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武运昌隆 > 第四十二章 三考三答

第四十二章 三考三答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徐舟笑着收下刀玉钱,缓缓睁开眼睛,一跃下床。全身骨节犹如竹节拔高,发出声声脆响。
    荀常永远是最快来关心先生的,尤其是在黄粱离开之后更为明显。大宁皇子成了个跟屁虫。
    “先生,气色不错呀。”
    荀常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看到自家先生脸上有些笑意,他便觉得没什么可担心了。
    事实如此。
    徐舟手指一夹,十枚刀玉钱赫然出现在手里。可把荀常给乐坏了,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徐舟见过,在鱼门渡。
    陈卿听到动静,立马放下手里的活,把那柄赤色长剑捧在手上,侧身进门。
    陈卿不客气道:“臭小子,过来接剑。”
    徐舟也不客气,只是对陈卿弯腰抱拳后,就伸手拿剑。
    陈卿一拳锤在徐舟胸口,打得徐舟后退了几步。“臭小子,怎的脑子昏了?山上剑修第一次摸剑,必须要以剑气御剑,不可直接用手拿。品质高的山上剑,都有灵性。若是第一次接触不以剑气将它驯服,以后咋办?”
    徐舟真不知道。他的第一把剑就是辞乡剑,郑不惑这位原剑主亲手交到他手上,辞乡剑品质再高也不敢造次。
    徐舟眼中闪过一道剑光,小心翼翼探出双指,指尖一道血色剑气瞬间钻进赤色飞剑,下一刻,飞剑猛烈抖动,发出阵阵剑鸣声。
    紧接着两指一勾,飞剑掠出陈卿手心,盘旋在徐舟的身边。
    陈卿欣慰道:“臭小子,你可想好名字了?”
    徐舟有些犯难,小声道:“我没怎么读过书...”
    荀常凑过来,趴在先生耳边说道:“不如叫延川,如何?”徐舟反应了一会,笑道:“不必时时刻刻挂在嘴上啊。”
    说罢,徐舟一个人走出屋外,正值太阳升起,在冬日里格外温暖。徐舟计上心头,大声道:“太阳初升,涤荡人间百害。”
    荀常附和道:“先生的意思是,取名涤荡?”
    徐舟摇摇头,笑道:“叫初升如何?”荀常微微皱眉,犹豫道:“先生取名,意境自然是极好的。可...”
    徐舟转过身呆呆望着弟子,像是等他说话。
    “没什么。”荀常挠头,一脸假笑。
    徐舟挥舞‘初升’,不再约束剑气,只管朝天一剑递出,顷刻一道红光冲天而起。徐舟此举不仅是为了试剑,更是为了试试高之书监造的气府围墙有没有比之前抗造。
    果然,气府没有一点震荡。
    徐舟将此次出剑的力道记在心里,以后便以此力道出剑,想必不会有事。
    荀常也学着先生的剑招递出一剑,陈卿笑得前仰后合。
    金龙长剑上的细小剑气,若不趴在剑锋上是很难看到的,陈卿指着荀常手里的剑,说是暴殄天物。
    徐舟欣慰一笑,“从无到有,最是不容易。但日后练剑要更刻苦些,除了吃饭睡觉,都要练剑。”
    剑尖能挥出剑气,哪怕小如芥子,也算是勉强跻身第一境登山境了。
    欢笑间,徐舟看着朝阳回忆起那个月下的身影,不由得心中感激齐鸣。这时气府中传来人声,问道:“想谁家女子呢?”
    徐舟内视气府,不满道:“交了租子,就能听我的心声了?”
    高之书气哄哄道:“事真多,眼睛可以不看,耳朵咋能不听?”徐舟语塞,心神离开气府。
    街上突然吵嚷起来,原来是铁铉城的官兵在人群中推搡前进。
    官兵每到一户商铺,便强行卖给店家一捆香,美其名曰山上香,使用沉舟崖附近高山上的登天竹所制,一百两一捆。
    不由得商户不买,铁铉城的铁匠铺不差一百两银子,官军一路办差没有什么阻碍。
    官兵说这香是给大宁皇帝祈福所用,早中晚各燃一支。
    荀常面色冷下来,“父皇可能真的要......在鱼门渡江神府,江神算卦说父皇马上要龙御归天,恐怕一语成谶啊。官兵虽是为了敛财,可没有朝廷明令,想必也不敢用为父皇祈福这种理由。”
    “江神怎么说也是一地神灵,享受人间香火。何况他还是道家弟子,卦算之术应该可信。”徐舟说罢,开始收拾行装。
    “先生?你昏迷了三天,这就要上路?”
    “如果不赶在你爹死之前回京城,你这辈子都不用回去了。好好想想在潇湘郡、千人峰的事情。想杀你的大有人在。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只有回到京城,站在众目睽睽之下,才安全。”
    徐舟说完走出屋子,怀里抱着两壶棠花酿,递给陈卿。
    “虽然那位泉大人已经付过铸剑的钱,但我还是应该有所表示。”
    陈卿本想拒绝,一看是棠花酿,不由分说先接过抱在怀里,之后才道了声谢。徐舟本没有多带酒的习惯,从来都是哪里喝光了就在哪里买。
    自从出了鱼门渡,徐舟在沈府一口气拿走十个酒葫芦,存放在官印之中。
    以后遇到想一起喝酒的人,能喝个痛快,才最好。
    陈卿将二人送出门外,提醒道:“看在好酒的份上,提醒你们一句。若是陛下病重,你们不可这样大摇大摆地回京城。”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8/8944/36599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