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皆大欢喜

推荐阅读: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军王龙首(九五之尊)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民间奇门风水秘术穿成炮灰皇帝后我做了男主军师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我有七个神仙师姐

    其实,墨秦天和王局长、林书记已经就西街后面这一片荒废的地方粗略的谈了下。
    但问题就是赚不了多少,墨秦天憋屈,不想干。
    王局长说:“去年省城的小百货市场刚诞生,我们县里就组织去看过。
    上面指示,要在百顺也复制一个小百货市场,兼批发和零售为一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以加快推动西南部经济发展。
    现在有了墨同志牵头,正好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必定大力支持。
    你说要多大的地,我们都给你批。
    墨同志,好好干!大家都不会忘记你的。”
    王局长一本正经的说完,重重地拍了下墨秦天的肩膀。
    墨秦天心里一片苦涩,面上却是受宠若惊,“王局长,我们本钱小,也是瞎子摸象胡乱整,只怕有负您和领导们。”
    孙绵绵从他们客套的话语中算是听明白了,墨秦天听了她的建议,想修建商品房赚钱。
    而王局长的意思是,要在他们看中的地段修建市场,市场的归属经营权自然是归他们和墨秦天一起。
    且土地使用权不是墨秦天的。
    因为是复制嘛,肯定模版是一模一样的。
    墨秦天心里比黄连还苦!
    他瞥了眼看热闹的孙绵绵,玩心大起,“小绵绵,你说我们百顺修建这么个批发市场有没有前景?”
    话音刚落,视线尽数汇聚到她的身上。
    孙绵绵暗暗的咒骂了墨秦天一句,轻咳一声,也故作一本正经的,“前景肯定是有的,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王局长听她这么一说,当即竖起大拇指,“真不愧是全国状元,眼光和格局真不赖。”
    墨秦天幽怨的看着孙绵绵。
    墨南天也很诧异,他可是听他哥说了,搞房地产的主意还是孙绵绵的点子。
    难道她不想赚钱,而想继承孙老爷子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伟大情怀?
    孙绵绵如愿以偿的看到墨秦天吃瘪,心里舒畅了许多。
    “可是,说白了,搞经济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
    墨大哥劳心劳力要赚钱,领导们也想看到百顺的市场诞生和经济发展。
    不如,领导们把修建市场的那块地的使用权给墨大哥,后期的投资,全部由墨大哥一人负责。
    市场嘛,还是如同省城一样,两方一起管理。”
    闻言,王局长和林书记笑着对视一眼,“我看这样行。”
    他们百顺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何况还是一些荒废了的房屋。
    推了便是。
    他们最缺的就是资金,不然他们去年就响应上面的号召兴建市场了。
    如今,只要他们出地,不用出资金和人力,何乐而不为?
    可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墨秦天不干了。
    他怒极反笑,指着孙绵绵道:“小绵绵,你胳膊肘往哪儿拐呢?搞房地产是你出的主意,要建市场你也有份,哪个都别想逃脱。”
    陈伟豪不赞同地看了孙绵绵一眼,打着哈哈和王局长、林书记说:“这丫头,还以为是过家家呢,尽说胡话。两位领导,小孩子的话可当不得真。”
    孙绵绵挣脱墨南天扯住的衣袖,淡定地迎着墨秦天吃人的眸子,“你们先听我说完,实在不行,就当是听了个笑话呗。
    市场的问题解决了。
    那么,土地权就归墨大哥了。
    墨大哥不管在市场上面兴建几层,那都是属于墨大哥的,有独立的产权,是吧?”
    嗯?
    还能这样?
    几乎所有人听到市场,脑海里就浮现出省城小百货市场的全景。
    那个市场大是大,就是一个露天的大棚。
    在周围的高楼大厦环抱下,显得有点......空旷、渺小。
    原来,还能在市场上面兴建楼房?
    墨秦天听出了她的意思,怔愣了一瞬,哈哈笑了起来,“还得是你这个小脑袋瓜子好使。
    这样一来,市场有了,我要的楼房也有了。呵呵!皆大欢喜呀!”
    墨秦天这么一重复,大家都意会了过来,惊讶的看着孙绵绵,赞不绝口。
    自然,王局长和林书记完成了他们过来打探的目的,墨秦天如愿以偿的可以安心搞房地产、赚大钱,可不是皆大欢喜?
    送走了两位领导后,墨秦天正色道:“这段时间我去广市转了转,那边的房地产如火如荼的进行,简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我真是眼红呀,要不是囊中羞涩,我也不会回来了。
    不过,要拿下刚刚圈的那块地,再加上兴建楼房,资金确实不够。
    要不,陈老,你也入股?
    小绵绵,你准备了多少?”
    陈伟豪摇头,“我有多少家业你不是很清楚吗?”
    十年动荡期间,陈伟豪倾尽家财,只保住了这一间集中药铺和住房为一体的店面,确实只够他一人开支。
    孙绵绵迎着他们的目光,大发地打开随身背包,“我嘛,兜比脸干净。”
    眼见墨秦天面露失望,她灵机一动,想起在省城古玩街上随手买下的一个瓷瓶,经过等臂天平秤的鉴赏,是清代民窑瓷瓶。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6/6028/28260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