小部落,也发生了两次小规模的战争。一个是不开眼的部族首领企图借助地形和汉军周旋。领兵的田横觉得这些人太无聊,开催派人放火烧山。看到汉军玩恨的了,部族首领只好乖乖的跑出来投降。
    另外一个部族是草原部落,他们部落养着不少狮子,以为靠狮子能打赢战争。结果狮子被手雷吓的掉头就跑。部落小头领也被活着了。
    吞并了十一个小部落之后,帝国之西部还剩下两个较大的部落,一个是天鹅族人,一个擅长飞行的部落。另外一个是诺顿部族,这是一个有着强悍步兵军队的部落。其中天鹅族人有二百多万。诺顿部落有将近三百万。诺顿武士对部落头领非常忠诚,战斗力也非常不错,关键是他们的步兵装备了藤甲,一种近似于刀枪不入的藤制铠甲。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014/36844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