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Too many connections in C:\wwwroot\jxke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C:\wwwroot\jxke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第49章 那这一亩土豆的产量便是1670斤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言情小说 - 佳熹小说网
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9章 那这一亩土豆的产量便是1670斤

第49章 那这一亩土豆的产量便是1670斤

推荐阅读:

    李国助笑着摇了摇手:
    “你也没说我不通农事,只是说我不了解福建那边的农事,这倒也是事实。”
    “其实福建那边的种地方式,倒是很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产量和环境适应性合理安排不同条件的土地给不同的农作物,”
    “无疑是最适合山区的农业模式。”
    “现在我们这里人少倒无所谓。”
    “以后人多了,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进行农业生产。”
    “山间低地还种番薯,山坡则种番麦,再高则种土豆,山顶惟种药材。”
    郭怀一听得两眼放光,感慨道:“哇!这简直是把山区土地利用到了极致啊!”
    “没错。”
    李国助轻笑一声,
    “不过这是人口压力特别大时的权宜之计。”
    “如此开垦山区土地,肯定要大量砍伐山林,必将造成水土流失。”
    “到时不但会使平原地区更容易遭遇水患,”
    “还会使山区的土地越来越贫瘠,直至无法耕种。”
    “好在永明镇在百年之内肯定是到不了这个地步的。”
    这话一出,附近顿时鸦雀无声。
    有的人可能是没大听懂,还在琢磨话里的意思。
    有的人听懂了,却被自己想象到的可怕景象给吓着了。
    因为滥砍滥伐,过度开垦山林导致山区水土流失,及江河下游水患日益严重的现象,
    并不只是工业化才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清朝中后期,随着棚民对山区的逐渐开垦,就开始日益凸显。
    由此引起的自然灾害又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早从明代后期开始,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
    及明朝后期中国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的频发,
    加上玉米、番薯、土豆等适合山区种植的美洲农作物的传入,
    大量农民就开始涌入山区开发土地。
    这些在山区搭棚居住的贫苦农民,就叫做“棚民”。
    当时棚民通过砍伐山林,从事耕种、采矿、烧炭、炼铁、造纸和种植蘑菇等职业。
    由于明末清初大规模战乱,这就使得更多的平原居民开始涌入山区避乱求生。
    于是,在湘赣、赣鄂皖、闽浙赣、闽粤赣、川鄂陕等各省交界地区,
    棚民的大规模聚集和向山区开发,成为明清时期的重要移民现象。
    而在清朝康雍乾时期人口大爆炸和土地日益集中的背景下,
    激增的人口无处可去,更加大规模涌入山区。
    于是在乾隆六年,清廷正式放开山区开垦禁令后,
    一场开垦山区的浩大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随着棚民群体的不断扩大,山区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持续的破坏。
    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崩溃的山区生态甚至成为晚清一系列社会动乱的主要诱因之一。
    比如嘉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就是在棚民聚集的湖北枝江、宜都等山区率先爆发,
    并很快就蔓延到了棚民聚集的整个秦巴山区。
    清廷经过九年混战,调动全国兵力,最终才将起义镇压下去。
    尽管白莲教起义平定,但清廷却元气大伤,开始步入乱世末日。
    玉米、番薯、土豆的推广缓解了土地兼并和人口爆炸产生的压力,帮助清朝极大地延长了国祚。
    但它们还是解决不了土地兼并这一封建社会的顽疾,
    最终过度开垦山林带来的生态恶果,还是帮助土地兼并把满清送上了绝路。
    在场众人中,除了李国助,其他人当然不可能知道清朝的事情。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理解李国助说的话,毕竟这个时候的福建就已经出现了棚民。
    虽然还不明显,但棚民的活动对山区生态的破坏,应该已经有所显现了。
    “那是,要真到这个地步,我们还搞个屁的山蚕产业啊。”
    片刻之后,颜思齐突然说道。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凝重的气氛顿时一扫而光。
    郭怀一显然也听懂了李国助这番话的意思,充满敬意地拱手道:
    “小少爷真是高瞻远瞩啊!小子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国助笑着摇了摇手,正待说点谦虚的话,忽闻郭怀一话锋一转:
    “不过我尚有一事不明,还请小少爷赐教。”
    李国助道:“什么问题,你说。”
    郭怀一道:“土豆在山区还能种到比番麦高的地方吗?”
    “没错。”李国助含笑颔首,“土豆是环境适应性最强,最耐地气苦寒的番种。”
    土豆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分布在海拔2400余米的玉米生长线以上,天生就比玉米更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
    只是李国助不可能这样回答郭怀一,否则只能引起后者更多的疑问。
    他可不想变成十万个为什么。
    郭怀一点了点头,却好像还在思考什么,没有再说话。
    李国助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道:
    “诶,说到土豆,你们赶紧称一下重量啊!”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928/27644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