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幽灵鳗
推荐阅读:至尊魔瞳凌峰苏琳、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我是开发商,爱组歌舞团、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麒麟肾不结婚生子,你非要举世无敌?、灰烬领主、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葬剑棺、
女人们则帮着搬运小些的枝桠。
林父特意挑选了几棵杉木,这种木材纹理直,最适合做房梁门窗。
刘秋莲和钱玉兰抬着一捆树枝往回走,经过林郎秋家门口时,林大婶站在门槛上,阴阳怪气地问:“发财了要盖新房子啊?”
刘秋莲拉了拉钱玉兰的衣角,示意她别理会。
钱玉兰却笑着应道:
“是啊,等攒够钱就开工。大妈要是手头宽裕,到时候借我们点也成。”
“呸,我家哪来的钱!”林大婶恼羞成怒,摔门而去。
“就该这么治她。”刘秋莲小声说道,心里却难免泛起一丝酸楚。
自打嫁到林家,她就没见过林大婶给过好脸色。明明都是一家人,却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天黑时分,木料总算都运回了家。
林父叫来几个儿子,商量着接下来的工序:先把树皮剥了,再去运石头,然后平整地基,最后还得烧砖瓦。
月亮悄悄爬上天空,蛙声阵阵。
林守平难得勤快了一回,不但帮着兄长们抬木料回家,这会儿竟然还主动提出要去田里逮黄鳝。
他蹲在院子里整理工具时,眼神飘忽不定,时不时瞟向屋里的灯光。
这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林守国的注意,他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小心翼翼地凑到林父耳边:
“老汉,你看老幺这两天有点不对劲吧?平日里连鸡叫都不愿意听,今儿个太阳还没落山就开始收拾东西了。”
“不对劲最好!”林父抽了口旱烟,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要是天天这样,老子做梦都能笑醒。”说着,他又瞥了眼在院子里忙活的小儿子,眉头微微舒展。
林守富端着脸盆从厨房走出来,看见林守平正蹲在地上认真检查笆篓,不由得打趣道:
“咦,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的小懒猪居然不赖床了?”
“后天我要进城。”
林守平头也不抬,继续摆弄着手里的工具,“你们不是要去逮黄鳝卖钱吗?我寻思着多逮点,顺便带到城里去卖。”
林守富和林守国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林守国咽下嘴里的面条:
“去啊,笆篓和灯笼都准备好了,我洗把脸就出发。”
“那正好。”
林守平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转身朝净室走去。月光下,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单薄。
他刚把存放在净室边的灯笼和备用笆篓取下来,两个小身影就像猫儿似的蹿了过来,一左一右地拽住他的衣角。
“幺爸,带我们一起去!”林建国仰着小脸,眼巴巴地看着他,“我们想看看黄鳝长什么样!”
“我也要去!”林建旭也不甘示弱地凑上前,“听说晚上田里有萤火虫,可好看了!”
林守平低头看了眼两个小家伙,继续专注地检查笆篓里的黄鳝夹:
“你们老汉也去,找他带你们。这么晚了,小孩子该睡觉了。”
“幺爸~”林建旭撒娇似的晃着他的衣角,声音甜腻得能掐出蜜来,“我老汉不肯带我们,说我们会捣乱。你最疼我们了,带我们去嘛?”
“少撒娇。”林守平甩开衣角,板着脸问道,“明天不用上学?”
“要上...”两个小家伙蔫头耷脑地应道,肩膀都垮了下来。
林守平轻轻踢了他们一脚:
“还想着逮黄鳝?赶紧回去睡觉!明天上课打瞌睡,我看你们老师怎么收拾你们。”
“那星期天带我们去嘛?”
两个小家伙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像是两颗会发光的小星星,“幺爸~幺爸~”
林守平只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这种肉麻的称呼让他有些不自在。
他清了清嗓子:“这几天要是乖乖帮奶奶干活,不惹祸,星期天就带你们去。”
“太好啦!”两个小家伙欢呼雀跃,蹦蹦跳跳地围着他转圈。
林守平不耐烦地挥手赶人:“行了行了,还不快去睡觉?”
“幺爸最好了!”两个小家伙一人抱了他一下,然后飞快地跑开了,生怕他反悔。
林守平无奈地摇摇头,让他们帮忙把工具拿到前院等候。
月光下,两个小身影蹦蹦跳跳的样子,倒是让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堂屋里,林母正兴致勃勃地给老爷子和林父展示刘秋莲买回来的黄胶鞋、筒靴和布料。
灯光下,那些东西泛着新物件特有的光泽。
老爷子捧着那双黄胶鞋,手指轻轻抚过鞋面,眼圈微红:
“你妈在世时就说,老幺虽然脾气倔,但最是孝顺。这孩子,从小就懂事。”
林父看着那些东西,想起亡母生前对小儿子的宠爱,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又不是小孩子了,讨了媳妇的人了,还要人哄着。”
林母用胳膊肘拐了他一下:
“你这人,就是嘴硬心软。老幺这几天表现多好,进城卖货,上山采药,还帮着抬木料。你自己心里有数。”
老爷子也跟着点头:
“是啊,他都成家了,你做老汉的也别动不动就打骂,给人家留点面子。年轻人嘛,总得给机会让他们长进。”
夜色中,林家人和赵一福陈三秋六个大男人提着灯笼,背着笆篓,说说笑笑地往山沟方向走去。
“你们听说过幽灵鳗没?”赵大胖忽然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神秘。
“幽灵鳗?”林守富摇了摇头,“没见过,不过听村里老人说,有小孩胳膊那么粗,头上还鼓着个大包,看着吓人得很。”
“我姐以前可爱吃黄鳝了,”
陈三秋插嘴道,“自从听说幽灵鳗的事,吓得再也不敢吃了。据说那东西能把人骨头都化没了。”
林守国打了个寒颤:“别说这些吓人的,我们这就要下田了。”
林守平走在队伍最后面,听着众人议论幽灵鳗的传说,心里暗自发笑。
这些荒诞的传言,不过是大人吓唬小孩的把戏罢了。
他倒要看看,今晚能不能碰上这个传说中的“怪物”。
黑暗中,蛙鸣声此起彼伏,偶尔还有几声夜枭的叫声传来。
田野上空飘着淡淡的雾气,月光穿过薄雾,在水田里投下朦胧的影子。
到了水塘边的大田,几个人分头行动。
林守平弯着腰,放轻脚步,灯笼的光芒在田埂间游移。
泥土的腥气和水草的清香混杂在一起,充斥着他的鼻腔。
不一会儿,他就发现了一条肥硕的黄鳝。
月光下,那条黄鳝正悠闲地在泥巴里钻来钻去,丝毫没有察觉危险的临近。
林守平屏住呼吸,手持鳝夹,瞄准目标迅速合拢。
黄鳝在夹子里疯狂扭动,发出“噗噗”的水声,被他得意洋洋地丢进笆篓。
“看你往哪里跑!”林守平轻声笑道,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月色如水,蒲苇飘摇。田野间,几个手持灯笼的身影在摸黄鳝,不时传来压低的笑骂声。
林父特意挑选了几棵杉木,这种木材纹理直,最适合做房梁门窗。
刘秋莲和钱玉兰抬着一捆树枝往回走,经过林郎秋家门口时,林大婶站在门槛上,阴阳怪气地问:“发财了要盖新房子啊?”
刘秋莲拉了拉钱玉兰的衣角,示意她别理会。
钱玉兰却笑着应道:
“是啊,等攒够钱就开工。大妈要是手头宽裕,到时候借我们点也成。”
“呸,我家哪来的钱!”林大婶恼羞成怒,摔门而去。
“就该这么治她。”刘秋莲小声说道,心里却难免泛起一丝酸楚。
自打嫁到林家,她就没见过林大婶给过好脸色。明明都是一家人,却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天黑时分,木料总算都运回了家。
林父叫来几个儿子,商量着接下来的工序:先把树皮剥了,再去运石头,然后平整地基,最后还得烧砖瓦。
月亮悄悄爬上天空,蛙声阵阵。
林守平难得勤快了一回,不但帮着兄长们抬木料回家,这会儿竟然还主动提出要去田里逮黄鳝。
他蹲在院子里整理工具时,眼神飘忽不定,时不时瞟向屋里的灯光。
这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林守国的注意,他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小心翼翼地凑到林父耳边:
“老汉,你看老幺这两天有点不对劲吧?平日里连鸡叫都不愿意听,今儿个太阳还没落山就开始收拾东西了。”
“不对劲最好!”林父抽了口旱烟,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要是天天这样,老子做梦都能笑醒。”说着,他又瞥了眼在院子里忙活的小儿子,眉头微微舒展。
林守富端着脸盆从厨房走出来,看见林守平正蹲在地上认真检查笆篓,不由得打趣道:
“咦,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的小懒猪居然不赖床了?”
“后天我要进城。”
林守平头也不抬,继续摆弄着手里的工具,“你们不是要去逮黄鳝卖钱吗?我寻思着多逮点,顺便带到城里去卖。”
林守富和林守国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林守国咽下嘴里的面条:
“去啊,笆篓和灯笼都准备好了,我洗把脸就出发。”
“那正好。”
林守平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转身朝净室走去。月光下,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单薄。
他刚把存放在净室边的灯笼和备用笆篓取下来,两个小身影就像猫儿似的蹿了过来,一左一右地拽住他的衣角。
“幺爸,带我们一起去!”林建国仰着小脸,眼巴巴地看着他,“我们想看看黄鳝长什么样!”
“我也要去!”林建旭也不甘示弱地凑上前,“听说晚上田里有萤火虫,可好看了!”
林守平低头看了眼两个小家伙,继续专注地检查笆篓里的黄鳝夹:
“你们老汉也去,找他带你们。这么晚了,小孩子该睡觉了。”
“幺爸~”林建旭撒娇似的晃着他的衣角,声音甜腻得能掐出蜜来,“我老汉不肯带我们,说我们会捣乱。你最疼我们了,带我们去嘛?”
“少撒娇。”林守平甩开衣角,板着脸问道,“明天不用上学?”
“要上...”两个小家伙蔫头耷脑地应道,肩膀都垮了下来。
林守平轻轻踢了他们一脚:
“还想着逮黄鳝?赶紧回去睡觉!明天上课打瞌睡,我看你们老师怎么收拾你们。”
“那星期天带我们去嘛?”
两个小家伙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像是两颗会发光的小星星,“幺爸~幺爸~”
林守平只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这种肉麻的称呼让他有些不自在。
他清了清嗓子:“这几天要是乖乖帮奶奶干活,不惹祸,星期天就带你们去。”
“太好啦!”两个小家伙欢呼雀跃,蹦蹦跳跳地围着他转圈。
林守平不耐烦地挥手赶人:“行了行了,还不快去睡觉?”
“幺爸最好了!”两个小家伙一人抱了他一下,然后飞快地跑开了,生怕他反悔。
林守平无奈地摇摇头,让他们帮忙把工具拿到前院等候。
月光下,两个小身影蹦蹦跳跳的样子,倒是让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堂屋里,林母正兴致勃勃地给老爷子和林父展示刘秋莲买回来的黄胶鞋、筒靴和布料。
灯光下,那些东西泛着新物件特有的光泽。
老爷子捧着那双黄胶鞋,手指轻轻抚过鞋面,眼圈微红:
“你妈在世时就说,老幺虽然脾气倔,但最是孝顺。这孩子,从小就懂事。”
林父看着那些东西,想起亡母生前对小儿子的宠爱,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又不是小孩子了,讨了媳妇的人了,还要人哄着。”
林母用胳膊肘拐了他一下:
“你这人,就是嘴硬心软。老幺这几天表现多好,进城卖货,上山采药,还帮着抬木料。你自己心里有数。”
老爷子也跟着点头:
“是啊,他都成家了,你做老汉的也别动不动就打骂,给人家留点面子。年轻人嘛,总得给机会让他们长进。”
夜色中,林家人和赵一福陈三秋六个大男人提着灯笼,背着笆篓,说说笑笑地往山沟方向走去。
“你们听说过幽灵鳗没?”赵大胖忽然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神秘。
“幽灵鳗?”林守富摇了摇头,“没见过,不过听村里老人说,有小孩胳膊那么粗,头上还鼓着个大包,看着吓人得很。”
“我姐以前可爱吃黄鳝了,”
陈三秋插嘴道,“自从听说幽灵鳗的事,吓得再也不敢吃了。据说那东西能把人骨头都化没了。”
林守国打了个寒颤:“别说这些吓人的,我们这就要下田了。”
林守平走在队伍最后面,听着众人议论幽灵鳗的传说,心里暗自发笑。
这些荒诞的传言,不过是大人吓唬小孩的把戏罢了。
他倒要看看,今晚能不能碰上这个传说中的“怪物”。
黑暗中,蛙鸣声此起彼伏,偶尔还有几声夜枭的叫声传来。
田野上空飘着淡淡的雾气,月光穿过薄雾,在水田里投下朦胧的影子。
到了水塘边的大田,几个人分头行动。
林守平弯着腰,放轻脚步,灯笼的光芒在田埂间游移。
泥土的腥气和水草的清香混杂在一起,充斥着他的鼻腔。
不一会儿,他就发现了一条肥硕的黄鳝。
月光下,那条黄鳝正悠闲地在泥巴里钻来钻去,丝毫没有察觉危险的临近。
林守平屏住呼吸,手持鳝夹,瞄准目标迅速合拢。
黄鳝在夹子里疯狂扭动,发出“噗噗”的水声,被他得意洋洋地丢进笆篓。
“看你往哪里跑!”林守平轻声笑道,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月色如水,蒲苇飘摇。田野间,几个手持灯笼的身影在摸黄鳝,不时传来压低的笑骂声。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7/7312/31379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