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68章 董事会的人都在船上了

第268章 董事会的人都在船上了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永历元年,沈廷扬与张名振等率将士数万人、战船两百艘北上,
    接应清苏松提督吴胜兆反正,在崇明岛外突遇风暴而大败。
    沈廷扬不幸被俘,继而被押往苏州和南京审讯,
    降清的江宁巡抚土国宝、大学士洪承畴等人劝降,均遭其拒绝。
    永历元年七月二日酉刻,沈廷扬身着方巾宽袍,被押往苏州三山街淮清桥。
    在那里,他端正衣冠,向南叩拜,高呼“为国而死,死而何憾”,慷慨就义。
    南明永历帝追赠他为户部尚书,后来满清盖章隆又假惺惺地追谥“忠节”。
    “不敢,不敢!”沈廷扬慌忙摆手道,“这并非我一人之功。”
    李国助却不紧不慢地行了礼,直起身来问道:
    “小弟有一事不明,还望兄长不吝赐教。”
    沈廷扬忙道:“赐教不敢当,少东家请讲,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李国助问道:“请问兄长为何要出资招募劳工,渡海来承建永明城的建设工程呢?”
    沈廷扬神色一滞,随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片刻之后笑道:
    “起初是因为买了南海边地公司的股票,当然希望公司能够兴旺发达、生意兴隆,”
    “作为公司的股东,我也能跟着拿到更多的分红。”
    “今年四月,见公司船运来大批辽民,”
    “使我意识到南海边地还能为辽民提供一片安身之地,”
    “故此我愿继续承建公司的各类工程,”
    “不仅是永明城,也包括雅兰城及新城的各类扩建和改建工程。”
    “沈兄高义!小弟代逃亡到此的辽民谢过沈兄。”
    说着李国助又对着沈廷扬长揖。
    “哎呀,贤弟何故如此,折煞在下了!”
    这次沈廷扬反应比较快,不等李国助长揖到地,便把他扶住了,
    “若论高义,还当属贤弟父子啊。”
    “都说海商多匪类,可你们非但不行海盗之举,反而来这苦寒之地开荒建设,”
    “竟还把山东的山蚕引种到此,做成了一项大宗贸易。”
    “你们早就料到辽东会被建奴攻陷,大批辽民将流离失所。”
    “故此早早准备了十艘大船运送辽民渡海来此避难。”
    “我还听说,山东诸城闹饥荒时,你们也运来大批难民来此避难,活人无数。”
    “此等功德善举,岂是在下可比?”
    “在下惟愿能在南海边地建成更多坚城,护我大明子民免受建奴荼毒。”
    李国助见他如此,也不好再客气下去了,便道:
    “沈阳、辽阳何等坚城,一个被建奴仅用一天就攻破了,一个也只四天就沦陷了,”
    “沈兄就这么相信南海边地诸城一定能挡住建奴的兵峰吗?”
    “我坚信!”
    沈廷扬斩钉截铁地道,
    “沈阳、辽阳固然是坚城,但与永明城、雅兰城相比还有诸多缺陷。”
    “我听李笃培先生说,永明、雅兰,乃至西边沿海正在建设的新城,”
    “都是按西洋铳城之法建造,且深得其中精髓,”
    “可谓是毫无射击死角,能够做到以城护铳,以铳护城。”
    “更何况这些坚城还都是沿海而建,使建奴不能围城。”
    “再说沈阳、辽阳之所以会陷落,主要是因为混入了内应。”
    “但我看南海边地诸城皆是把市场置于城外,一般外族不得入城,”
    “如此举措,奸细断难混入城中。”
    “此外我还见过你们在山中建的密营,一旦建奴来犯,”
    “乡野间不及避入城中之人皆可就近躲进密营,建奴断难寻觅,”
    “而乡兵团练却可凭借密营,对建奴发动突袭,”
    “甚至可以从山脚和山谷的密营里,直接炮击山谷里的建奴。”
    “有铳城和密营这两种高明的防御工事,”
    “我坚信南海边地一定可以挡住建奴兵峰,护佑华夏子民。”
    想不到李笃培对棱堡居然也有研究啊,
    看来沈廷扬和其他三位都是在他的影响下,才建立起了对南海边地安全保障的信心。
    不如我再问问沈廷扬,对李笃培的看法吧……
    想到这里,李国助正要开口询问,忽听有说道:
    “哈哈哈,原来沈兄早就独自过来了啊,为何不与我等相邀结伴而来呢?”
    李国助扭头一看,却见三个汉子并肩迎面而来,也不知刚才说话的是其中哪个。
    这三人左手的一个是个年轻人,大约三十岁左右的样子。
    中间和右边的两个都是中年人,都是在四五十岁之间,
    右边的似有四十多岁,中间的似乎比右边的还要年长几岁,应该有五十多岁了。
    “沈某除了要来赴宴,还有其他事要办,故此没与三位兄长相邀,还请见谅。”
    沈廷扬对三人拱手道。
    “无妨,沈兄不必介怀。”
    中间五十多岁的汉子说道,正是刚才说话之人,旋即又把目光落在了李国助身上,
    “这位莫非就是李国助贤侄?”
    “侄儿正是李国助,您莫非是黄明佐叔父?”
    李国助合理推测道。
    “哈哈哈哈,没错老夫正是黄明佐。”
    五十多岁的汉子大笑四声,抬手捋着胡须感慨道,
    “久闻贤侄有神童之名,果然甚是聪慧啊。”
    说到这里,他左右看了看身旁的两人,又对李国助道,
    “那么……你可能猜到我身边这两位是谁?”
    记得福哥说过,李笃培今年是47岁,就应该是黄明佐右手那位,那么他左手的那位,便只能是海述祖了……
    想到这里,李国助便对黄明佐右手那个汉子拱手道:
    “想必这位……叔父……便是李笃培先生吧。”
    你与我父亲虽然没什么交情,但是为了招揽你,叫你一声叔父我也不吃亏。
    “哈哈哈哈,不错,我正是李笃培。”
    四十多岁的汉子笑着承认,饶有兴趣地问道,
    “你是如何猜到的?”
    “我听福哥说您今年是47岁,我看您比黄老叔稍显年轻。”
    说到这里,李国助抬手一指黄明佐左手那个汉子,
    “又明显比海先生年长一些,故此断定您……”
    “少东家!各位老爷!请上船吧,董事会的人都在船上了。”
    李国助还没说完,嫣语姑娘那清脆悦耳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928/27651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