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灵武修真传 > 茅草坡下庄子弯

茅草坡下庄子弯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盐亭治下,小山坳里,有一个在华夏版图上不太起眼的生产队(村民小组)。
    生产队不大,寥寥三十几户人家。
    据那些年龄很大长辈们口述,村子里的历史差不多可以追溯到,好几十年前,甚至好几百年,再往前推就不得而知了。
    村民以赵姓为主,有说湖广填四川过来的,也有说是三国时期赵云这一脉。
    众说纷纭具体什么情况谁又知道呢,连本可以考证的族谱都没有。不过却有按照正兴修德,汝其必昌的辈分传承……
    长久以来,这里的住户一直维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生产队所在地叫庄子弯,一个不是那么怪迷日眼(方言)的地名。
    一座山丘绵延成U型,主体部分叫做茅草坡,左边叫圆包山,右边叫安治嘴,正对着山就是一个大堰塘,三十几户赵姓居民则是在中间部分相对平坦的山坳修建房屋。
    这个地方算不错,有山有水的,房屋崭新,不但大且高,大多08地震那一年之后重修的。
    所以年代不算久远,和早期青砖瓦房土墙房比,这个宽敞明亮多了,村里有几户人家搬出去的,那老屋墙早已坍塌,木梁啥的歪倒在一旁,落到地上的青砖瓦片也都碎裂开来,屋里更是破败不堪,当然也有后来重新在原址上修建房屋的。
    除了过年,平时的话这里有的只是一片乡村宁静,大多数时候农忙下地干活,自家菜园子里种小菜,屋旁或屋后圈里喂鸡鸭……
    不是逢年过节也没有人会进村,就算是本村的村民也不会到处闲逛,每逢忙的差不多了才会走动,有时候很多人吃了晚饭看个电视就睡了。
    大多数人出去务工,读书什么的留下了一些老人,有的是嫌麻烦晕车之类,有的就是留在家里养老,可以称得上是留守老人吧。
    说到这,不得不提两人,一个半阴阳先生,一个酒疯子。
    阴阳先生是一个常年靠着太师椅在暖和的太阳底下打瞌睡,穿着一身朴素的微胖老头。
    每逢遇到点迷信的事就会有人来找他,他神神叨叨那么几句,再客气的收几块到十几块钱。
    至于酒疯子是一个天天手里拎一瓶丰谷特曲瓶子的邋遢老头,瓶子里的酒都是打的那种散装白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酒精勾兑。
    每次都喝的烂醉,喊天闹地的回村里要不就是倒在路边草丛里……
    日上三竿,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庄子弯的人家多数都已开始生活做饭,时不时都会看到农家燃起炊烟,上方的天空笼罩着一片白蒙蒙的人间烟火。
    而有个青年正在往村里赶,他就是刚上完大一去打暑假工回来的赵佚,拎着东西轻快的走向了家里。
    至于为什么他叫赵佚,这么像模像样的名字,他父母可起不了,是他爷爷起的名字。
    他曾祖父在世的时候,在这一带是个有名的江湖郎中,医术高超相比于普通人过得就比较宽裕,爷爷年轻时,有幸读过几年私塾,后来曾祖父意外去世,那时候的爷爷还小,家道中落,只能经营农耕,再到后来就是传到赵佚父亲。
    赵佚记事起,就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之前有个大她四五岁的姐姐,在赵佚被捡回来,不久一次赶集的时候被人拐跑了,情急之下他爷爷急火攻心与世长辞,父母悲痛了很久,最终收起泪,遵照他爷爷临终的嘱托不遗余力的照顾赵佚。
    而有他姐姐的时候年龄已经较大,属于大龄夫妻了。
    早该享福的年纪还在为赵佚读书学费这些奔波,父母亲都是受上世纪那件大事的影响没读成书,所以才干着体力活。
    赵佚被村里人叫做“咪(方言,小的意思)牛儿”,那是因为村里见赵佚干活快,肯吃力,抵得上一个大人,背地里没少骂赵佚母亲心狠,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外号。
    赵佚长的小帅,一切随她亲生母亲,完全不像一个普通农家小孩的模样,家境的贫寒,让他过早的独立起来比其他小孩成熟的多,从小没少干农活,割猪草,打油菜……这些重活都干过,打小就懂事,知道爹妈不容易,尽自己所能帮家里分担,在学校认认真真的学着能学到的一切。
    就在他回来前一阵功夫,天山方向。
    一辆挂着新P车牌的越野车风尘仆仆的开到了他这个故乡,开到村口就停了下来,车子停稳后这一辆车上下来两个人,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穿着黑色作训服搭配雪鹰户外迷彩裤,另一个白色体恤搭配牛仔裤,戴着运动防晒帽的女子。
    中年男子望着这山坳的地方似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转身朝身边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子说道:?“小颖,前面那个地方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那户人。”
    叫小颖的女子迟疑的问道:“钱叔……我们大老远跑过来找他,万一他不是这个地方,那……”
    老钱淡然的摆了摆手,说道:“不会错的,既然是上边让我亲自来找,你就该知道上边的重视程度呢。”
    公孙颖深知自己的钱叔叔的能力来接个人大材小用了,随即也不废话,从车里拿出一个装有一叠现金的信封揣在兜里跟着中年男子进村。
    这两个不是那种养尊处优的人,先是下山走了一天一夜然后其中钱穆又开了一天一夜的车,换做一般人早就累的苦不堪言,不过他却没吭声,一点不困的样子。
    两人的脚步加快往村里走,此时村内已有极少数都端个碗坐在门口木凳上吃着,公孙颖和钱穆稍微一问就打听到赵佚家的具体位置,没有停留的直奔他家去。
    “钱叔……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那户人家了。”
    在院巴边上喊有人没,赵佚母亲刚打算烧柴煮饭,停下来出门看这两人。
    “阿姨,赵佚人呢?”公孙颖问道。
    “他出去打暑假工了,等会儿刚好也要回来,你们是来干啥呢?”赵佚母亲说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
    “那就等他回来我们再谈吧!”
    一只手拎着给母亲买的水果,从村口往家里赶的时候,好奇的看了一眼这新p牌照的越野车,那会儿在路上还和自己擦肩而过,然后继续走并不知道家中早已坐着两位,会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其中一位,是跟他血缘很近的一位至亲,他同父异母的妹妹。
    后来听说,她是帝都一个家族里的掌上明珠,是他要去的地方那些人口中的佼佼者。
    把东西在屋里空置处放好后,便跟这两个陌生人见个礼,问了句:“你好,你们是?来我家有何贵干。”
    钱穆笑眯眯的望着赵佚,打量他一番,心里夸了几句“不错,是个练武的好苗子”,然后径直转过头和赵佚母亲单刀直入祥讲这次的来意。
    钱穆没有迟疑直接道:“我们是来找赵佚的,想带他去一个地方学习,那里不要学费,包吃住,包分配,还介绍对象,现在来就给你家一点补贴……”
    赵佚这些年暑假工去过很多地方,不说在社会上混的风生水起,但多少有点见闻。
    他们想要带赵佚去的地方是天山,在崇山峻岭之间,有两座不大不小的武灵院,分别是天山北武灵院,天山南武灵院。
    西北境内的几大有名山脉都有灵武者的身影,他们属于依山脉名为前缀的武灵院,这武灵院分别是天山南武灵院,天山北武灵院,昆仑山武灵院,祁连山武灵院,阿尔泰山武灵院,贺兰山武灵院,玄学百门里武灵院的大名始终挂在最前列,近几十年甚至赶超一些中小门派,但武灵院却是一个隐形存在。
    普通的国人没有人知道武灵院的存在也从未听闻过,甚至于官场上绝大多数干部也不知晓。
    武灵院是一个代名词,一个替国家培养特殊人才的联合体,致力于打造全能战士,更少有人知道六座武灵院的直接管理机构是民俗调查局——华夏三大神秘单位之一。
    而前不久,天山南武灵院的负责人陈蔼接到电话,让他派人去接赵佚进行训练去参加昆仑之试。
    五年一次的“昆仑之试”,三年后就要开始了。那位老谋深算的老爷子,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己多方打探才得到消息的亲孙子,就是因为这老头擅自做主影响了他亲孙子一生。
    一向老实巴交的赵佚,听到“武灵院”之类前所未有的话,心里有些嘀咕拿不定主意。便双手捂着脑袋,哎,哎,狠狠的呼吸一下,然后蹲哪里,一声不吭。
    在钱穆嘴里,“武灵院”自然是了不起的,数一数二的‘好地方’。
    只要顺利通过最终考核留下任职,不但以后可以安排住房啥的吃喝不愁,每月还能有一到两万的工资。
    而且参加考验的人,即使未能入选也有机会被安排到当地直接成为公职人员。
    当听到有可能每月高达一两万的工资可拿,还有机会成为有头有脸的公职人员,赵佚母亲替他应承下来。
    不是这钱有多少而是这里边的某些的好处着实打动了赵佚母亲的心,自己两口子没有这个能力让他好过点,他渐渐长大,慢慢面临着买车买房娶媳妇的事,家里这个条件真怕女方瞧不上他,现在有个机会不能错过,稀里糊涂答应了。
    钱穆见到赵佚母亲答应了下来,心里很是高兴。又从自己兜里掏出来一点钱,说等会儿就带赵佚走,这会儿就去收拾行李,娘儿两好好聊聊。
    他母亲开导说:“莫怪妈,你真的不想去呢话,妈也不催你咯。”
    赵佚摇了摇头说道:“莫得事,我就去唠,看他们两个人也不像搞些日白扯谎的人,这个活路还松活得很!”
    一直望着母亲的赵佚,也把身上挣得钱拿出来交给他母亲,还是那样一分不留的拿出来,这回他母亲再也没有收到手中,而是让赵佚揣好放兜里。
    赵佚母亲说道:“你要去读书唠,妈也莫得法去送你,你把这个钱揣到起,个人买点儿衣服,要听话懂事……”还是那种儿行千里母担忧。
    赵佚让他们先坐会儿吃顿饭再走,自己忙去厨房忙碌,钱穆立马给公孙颖使了个眼色,让她去帮忙。
    不一会儿一只手拿了一把筷子另一只手端着炒好的菜欢喜的端上屋里餐桌上,然后客气礼貌的招待这两位客人吃,又去厨房端其他菜。
    赵佚虽然怀疑钱穆说的话,但他确确实实给了家里一笔钱,听母亲说这笔钱有一万多,正好可以解决家里燃眉之急——一些亲戚催债,也就是地震那年东拼西凑翻修家里的钱。
    每当逢年过节那些八卦协会坐在一起相互开会的时候,就神采飞扬吹嘘自己的孩子学历不错,工作不错。
    赵佚耳濡目染,心目中最好的工作也早早就有了,就是从政成为公职人员,要不就是学一技所长,从此变成靠手艺吃饭的体面人。
    一直以来的愿望可算要实现了,至于这神秘的地方赵佚满怀期待。
    于是就这样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才刚回家不到一个小时的赵佚就又要准备出一次远门。
    在汽车上,看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身影,赵佚强忍着失落的情绪。
    他现在18岁,即至弱冠,当属舞象之年,早已经不是第一次出远门的时候那种伤感和彷徨,更多的是释然和坦荡。
    赵佚没想到的是,此次出去之后他的一生对他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只不过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里的尘埃。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7/7439/31630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