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东海岸的麦田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慧琴立即如背书一般,面无表情地答道:
    “四月十三,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后,即率步骑2万征明。”
    “金军兵分两路,直趋辽东的咽喉要地抚顺,”
    “于十五日袭取抚顺城,抚顺守将李永芳等被俘后投降。”
    她说到这里就停下不说了。
    李国助等了片刻,不见慧琴再开口,便问道:“就这点?”
    “嗯,就这点。”慧琴点头道。
    “行,你去抓药吧,再有新消息及时通知我。”李国助淡淡地说道。
    “诺!”慧琴福了福身,便转身去了。
    “欧叔,最近天气转暖,你有没有出去走动过?”
    李国助笑问欧华宇道。
    “立夏那天,他们放养山蚕的时候,我去蚕场看了看。”欧华宇笑着答道。
    “天暖了,日常出去走动走动,对身体有好处。”
    说到这里,李国助朝门口扭了下头,笑道,
    “不如今日,侄儿陪您出去走走?”
    “呵呵呵,行,你也是该出去走走了。”欧华宇笑着站起了身。
    李国助十几天都没出过门了,确实也想出去透透气。
    不是他不想快点做大蒜素的化学改性实验,但劳逸结合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适当休息一下,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他有一种预感,大蒜素的改性实验绝不会容易,很可能会耗费他一两个月。
    立夏以后,半岛上到处郁郁葱葱、鸟语花香。
    李国助领着欧华宇和秀画一直走到半岛东海岸才停下来。
    没想到在海岸的平原上却看到了大片麦田,里面已经长出了麦苗。
    李国助一看那麦苗,就知道是自己带过来的黑麦。
    “诶,这里何时开辟的麦田呀?”
    李国助回头问秀画,他觉得秀画应该会知道这些事情。
    “是郭大哥带人过来开垦的,少爷回来的第二天,他就带人过来开垦了。”
    “他不止在这一带种了麦子,还种了亚麻呢。”
    秀画虽然话不多,但真要说起来口齿也伶俐着呢。
    “郭大哥……郭怀一?”李国助用询问的语气对秀画道。
    “嗯,就是他。”秀画点头道。
    “呵呵,倒也难为他了,居然还能在这里找到大片平地。”
    在李国助的印象中,海参崴东海岸没有大规模的平原,主要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似乎也只有金角湾尽头偏南30度左右的半岛东海岸有一点平地,
    但从现代的卫星地图上看,可能还是以丘陵为主。
    不过目测这一片麦田,加上远一点的亚麻地怎么也得有好几公顷了。
    黑麦有一年生和多年生之分,
    一年生黑麦可做青储饲料,也可收种为粮。
    多年生黑麦一般不做粮食,主要是作为饲草。
    李国助带来的既有一年生黑麦,也有多年生黑麦,
    两者按理说都可以当做林下经济作物,但要想产量高,还是种在平地为好。
    不过像海参崴这种地形,有限的平地还是种粮食作物为好,
    一般做为饲草的多年生黑麦,就只好委屈做林下经济作物了。
    至于亚麻对光照要求比较高,平地再少也得种平地。
    不过李国助回来的当天倒是忘了嘱咐虞明珠了,
    也不知道郭怀一在平地上种的是一年生黑麦还是多年生黑麦。
    李国助眺望了一下,依稀看见南边有个人影,也不知道是谁,便道:
    “走,咱们往南边去看看。”
    三人往南走了大约一刻钟左右,李国助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身形,但还认不出那人,
    因为他顶了一个大草帽,脸被帽檐的阴影遮住了。
    不过很快,那人就看见了他们,好像还很兴奋,撒腿就朝他们这边跑来。
    为了避免踩踏田禾,人一般都是在田垄上行走。
    那人在田垄上竟是如履平地,如有轻功似的,一转眼就跑到李国助面前,
    取下草帽,兴奋地叫道:“少爷!”
    李国助这才认出那人,不是郭怀一,还能是谁?
    两年过去了,这货也十六岁了,看上去高壮了不少,身高目测也有一米七上下。
    虽然郭怀一名义上已经跟着李国助干了,
    但实际上也就是永明学会成立前的那几个月跟着李国助学了些欧洲的天文历算。
    永明学会成立后,他一口气参加了农政、制图、天文委员会,就整天忙着研究去了。
    去年,郭怀一又跟李俊臣一起去福建省亲,回来跟李国助见了一面便又去忙活了。
    他虽然不是任何一个委员会的主任,可李国助却觉得他比很多委员会的主任都忙。
    不过想想也是,一下子参加了三个委员会,不忙才怪呢。
    “你小子可真是大忙人啊!从永明学宫成立到现在,我就没见过你几面。”
    李国助笑骂着,伸手朝郭怀一胸口捣了一拳,
    虽然没用多少力道,但也能感觉到郭怀一的身体颇为壮实。
    他如今也10岁了,只比郭怀一矮了一个头左右,抬手打他胸口还是没问题的。
    可能是因为家境富裕,营养良好,使他的身高已接近一米五,
    哪怕是与现代的大多数十岁男孩相比,他也算是超常的高个了。
    郭怀一浑不在意,只是憨笑道:
    “少爷不也是一样嘛,听说黑麦和亚麻种子是你带回来的,”
    “我还专门去找过你,想讨教黑麦的种植方法呢。”
    “谁知道你的丫鬟说你在闭关,不许任何人打扰,”
    “结果一晃十多天又过去了,咱俩还是没能见上一面。”
    “诶,你哪天去找的我啊,不是说我回来的第二天,你就带人去垦荒了吗?”
    李国助一脸诧异地道。
    “你闭关以后的第三天。”郭怀一答道。
    “那就是我回来以后的第九天啊……”
    李国助马上就算出日子了,旋即左右看了一眼周围的农田,
    “这一片地有多少亩啊,你带了多少人开荒?七八天就开好了。”
    “20多亩,这一带的海岸平地都开垦出来,大约能有百多亩呢!”
    郭怀一又自豪又兴奋地道,
    “人倒是不多,就是农政、天文、制图三个委员会的二十多号人。”
    “呦,你人缘还挺好的嘛!”
    李国助惊喜地道,
    “这三个委员总共也就30多号人吧,居然被你动员了将近七成来垦荒!”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928/27650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