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为岳将军献上礼炮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汉末时空。
    虎牢关与洛阳之间,某个不知名的平原。
    顾客互助令有限制,援军只能传送到曹操身边,于是他他挑了这个地方等待。
    结果一等就是三天。
    “怎么还不来?”
    曹操站在山岗上,手搭凉棚眺望远方。
    身后夏侯惇、曹仁、夏侯渊等人站成一排。
    “啧——”
    吕布啧了一声,“什么仙人降下天兵,逗小孩呢。”
    对于外人,曹操没有提起诸天盲盒店,只说遇到仙人,仙人准备降下天兵天将。
    吕布当然不信。
    别说吕布,夏侯惇、曹仁甚至觉得曹操疯了。
    而陈宫、岳飞陪曹操一起发疯,坚持等天兵。
    “孟德,撤兵吧。”
    夏侯惇以兄弟口吻,试图劝说曹操回心转意。
    曹操只是看着远方,口中念念有词:“再等等……”
    然后又等了半天。
    时近中午。
    “轰——”
    天空一声巨响。
    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
    狂风卷积着乌云。
    乌云中雷蛇游动,时不时响起震耳欲聋的雷鸣。
    “咔嚓——”
    一道霹雳划破乌云。
    水桶粗光柱从天而降,光柱迅速扩张。
    天地间一片金黄。
    “来了。”
    岳飞目光微微一凝。
    众人听到声音,顺着岳飞视线看了过去。
    只见光柱中人影绰绰。
    人影越来越多,很快站满平原。
    光柱骤然一缩,化成一个光点消失无踪。
    一支军队映入眼帘。
    五万人突然同时出现,场面之震撼难以形容。
    只看吕布快突出来的眼睛,便知有多惊讶。
    “这……这是?!”
    夏侯惇使劲揉眼睛,眼睛都揉红了,确定不是做梦。
    “随我去接收天兵。”
    多日等待终于有了结果,曹操扬眉吐气。
    翻身上马冲下山岗。
    与此同时。
    “这里就是汉末吗?”
    朱棣从晕晕乎乎中回过神,立刻下令全军警戒。
    并派出斥候探听情报。
    斥候很快回报:“禀燕王殿下,前方两里发现军情,人数不多,以步卒为主。”
    “再探。”
    “是。”
    不多时,斥候再报:“对方打着曹字旗号。”
    曹?
    朱棣眼睛微微眯起。
    不出意外应该是曹操。
    虽然曹操是雇主,但朱棣不能完全信任他。
    “准备战斗!”
    朱棣一声令下。
    旗语兵站上高地,用旗帜指挥全军备战。
    “哗啦啦……”
    骑兵架枪,步卒举剑,火铳兵站到前排架铳。
    霎时间长枪如林,刀光剑影闪烁,火药味弥漫。
    战场陷入沉寂。
    “哒哒……”
    清脆的马蹄声响起。
    一人一骑由远及近。
    夏侯惇勒马停下通名:“吾乃典军校尉曹操帐下偏将军夏侯惇,来者可是大明友军?”
    朱棣回答:“正是,本王是大明燕王朱棣。”
    听到是一位王爷,夏侯惇抱拳客气说道:
    “请燕王稍等片刻,典军校尉领兵稍后就到。”
    说完,下马走到一边。
    趁等曹操的功夫,夏侯惇偷偷观察这支军队。
    步卒、骑兵、弓箭手兼备,且人人披铁甲,配备长枪、刀剑等精良武器,还有一些“木棍”。
    被“木棍”指着,夏侯惇莫名其妙有些紧张。
    随即往旁边捎了捎。
    再看士兵个人素质。
    人人身形健硕,神情自若,自始至终佁然不动。
    很显然,这些士兵久经沙场,称得上精兵。
    夏侯惇忍不住拿己方军队和大明军队比较。
    得出结论——完败。
    片刻后。
    曹操带着大军赶到。
    双方在平原上完成会师。
    曹操拱手赞叹道:
    “燕王年纪轻轻便独自领兵,真英雄出少年啊。”
    朱棣淡淡一笑:“哪里哪里,有个好父亲罢了。”
    “是啊,曹某也有个好父亲。”
    “曹嵩曹老丈是吧,久闻大名。”
    “哈哈,燕王客气了。”
    ……
    曹操、朱棣开始商业互吹。
    岳飞懒得看他们客套,目光移到大明军队上面。
    “有点强。”
    这是岳飞第一眼印象。
    再看一眼,评价从“有点强”提升到“很强”。
    “这位是……”
    朱棣注意到了岳飞。
    “介绍一下。”
    曹操哈哈一笑,“这位就是岳飞岳将军,某与大明皇帝约定,由岳将军指挥全军。”
    “您就是岳飞!”
    朱棣脸上难掩激动之情,下意识用上了敬称。
    “岳飞见过大明燕王。”
    岳飞抱了下拳算作行礼。
    即便朱棣是燕王,在他眼中也只是外邦的王,不是大宋的王,他绝不会弯腰。
    “终于见到您了。”
    “不瞒您说,我小时候听您的故事长大的。”
    “您背上真的刺字了吗?能不能让我看看?”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6/6219/28963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