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Too many connections in C:\wwwroot\jxke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C:\wwwroot\jxke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第151章 这主要取决于风向与航线的夹角大小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言情小说 - 佳熹小说网
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51章 这主要取决于风向与航线的夹角大小

第151章 这主要取决于风向与航线的夹角大小

推荐阅读:

    总之,要在南海边地站稳脚跟,就必须跟库尔喀人处好关系。
    不是怕他们会对永明要塞动武,
    就凭他们那上万人干不过区区五百建州兵的战斗力,敢来永明要塞撒野就是找死。
    而是跟他们处好关系可以方便收购东北特产,保护好他们也能阻止野猪皮壮大八旗。
    他们之所以上万人打不过五百建州兵,主要是因为武器装备太原始,被拥有铁甲和铁质兵器的建奴降维打击了。
    一旦换上精良的装备,他们可不见得就不如建州兵,毕竟也是在白山黑水里跟野兽搏斗出来的。
    所以李国助也在考虑打造甲胄器械卖给库尔喀人。
    总之,要避免遇到第三种情况,船队就要尽量赶在三月上旬到达尚塔尔群岛。
    据发现纳霍德卡湾的航海家尼古拉·克拉西尔尼科夫在航海日志中的记录:
    海湾从东北到西南约三英里,宽度从一英里到一英里半不等。
    所以纳霍德卡湾其实不大,从东北到西南约4.8公里,宽度从1.6公里到2.4公里不等。
    雅兰河口其实就是纳霍德卡湾的东北边缘。
    按这个数据,仁王号从湾口航行到雅兰河口,应该只需要一刻钟左右。
    然而实际上,仁王号从湾口航行到雅兰河口却用了一个多小时。
    其实李国助对这里的认知是不够全面的。
    那就是他所看见的又深又大的海湾并不叫纳霍德卡湾,而应该叫美国湾。
    海藻湾应该是美国湾的中国旧称。
    而纳霍德卡湾其实是美国湾的一部分,位于后者的西北边。
    所以尼古拉·克拉西尔尼科夫记录的纳霍德卡湾的西南边缘并不是美国湾的西南角。
    1859年,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从日本函馆港出发,乘“美国”号护卫舰驶往尚未开发的南滨海边疆区。
    1859年6月17日晚上,因为遇到浓雾,船队决定在一个不知名的海湾抛锚过夜。
    于是船员便以他们所在的护卫舰的名字将海湾命名为“美国湾”。
    尼古拉·克拉西尔尼科夫也是美国号上的船员之一。
    第二天上午,浓雾散去后,他就考察了美国湾西北角的一个小海湾,
    并在航海日志上记录了它的尺寸、水深、岸上的风光,及土壤特征。
    他的长官穆拉维耶夫·阿穆尔斯基下令,将该海湾被命名为纳霍德卡湾,意为“发现”。
    不过美国湾这个名称后来有可能是被废除了,毕竟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可是死敌。
    所以纳霍德卡湾这个名称后来应该是取代了美国湾。
    但李国助懒得管这些,在他的心目里,这个海湾已经叫海藻湾了。
    根据现代的测量数据,海藻湾长10英里、宽10英里,最大水深70米。
    所以仁王号从雅兰河口起锚,驶出海藻湾东南角也得一个小时左右。
    从河口的情况来看,雅兰河的水量确实不小,完全可以给水力设备提供稳定的动力。
    河东岸为山地,西岸沿海为平原,土壤肥沃,不但适合耕种,也是天然良港。
    沿岸没有发现有人居住的痕迹,说明雅兰路可能真的是被野猪皮举族内迁了。
    李国助非常满意,当下命人用铅锤测量了雅兰河口的水深。
    测完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他便带着天文观测委员会的人上岸,
    在沿岸多处地点观测月球相对于某些星座在天空中的角距离、方位角等角度信息,
    及当地的大致纬度,并精确记录观测的具体时刻。
    因为不同时刻从地球上特定地点观测,月球相对其他天体的视位置是不同的,
    所以月球与这些参考天体的角距离变化,是计算经度的基本依据。
    众人一直观测到晚上十点才返回船上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国助就起来带人丈量了雅兰河口西岸的土地,还测了东岸山体的高度。
    测完后,他心里对雅兰堡的位置和尺寸就已经有了初步规划,
    甚至还准备在东岸的山顶建一座碉堡,可以隔河对雅兰堡形成火力支援。
    这是他从荷兰人在台湾建的热兰遮城那里得来的灵感。
    在热兰遮城背靠的山丘上,有一座乌得勒支堡,居高临下地守护着热兰遮城。
    尽管这座山上的碉堡后来成了郑成功攻克热兰遮城的突破口。
    但李国助还是非常认可这种用山上的小碉堡守护山下要塞的防御布局。
    做完这些测量后,李国助就下令船队起锚,驶出海藻湾。
    绕过湾口东南角,船就算到了锡霍特山脉的东麓。
    从此开始,一路沿岸向北航行,即可到达目的地。
    不过当天航行到黄昏之时,李国助终于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就是帆船逆风航行得走“之”字形路线才能前进,这在航海上,叫做抢风。
    风作用在帆上产生的压力差所形成的力并非完全与帆船航行方向一致,
    但通过调整帆的角度,可以将这个力分解为一个推动帆船向前的分力和一个侧向分力。
    侧向分力可以通过舵等部件的控制来平衡,使得帆船能在向前分力的作用下实现前行。
    逆风航行时,由于风是从帆船的前方吹来,导致帆船无法直接朝着目标方向直线前进。
    这时以“之”字形路线航行,就是一种调整向前分力的有效方法。
    但这样行船的话,必然会使实际航程增加。
    也是李国助航海实践太少,虽然跟着廉司南学了三年,还是太欠缺经验。
    所以才会忽视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是,他不知道戗风航行大致会增加多少航程。
    想到黄昭作为少年舟师应该经验比较丰富,便问道:
    “黄大哥,小弟请教你个事。”
    “如果咱们一路都不得不抢风航行的话,大约会增加多少航程?”
    “少则增加十之五六,多则增加一倍左右。”
    黄昭不假思索地答道,并且解释起来,
    “这主要取决于风向与航线的夹角大小。”
    “夹角越大,‘之’字形路线就越曲折,航程增加得也就越多。”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928/27647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