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Too many connections in C:\wwwroot\jxke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C:\wwwroot\jxke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第40章 老爷对我们的支持力度,真是太大了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言情小说 - 佳熹小说网
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0章 老爷对我们的支持力度,真是太大了

第40章 老爷对我们的支持力度,真是太大了

推荐阅读:

    19 世纪,随着国际贸易和科学交流的日益频繁,公制单位的优越性逐渐被各国认识到。
    1875年,17个国家签署了《米制公约》,
    成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负责推广和发展公制单位体系。
    “老爹,你这安排的还真是细致啊!”
    李国助突然笑着对李旦说道,
    “可你真没必要都用大鸭屁股啊,另外5艘用福船就行了。”
    李旦笑道:“我这还不是为了方便你将来把它们改造成武装商船嘛?”
    “爹啊,你对我真是太好了!”
    李国助感动地直接抱住了李旦的大腿。
    老闸船因为是西式船体,所以能在下层甲板装配符合近代标准的中型火炮。
    福船却因为有水密隔舱,而无法在下层甲板装配中大型舰炮。
    所以福船改装的武装商船,火力肯定是远不及老闸船改装的武装商船的。
    李国助如今也是船舶专家,当然一下就听出李旦的弦外之音了。
    李旦慈祥地摸着他的头道:“谁让你是我唯一的儿子呢,爹不疼你,谁疼你?”
    “小少爷啊!你有算过这些东西的价值吗?”
    杨天生突然红着眼、噙着泪说道,
    “不算那十万两白银,只说这7艘船,还有大炮、棉衣、粮食、火铳、火药等物,”
    “总价值也有白银20万两左右了!”
    “老爷对我们的支持力度,真是太大了!”
    李国助一听这话,立刻在心里估算起来。
    他到底还是年龄太小,接触的生意还少,对这些东西的具体价格不是很清楚。
    虽然可以直接问李旦,或者问杨天生,但他还是坚持要自己估算。
    设计督造过仁王号的他,自然很清楚船的造价。
    像这个吨位的老闸船售价肯定是超过1万两白银的。
    所以7艘500吨级的老闸船至少也值7万两白银。
    60门舰炮按每门1千两白银算,便是6万两白银。
    棉衣,李旦说是用英国商馆出售的宽幅呢绒做的,所以应该叫呢绒大衣。
    1614年,平户藩主松浦镇信曾以55匁的单价从平户英国商馆购入宽幅呢绒45反。
    “匁”是日本古代的重量单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1钱。
    在江户时代的货币领域,“匁”一般是指银子的重量。
    所以55匁就相当于5两5钱银子。
    “反”是日本古代的面积单位,多用于布匹及土地的度量。
    用于布匹时,1反布的宽度约为34 - 36厘米,长度约为10米。
    用于土地时,1反地约等于991.7平方米。
    但英国产的宽幅呢绒有自己的尺寸标准,
    规定宽度通常为63英寸,换算成公制约为160厘米。
    规定长度在30~34码,换算成公制约为27.5~31米。
    平户英国商馆出售的宽幅呢绒的宽度是54英寸。
    然而这个55匁的单价却并非一反宽幅呢绒的价格,而是一码的价格。
    在以码为单位计价英国呢绒时,通常是计算一定标准宽度下的长度。
    所以一匹英国宽幅呢绒的价格是55匁的30~34倍,
    也就是165~187两白银!
    明朝类似毛呢大衣的冬衣是大氅,有直身、披风、圆形三种款式。
    衣长到脚踝,无明显收腰的直身大氅是其中比较常见,且用料中等的款式。
    根据现代汉服圈大佬的研究和总结,
    制作一件直身大氅所需的布料面积大约是3.75平方米。
    这是把可能产生的边角料也考虑进去的数据。
    要使用幅宽为54英寸的呢绒制作直身大氅,就得先进行单位换算。
    54英寸大约是1.37米。
    于是制作一件直身大氅所需54英寸宽的宽幅呢绒的长度,
    就等于3.75平方米除以1.37米,约为2.74米,正好等于3码。
    也就是说,一匹54英寸宽的宽幅呢绒可以做10~11件直身大氅。
    按10件计算的话,生产2000件直身大氅需要宽幅呢绒200匹。
    其总价值为白银~两。
    再算上裁缝的酬金,差不多也就是白银4万两左右了。
    3万担粮食多半是李旦在日本买的。
    不过李国助这个小少爷没事是不会关注粮价的。
    尤其他近几年还一直在忙着学医术、造船、导航等知识。
    就算是为这次出海筹备物资时,他也没怎么操过心,
    自有颜思齐这些经验丰富的人张罗。
    路过朝鲜的罗津港时,他们虽然补充过粮食。
    但朝鲜这个菜逼居然直到17世纪上半叶都还没有成熟的货币体系。
    当时作为实物货币流通的,主要是米和正布。
    所以李国助也没能直观地了解朝鲜今年的米价。
    还好他前世研究过明末的物价,依稀记得万历年间的米价基本维持在每担八钱银子左右。
    日本如今也还算社会安定,米价跟大明应该也差不多,于是他就以此为依据估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928/27643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