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殿下请登基 > 第210章 京城的变化

第210章 京城的变化

推荐阅读:女县令全民游戏:神级天赋是卷出来的开局逮校花重生1983:从小医生到大富豪全民领主:我能融合万物在异世苟活主动离婚后,妻子跪着求我再爱一次好孕美人,被六个绝嗣大佬宠上天从小李飞刀开始纵横诸天重生80赶山:小姨子别想逃!

    朱祁钰看着在场的众人。
    也不愧是脱颖而出,经验丰富的精英。
    这里要是大论起来,估计得论个几天几夜。
    面对王直的问题,朱祁钰压了压手,开口道:“这个,等会儿再解释,如今的问题是,既有盐引,那宝钞何用?”
    盐引和宝钞都是超发,都是皇帝赏赐的东西。
    说实在,朱祁钰并不认为,大明已经到了接受信用纸币的程度。
    纸币,需要一个锚,也就是某种信任背书。
    不是你开一个银行或者钱庄就可以解决的。
    虽然是货本位,但还需要武力背书。
    例如十一艘航空母舰摆在你家门口,一千四百一十九枚核弹瞄准着你,你敢不敢不用对方的纸币?
    这是很现实的东西。
    “其实很简单,钱引、宝钞、金银铜,都可以看作是货币,所谓货币,就是能换很多东西的东西,最基本的以物易物。”
    朱祁钰觉得还是要将这里面给讲清楚了。
    毕竟五部尚书,对此的概念并不直观。
    “为什么金银铜很天然能换到许多东西?”
    朱祁钰起身,来回走动,仰头道:“因为它们易保存,能切割,易交换,它们天然不是货币,但是货币天然是它们。”
    “春秋战国,青铜货币便流通天下,秦统天下,货币便归为两种,一个是上币,也就是黄金,一个是下币,也就是铜钱。”
    “铜有优势,可铸造成器具,如鼎,如锄头,如刀剑,但是,铜会生锈,和铁一样,注定比不上金银这种更能保存长久的金属。”
    扫了一眼若有所思的众人,朱祁钰便问道:“那么,盐引也好,宝钞也好,都是为了换东西,就因为盐引一定能换盐,盐能换更多其他东西,所以盐引注定比宝钞更有价值。”
    “但是,盐,可不止掌握在朕手里。”
    朱祁钰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来,等众人的反应。
    陈循若有所思,要是这么说的话,宝钞和铜钱的相似之处就是只有朝廷才有。
    而铜钱,能从古至今一直坚挺的道理,圣人也说了。
    那么答案就很简单了。
    既然铜币可以,那么银币和金币也可以。
    大明对外商贸,就有不少番夷用金币和银币作为货币,交易也没有丝毫障碍。
    恍然大悟的陈循,立刻问道:“陛下,若用金银铸币,代替宝钞如何?”
    “不可!”
    于谦当即在朱祁钰之前回道:“银非国之本货,一旦有急,京边空虚!”
    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一两银能换一千个铜钱。
    因为华夏不盛产银,大多数银子都是从外部流入大明的。
    自太宗朱棣放宽金银政策,到朱祁镇将南方部分税粮折纳成白银上缴内帑,其实白银的价值就已经在流通了。
    只是当前的流通在于皇帝给臣子的赏赐,再从赏赐流通到民间。
    所以短时间内,银子空缺没有那么大。
    可一旦使用银币作为货币,那么这需求量将会猛然大增。
    按刚才圣人所说,必然导致银贵物贱,对于目前正赋折色的大明来说,很伤。
    再者,若是无法掌握银矿,也是问题。
    当前大明的银矿,主要在南方,可是现在南方真的是一言难尽。
    浙江每年银课由八万七千余两至九万四千余两,福建由三万二千余两至四万两多点。
    两省银课就占据整个大明的一半多。
    而麓川宣慰司,也就是云南,便有银矿,但那里也刚平叛,王骥也刚回京传捷报。
    再者私铸货币也不是没有。
    在外贸上,民间就常常将得到的金币边沿剪掉,积少成多,就能再铸新币。
    所以在于谦看来,用金银铸币,可没有铜铸币看上去那么容易。
    朱祁钰看向于谦,随后赞许道:“于卿说的有道理,但是,于卿却没想过,银币并非赏赐,而是寻常货币,不会一直留在权势之家,最后入墓陪葬。”
    “货币需要流通,尔等大可去京城各处看看,如今京城,商贾不断进入,这是为何?”
    “先去看,再说,若光坐在值班房里,便能想到良策,朕必然不相信。”
    一番说词之后,朱祁钰就直接散了朝会。
    说再多,不如让他们直接去看,去观察,光打嘴炮去解释,当书呆子吗?
    因而,这些尚书都走出了值班房,向着京城各处闲逛。
    就是闲逛,顺便购物什么的。
    商户是很敏锐的人,只要哪里有商机,那么他们肯定会往哪里凑。
    东城和南城是他们最佳选择的位置。
    因为西城连租的地方都没有。
    听说当今圣人在土木堡的时候,大肆收购,仅留下来的人,握着手里的房子,各个宝贝的跟什么一样。
    而且,西城也是最早从战争状态恢复过来的城区。
    之前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过来,现在又悄无声息的逐渐换了一批人。
    因而有传言,现在京城里,遍布着锦衣卫和东厂。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6/6232/29027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