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找到突破
推荐阅读:和离断亲虐极品,我成全村最恶媳、我的贴身美女总裁、凌依然萧子期、王爷跪好,王妃她是玄学大佬、墨画附、末日二次元、穿书美人娇又软,清冷军少宠上天、炎武战神、星墟道心、寻仙图之护根王、
“回军爷话,小的真的不知道,小的早上起床就一直在地里干活,哪里知道村里会出现一名士兵的尸体。”
那青年突然间用起了无比委屈的语气,脸上也随即露出了委屈的表情。
如果他表情始终如此,也许有可能会使杨小龙相信他真是老实人,这件事不会和他这样的老实人有关。
可惜,他不是好莱坞影帝,甚至连龙套都不是,业余始终是业余。
“你不再多考虑一下吗?我可以再给你一次重新回答问话的机会。”杨小龙直视对方的眼睛又询问一次。
那青年稍微犹豫片刻,最后仍然用软弱的口气道:“军爷,小的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要是小的知道,一定会一五一十的告诉您。”
杨小龙摇了摇头,他实在是缺乏表演的天赋,就算在用软弱恳求的口气说话时,眼神里流露躲闪不敢直视。
没有必要和他再浪费时间下去的必要了。“好,既然你不知道,也就算了,跟我来!”
杨小龙说完,苗三娘押解他入露天晾晒的柴火剁后面。
几名在柴火剁后面埋伏的亲兵,将他的嘴瞬间用布堵上,外面又用布条系住,在脑袋后面打上了几个死结。
苗三娘对着惊慌的青年道:“放心,现在我还不不会杀你,可是你已经失去了说话权利,现在就是你想说,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说完将其交给亲兵道:“看着他!”
处理完那名青年,杨小龙返回到被捆绑着的人群面前,再次寻找起新的目标。
看了几遍后,突然发现有一名青年在对自己不停的眨眼睛,于是便将他点出来,又来到空地中。
“军爷、禀报军爷!小的,小的有机密的情报要向军爷您报告。”
那名青年还未等杨小龙询问他,变主动开口。
“只是…小的说完进过后,军爷您能不能把小人全家都放过?”
杨小龙的记忆非常好,知道他是因为其父亲答错了问题才受到牵连。
看来他心里是不赞同父亲的说法,也不打算为此丢了性命,才会主动报告请求得到官府赦免的。
杨小龙露出了笑容,和蔼可亲地上前拍着青年道:“放心,我们是朝廷派来的军队,不是胡乱杀人的山贼,更不是海上的倭寇。”
“对忠于朝廷的大明帝国子民,我们是有责任、有义务地保护其安全。如果你能提供出有价值的情报,本官绝对会保你的性命。”
“是…是是,小人是大明帝国子民,是忠于朝廷的良民。”
青年人连连点头,“那些人都是想发财想昏了脑袋,才会化妆下山去沿海扮成倭寇打劫。”
“小人骨瘦如柴,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在家中连鸡都没杀过,一直被全村人看不起,不像他们体格健壮,膀大腰圆。”
“他们都嫌弃小人是个累赘,从来不会带小人出山打劫,更是每天见面就嘲讽小人是个废物,所以小人到现在这个年纪,却连个媳妇都娶不上。”
青年越说越生气,将自己从出生以来受到的委屈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没想到在这样的小山村里,居然还有这种异类,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在说假话,而且在诉说自己多年被同村同龄人欺负时,是声泪俱下。
杨小龙听着与正事毫无关系的牢骚,居然满心欢喜,等他唠叨完,将他拉到另一处柴火垛后面,解开他身上的绳子。
青年人先向杨小龙道谢,开始活动被捆绑后有些发麻的手臂。
又说道:“军爷放心,小人一定为您指认出那些人参与过打劫,还会帮您写出周围其他村中参与打劫的人名单。”
“听你这话,是上过学读过书喽。”杨小龙在一旁随口询问道。
“回军爷话,小人的母亲当年是温州士绅家的小姐,后来被山贼伪装成倭寇,下山打劫中见母亲长相漂亮便掠回山中。”
“他们把家母玩腻了,用五两银子卖给了我现在的父亲续弦,后来才生下了小人。所以我从小跟母亲学过识字,也会写简单的八股文。”
青年一边揉着臂膀,一边用无比憎恨的语气回道。
“你叫什么名字?”杨小龙和颜悦色地询问道。
“回军爷您的话,小人父亲死后,便改随母亲姓余,家中排行老二。”青年人恭敬的行一礼,动作颇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
“余二啊!”我那名亲兵是怎么到你们这小山村的?”
杨小龙像是在与余二闲聊,没有一点审问的架势。
“回军爷!这件事小人很清楚,这个村子里青壮年每年都会与周围村子的人约好一起出山去沿海打劫。”
“后来朝廷派团练来剿匪,这个村里有四十一人逃入深山中,妄图等朝廷兵马撤走后再回来。”
余二用手指着身上方向,“在那深山中还有周围其他村镇逃进去的青壮年,大约有五、六百人之多。”
“小人前几日听说,他们答应接应景宁县的山贼前来,给大小云山中的山贼运粮通过团练的封锁。”
“今天,天还未亮,那些躲入山里的人都回到村里。说是要趁着大雾去接应景宁县来的山贼运输队。”
“他们派出十几人趁着大雾出去汇合景宁县山贼运输队,其余的就在本村等着。”
“不过,去接应的村民回来说,景玉县山贼运输队已经被团练们发现了,正在遭受团练的火器围攻。”
“他们还在半道遇见一名受伤骑马报信的团练士兵,不过那名团练士兵抵抗后发现无法突围,就拔刀自杀了。”
“他们为了不暴露,就把那名士兵尸体带了回来。说让村里人有空帮忙掩埋掉尸体。”
余二一口气将自己所知情况都倒了出来。
“那些参与劫杀的村民都走了吗?”杨小龙皱着眉头询问。
“他们留下那具尸体,带上粮食就全部返回山里面去了。”
余二看看天色回道,“现在这个时辰恐怕已经逃入山区里了,想在找出他们很难了。”
杨小龙知道了事情的缘由,开始盘算怎么处理这些村民。
最初队伍里众人商议时,方管家建议用通匪罪名都宰了,现在只要自己一声令下,这个村庄就不复存在了。
可他们好歹也是大明子民,自己不能跟鬼子进村一样搞三光政策吧。
“军爷,您是不是在想怎么剿灭山里那些匪民?”余二看了看杨小龙脸色,壮着胆子问了一句。
余二是个有理想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受到有文化有教养的母亲影响,一直想出人头地,未来考取功名成为官员。
所以在识字母亲的教导下,一直刻苦学习诗词文化,想有机会入县城参加乡试。现在一个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哪能轻易错过。
那青年突然间用起了无比委屈的语气,脸上也随即露出了委屈的表情。
如果他表情始终如此,也许有可能会使杨小龙相信他真是老实人,这件事不会和他这样的老实人有关。
可惜,他不是好莱坞影帝,甚至连龙套都不是,业余始终是业余。
“你不再多考虑一下吗?我可以再给你一次重新回答问话的机会。”杨小龙直视对方的眼睛又询问一次。
那青年稍微犹豫片刻,最后仍然用软弱的口气道:“军爷,小的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要是小的知道,一定会一五一十的告诉您。”
杨小龙摇了摇头,他实在是缺乏表演的天赋,就算在用软弱恳求的口气说话时,眼神里流露躲闪不敢直视。
没有必要和他再浪费时间下去的必要了。“好,既然你不知道,也就算了,跟我来!”
杨小龙说完,苗三娘押解他入露天晾晒的柴火剁后面。
几名在柴火剁后面埋伏的亲兵,将他的嘴瞬间用布堵上,外面又用布条系住,在脑袋后面打上了几个死结。
苗三娘对着惊慌的青年道:“放心,现在我还不不会杀你,可是你已经失去了说话权利,现在就是你想说,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说完将其交给亲兵道:“看着他!”
处理完那名青年,杨小龙返回到被捆绑着的人群面前,再次寻找起新的目标。
看了几遍后,突然发现有一名青年在对自己不停的眨眼睛,于是便将他点出来,又来到空地中。
“军爷、禀报军爷!小的,小的有机密的情报要向军爷您报告。”
那名青年还未等杨小龙询问他,变主动开口。
“只是…小的说完进过后,军爷您能不能把小人全家都放过?”
杨小龙的记忆非常好,知道他是因为其父亲答错了问题才受到牵连。
看来他心里是不赞同父亲的说法,也不打算为此丢了性命,才会主动报告请求得到官府赦免的。
杨小龙露出了笑容,和蔼可亲地上前拍着青年道:“放心,我们是朝廷派来的军队,不是胡乱杀人的山贼,更不是海上的倭寇。”
“对忠于朝廷的大明帝国子民,我们是有责任、有义务地保护其安全。如果你能提供出有价值的情报,本官绝对会保你的性命。”
“是…是是,小人是大明帝国子民,是忠于朝廷的良民。”
青年人连连点头,“那些人都是想发财想昏了脑袋,才会化妆下山去沿海扮成倭寇打劫。”
“小人骨瘦如柴,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在家中连鸡都没杀过,一直被全村人看不起,不像他们体格健壮,膀大腰圆。”
“他们都嫌弃小人是个累赘,从来不会带小人出山打劫,更是每天见面就嘲讽小人是个废物,所以小人到现在这个年纪,却连个媳妇都娶不上。”
青年越说越生气,将自己从出生以来受到的委屈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没想到在这样的小山村里,居然还有这种异类,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在说假话,而且在诉说自己多年被同村同龄人欺负时,是声泪俱下。
杨小龙听着与正事毫无关系的牢骚,居然满心欢喜,等他唠叨完,将他拉到另一处柴火垛后面,解开他身上的绳子。
青年人先向杨小龙道谢,开始活动被捆绑后有些发麻的手臂。
又说道:“军爷放心,小人一定为您指认出那些人参与过打劫,还会帮您写出周围其他村中参与打劫的人名单。”
“听你这话,是上过学读过书喽。”杨小龙在一旁随口询问道。
“回军爷话,小人的母亲当年是温州士绅家的小姐,后来被山贼伪装成倭寇,下山打劫中见母亲长相漂亮便掠回山中。”
“他们把家母玩腻了,用五两银子卖给了我现在的父亲续弦,后来才生下了小人。所以我从小跟母亲学过识字,也会写简单的八股文。”
青年一边揉着臂膀,一边用无比憎恨的语气回道。
“你叫什么名字?”杨小龙和颜悦色地询问道。
“回军爷您的话,小人父亲死后,便改随母亲姓余,家中排行老二。”青年人恭敬的行一礼,动作颇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
“余二啊!”我那名亲兵是怎么到你们这小山村的?”
杨小龙像是在与余二闲聊,没有一点审问的架势。
“回军爷!这件事小人很清楚,这个村子里青壮年每年都会与周围村子的人约好一起出山去沿海打劫。”
“后来朝廷派团练来剿匪,这个村里有四十一人逃入深山中,妄图等朝廷兵马撤走后再回来。”
余二用手指着身上方向,“在那深山中还有周围其他村镇逃进去的青壮年,大约有五、六百人之多。”
“小人前几日听说,他们答应接应景宁县的山贼前来,给大小云山中的山贼运粮通过团练的封锁。”
“今天,天还未亮,那些躲入山里的人都回到村里。说是要趁着大雾去接应景宁县来的山贼运输队。”
“他们派出十几人趁着大雾出去汇合景宁县山贼运输队,其余的就在本村等着。”
“不过,去接应的村民回来说,景玉县山贼运输队已经被团练们发现了,正在遭受团练的火器围攻。”
“他们还在半道遇见一名受伤骑马报信的团练士兵,不过那名团练士兵抵抗后发现无法突围,就拔刀自杀了。”
“他们为了不暴露,就把那名士兵尸体带了回来。说让村里人有空帮忙掩埋掉尸体。”
余二一口气将自己所知情况都倒了出来。
“那些参与劫杀的村民都走了吗?”杨小龙皱着眉头询问。
“他们留下那具尸体,带上粮食就全部返回山里面去了。”
余二看看天色回道,“现在这个时辰恐怕已经逃入山区里了,想在找出他们很难了。”
杨小龙知道了事情的缘由,开始盘算怎么处理这些村民。
最初队伍里众人商议时,方管家建议用通匪罪名都宰了,现在只要自己一声令下,这个村庄就不复存在了。
可他们好歹也是大明子民,自己不能跟鬼子进村一样搞三光政策吧。
“军爷,您是不是在想怎么剿灭山里那些匪民?”余二看了看杨小龙脸色,壮着胆子问了一句。
余二是个有理想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受到有文化有教养的母亲影响,一直想出人头地,未来考取功名成为官员。
所以在识字母亲的教导下,一直刻苦学习诗词文化,想有机会入县城参加乡试。现在一个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哪能轻易错过。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6/6337/29268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