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霸业 > 第二十七章:品级制度

第二十七章:品级制度

推荐阅读:做梦就能成为大佬寡人有疾,皇嫂速来时光温柔如你他如人间地狱重生光影年代烟景淡相和惊世女王爷华娱画爱为牢绯色

    :品级制度
    说道这里,秦雄眼角已经有泪水滴了下来,倒也不全是做作,而是他确实有点感动。众人看到这里,觉得这孩子还算不错,至少是个有良心的人。
    “王彻愿追随大王,复兴汉室。”王彻是武将,没那么多心眼,况且他心里也确实很在乎百姓,看秦雄表现的那么感人,自然冲动,忍不住高声说道。
    宋赞和陶瑞两个也不甘落后,拱手说道:“愿助汉王复兴汉室。”
    既然有人带头了,下面的人也要有所表示,于是乎下面人开始一个个表态,但这也是一部分人而已,还有不少人什么都不说,坐在那里冷眼旁观。
    秦雄已经很满意了,看了看桌子上自己写好的那个竹简:“今日起,汉国重设百官,不再沿用古汉国官制。而是采用二丞、六部制,百官分为九级,又称九品。两丞,即左右丞相,左丞相为主,右丞相为辅。左右丞相辅佐本王决断天下大事,统领百官。六部为:礼部、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刑部。
    礼部主管祭祀、登基、册封、天文、礼法、外交等诸事礼仪,教化万民。户部掌管百姓户籍、收纳税粮、督造钱钞、发放俸禄、救灾、维护地方安全。工部掌管百工,盐铁器械,督建山川河流,城池官署。吏部查察吏治,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兵部主官行军打仗,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刑部负责牢狱、刑法,治安天下。
    九品者,左丞相为正一品,右丞相为从一品。各部尚书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其下司务正四品。郡守为正五品、同知正六品。知县正七品、县令正八品、其属正九品。里长、从九品。
    汉国划分郡县、邑聚。十村为乡、里。十乡为县、十县为郡。
    军事中、五人一队设伍长。二十人为哨设队长。百人为卒设卒长两名、千人为营,设游击将军两名。五千人为卫、设骠骑将军两名。两万人为军,设将军两人。凡统领两军以上者,须持虎符、汉王令箭,称帅、又称大将军。”
    秦雄选用的官吏体制,是华夏汉人经过几千年尝试总结出来的官吏体制,当然,他所说出来的不过是这个体制的一小部分,具体到细节方面,还有太大的差距。但这种官吏体制,在这个世界来说,已经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帝国下属的四十余个诸侯国,官职纷乱,称呼不一而同。官吏的权利范围也不一样,有的国家官员品级甚至达到了三十级,权利划分模糊。秦雄颁布的官吏体制,听起来就非常清晰,让人耳目一新。但是这个能力,就让在座的各位不得不刮目相看。当然,众人并不认为这是秦雄的能力,都以为是谢松的想法。
    大堂之上鸦雀无声,众人大都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谢松,谢松也是一脸疑惑,终于忍不住问道:“汉王,这种官吏体制诸侯过从来没听说过,不知道是哪位圣人所制。”
    秦雄笑了笑:“近来几日,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觉得诸侯过官吏体制纷杂,于是另辟蹊径,想出这么一个体制,大家讨论一下看看。”
    这下众人就如同炸锅一般,大家议论纷纷,谁都不能相信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除非这个孩子是天才。要知道,这套体制,可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千古一相李斯两个人的杰作,甚至到二十一世纪,官吏体制大体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讨论?这些人现在还没反应过来,一个个私底下研究这套体制到底是怎么样一个结构。细节当然重要,但那不是汉王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分封六部尚书以后,各自去安排。、
    第一次朝会远远超出了秦雄预期的时间,云泽的隐士、文人或许并不能算是帝国最优秀的人才,但这些人有其不同寻常的特点---他们不被束缚,不惧怕权贵,不会勾心斗角,自我、独立。也正因为这些特点,他们好无顾忌,不会在乎执政者者的面子,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想法。事情发展到最后,秦雄差点成了法庭上被审讯的犯人。下面的人提出一个个质疑、他不厌其烦的解答。
    朝会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在大家不断的讨论研究中,两丞六部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秦雄几乎把自己脑子里那点关于政治的思路掏空,朝会结束的时候,秦雄差点晕过去。
    吃过晚饭,秦雄和谢松两个经过一个时辰的讨论,终于把朝廷的百官安排好。
    左丞相:谢松。右丞相:申无心
    吏部尚书:翟争。吏部侍郎:乐图
    礼部尚书:公羊沛。礼部侍郎:申无心
    刑部尚书:墨庸。刑部侍郎:南郭童。
    工部尚书:公叔皋。工部侍郎:田叔正。
    户部尚书:陶瑞。户部侍郎:宋赞。
    兵部尚书:陆奢。兵部侍郎:王彻。
    云泽设两郡:临泽郡、云平郡。临泽郡守:南宫望。临泽兵马同知:公叔鹤。云平郡守:桑羊、兵马同知:穆旦。
    按照秦雄的意思,本来是想给参商安排一个太傅的官职,谁想到这老头很固执,说什么都不要。另外很可惜叶忠是个太监,不然也能安排个职位给他!秦雄多少有点无奈。他并不希望有人做太监,可是这个时代的后宫没有太监也很可怕,他可不想自己当了国王还经常戴绿帽子。
    帝国历法十月十四日,汉国召开了第二次朝臣会议,秦雄正式颁布了汉国国制,沿用最新的二丞六部郡县制度,设立了朝廷百官。明年起,汉国国号:天启。由此拉开了古汉国复兴的序幕。
    耗时一个月的汉王行宫已经建成,行宫只作为汉王临时处理朝政的地方,等汉国复兴以后,再重新修建新的王宫。汉王行宫占地二十亩,有大殿、偏殿、寝宫三部分组成。大殿是朝会的地方,纵深三十米,宽二十米。(本来应该用尺寸来计量的,但是那样的话,大家想象和理解起来费劲,于是就用米来计量,大家不要见怪。)偏殿是汉国六部所在,各部尚书在此处理事务。寝宫是汉王居住的地方,只有十几间房子,其中包括汉王的睡觉、看书和接待大臣的地方。
    叶忠回来已经是十月二十日,他在牛人部落盘亘将近两个月,原来此时是牛人部落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部落争战,大小部落不断兼并,交易搁浅。况且战争期间,各部族那里有心管你一个小国家的事情,叶忠这段日子不好过。带去的五千两黄金,其中两千两用来结交贵族,余下的全都换了牛羊马匹。不过叶忠这次也算捞了一点便宜,与他交易的那个部落首领叫‘辛胡’,辛胡部落在这次战争中占了大便宜,兼并了六七个小部落,获得了大量的牛羊马匹,以及俘虏。牛羊多了就要卖掉,恰好叶忠就在哪儿等着,于是让他捡了便宜。当然最重要的是辛胡和叶忠几次接触中,叶忠给辛胡提出了很多行军打仗的建议,让辛胡胜利的速度大大提前。
    辛胡不但卖给了叶忠牛羊马匹,还免费送给他六千俘虏,这六千俘虏包括两千壮丁,余下的就是妇孺孩童。秦雄也是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牛人。
    早在跟侍女们的聊天中,秦雄就了解到了牛人的长相,其实牛人并不是他那个世界网络游戏里面的牛头人。牛人部落里的男人头上都长了两只角,有点像犀牛角,所以被人们称为牛人。其实在几百年以前,牛人不称自己为牛人,而是称自己为龙人,他们认为自己头上的角是龙角,自己是龙的传人。轩辕的统一天下以后,牛人被赶到了帝国东部的草原上,被帝国诸侯称为牛人,从那以后,这个称呼就延续下来。
    至于猫人、狐人、熊人、狼人等等,这些从外表看都和人一样,只是偶尔有某个器官像动物而已。
    最让秦雄吃惊的莫过于牛人部落饲养的那种大牛,身高达一丈左右,如同一头大象,四肢发达,性情温和,实在是人类的好伙伴。当然了,食量也很大。
    往年的十月过了二十日,田里的庄家就收割完毕,百姓就在家休息了。今年不同,汉王设置百官以后,下令云泽只要是良田都要种上小麦。小麦这种东西百姓们倒是也知道,它需要的水不多,不像水稻那样一旦没水就要旱死。但小麦产量很低,最主要的是非常难吃,煮熟以后,外面总有一层麦麸,嚼不烂咽不下,所以大家只有在那种来不及耕作的地上撒点小麦,凭天收。
    这个十几岁的汉王不知道抽什么风,勒令百姓一定在这个时候种上小麦,而是还传授给大家种植方法。此时叶忠已经从牛人哪里回来,带来了大量的牛马,这些牛马被免费的提供给百姓们使用,首先对土地进行深耕、然后平整、在播种。比种水稻还麻烦。大家谁都没有种植小麦的经验,反正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干,人家提供种子、牛马、犁,自己不过是出劳力而已。
    还有两件事情也让大家很奇怪,一个是临近牛人草原的十几里良田,汉王什么都不让种,按道理来说,这里种植小麦更加合适。第二个事情就是汉王从诸夏运来的粮草只是囤积起来,竟然不发给百姓。还有叶公公从牛人那里买来的牛羊马匹,只是让你用,也不送给你。大家是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这个汉王思考问题很另类。
    此时的汉王宫却进行这一次异常激烈的大讨论。汉王规定,每月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这几天是大朝,所有的大臣都必须到。以初五大朝为例,初六休息一天,然后余下三天小朝,只要两丞、六部尚书到就可以。今天是十一月初五,大朝,三十多大臣分文武跪坐在朝堂之上。
    刚才谢松已经给汉王提了个建议,说要在云泽之西,临近牛人部落的地方挖一个纵深皆超过十里的大湖,把飞雪山的水引到湖中,这样既可以形成湖泊河流灌溉庄稼,还能缩减沼泽面积,把沼泽变为良田。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9/9014/36840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